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顺势把身子靠着背后的墙壁,也不管脏不脏,在地上伸直两条长腿,叹了口气:“真他妈的累。”
半响后,货到了,又得接着干,十一肚子填饱了,一次就抗两大包,他们干这活是计件的,谁多抗包就多拿钱,也有人想学十一,但这包重,一包就将近200斤,两包就近400斤,除了十一,只有一个东北大汉跟他一样一次抗俩。
中途得穿过一条过道,十一眼睛余光看见一行穿得很正式的人往这边走来,连忙往边上避开两步继续小跑,却听见一个有些迟疑的熟悉声音喊:“彼岸?”
那两大包东西沉沉地压着十一,他半弯着腰,听见声音费力地抬头,那美克星龟仙穿着一身黑色西装,皮鞋铮亮,正有些诧异地看着自己:“我看着有些像,果真是你,你怎么干这个了?”
见十一很吃力的样子,那美克星龟仙连忙说:“你先忙,一会我找你。”
活干完了,雇主付了钱,十一把钱收好,想到那美克星龟仙说要找自己,这都快五点了,两人也算不上熟识,有什么可说的?想想那美克星龟仙那打扮,再看看自己皱巴巴脏兮兮的衣服,或许他只是见面打个招呼,客套一下而已,十一决定离开。
经过安全岗的时候意外看见那美克星龟仙立在一辆车旁,他换了身休闲衣服,臂弯挽着一个年轻的女人,两人正低声说着话。
那美克星龟仙背对着这边,十一快步走过,谁知道那美克星龟仙似乎有感觉般回头:“彼岸。”
他过来拉住十一:“走那么急做什么?忘了我啦?”
“没。”
“没有那你这是做什么?躲我呢?”
那女人走过来,亲昵地说:“六哥,这谁呀?”
那美克星龟仙没有理会她,拉着十一往他的车走去:“你自己去吧,我今天没空。”
那女人跟过来:“六哥!只是一顿饭而已,上次你不是说那道佛跳墙做得很好吗?”
十一挣了两下,居然没有挣开那美克星龟仙的手。
那女人又说:“你不是为了这个人不去吧?这都什么人啊,瞧他那样,整一个农民工……”
那美克星龟仙蓦然停下脚步,回头:“闭嘴!再磨叽以后别出现在我面前!”
那女人噤声,瞪着美目,愤愤不已。
十一窝在后座一角,偏头看车窗外掠过的景色。
那美克星龟仙从后视镜里看了他一眼:“那女人的话你别放心上。她是我一个远方叔叔的女儿,脾气不太好,刚想着到里面找你的,没想到会遇上她。”
十一没有看他,看着窗外,淡淡道:“她没说错。”
那美克星龟仙被噎着,在后视镜里瞪着十一。半响问他:“陶十一,你改过名么?”
“啊?”
