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着阵阵叫好声,公孙丑得意的一扬下巴儿,眼神很是挑衅。
“哈哈!”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只见秦异人仰首向天,爆发出一阵狂笑,打量着公孙丑,眼里尽是轻蔑之色。
“虎狼秦异人,你这是疯了吧?”
“道路以目,无鼻之丑,天下尽知,秦人就是有千张利口,也是莫想得胜。”
瞧热闹的人指点着秦异人,议论纷纷。
一提起秦国,除了虎狼之名外,就是“道路以目”、“无鼻之丑”这两样铁证了。
“孔子、孟子乞国数十载,却是无一国敢用之,何也?”秦异人抑扬顿挫,他的话很有吸引力。
孔子、孟子两人以“王道”、“天命”自居,游说列国,欲展胸中所学,除了孔子在小小的鲁国得了一点甜头外,再也没有成功。为何如此?这是战国时代很有吸引力的话题,那些瞧热闹的人立时兴趣大起,纷纷问道:“为何?”
“因为儒家只会吃他人吃过的馍、只会饮他人饮过的酒、只会言他人说过之言,抱残守缺,顽固不化,死守着一本《周礼》,却不知自周公以后,到如今,已经过去了七百载。”秦异人的声调有些高,尽可能让更多的人听见:“七百载的巨变,沧海可变桑田,深谷可为陵,高岸可为谷,时异势异,今日之势与周公所处之势迥然不同了,《周礼》还能治天下乎?”
“好!”一片叫好声响起,震天价的响。
“你……污蔑!”公孙丑指着秦异人,想要争辩,却是不知从何说起。
儒家的来源在于《周礼》,孔子之所以能成为有名的学者,就在于他对《周礼》极为了解,可以说很精通了,在春秋时期,要找一个比也子更精通周礼的学者还真没有。
尽管孔子在晚年修改《春秋》,自此《春秋》成为儒家的无上经典。问题是,《春秋》是一部编年史,是在《周礼》的框架内发生的历史,只不过孔子把“微言大义”寓于其中罢了。
“道路以目,无鼻之丑,无数人说了无数遍,你就不会找点新鲜的词来说吗?亏你还是名士,只会拾人牙慧。”秦异人一裂嘴角,很是讥嘲。
“哈哈!”一片笑声响起,出自瞧热闹之人之口。
仔细想想,也是这理。山东之地骂秦国为虎狼,道路以目,无鼻之丑,早就为人所知了,公孙丑是名动天下的名士,没有新鲜说词,老调重弹,真的没什么信服力。
“你们想不想知晓秦国是什么样儿的?”秦异人没有理睬公孙丑,而是冲瞧热闹的人道:“我告诉你们,秦国绝不是这个只知拾人牙慧的所谓名士口中说的那般不堪。本公子在黑行买奴隶之时,一说我是秦国的公子,奴隶们欣喜难言,恨不为秦人,你们可知为何?”
“你胡说。”秦异人镇定自如,信心十足,公孙里有些急了,忙指责。
“公子所言全是真的,我就是公子救下的奴隶。”鲁句践双手紧握成拳,大声吆喝:“要不是公子脱我奴籍,我鲁句践仍是奴隶,受人打骂呢。”
“我也是。”秦异人救下的那些奴隶护卫,人人大吼,为秦异人证明。
“因为秦无隶身,一体国人,在秦国没有奴隶,全是国人。”秦异人微微一笑,接着道:“这对于奴隶来说,秦国就是他们的福地!”
秦国无隶身,一体国人,这事天下皆知,瞧热闹的人重重点头,大声赞道:“好!采!”
“天下皆知,秦国富足,吃得饱,穿得暖,很多人以为关中富饶,土地肥沃,真的是这样吗?”秦异人的声调更高,道:“放眼天下,比关中富饶的地儿很多,中原大地处处皆沃土,处处皆是膏腴之地,为何地处中原大地的山东六国不如秦国富饶呢?”
