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当家-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氏本以为李敖已经松动,不料李元熙旁插一脚进来,使得李敖又复记起她的错处来。他思前想后觉得这么心胸狭窄的女人确实不能太过纵容(以前就是因为太过纵容她了),得冷落她一段日子让她懂得凡事要以夫为纲,不要老想着争宠求胜。想到这里,他的目光也不再动摇。
“来人啊,夫人身体有恙,快扶夫人回去歇着,没有我的允许,就不要离开珍玉园了。”
刘氏听得脸上一阵青一阵红,此时门外走来两名婢女,上前要将她搀扶,刘氏一拂手,厉声道:“我自己会走路。”语毕狠狠剜了李元熙一眼,气冲冲的走了。
李元熙默默看着刘氏愤而出门的背影,看了须臾,才回转眸光。便见李敖双目含煞的望着她,恶狠狠的道:
“这下你该满意了吧?”
“元熙不敢。”
“你不敢?你不敢就弄出这许多事来,你不敢就让嫡母被剥夺管家权,……你不敢、你还真不敢啊!”
李元熙平静的看着他向自己撒气,心里冷笑不已。她老爹性子直,什么事都摆在脸上,刚才的犹疑到坚定她是看个清清楚楚,也明白他的打算。要想靠这么个小事扳倒刘氏,那是不可能的,现在这件事不过是给她爹打个心理准备,让他知道刘氏并不是他想象中这么高贵大方温柔美好的人物,她很容易忌妒而且很恶毒,尤其是对庶子。一旦有了这样的猜忌之心,那事情就好办多了——正如她自己常被李敖猜忌一样,后果很直观。
李元熙说:“爹且息怒。母亲当家这么多年了,这次不过出了小小的差错罢了,犯不着要为此撤了她的管家大权。她如今不过是病养一段时日,过后就会好起来了。”
她这话暗合了李敖心意之余,却让他觉得更奇怪了。李元熙不是心心念念要夺权么,为何忽然维护起刘氏来?不禁狐疑的道:“你难道不是想让织娘(也就是织夫人)管家吗?”
李元熙笑了。“爹你果然是想歪了。我娘不过是个侧室,要管家还是要找嫡房的人才好,我们这一房真的不便插手。再来退一万步说,我娘也没有管家的经验,贸然接管恐怕会手忙脚乱的。”
李敖听了她这么一说,开始有些相信她不是真的要夺权。不过这样一来也难办,他皱着眉头不语。
李元熙明白李敖心里的顾虑,便含笑说:“元俊房里的两个通房一位是先前伺候过母亲的,一位则是元俊原先的大丫头,都是府中的老人了,或多或少管过事的。若怕她们身份太低,不如就抬了她们二人做姨娘,也好暂时代管家事,只要大事上请示过母亲,由母亲监理也就万无一失了。这一次姑且就当给她们练练手吧,今后元俊的媳妇是要当家的,她们熟练些也好从旁协理不是?”
李敖奇异的打量了李元熙一眼,他这么一说,还真的显得大公无私。若按如此这般商定过后,必然没有他什么事了,他也不可能从中获利。李敖有些尴尬的想:或许真的是自己错怪了他。
李元熙温厚一笑,朝李敖身边挨了挨,看向李敖时神态不无亲近之意,居然有点像他和李元俊小时候做了好事想让大人夸奖的模样。李敖微微一惊,才转而想到,会不会是他经历过一次险死还生之后,思慕家庭温暖,想要改善一下关系呢?李敖越想越觉得笃定,心里便是一片温意。
但是他也不想想,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为何又偏偏漏了亲近刘氏呢?
