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三国-第4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微微笑得刘明和郭嘉,在左贤王得眼中,全都化作了两个恶魔。一个是拿着美酒佳肴的恶魔。一个是拿着狼牙大棒的恶魔。左贤王在做了多番的思想斗争之后,在这种二选一的局面下,还是想拿着美酒佳肴的恶魔屈服了。最少那样的话,自己还是可以统治万民,并可进一步的享受无尽的美酒佳肴,住上舒适的宫殿。而不是被人一棒子彻底的打死。

左贤王得屈服。那早就在刘明意料之中的。虽然刘明也知道自己和郭嘉这一唱一和,并不是完美无缺。而且这世上也绝对不会有完美无缺的事情。但是,只要摸对一个人地心气,使他坚信。这就足可以了。二十一世纪,很多中学都没毕业的乡下人。不是照样把许多的教授和大学生都蒙了嘛。甚至有些还是领导干部。那些骗子的谎言,同样是漏洞百出,很容易让人看穿的。可别人根本无法劝阻那些上当者,为什么?原因无他,就是他们相信。正因为他们相信,所以他们自己会为自己完善那个谎言。

随着左贤王得妥协,那真是皆大欢喜。这才算是真正的开始尽情吃喝。

归途之中。刘明心中得意,刘明这个戏迷忍不住心中暗唱《七擒孟获》的西皮原版:可笑那小孟获不尊王化,因此上领雄兵收服于他。昨日里被我擒将他放下,他那里心儿内笑我怕他。想当年卧龙岗三请愚下,先帝爷江山事托与咱。拜帅过黄道日发动人马,但愿得收服他扶保汉家。

不过,刘明唱归唱,可刘明却认为自己比那诸葛亮要做的干净利落多了。广收服了一个蛮王得人心有什么用?让他们自治,安抚得了一时,安抚不了万世,早晚还得出事。只有恩威并使,牢牢地同化他们,这才是真正的融合之道。

此时,刘明终于从诸葛亮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先前,无论是刘明刚来此地就命郭嘉派人寻找诸葛亮,还是不久前的同意郭嘉派人刺杀诸葛亮,那都是因为刘明对这个千古传奇人物的惧怕。毕竟作为戏迷的刘明,戏台上的诸葛亮,那就是偶像,那就是神话,那就是无敌。不像曹操、刘备、董卓等人似的,都有显著的缺点和败绩。诸葛亮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弱点。刘明既怕驾驭驾驭不了诸葛亮,又怕诸葛亮为别人所用造成自己天大的麻烦。

可如今不同了,通过左贤王和孟获得比较。刘明清醒地认识到:即使诸葛亮真的算无遗策。可诸葛亮比自己却绝对缺少了两千多年的见识,哪怕自己就是一个现代不太出色的普通人,见识也不算什么渊博,精深,可那也比受这个时代所局限的天才诸葛亮,看得更远。对时代的最终走向也要掌握的更加清楚。而在自己掌握了大方向的情况下,郭嘉和贾诩等人形成的团队,绝对能匹敌诸葛亮的谋略。而自己如今众多的兵力,也不会给诸葛亮任何追上来的机会。诸葛亮不管是辅佐自己,还是辅佐他人,都不会给自己再造成什么危害了。

性质高昂的刘明回到府衙之后,立即与左贤王签订了协议,并传令吕布率两万突骑兵协助左贤王回南匈奴重掌政权。好为下一步的建立基地,收编、同化南匈奴做好充分的准备。

然而。正在刘明操办的热火朝天的时候,郭嘉却又为刘明带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刺杀诸葛亮的行动失败了。暗影第十三小组,行动组六人全部失去了音讯,推断庄该是殉职了。而且,诸葛亮已经投靠了孙权。

刘明对暗影小组的忠诚,那是确信无疑的。所有的暗影成员。那都是杨军一手训练出来的死士。如今没有音讯,而且诸葛亮也没事,那肯定就全都是殉职了。如此一来。倒叫刘明大为奇怪,这诸葛亮传说不过是一个文人,没有什么功夫的,怎么暗影小组竟然没有杀得了他而失败了呢?

