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二战风云-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为所有人淋漓尽致的诠释出它们的含义。
在空军的有力配合下,到中午十二时,苏军的抢滩作战终于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几个登陆地点,苏军成功的夺取了一些规模不大的登陆场,随即,在突破了日军的第一道步兵防线之后,大量的工兵冲上海滩,以最快的速度清除障碍、填埋反坦克壕。
在这一阶段的战斗中,苏军抢滩成功的部队,等于在实施对日军步兵的有效屠杀,残存在步兵战壕内的日军步兵,甚至是失去抵抗力的伤兵,都被毫不留情的枪杀,而他们的尸体,成为了填埋反坦克壕的最佳材料。
下午二时,在成功的击退了日军有坦克配合的第二次反扑之后,苏军第一支装甲部队成功登陆,到下午五时,两个装甲师、四个独立炮兵营登上日本本土的宗谷湾登陆场,至此,抢滩的苏军部队,有了重火力的支持,日军那看似牢固的防线开始变的不再可怕了。
当这个消息传到远东战役指挥部,早就等候多时的楚思南,甚至忍不住在众多将军的面前失态的雀跃而起,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实在是渴盼的太久了。
七月二十日下午六时整,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对外发布公告,公告声称:“苏维埃加盟共和国英勇的红军,已经在一个小时前,成功在日本北海道登陆,并歼灭日军宗谷湾一线守军四万七千余人……这绝不是一场战役的,相反,它只是这场战役的开端……我们不接受日本政府任何有条件的投降……我们的目标是东京……”

第十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当苏联红军在日本本土的北海道成功登陆的消息传开之后,英美盟军方面迅速作出反应,就在九月二十一号上午,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山发表演讲,他向全世界宣告,自从日军偷袭珍珠港以来,美利坚合众国所开展的,针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全面反击,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而今,随着一系列战役的结束,美军已经占领了包括台湾、冲绳在内的临近日本本土的重要岛屿,与此同时,日本军队的有生力量,已经在美军的打击下变得残破不堪。在这种情况下,美军旨在登陆日本本土的战役,也到了最后发起的时间了,因此,罗斯福以美国总统的身份宣告,在今后亚洲的作战中,盟军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日本本土的最后作战,以求尽早结束在亚洲地区的战争。
罗斯福这一篇看似在发布作战宣言的演讲,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那当然就是最基本的含义,即美军将会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发起对日本本土的进攻战役;第二,他在提醒苏联政府,亚洲的日军实力并不是他们苏联人单独打垮的,至少在歼灭日本联合舰队方面,美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罗斯福是在提醒苏联,“盟军部队”应该注重合作,而这份合作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还应该体现在由战争演化来的利益分配上。苏军目前在日本本土突然实施的登陆作战,显然违背了这种合作地最高定义基准。
其实。按照美国政府最初的战略打算,登陆日本本土的战役,是根本就排除在作战计划之外的部分。在亚洲战场的一系列战役中,美军无疑是承受了巨大伤亡代价的,日本士兵近乎是歇斯底里的战斗意志,让美军地士兵大感头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起登陆日本本土的战役。那么毫无疑问,美军将会承受更为惨重地兵员损失。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发起登陆日本本土的战役,还有一项很重要的顾虑,那就是这场战役一旦打响,那么在远东陈兵上百万的苏联,将势不可免的加入战斗。而一旦这种局面出现,那么按照苏联人的贪婪,在日本谋求进一步的利益。将成为了他们地下一步打算。
为此,按照美国政府的打算,他们决定放弃进攻日本本土的计划,转而利用其他一些手段,迫使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无条件投降。而这些手段,就包括持续向日本本土的外围地区发动攻势,在压缩其生存空间的同时,给日本政府制造军事上前所未有的强大压力。与此同时。利用大量的空袭,对日本本土实施高空打击,消磨他们的作战意志。
正是出于这一点考虑,从拿下了台湾之后,美军便开始利用其舰载航空兵地力量,对日本本土实施了持续数个月的不间断轰炸。
由于在战略出发点上的不同。美军的空袭同苏军的空袭完全不同,他们不选择重要的军事设施为轰炸目标,而是主要轰炸日本本土地大中城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最根本上动摇日本全民的作战信心。
在这种空袭思想的支配下,持续了数个月的轰炸令日本损失惨重,美军前后将多达三十余万吨的炸弹,倾泻到了日本的国土上。可多少令美国人感到几分郁闷的是,尽管日本在空袭中损失惨重,日本国内大中城市有百分之五十在这场规模空前的空袭中被毁。但是他们仍旧没有打算放弃武器。最后无条件投降。而偏偏在这个时候,苏联人在日本北方登陆成功了。
“绝不能让苏俄人抢走一切。我们已经在某些方面落后了,因此在这最后的关头,我们有必要迎头赶上去。”罗斯福的一番讲话,最终导致了美军在日本九州鹿儿岛登陆战役地爆发。
鹿儿岛登陆作战地最初发起时间,为七月二十五号凌晨,也就是苏军成功登陆北海道的第五天。同苏军地登陆作战比起来,有着强大航母编队为依托的美军,显然在登陆战上更有效率。