李元熙见李敖失神半晌,便开口道:“对了,弟弟也可尝试着去管管。虽然你常推说学业繁重,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将来你可是王府的主人,也要学一学这些俗务才好。”
李敖一旁观察着李元熙,只见她一颦一笑无不真心实意,对她的满腹怒火也化作了惭愧,似乎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这样也好,就照元熙的办吧。”
李元熙笑应了,却忽然似是想到了什么,拍掌叫道:“哎呀,险些就疏忽了这个。嫡妻未进门就先抬了两个姨娘,看着有些不妥当呢。要是让元俊媳妇儿进门后知道是大伯的主意,肯定要生我的气了。”前面说的正经,后一句就有了些调侃之意,说话间显出了与李元俊的一丝亲昵来。
李敖哪里管过这些事情,如今听得这里头的弯弯绕绕,便觉得头昏脑胀,一摆手说道:“哪里来这么多麻烦?两个不行就只抬一个呗。要是元俊媳妇将来埋怨起来,就说是我吩咐这样做的,也断断埋怨不到你身上。”
李元俊一旁默默,这时见爹一语既毕,大哥吃吃地笑了。他如此一笑颇生了些媚态,点漆的星眸熠熠生辉,居然恁地好看。他不期然想起了祝英台来。
此念一起,便再难搁下,看着那张俏生生的脸,他不禁讷讷地念及出声:“大哥,你笑得真好看,真像祝英台……”
李元熙被他这句没头没尾的话惊得面色微变,过了须臾缓过神来,哈哈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元俊,你这是在笑话你大哥生得像个女人是不是?”
李元俊不料自己把心中所想都说出了口,不禁有些赧然。“大哥,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觉得你笑得就像祝英台那般好看。”
李元熙心里翻了个白眼,好吧,她必须转移话题,再说下去,她就真的会被怀疑是女的了。
“对了,差点漏了外头那两个丫头了。爹,元熙有个提议,既然要让元俊学些俗务,今儿个不若就让他来处理一下这两个丫头吧?”
李敖点点头。“就这么办吧。”
“大哥,我不过是说说,你不用这样给我找不自在吧?”李元俊苦笑着说。
“没事,你叫了她们二人上来,问清楚她们当时的对话,再看她二人各自行状,你就能晓得该如何决断了。”
李元俊听罢和煦一笑:“哥,我就知道。”
李元熙瞥了他一眼:“你知道个啥?”
李元俊但笑不语,李元熙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边的事儿暂告一段落,她觉得浑身一阵轻松。刚才还不闻的蝉声此刻萦绕耳边,要到这个时候,她才会发现天气是这般炎热,不像在堂屋内,阴凉得令人胆战心惊。
 第十六章、发笔小财,安插些人 在李元熙的引导下,李元俊按照她所想要的结果对这两个丫头进行了处置。那个叫莺儿的被直接发卖了,而红玉则只是罚了月俸,打了一顿板子就放回去。
至于让谁抬成姨娘,嘿,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不过这个也不在李元熙的考虑之中,反正无论到最后抬了谁做姨娘、让谁代管这个家,便宜她是占定了。这边厢的事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李元熙午后回到宝月楼,甫一进门便听见一把熟悉的声音在堂内唱道:
“菊花佛手酥、挂炉沙板鸡、麻仁鹿肉串、八宝丁儿、清蒸玉兰片……”
李元熙听着怪耳熟,只是如何也想不起那是谁的声音,偏偏她又肯定那必不是日日听见的那些个跑堂伙计的唱声,便好奇的循声望去。只见一名冷面男子身穿短打、肩上搭着毛巾,正在堂内穿梭。他两手擎满碟子,身手甚是矫捷,一面唱着菜名,一面抖下碟子,一滴菜汁也没有溅出,看起来似乎十分熟练。偏生那表情太冷傲,衬着那身短打衣裳,唱名的时候实在滑稽得让人忍俊不禁。待忆起这人是谁时,李元熙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呛着。那不是平安的哥哥是谁?