不过,猜不透的事情,刘明也就不再想了。毕竟这个时代,功夫高手这么多。那个诸葛亮又是一个传奇人物。传说中诸葛亮只是没有出过手,又没说诸葛亮肯定不懂功夫。何况在传说中诸葛亮几乎无所不能。跟个神仙似的,还能操控天象。背不住诸葛亮也是一个功夫好手,那也是不得而知。而且。诸葛亮保了孙权,更是让刘明放心。现在曹操南下,那就是要打孙权。而诸葛亮在传说中虽然多次把曹操打得大败,戏弄曹操于手掌之中。可却终究没有动摇曹操的根本。直至最后在诸葛亮死后,蜀国还被魏国给消灭了。何况此时的刘明也已经真正摆脱了诸葛亮的困惑。

故此,刘明对郭嘉说道:“那个诸葛亮既然没死。那就先不去管他了。反正他保了孙权,那他就要先跟曹操斗上一斗。等他们分个输赢。咱们也能从南匈奴这里训练出一支精兵了。到时候,让他们也尝尝匈奴铁骑的厉害。”

郭嘉也嘿嘿的笑了起来。驯化了狼,再让狼去咬人。这也是郭嘉的最爱呀。

但是,此时已经不太被刘明所重视地诸葛亮。却已经发现了刘明派徐庶在江南组建情报网的线索。

那诸葛亮被孙权请回来之后,拜为了军师将军。有统领百官,调动所有军队的大权。而诸葛亮在上任之后。首先清查地就是钱粮,商户等等账目。诸葛亮的目的很明确,马上就要与曹操见真格的了。钱粮、物资的储备,乃是第一要素。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要不能做到心中有数。如何来调动军马来应敌。

然而诸葛亮在查账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些不对劲。最近一段时日,有很多的米铺和布铺陆续开张,并且遍及了江东,江南的各个重镇。按道理:这兵荒马乱的时节,小的店铺,那都是歇店散伙的时候。就算他们坚信孙权能够保护他们,或是如今乃是一个太平时节。可孙权最近也没有什么利民的好政策,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店铺相继开张。

所谓地:反常即为妖。如此不合情理的事情,必有其异端。而米铺可以通过军粮的买卖,了解到最近一段军情的变化,而布铺也可以通过军衣的购买而大致地估算出军队的人数。这两者都是属于军事机密的情报。由此,诸葛亮就推断出了必然是有人在江南一带安插眼线。

别说,这也就是诸葛亮了。谁让诸葛亮的天性就是事必躬亲呢?这要是换了其他的人,绝对不会有这个发现。其他的如诸葛亮身份者,他们要是想了解军粮物资等情报。不过是听底下人汇报一番,知道自己可供调动的军粮、物资等有多少,都在哪里。那也就是了。绝对不会如同诸葛亮一般的亲自查帐。而那些底下办事的小吏,又怎么会有那个智慧,分辨,推理出来这些?

不过,诸葛亮虽然推断出来了这些,可诸葛亮并没有派人抓捕、查封这些米铺、布铺。只是暗中派出了人手严加监视。诸葛亮如此做,一个是曹操马上就要大军打过来了,诸葛亮没有哪个时间去处理这些目标还没明确,也没暴露的店家。毕竟这么多的商铺,即使一个都没抓出。可要是一次查封了,那也会大大影响孙权境内的经济。另一个,留着这些暗探,适当的时候,放一些虚假的消息出去,那可比把他们全都抓捕了,那要强的太多了。

而在全盘掌控了内部所有情况,做到了绝对的知己之后,诸葛亮请孙权再次去请鲁肃出山。值此危机之时,管不了什么鲁肃守孝不守孝得了,孙权之母虽然能安抚住周瑜,可只有鲁肃才能让周瑜真正的归心。美周郎虽然气量宏大,交友众多,可唯一能够彻底影响这个美周郎的人,那就只有鲁肃一人了。也许孙策没死的话,孙策这个周瑜的主公加兄弟可能要比鲁肃强上一些。可如今孙策一死,那鲁肃就绝对是能影响周瑜的唯一者了。而此时此刻,精诚团结的孙家,这才能低得住曹操。