那美克星龟仙漫不经心地说:“你很像我的一个同学。”
他又补充说:“初中同学。他叫陶景明。”
十一懵了。
十一姓陶。
高中以前叫陶景明。陶爸爸给他起的名字。
陶爸爸的学历是高中,那个时候算很高的了,可惜恢复高考后因为没有人举荐,错过了机会,做过会计做过老师,后来改革开放的大潮涌过,为了五个孩子,陶爸爸毅然和陶妈妈走出山村,最小的两个孩子寄养在姥姥家,大的三个就自己生活。
十一是家里第二个孩子。上面有个姐姐,下面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是长子。
房子是几年前建的,陶爸爸陶妈妈两人自己上山搂草,自己打砖坯,瓦坯,自己烧窑,有时候亲戚也来帮忙,盖起了一栋两层小楼,是山村流行的样式,中间是客厅,两旁四小间,再往外是“拢袖”,可以堆放柴草,做鸡舍鸭舍。
因为缺钱,除了客厅上面倒了水泥,其他房间可以透过横木看到屋顶的瓦片,有两个房间上面拿木板铺了,放些稻谷花生之类的,没有铺木板的房间则在横木上晾木薯叶番薯叶,晾干了留冬天做猪食。
窗户是用木头做栅栏的,还没有窗扇,山村的夜,太阳一下山就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窗户也没有窗帘,十一五岁起就独自睡觉,一人占了一间卧室,卧室里只有一张拿砖头做脚的木板床,没有其他家具。
仅五瓦的黄灯照在□着的砖墙上,即使视力很好,看东西都是朦朦胧胧的,因为要省电,灯不能总开着,十一总是把自己紧紧地裹在被子里,恐惧地望着漆黑的窗外,生怕有什么可怕的怪物从窗栅栏里钻进来……楼上晾着的木薯叶番薯叶有时候会掉下来,将他吓得一哆嗦。
7岁的时候他半夜起床去尿尿,看见爸爸妈妈在客厅里,有一个瓷盆装着水,灯光比较暗,他睡意朦胧,后来长大了,再回忆起的那个画面,恍惚想起,啊,就是那个晚上,妈妈给他添了个妹妹。
家里五个孩子,每个孩子间相隔一岁多,有了大女儿,接着三个都是儿子,妈妈还想要个女儿,上天如她所愿,给了一个女儿。
七岁十一上学了,那时候没有学前班,直接就上一年级。
村里的学校离家有段距离,每天他和大姐还有其他相熟的孩子一起去上学,小学时十一很聪明,即使去学校前没有学过任何知识,数学语文都常常拿100分,相比之下大姐就有些逊色,不过也依然是被老师称赞的学生。
村小学很简陋,除了数学语文劳动课,偶尔会上音乐课,所谓音乐课也是全校的学生聚在一个教室,至于学过什么歌,十一早就不记得了,何况他在音乐上一点点细胞都没有。
村小学门前有条小溪,课间时十一和同学一起在溪里玩,溪水清浅,刚没过脚背,有很多鹅卵石,女生会捡了差不多大小圆滑的石子玩抛石子游戏,看谁玩得好,有利害的能一次抓六七个石子在手里抛起来,单手捡起地上的一颗石子,再单手接住抛在半空的,往往能引起一片惊叹,那孩子就会一脸骄傲。
男生们多是在水里跳来跳去,你推我搡,或者泼水,胆子大的泼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子身上,惹她不高兴,即使是被骂,也依然沾沾自喜。
再就是跳大绳。绳子多是用黄稻秆编成,很重,但山村的孩子也只能用这个,像尼龙绳之类结实轻便的大人自有用处,不能给孩子玩。
往往编得好的绳子参与玩的人会多一些,毕竟村小学最高只有三年级,小十岁的孩子摇起十米甚至十多米的大绳子还是很吃力的,有时候十几个二十多个孩子挤在一起,跳,笑,有孩子就会在混乱中拌到绳子,无奈地去接替苦力,眼巴巴地看哪个孩子拌着绳子,欢呼着扔下绳头,自己上阵。
十一在村小学只上了一年,陶爸爸把他送到镇小学,镇小学的师资力量要比村小学好,为了大儿子的前程,多花些钱也无所谓。
镇小学在半山腰,白色的房舍,比村小学的泥巴墙教室要好多了。往下看可以看到大半个镇子,圩日的时候可以看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唯一和村小学一样的是,到寒暑假期一样要到山上找各种芒花秆蕨类植物的幼茎之类的东西,在开学的时候交给学校,这也算是一种功课。
十一刚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陶爸爸陶妈妈外出,做了打工大叔打工大婶。定期寄钱给亲戚,偶尔会有些衣服,薄薄的面料,颜色和图案都是小地方少见的。十一他们也有了零用钱,那是以前不能想象的,他们不用像有些家的孩子一样,大热天挎着个暖水瓶装几根冰棍到处叫卖,反而可以跟他们买冰棍吃。