没想到狐眼派来的人是他。李元熙看着平安的哥哥跑堂,摇头失笑走向柜台。劳明正坐于柜台前,一见李元熙便立马走到她身边。
“大少您回来啦。今儿个是不是过来查账?这个月的收支都统计好了。”笑态可掬的。
李元熙点点头,目光仍聚焦在那人身上,看起来挺兴奋的样子。劳明察言观色,笑道:“大少挑人真真有眼光,这个伙计来了好几天了,起初什么都不懂,不过现在您看,做得有声有色呢。”
李元熙笑眯了眼睛,频频点头:“不错,都是你的功劳。我看着他似还游刃有余,多指派些任务给他,好好锻炼锻炼。”
劳明察出端倪,干笑着应了。
“还有一事,”李元熙轻声说,“帐上的差事就不要指派了,免得他毛手毛脚的弄乱了账目。”听得她这么一说,劳明顿时一目了然,敢情是不喜欢那小子?
“你跟我上账房,我对对数目。”李元熙径自从楼面的后门出去,并没有发现一双眼睛自打从她进门后便一直牢牢追随着她不放。
宝月楼的账房设在后院里,因为宝月楼不提供住宿,因此后院并没有客人出入。这个时分伙计都很忙碌,相对外面这里相当僻静。李元熙进了账房,并没有让劳明把门关上,拿出了账簿翻看。
“上回让你找的人找到了么?”李元熙漫不经心地问。
“找到了,共三人。一个丫头,两个媳妇子,都是家生的,赋闲在家中,看着还算伶俐。”
李元熙翻看着账簿仿佛没有听见似地,屋中只剩得翻书声。过了许久不见她回应,劳明吞了吞口水,以为是他办事不力,惹了她不快,心里有些忐忑。
“这个月比上月的盈利翻了两番。”劳明只好没话找话说。
李元熙合上账本抬起头来,气定神闲的道:“干得不错,下个月的月俸酌情都升一升。再有就是,这个月的盈利算错了,这个月比上月的盈利只翻了一番。”
“大少。”劳明惊得浑身直冒冷汗,看着无动于衷的李元熙,“大少,您这是——”
李元熙抬了抬眼皮看着他,嗤笑一声:“劳四,将来我是要分家出去的,我需要有属于自己的资产,难不成你以为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动这些东西吗?”
她目光垂下,葱白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手边的账簿。
“这件事我只让你知道,你若想拿这件事去投诚,我决没有意见。不过要是你愿意替我隐瞒……”她的语意未完,只是不再说下去,聪明人都知道她后面将要说些什么,无非是要许下好处。
“人还是自私一些才能活得好。”李元熙的声音听起来犹如梦呓,她说罢牵唇一笑看向站在原地两脚发软的劳明,拍拍手底下那本账簿,“我等你的好消息。”
她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施施然走出了账房。
除去宝月楼外,敖王府还有别的产业,不过盈利均没有宝月楼的高,李元熙也就没这么上心,并没有亲自去查看收益情况,而是让他们在月底这几天到王府上交财帐,几个庄子的收成也趁着这时一并送过来。眼下已经是月底了,东西都忙着交割、入库,府里忙作一团。
那边李元俊两个通房却明里暗里闹争宠,出尽了法宝要哄李元俊给自个儿抬姨娘。他又是个耳根子软的,偏偏两个中只有一个能得姨娘的名分,到最后还是拿不定要抬谁做姨娘。管家这摊事也就由两个通房管着,奴仆们见这俩顶头上司虚泛得不像话,也就耍懒不听使唤了。至于刘氏,好巧不巧地病了,病得卧床不起,连人也不肯见,整日关在屋里不知道在鼓捣些什么。被阳奉阴违的两人不敢告到刘氏那里去,免不了又要请李元俊来坐镇。
李元俊是个不懂行的,兼之只顾着读书,为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去给李元熙许下了酬劳,将这个包袱抛给了她。这等于就是让李元熙接管了内务。奴仆自是明眼人,所见李元熙内外二权集于一身,在王府中的实权已登峰造极。于是无不避其锋芒,全府仆役令行禁止、无有不从,歪风邪气顿时一清。
因着先前有人不服嫡房两位姑娘的差遣,李元熙借机打压,赶了好些人出府,大多是心向着刘氏的。做完了这些,她也不肯再拿住这个内事权,便将之交还给两位姑娘。然而她赶的人多了,月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