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伸,示意比赛继续……
陈灼大声招呼着队友防守,因为经验丰富的塞萨尔已经快速起身大脚将球开出了边线,刚才贝伦特斯教练想要换人的意图,他已经知道了。
裁判和边裁这次看清楚了,两人同时作出手势,判给了热那亚一个界外球……
现场几乎所有观众包括场上队员都抬头看向了大屏幕,等待着慢镜头重播,看看刚刚那个球到底有没有砸到门线之内……
“天哪!这个球的整体已经越过了门线!刚才这个任意球其实已经进了!”
几乎所有直播这场比赛的电视解说员都在感慨。
直播镜头扫向现场的看台,所有抱着胸口惊魂未定的都是国米的球迷,所有抱着脑袋无尽遗憾的,都是热那亚或者AC米兰的球迷,都是陈灼的球迷。
镜头再扫向贵宾席,扫向双方替补席,扫向场边等待上场的球员,扫向场上看向大屏幕的球员,各种表情都表达着同样的一个意思----难以置信!
“狗屎运!那个中国小子喊的太对了,现在我也忍不住这么说一句,国际米兰今天实在是太走狗屎运了,他们运气好的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毒舌主播吉拉迪扎调侃地说道。
“不久前刚刚结束的世界杯,英格兰和德国队那场比赛中的门柱冤案,在今天国际米兰和热那亚的比赛中,居然再次上演了,这真是太有戏剧性了,热那亚也实在是太不走运了!”张陆也是哭笑不得的为热那亚鸣不平。
全场比赛已经过了70分钟了,最后这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还有两个球的差距,最为恐怖是面对运气如此逆天的国米。
加斯佩里尼在场边无奈的摇着头,运气问题,已经不是他所能够左右的了……
第18章反守为攻
镜头扫向了场上的球员,找到了陈灼,陈灼先是无奈地摇着摇摇头,然后咬了咬嘴唇,左右看看队友们,拍拍手,大声用英语喊着,听到陈灼喊话的队友们都握了握拳头。
Star卫视的张俊笑着说道:“大家都听的很清楚,陈灼喊的话用中文说就是,‘没关系,就当是再让他们一个球,加油,我们还能赢!’”
“在德国的时候没发现Patton嗓门这么大,呵呵。”收看直播的汉堡球迷们笑着,汉堡电视台也直播了这场比赛,本赛季汉堡电视台也买了意甲比赛的直播权,毕竟陈灼是汉堡市民,是他们中的一份子,毕竟陈灼答应过,说他还是要回到汉堡来的。
这个时候,通过鼓舞士气让队友们不要放弃是可行之道,只是到底能够起到多大的效果,就不为人知了。
由于坎比亚索被罚下事出突然,国际米兰等到这次死球才获准换人。
与大家想法没什么不同,国际米兰换上了防守型中场莫塔,换下37岁的萨内蒂。
在站位上,埃托奥从单前锋位置上稍稍向右侧移动,使得阵型更像是4-4-1,埃托奥司职左边前卫,米利托司职中锋。
毒舌主播吉拉迪扎在一旁说道:“这个换人其实没什么悬念,也就是让世界第一右后卫麦孔跟非洲猎豹配合,两个人覆盖三个人的攻防区域,由莫塔替代坎比亚索继续加强盯防中路,似乎加斯佩里尼并没有针对性的应对,咦?”
吉拉迪扎发出疑惑的声音,是因为镜头里,陈灼跑到场边和教练加斯佩里尼进行手势交流。
“这个中国人,在德甲时成了特权球员,难道他在意大利也想拥有这样的特权不成?看起来这家伙真的不太适应懂战术的联赛该怎么踢……”吉拉迪扎又开始讽刺陈灼,顺带着讽刺了一下德甲没有战术性,但是他发现,加斯佩里尼点头表示同意。
“好吧,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卡拉泽开始去做准备活动,陈灼开始跑位,热那亚要发这个界外球了,那么应该是下一次死球的时候换上卡拉泽?用一个米兰漏勺来蔑视麦孔和埃托奥组合的右路?热那亚这是要投降的节奏吧!”吉拉迪扎呵呵笑着调侃,米兰漏勺,自然是讲在上个赛季包括前面几场米兰的热身赛里屡屡犯错的卡拉泽。
五分钟后的死球,热那亚队换上卡拉泽……
不过这不是一次对位换人,并不是换下左边前卫克里希托或者左边后卫博切蒂,而是换下了后腰奇考,这是一次通过换人实现战术调整的行为!