那种白色或者淡黄色的冰棍5分钱一根,圩日的街上也有卖香蕉水的,清甜的味道,有时候十一会买两杯装在水壶里拿学校里喝去。也会光顾学校的小卖部,买些零嘴吃。学习成绩是一如既往的好。
在村里,有电视的人家很少,有的也只是黑白电视,十一自尊心强,几乎不去别人家看,大姐或者大弟招呼他他也不去,家里也有一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但是早就坏了,偶尔收个台也只有声音没有画面,十一不知道那台电视是从哪里来的,脑海里一点印象也没有,连有没有从那台电视里看过画面也不记得了。
第3章
爱情第3章
三个孩子独自生活了半年,自己做饭,相互照顾,每天一起上学,夏天洪水期从山脊上走过,一路嬉闹,礼拜六的时候会走上三四个小时九曲十八弯的山路到几十里外的姥姥家度周末,礼拜天再走上几十里回家。
偏僻的村子经常断电,那时候如果作业没写完,或者想看书,就只能点油灯。家里是没有书桌之类的,闷热的天气蚊子又多,山里的蚊子很毒,一叮一个大包,很痒,好几天都消不去,他们就钻在蚊帐里就着豆大的灯火写作业看书。
有一日姐弟三人都睡着了,你推我搡没有拿出去的油灯不知道被谁碰倒,点着了蚊帐,灼热中十一最先惊醒,他顾不得身上某处火烧火燎的灼痛,把大姐大弟都摇醒,赤脚跑出去,在寂静漆黑的夜里跑到亲戚家叫门救火。
厨房的大水缸没有水,亲戚到山脚现挑的水,幸好房里没有什么可烧的东西,蚊帐和盖在蚊帐顶上的塑料薄膜烧没了,爸爸妈妈结婚时的做的大床也烧得漆黑,居然还能用。
三姐弟身上多少都有伤,大多是烧融的塑料滴下来灼伤皮肤,但都不严重,虽然以后会留疤,但不影响健康,没有生命危险,这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
几天后爸爸回来,给三姐弟办了转学手续,把他们都接走了。
现实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
因为学历不高,又没有手艺,即使进了工厂,每个月也只能拿几百块钱的工资,虽然在村里人看去不少,但是要养活一家人,还有五个上学的孩子,日子的艰辛可想而知,没有多余的钱租房子,只能住爸爸厂子的宿舍,小小的屋子塞了两张床,爸爸把床加工后变成了上下两层的架床,正好睡下一家五个人。经常换工作,住房也跟着换,牛棚改造的宿舍,库房改造的宿舍,住过最好的房子是一个老板未完工的别墅。
上下两层,每层都有卫生间和浴室,天花板地面墙壁都是水泥,每个房间住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十一他们家分到的房间在一楼,窗外不远处就是一个大池塘,池塘岸边有一种高高的水生植物,深秋的时候大姐会和其他同是打工仔后代的小姐妹一起采摘植物的种子,小指头大,圆圆的,拿线穿起来当做项链。
不知道什么时候窗户最上面的玻璃缺了一角,十一独自在家的时候听到窗外有本地人大声叫骂,窗玻璃是印花的,外面看不到里面,里面也看不到外面,随着骂骂咧咧的声音,几个脏兮兮的玻璃瓶子被从那个玻璃缺口中塞进来,还有大量的塑料袋沙土等垃圾,玻璃瓶子摔在下面的餐台上,碎裂开来。一片狼藉。
十一缩在屋角,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等那些人走后,拿着扫把簸箕和抹布,慌张地把屋里打扫干净,没敢告诉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工作也不轻松,经常要加班,没日没夜地干,幸好孩子不小,照顾自己还是能做到的。即使接到了身边,也只是每天都能看见,至于指导孩子学习,思想教育什么的,却有心无力,陶妈妈大字不识两个,陶爸爸少言寡语,因为生活的压力,每每不是训斥就是“我和妈妈那么努力挣钱,考不了好成绩回来有你们好看!”
是什么样的“好看”,十一他们都知道。烧饼或者竹笋炒肉都是家常便饭。
G省是沿海发达地区,从汽车下来看到那么多的高楼大厦,人来车往的街道,商品琳琅满目的商店,衣着光鲜的人群,都深深地震撼了十一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