中原肥沃,物产丰饶,正是因为如此,才成为华夏的中心。若论土地之肥沃,关中虽然不错,未必比得过中原,秦异人这话太有信服力了,荀子、公孙龙子、乐毅和廉颇重重点头,大是赞赏。
“为何?”瞧热闹的人个个睁大了眼睛,极为感兴趣,大声问道。
“因为再肥沃的土地,若不勤于稼穑,不努力耕种,也不会有粮。”秦异人的眼中精光暴射,道:“秦国富足,国人吃得饱,穿得暖,是因为国人用汗水、用辛勤的劳动耕作得来的果实!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们就该享用他们的劳动果实!”
“好!采!”一片叫好喝采声响起,震得地皮都在颤抖。
“为了节约时间,为了更好的劳作,秦人见了面以目问候。”秦异人朝公孙丑一指,冷笑道:“到了这些别有用心的卑鄙小人嘴里,道路以目就成了苛法的体现,何其荒谬也!”
“原来如此!”瞧热闹的人恍然大悟。
秦异人的话很有信服力,能够节约一切时间来劳作的秦人,能不吃得饱,穿不暖吗?秦国因此而富足,也就在情理中了。
“本公子这么一扫视,就看出你们中有不少人是农夫、是工匠,你们脸上的风霜之色是你们劳作的明证,为何你们勤于稼穑,努力做工,却是吃不饱,穿不暖呢?”秦异人扫视一眼围观的人群,问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异人公子,为何呀?”因为眼下的门票不贵,不少农夫、工匠赶来瞧热闹,秦异人这话问到他们骨子眼了,不得不弄个明白。
“你们的劳动成果不是你们所能掌控,你们要负担沉重的赋税。在这之外,每遇贵族们宴饮,你们就要无偿服徭役;每遇贵族婚丧嫁娶,你们就得送礼,今天徭役、明儿送礼,没有尽头,你们负担的苛捐杂税不知几多。在秦国,赋税、徭役皆有定式,谁也不能任意加赋,交完国府,余下的就是自己的,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秦异人瞄了一眼公孙丑,嘴角一翘。
“好!采!”秦异人所言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瞧热闹的人群爆发出惊天的喝采声。
“你们说,是秦国的苛政猛于虎,还是山东的苛政猛于虎?”秦异人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大声问道。
“山东之地苛政猛于虎!”一片怒吼声响彻天地。
“噗!”公孙丑脸色不住变幻,嘴一张,一口老血喷得老远,仰面便倒。
“苛政猛于虎”是他用来指责秦国的,这才屁大一会儿功夫,就成了山东苛政猛于虎了,他能不惊怒交集吗?
第一O九章 十强诞生
山东六国指责秦国“苛政猛于虎”,实际上山东六国才是真正的苛政猛于虎。
秦国政治清明,法令严明,一切依法办事,不得随意更改,哪怕秦王也不能任意更改,国人安居乐业,只要勤于稼穑,就能吃得饱、穿得暖。
山东六国正好相反,国君多耽于享乐,法令不行,国人被苛捐杂税所苦,沉重的赋税压得国人喘不过气来。
再者,山东六国实行的是分封制,国君可以分封大臣,大臣可以分封家臣,家臣还有家臣、家臣的家臣还有家臣……如此这般,层层分封下去,其赋税有多严重可想而知了,要知道,每一次分封就是一次加赋。
或许,在国君那里的赋税不过十之二三,到了国人那里,最高可达十之。
举个例子来说,楚国的陈城是当时很大的商业城市,每天从这里运出和运进的货物不知几多。从楚国陈城到邯郸,不过千里之地,就有近五十道关卡,平均算下来,每二十里就有一道关卡,这太骇人了。
这些关卡谁设立的?当然是那些拥有一小块封地的贵族设立的,只要有一块封地,就得设卡捞金。
不捞不行啊,没有金向上孝敬,这土地就保不住了。
再者,能捞的好处谁不想多捞?这般捞下来,国人就最苦了。
象清夫人这些大商家,从陈城到邯郸的话,不是每一道关卡都要纳税,对于他们来说,只有十来道关卡要纳税,因为清夫人是最大的商家,势力大,一般的小封主不敢收他们的税。
不过,对于那些小商社呢?那就是尽可能多的收税,因为他们势力小,小封主不收他们的税还收谁的?
