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屋,看见剥瓜子的永安王妃,愣了下,随即继续扯动脸上僵住的笑容,出言请永安王妃随自己一块去见公主。
清玉笑着点头,用帕子擦擦手,看眼桌上的瓜子仁,便随着那老嬷嬷一起走,暮雪等丫鬟紧随其后。缪嬷嬷没有挪步子,留在最后,她从怀里掏出一只干净的白锦帕,铺在桌上,将桌上的瓜子仁悉数转移到帕子上。缪嬷嬷仔细包好,揣进怀里,方快步往前追。
清玉随着那老嬷嬷走进一干净小巧的院子里,乍看之下,竟有些眼熟。小院的四周翠竹林立,郁郁葱葱,令她不得不想起永安王府那间禾晏曾钟爱的竹舍。
老嬷嬷一边邀请清玉走向正房,一边和清玉笑着解释道:“公主性情清幽,最喜竹,北园里有多少气派大房的院子,可公主却偏爱这间四周长满翠竹的竹舍。”
“竹舍?”清玉顺嘴问了一句。
老嬷嬷已走到正方前,房门口正有四个身穿深色翠衣的丫鬟立着。老嬷嬷笑着回身,恭敬地冲清玉行礼。
“确实叫竹舍,公主刚赐的名字,老奴昨儿个已经派人去打牌匾了,今儿个就能送来。”
“那可是喜事儿。”清玉笑道,抬头往前看。老嬷嬷这才反应过来,嘿嘿的笑了笑,冲门里喊了一声“永安王妃来了”,老嬷嬷随即弓腰请永安王妃进屋。门口的丫鬟应势推开门,进屋开路。里头迎面走过来一个端着药碗的丫鬟,见状赶忙侧到一边让路。
老嬷嬷笑眯眯的引领清玉进屋,而后直奔里屋的寝房。清玉进门,闻到了屋里弥漫着淡淡的药味儿,依稀可辨药材的种类:银花、连翘、荆芥……公主所卧的床前,立着一张圆形的玉石屏风。老嬷嬷笑着抬头望往里示意清玉。清玉微微笑了笑,点头。
老嬷嬷冲里头床榻的方向小声知会:“公主,永安王妃来瞧您了。”
“让她进来吧。”一声轻柔的女声传来。
屋内的丫鬟们当即把屏风移走。只见紫檀雕花的床榻上,半卧着一位纤瘦的女子,凤目飞扬,面容清丽,微有些病态,她娇柔的靠在引枕上,笑意盈盈的看着清玉。
清玉浅笑着走到明珠公主的身边。这时已有老嬷嬷奉上凳子,请永安王妃坐下。明珠公主的笑容微微收了收,伸手握住清玉的手。
“细论起来,我这个懿正一品圣尊公主比你的御尊正一品郡王妃还差一级,理该我给你请礼呢。”明珠公主笑道。
“何须客气,再说公主您还病着呢。”清玉客气道,她何必跟一个病人较真。
“我这病恐怕是好不了了,老毛病了。”明珠公主动了动苍白的嘴唇,垂下眸子,看起来十分抑郁。
清玉从明珠公主的手下抽走了自己的手,反拍了拍她的手背,问她到底是得了什么病,而后清玉便不动声色的收回自己的手。
“还不是这头疼的病,折磨我许久,找了多少大夫都不得好法。”明珠公主边说边揉了揉脑袋,口气有几分懊恼。“加之我最近心情差,头疼的毛病越来越不好。”
“这种病得慢慢调理才好,急不得。”清玉笑着劝道,随后叫人奉上她昨日备好的名贵礼品。
明珠公主道了声谢,命人收下。
清玉默默地看着她安排一切,笑着不语。
明珠公主看眼清玉,低头,默了会儿,突然道:“不知道永安王有没有和你说过,我跟他从小一块在皇宫里长大的,那时候我们俩小无猜,感情要好得很,有个芝麻也要分着吃的。后来大家年纪大了,倒不常在一起了,见你了面还是那般熟稔的。太子哥哥替了我的位置,整日跟他黏糊在一起,却惹他烦呢。”明珠公主回忆清醒的时候,神采飞扬,欢喜的笑意一直停留在嘴角。
这不知道明珠公主说这话什么意思?黏糊在一起?分芝麻吃?还说什么她似乎比太子重要。就算明珠公主真的和王爷在小时候十分要好过,她也没必要在此情此景跟王妃面前故意提。
缪嬷嬷立在清玉身后,本来打好主意做木头的。听了明珠公主这番颇具挑衅意味的话,心里顿时蹿出火来,奈何她就是个下人,此时没资格在主子跟前说什么话,只能干气着。呸呸呸!她当明珠公主有多了不起,原来也不过和自己一样,总拿当年的那点事儿乱说道。