开球之后各自落位之后贝伦特斯就看出了热那亚战术调整的意图了,卡拉泽是接替陈灼踢中后卫,而陈灼则跑到了左边锋的位置!
热那亚的阵型调整成了4-3-3,没有坎比亚索盯防又不需要专职盯防埃托奥的陈灼,化身攻击手,而这个站位,很明显是要冲击麦孔和埃托奥组合的右边路!
陈灼的位置,又不太像左边锋,在防守的时候,陈灼又会大范围移动到中路,对斯内德实施盯防。
在维罗索配合下,陈灼破坏了莫塔和斯内德之间的配合,球往左路趟的稍微大了一些,麦孔已经迅速出击,调整了一下步点的陈灼也是突然加速,这个球没什么太多的技巧,10米之内的速度竞争,纯粹是拼爆发力!
球是向边线滚动过去的,麦孔有两个选择,一是控制住并且捅给前面的埃托奥发送快攻,二是用身体挡住陈灼把球直接护送出边线,两个选择都可以。而且麦孔是沿着边线上前,陈灼是跟在球背后去追,虽然麦孔距离球的距离稍远,但是很明显就,这个球而言,麦孔处理起来更加有利……
拼尽全力的陈灼几乎是和麦孔同时碰到的皮球,陈灼是用侧勾的方式避免皮球出界,勾到的瞬间麦孔的脚弓正好推到皮球上,所以在拼脚的时候,麦孔是站立姿态但陈灼已经失去了平衡。可就在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
麦孔突然喊了一声,从皮球上方翻滚了过去,而陈灼则是带着惯性向场外滑行,一边用鞋底和胳膊与草坪的摩擦减速一边迅速的爬起,那个皮球在两个人拼脚和麦孔飞出去之后,居然一动不动的留在了原地……
裁判和边裁均没有任何反应,这个球谁都没有犯规,两个人都看的清清楚楚!自始至终包括麦孔翻滚出去,陈灼都没有和他有任何的身体接触!
所以……进攻方有利,比赛继续!
陈灼甚至来不及看一眼背后的麦孔到底怎么回事,起身之后他甚至是在带球跑了五六米远之后才用余光看到裁判的手势。
国际米兰的球员们纷纷不满地向裁判表示抗议,示意陈灼这个球应该踢出边线让队医进场,全场的国米球迷们也是嘘声震天……
距离稍远看不清楚麦孔到底怎么回事的卢西奥以为是陈灼用小动作伤了队友,他发泄地大吼着让前面的莫塔“铲断那个黄皮猴子的腿”,并且自己做好准备,只要陈灼过了莫塔,一记飞铲立刻送到,卢西奥甚至做好了直接用脚踹到陈灼膝盖上的准备……
整场无比郁闷的陈灼刚刚在满场的嘘声中也是犹豫了一下,但是作为和麦孔拼抢的当事人,他自己是有分寸的,自己又没有故意犯规和使用小动作去陷害对手,那要是对方一倒地喊叫自己就发扬风格,这球还能踢不能啊!都是意大利观众懂战术,看起来在关系到进球和胜负和那一瞬间,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己方球队有利!
原本就郁闷和不满的陈灼听到了卢西奥的鬼喊鬼叫,虽然对葡萄牙语并不精通,但是从汉堡开始就不断有巴西和葡萄牙队友在日常训练和生活中做交流,一些犯忌讳的脏话陈灼还是能听懂的,“铲断那个黄皮猴子的腿”,这声鬼喊,一下子把陈灼的火给惹起来了!
跑动中陈灼做出一个射门的假动作,晃了一下,晃出一个角度能够起脚,免得连累了莫塔误伤无辜!晃开之后立即一脚大力抽射,皮球整个闷在卢西奥的胸口,身高1米88体重93公斤像个大水牛一样的巴西后卫痛苦的捂着胸口仰面倒了下去,大概只有不到十米的距离,卢西奥根本就是躲避不及!