这是何等让人触目惊心的赋税了。
象从陈城到邯郸这么多关卡的事儿,在山东之地太多了,可以说遍地皆是!
正是因为如此,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下令把这些关卡摧毁了,这应该是非常好的仁政了,然而,到了后人的嘴里,这又是秦始皇“”的铁证。
秦异人一番剖析,说到瞧热闹人的心坎上了,他们发自内心认可秦国,认为山东之地才是真正的“苛政猛于虎”。
“好!采!”
荀子、公孙龙子、乐毅、廉颇站起身,轻轻击掌,大声叫好。
秦异人的论战有理有据,事理皆具,很是详实,谁也驳不倒,远非公孙丑那般空谈所能比,他们是从心里赞赏。
“公子英明!”司马梗大是欢喜,晃着拳头,大声赞好。
“说得太好了!”王绾眼中异采连连。
他与公孙丑论战,在公孙丑如同炮弹般的言词攻击下,他难以招架。没想到,秦异人一通论战,赢得满堂采不说,还把公孙丑再一次气得吐血。
“儒家多迂腐之徒,果是不假!只会空谈,没有才具!”信陵君把倒在论战台上的公孙丑看一打量,大是不屑。
“你们要是在山东之地过不下去了,就去秦国吧。”在众人的喝采声中,秦异人趁机大打广告,为秦国宣扬:“秦国会发给你们农具、耕牛,分给你们田地,帮助你们安生立命,你们可以三年不纳粮。”
为了吸引山东流民,秦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分发农具、耕牛、田地,减免赋税,这些天下皆知。
“耕牛?”
“真的给耕牛?”
那些瞧热闹的农夫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难以置信。
牛耕技术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一点也不稀奇,早就淘汰了。对于战国时代的古人来说,那是先进的农耕技术,推广牛耕技术是一场巨大的革命,相当于现代社会推广机械化。
在当时,真正使用牛耕技术的,只有秦国,这也是秦国富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耕牛在当时非常非常珍贵,为此,秦国专门立法保护耕牛,每年一次检查,若是今年所查耕牛不如去年好,主人家要被治罪,一般是鞭刑。
这些农夫乍闻可以拥有耕牛,他们还真不相信,会有如此好事。
“不仅给你们耕牛,你们还可以享有与我一样的秦法。”秦异人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宣扬的机会,道:“秦无贵贱,一体同法,哪怕就是我这个王孙也没有特权,不能欺凌你们。就是他,秦国的国尉,也不能欺凌你们。”朝司马梗一指。
“没错!公子所言极是!”司马梗站起身,昂昂而言。
“不分贵贱,一体同法”,对于山东的国人来说,那是天方夜谭,他们哪个不受贵族的欺凌?哪个没有被欺压?
“太好了!去秦国喽!去秦国喽!”
瞧热闹的国人大是欢喜,不被欺凌,对于他们来说太有诱惑力了。
“可恶的秦人!”
“可恨的秦人!”
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看在眼里,恨在心头,却是无可如何。
“此次论战,异人公子,胜!”荀子宣布结果。
“好!采!”人们爆发出一阵惊天的吼声,人人激动,这正是他们心中所想。
xxxxxxx黄石公遇到孟子的另一个学生,万章。万章是成名多年的名士,名动天下,而黄石公是隐士,虽然大才盘盘,却不为人知,万章当然不把黄石公放在眼里。然而,论战一开始,万章就知道不对劲了,黄石公能说会道,见识过人,剖析精当,只一会儿功夫,万章就败下阵。
“黄石,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