清玉应和:“大了,自是男女有别,也就没什么机会见面了。别说规矩森严的宫中,纵是在我娘家,亦是这样的。这人大了,也便都各顾各家了。”
清玉话里的意思在明显不过,她在警告明珠公主,小时候的事没必要再提,没什么意义,最重要的是当下。她才是禾晏的妻子,而明珠公主也为□□,不该过多妄想什么的。
明珠公主别眼清玉,突然笑了,点点头,称清玉说的对。
“公主既然头疼,最该多休息,养精神。我来叨扰许久了,是时候告辞了。”既然明珠公主有意想刁难她,清玉没必要自找虐,还在此逗留。
“你才来,怎就要走呢?可是和我说话觉得乏味?”明珠公主直白的问,她就不信清玉敢肯定的回答自己。
“当然不是,”清玉还真不敢直白的顶回去,叫对方拿了自己的话柄。那可是公主,回头就有可能把她抓的毛病悉数报给太后。清玉用帕子擦了擦额头,笑道,“不知怎么的,我觉得有些热了。”
“王妃太可气了,跟我一起,你还计较什么,这屋子里也没外人,你便把外面这件先脱了解热,等要走的时候在穿上就好。”明珠公主的得意的笑道。
“这——不大好吧。”清玉迟疑道。
“怎么不好,别客气。”说罢,明珠公主便吩咐丫鬟们伺候清玉更衣。
清玉慌忙起身,道不用,奈何那些丫鬟像采花的蜜蜂似得,已经开始上手不走了。
缪嬷嬷大呼训斥:“还不快住手,王妃说话没听见么?”
众丫鬟方老实的停手,跪地磕头认错。屋子里顿显得十分尴尬,一方老老实实地认错,另一方吼得似乎有点蛮不讲理,倒叫明珠公主这边占全了委屈。
明珠公主气得咳嗽两声,骂丫鬟们不懂事,竟敢冲撞永安王妃。
其中一名丫鬟代表回答:“回公主,奴婢们万万不敢,刚才奴婢确实没听见王妃的命令。”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老奴站在外圈都听到了,你能没听到?真是笑话!”缪嬷嬷冷笑指责。
“奴婢知错!”众丫头跪地磕头,高呼致歉。
缪嬷嬷吓了一跳,惊悚的看着这些丫鬟,蹙眉。活了大半辈子,他这个做奴才的还是第一次碰见这样没诚心的致歉。
“都起来吧,不是你们的错,是我声音小了。”清玉笑了笑,弯腰在明珠公主跟前坐了下来。
明珠公主正微微笑着打量清玉,目光触及清玉袒露出来的脖子根,明媚的眸子骤然暗淡,脸色阴沉。
清玉顺着明珠公主的眸光低头,立即理了理自己衣领,吩咐暮雪道:“还是把衣服穿上吧,脱了又觉得冷了。”
明珠公主惨笑道:“王妃好福气,想必你跟永安王感情很好,必是连枝比翼,百年偕老。”
清玉笑了笑:“我也这么觉得。”
明珠惊讶的看着清玉,没想到自己客气的一句话,竟被对方不客气的接受了。还真是,叫她无话可说。
明珠公主眯着眼,看着清玉脖颈处已经被衣裳遮盖掉的吻痕,微微轻咬下唇。“我还真觉得有点累了。”明珠突然出口赶人道。
“公主刚用了伤风药,自然易困,该是歇息的时候了。”清玉叹了一句,笑着告辞。
明珠混乱的应和,巴不得她快单消失在自己的眼前。等人一走,明珠撒气的用手狠抓了几下被面,最后弄得自己浑身没力气。老嬷嬷看不下去,连忙劝慰明珠公主卧榻歇息。
明珠公主点点头,确实觉得自己出了不少虚汗,躺了下来。老嬷嬷给明珠公主盖好被,慈祥的坐在榻边看着她。
“大夫说了能明珠公主用药后,睡一觉,发了汗,伤风便可好了。”
“伤风?”明珠皱眉,惊讶的看着老嬷嬷,“对,她怎会知道我喝的是伤风药?我明明跟她说我得的是慢性的头疼病。”
老嬷嬷茫然的摇摇头……
清玉的轿子从北园出来后,便直奔詹府。清玉刚迈进老太太所在的花厅,便听见一声感慨,中气十足。
“你总算来了!”