正面抽射的反弹,皮球停住陈灼面前并不是很远,陈灼虎着脸冲上去又是一脚劲射,卢西奥“中弹”倒地的地方,也就是大禁区弧顶,陈灼跟上补射的距离,也就是二十三四米的样子,塞萨尔没有能够扑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皮球飞进了网底……
进球之后的陈灼试图跑到球门里面把球拣出来,塞萨尔从草坪上翻身蹦起来冲到陈灼面前,用手指指着陈灼的鼻子,气势汹汹的大吼起来,双方队友纷纷冲过来,加入对抗或者是劝解的行列。
裁判很快跑过来驱散了这场冲突,相互之间也没有亮牌,只是对双方卷入冲突的球员口头警告了几句,塞萨尔也没有动手,只是大声吼了几下,双方球员表现的倒还不叫冷静克制。
从裁判的角度来说,从陈灼与麦孔拼脚断球,到他带球和两次射门,都没有犯规动作,至于国际米兰球迷的嘘声和咒骂……作为一个裁判如果屈服于球迷的话,那也就是不用吹罚比赛了。
进球有效。
第19章罪魁祸首
慢镜头回放显示,陈灼和麦孔拼脚的时候,球在两人的脚中间有个非常非常明显的变形,然后麦孔就起跳翻滚过去,并且捂住了拼脚时候用的右脚脚踝部位……慢镜头显示很清楚,陈灼没有犯规,但麦孔的确是受伤了。
第二个争议点,陈灼那一脚远射和卢西奥的“堵抢眼”,在数字摄录记录超慢回防的画面中,皮球打中卢西奥的胸膛之后的变形然后恢复,力量被卢西奥的身体吸收并发生作用力现象,甚至通过镜头都能够清晰地看到卢西奥的面部肌肉从下而上波纹状变形再恢复的全过程,就像是拳击比赛的慢镜头……
这个进球发生在全场比赛的第82分钟,陈灼通过艰苦的拼争终于为热那亚扳回一城,场上比分变成了1:2。
还有就是,麦孔和卢西奥经过队医检测后双双离场,还好这是热身赛有5个换人名额,否则的话国际米兰的所有换人就都是被迫而不是主动进行的了。
其实这个球既不精彩也不经典,就是同麦孔和卢西奥相比,陈灼的旧伤比较少而且这一场的体能储备比较好,仅此而已,和陈灼的那些精彩进球比较起来,这个进球其实真的不算什么。
坎比亚索被罚下,萨内蒂被换下,麦孔和卢西奥先后受伤离场,国际米兰其实只剩下半个球队了,贝尼特斯被迫做出的换人只能首先侧重于不再失球,至于到底是不是他擅长的4-5-1,他已经顾不上了。
强队之所以是强队,豪门之所以是豪门,是因为他们在每个位置上都有世界一流的球员,并且有个世界级的教练作为大脑,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原因,不然的话,难道随便抓一批人换个球衣就能够解决问题?
在中后卫人选上,贝尼特斯可以选择马特拉齐或者科尔多巴,但同时也要考虑萨穆埃尔的体能消耗也很大,盯防对抗住卢卡托尼,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做到的!
而左边后卫的人选上,唯一的左后卫替补大卫桑顿并没有在今天的替补名单里,从体能方面和伤兵方面,贝尼特斯都从未想过麦孔会出现意外。
最终贝尼特斯把马特拉齐和科尔多巴双双派上,变成了“三中卫”阵型,能够一次把两名中后卫放进替补席,还得益于这是热身赛,否则在7名替补名单三名上场队员的情况下,贝尼特斯可就真的抓瞎了。
三中卫阵型也曾经在意甲风靡一时,那时候意甲七姐妹除了AC米兰之外,基本上全都是3-5-2的阵型打法,这并不代表着重攻轻守的意思,而是这三名中卫全都不需要参与助攻了,与4-4-2中双边后卫参与助攻相比,不需要越过中场的后卫,还多了一个。
换成三中卫之后,贝尼特斯要求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