不过,诸葛亮并没有陪着孙权动身去找鲁肃。以诸葛亮对鲁肃的了解,如今这个时候,孙权一个人去就足够了。诸葛亮还要趁这个功夫分化瓦解刘表的手下。如能全盘接收刘表的实力,共同对敌曹操,然后和曹操化敌为友,腾出功夫来对付刘璋、张鲁他们,那是再好不过了。

此时,诸葛亮就在以水镜门生的名义,游走在襄阳。

这水镜先生不愧是南方一带的士林魁首,诸葛亮以表字孔明为名,打着水镜先生的旗号,游走在荆襄,那真是如鱼得水。上至刘表,下至小吏,没有人不对诸葛亮高接远迎得。

但是,诸葛亮对此并不满意,曹操眼瞅着秋粮收集完毕之后,就要再次的南下了。留给他拉拢刘表这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是,刘表这个皇亲贵戚却很让诸葛亮头疼。哪怕就是在被完全架空了的如今,这个刘表也只是认可幽州的刘明。哪怕就是刘表即将面对的曹操,由于曹操奉立着当今天子,刘表对其得抵触心理,也是不大。

在刘表的心目中,曹操最少还是汉臣。刘表甚至认为,哪怕就是曹操发兵来了,大不了也就投降罢了。归顺天子,本来就是一个臣子的本分,哪怕这个天子是被曹操这个权臣左右的。最少这江山,还是汉家的江山,只要曹操弱势了的一天,终归能够还回正统。

 第四百九十八回 观虎斗的刘明

马良闻听诸葛亮所言,对诸葛亮更是佩服。 诸葛亮果然有大智慧,竟然能看出这细微之处的不足。不过,马良敬佩过后,却又不禁有几分迷惑。十分不解的向诸葛亮问道:“兄长,那您因何不把此事向那刘太尉言及呢?以那刘太尉的智慧,以及其报纸上对兄长的看重,应该能听得进兄长所言吧。”

诸葛亮摇头道:“军国之策,乃国之大事。轻易改之不得。如今,刘太尉羽翼早成,即使是愚兄去保那刘太尉,也万万不可能一步登天,成其首辅。若以某初来乍到之资,冒然向刘太尉言及此事,断不会轻易改变刘太尉的想法。反倒会因为标新立异,遭到刘太尉的反感,同时也引起其臣下的不满。而若是行之日久,党派得利者越重,改变国策所触及的强权者越多。那也就更不可能改变既定之国策了。如此,此事终究不可改变。我去之何意?”

马良听后,觉得有理。如今这个刘太尉确实是羽翼早成。身边亲信者众多,那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等人,更是誉满天下。而那蔡邕,管宁,更是天下士林的魁首大家。那刘太尉即使是在如何的听闻过诸葛亮的名号,那也万万不可能在诸葛亮初来乍到的时候,就对诸葛亮委以重任,完全相信的。而既然那刘太尉的国策都已经实行了这么多年,刘太尉的那些手下都没有反对,那诸葛亮冒然进策,那也是断不会被采纳的。

于是,马良也就对诸葛亮更加得钦佩。这诸葛亮真是了不得。对天下无意之事。虽高官厚禄而不动心。真乃君子也。

不过马良还是有一事不明,觉得奇怪,遂向诸葛亮问道:“兄长。

那刘太尉乃是当世豪杰。其手下更不凡智者。他因何会行此不智之策?”

诸葛亮正色言道:“贤弟。那刘太尉非是不智。实乃是才智过分超人,信心极度膨胀,故此才妄想人定胜天所造成的。以我观那刘太尉所行之国策,应是那刘太尉看现今的皇权不稳。乃片面的断定是地方势力过强所造成的。故此,那刘太尉才想一举把天下所有的豪族全部削弱,以此来达到皇权强盛无比,以此稳定天下,进而享受千秋万世的太平。此等思维,乃是他皇族根本利益膨胀的体现。故此,远非旁人可以劝得。只可惜,天下万民。有愚有智,优良不一。这就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