第117章
“倒叫老太太久等了。”清玉笑了笑;在老太太与众人的迎接之下;坐了下来。屋子里除了老太太同清玉一起坐定;其余的人皆站着,规矩的给清玉行礼请安。
清玉免了众人的礼;看眼老太太;直接询问她叫自己回来的意图。
老太太叹口气;跟清玉商量道:“再过几日便是你三哥的大喜了;少不得用度耗费,我想跟你商量一下,你看你母亲补给你的那些庄子能不能暂缓些日子再给你。”
老太太的目的不是拖延时间,说此话的目的就是为了跟清玉表明詹家的难处;令其当几句软话。
大太太眼瞪着清玉,期待她嘴里能冒出什么好话。谁知这丫头竟然一声不吭;嘴巴紧闭着,只点了点头。
大太太顿时觉得气不顺,侧过头去不看清玉。
“都是一家人,这都不碍什么的,何必问我。”清玉笑着扫向大太太,当初她不是说会用自己的嫁妆补给么,如今怎么会干涉到詹府的用度。老太太这借口,未免也太蹩脚了些。
大太太有几分不满意清玉的回答,转头对清玉道:“王妃可真是高抬我们了,您嫁进永安王府,自然是王府的女主人了,我们这充其量也只是您的娘家了。娘家人跟你虽不是一家子了,可我们对你这心可都是真真的,谁都比不了的。”
众人闻言,都点头赞同。永安王妃已经是外嫁了,自然是外人,当然不能算是自家人。不过,这女人嫁人了以后,还是得依靠着娘家,还是要有娘家做后盾的。只有这样女人才能在婆家站稳脚跟,理直气壮地做事。
清玉听明白大太太的话弦外有音,轻笑了两声。别说她现在不是外嫁女了,已经是我外人了。当初她没嫁的时候,还是一家人,她就没捞到什么一家人的好处,甚至四姑娘这条命都差点被大太太算计没了。那时候肩碰肩住着,詹府里都没什么人可依靠,如今清玉更加不敢有指望。
至于大太太,她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自己。清玉更加不会去信。
“你母亲说得对,以后若是受了什么委屈,还有我们呢,我们都惦记着你。”老太太笑呵呵道。
“母亲的话我听得明白了。”清玉看眼大太太,笑着对老太太道。
老太太点点头,笑着没说什么。但她对于清玉先前的回答不甚满意,提不起什么兴致来。
清玉又笑:“我这也是嫁出去了,才知道管家十分不易。永安王府口数还少呢,管起家来尚且十分吃力。詹家人丁兴旺,上下千余口人,母亲接管二十多年竟不出丝毫差错,着实厉害。”
“你母亲确实不易,这家就靠她了,可谓是咱们詹家的大功臣!”老太太大笑起来,点头,毫不吝啬的夸赞大儿媳十分能干。
大太太讪笑了两声,听了老太太的夸赞,脸上是有几分高兴,可她这心里头虚,总觉得清玉这几句夸赞别有意图。
“可惜我给母亲添麻烦了,庄子的事儿我本不想麻烦你们的。可那上千亩的沙地是我所有的田产嫁妆,寸草不生,我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早晚得叫王府的其它人知道,她们若晓得了,还不得笑话我。”清玉发愁的低头。
老太太皱眉,似乎有些明白清玉的难处。
清玉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