为了能够一鼓作气拿下鹿儿岛地域的主要登陆场,美军调动了庞大的陆军、海军部队,其总兵力多达七十万。在抢滩登陆战役中,担任地面进攻任务的,是陆军中将巴克纳所指挥的第十集团军的七个师,外加海军陆战队的第一、第六两个师,总兵力约达二十五万。而担任空中掩护以及海上支援的,是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所指挥的整个太平洋舰队第五舰队以及弗雷泽海军上将所指挥的英国太平洋舰队。其势力之庞大,足以令人咂舌,仅仅是那三十六艘航母以及那两千余架舰载机,差不多就能够将日军设在鹿儿岛南端的海防阵线翻一个底朝天了。
这场战役打得没有丝毫悬念,从二十五号清晨六点开始,由一百二十架B29轰炸机所组成的三个空袭编队,由台湾美军临时机场起飞,开始对日本鹿儿岛防线实施所谓“焦土”的空袭任务。
将近六点三十分,三个空袭编队抵达制定目标上空,随即鹿儿岛的上空如同下雨一般,数之不尽的硕大燃烧弹一个紧接着一个的掉落下来,毫无保留的砸在了日军的海防阵地上。一百余只“地狱火鸟”的翻飞,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内,就将鹿儿岛地区的滨海防线带进了沐火的泽国,那海滩上燃起的熊熊大火,在远处望去就如同时黄昏时天边的火烧云一般壮阔。
仅仅是不到三十分钟的地毯式焦土轰炸,这种出自波音公司的“地狱火鸟”,便将鹿儿岛海滩沿线,共计二十余平方英里的日军防御工事化为灰烬。无数隐藏在地堡工事内地日军士兵。没有直接葬身在熊熊燃起的大火中,却被瞬间升腾起的高温活活蒸死,变成了散发着恶臭气息的“油排”。
“焦土”轰炸结束半个小时之后,七点整,美军的登陆作战正式展开,在成群的舰载飞机掩护下,数之不尽的士兵蜂拥而起。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取了鹿儿岛地几个主要登陆场。防线上的日军面对这种强大攻势。根本无法组织有效地反击,曾让他们倚为屏障的沿海防线,仅仅在两个小时内便土崩瓦解。美军成功夺得鹿儿岛地区的战场主动权。截至当天下午五点,六万余名美军士兵在鹿儿岛成功登陆,从而标志着日本本土南线战场最终开辟。
面对美军在日本南部地区的登陆,尤其是罗斯福在国会山所发表的那份意有所指的演讲,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楚思南。是不可能不做出应有地反应的。不过在美军发起对日本本土的战役这件事情上,无论是楚思南还是苏联军政高层,都是乐见其成的,毕竟美军南线战场的开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苏军所面临的压力。
基于这一点考虑,就在罗斯福发表国会山演说的第二天,克里姆林宫以楚思南的名义发表通告,通告肯定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关于盟军应该在进攻日本本土战役中继续保持并进一步加强合作地主张。同时,再次重申,盟军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单方面的同日本军国主义政府达成任何形式上的停战协议。
当美军成功在鹿儿岛登陆,克里姆林宫与七月二十七日再次发布通告,在这份通告中。楚思南详细的阐明了这一阶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局面,同时,他号召全世界受法西斯屠害地民族继续团结,为赢得战争最后的胜利而努力。就在这份通告中,楚思南揭示了他对战争的一个最终看法,同时,这个看法也被西方国家一直抨击为“最血腥、最残暴的**者的宣言”。
“数年来,我们在战争,为了和平,为了抵御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而战。在这场战争中。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血淋淋的代价。而今。这场战争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面对即将到手地胜利,我们不得不慎重地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那些侵略成性,从骨子里透出扩张思维的敌人,应该如何处理地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作为一个亲历了这场战争,并且自始至终都置身其中的人,我倡议全世界深受法西斯战争所蹂躏的人们,鼓起最后的勇气,硬起你们曾经软弱的心肠,给我们的敌人以最后的、最猛烈的一击……我们宁可多流一些血,多牺牲一些同志,也要将这场战争进行到最后,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与其留给我们的敌人一片重新滋生战争的沃土,不如带给他们一个寸草不生的废墟。”
作为苏共中央的第一书记,苏军最高统帅部的统帅,楚思南说的话,那就是指示精神,那就要毫不犹豫的在全党、全军予以贯彻执行的指导性思想。
就在这种指导思想的作用下,苏军明显加快了在北海道战场的各方面推进速度。截止到二十三号,苏军十二个集团军先后在雅内周围地区登陆,并迅即展开了对日军防御纵深地带的突进。由于炮兵、装甲兵部队的成功登陆,有了重火力支持的苏军步兵进展神速,天盐、枝幸、坟别、士别等日本北海道一系列的城市,先后被苏军攻克。
但是随着战役的推进,尤其是在成功的夺取了北海道重镇旭川的门户士别之后,苏军的进攻开始变的缓慢下来。北海道这个地方,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火山密布,整个岛上,山地面积占据全岛面积的百分之四十还要多。
当苏军拿下士别之后,战线已经基本推进到了北海道的腹地,在这种多山的地形环境下,他们再次面对曾经在朝鲜战场上面对困难局面,那就是要同隐藏在山中的日本武装力量进行山地野战。毫无疑问,这种战争是苏军最不喜欢也最打不习惯的,往往在夺取一个日军建有暗堡地山头时。苏军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最终获得胜利。最为严重的是,这次同当初在满洲时作战的情况不一样,现在是在日本的国土上作战,苏军当初享有的那种来自于民众的支持已经没有了,与此相反地是,他们还要时不时的提防那些武装起来地老百姓的突然袭击。
很显然,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苏军绕开那些敌人所盘踞的一座座山头,直接继续向纵深方向实施推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