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忧归田-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两家都同意之后,又挑了大半个月·才择了一个大吉之日请媒上门。
这时代讲究明媒正娶,“明正”即是要符合律法婚典的,要正大光明的,聘则为妻奔为妾·此为首要。而“媒”则是媒灼之言,无媒苟合即便是乡野人家也是说不过去的。即便两家都已同意,并私底下都认定了,也是要找个人充当媒人上门说亲的。
赵家找的媒人便是此地老父母方严的正妻古氏。
古氏之前确是存了要与赵家做亲的念头,不过她看上的是嫡长子赵学栋。虽与婉华年纪差了好几岁,不过赵学栋是宗族长房长子,婉华嫁过去就是宗妇了。
这宗妇自不是一般人能当的·那地位也是极高的。再说两家也都知根知底,又经常往来,古氏就只想着待婉华再大些就向赵家提一提的。可没想到才跟着方严到这敬县堪堪一年,赵家就已为赵学栋在京里说了人家。
古氏得知赵家要为赵学梁聘傅紫嫣,先头也是吃了一惊。
不过她倒不觉得有什么婉惜,原本她就只盯着赵学栋的,学梁的性子太过沉闷,她倒不是很喜欢。
这傅家她也是相熟的·且不说傅紫萱背后的人,这背后的人自家夫婿挖了许久也都挖不出来。且不说这个,只看这一家才不过一年就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普通得连饭都吃不饱的普通农户一跃为县里有名望的人家。就已是让人啧啧称赞了。
再说傅家大女儿傅紫萱帮着自己调理身子,让自己隔了这么多年再次有孕·她心里就已是极为感激了ˉ赵家只那幺一提她就了-这个现成媒人她当得极为乐意。
当古氏挺着个大肚子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傅家有些受宠若惊,陈氏更是忙忙亲自上前搀扶。
只哪里用得着她动手?只方家跟过来的仆妇前后左右密密地拥护着,傅家人就插不上手。
古氏一路上笑眯眯地被人搀扶着进了傅家一早就打扫得纤尘不染的花厅。
坐下后只拉着陈氏的手不放:“我就说姐姐生的这两个女孩儿是有福气的。这可不就应了?这嫣儿我还想着就是你看不上我家彦华,我娘家还有几个侄子呢,就是彦华也有好几个合适的堂兄弟呢,断不叫肥水流外人田的道理。倒不曾想被伙不知哪里冒出来的贼人抢了!”
说完还做势剜了赵刘氏一眼。
赵刘氏执着一方锦帕捂着嘴笑了·看了她一眼说道:“你倒也好意思,你那彦华可比紫嫣小几岁呢,亏你也说得出口,倒不害臊。”
“我害什么躁啊,你可不就是莫名其妙-不知哪里钻出来的。倒被你截了胡。”
赵老夫人被古氏佯装懊恼的模样逗得哈哈大笑,说道:“你们家彦华还怕找不到娘子?只怕你前一刻放出风声·后一刻就得找木匠来修你家
厅中众人听了都跟着笑了起来,古氏也一副心情好好的样子,抿着嘴直乐。
两家并没有开门见山,而是热络地寒暄聊一些家常。
今天的大媒人古氏是大伙打趣的对象,众人句句不离她那遮掩不住的大肚子。她也不恼,一边与众人说笑,一边笑眯眯地用手在肚子上温柔的抚摸,整个人涣发出慈爱的母性光芒。
古氏是个会调气氛的,花厅里一派祥和。
而气氛融洽,整个事情就简单多了。
加上两家已是说好了的,这个媒人也只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
两家很快就换了庚贴,接下来还要拿八字去相合。至于纳征过聘礼等,两家说好等紫嫣过了及笄礼再办。
赵家送了一副羊脂白玉的龙凤双镯做为定礼,傅家这边则回了一块红玉精雕的玉佩。
如此两家便算是正式的亲家了。
当天来观礼的除了傅紫嫣一家人,还有傅天河兄弟两家,还请了族长和族长夫人及三叔公、七叔公两位族老,又请了杨盛及他母亲杨老夫人作陪。°
傅族长对于族中子弟能攀上这么好的一门亲,既激动又兴奋。好像已看到族中子弟皆有出息,傅氏一族已是兴族有望。
傅族长眼里闪着激动的水花,席间频频举杯。
又听说赵大学士还会每旬抽时间过来书院指导学子们的功课,更是长鞠在地。
如此又问了几天,赵家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八字极合。还说紫嫣的八-字是极旺家旺夫旺子的富贵极佳八字。
心里本还存着点不满的赵刘氏自合了八字后倒是把心里最后的那点不满去了个干净。
此后,一门心思要亲自教导出一个宜室宜家的好儿媳出来,频频使人来接紫嫣去赵府学规矩礼仪、女红绣工、管家理事。害得紫嫣叫苦不迭。
而自两家合完八字之后,为避嫌躲了近一个月的赵老爷子又重新悠哉悠哉地寻上门来了。
赵学梁也被家里打包送了过来,跟着与他气场相近的面瘫师傅清风正式学起武艺来。
加上一样性情的紫越,师徒三人走在一起像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与云霁和紫辰、彦华三人成了极鲜明的对比。
老爷子经常伙同傅紫萱在旁边看得直乐,直说世界太奇妙。
而家里的孩子虽然那天来问名他们不正场,家里的大人也并没告诉他们具体的事宜,不过也都知道了紫嫣已说定了人家的事。
紫嫣自己也已是九岁,翻过年就是十岁的人了,乡下孩子又有些早熟,早知道婚嫁是怎么一回事了。就是再后知后觉也知道自己被父母说了人家了,还是那个经常板着脸训斥顽皮弟弟的京里来的赵学梁。
傅紫萱回来之前,紫嫣因为要操持家事带紫辰,性子有些被压抑住。自傅紫萱回来后,家里日子好了之后,天性就逐渐被放了出来。
在家里极活泼开朗,把个循规蹈矩的婉华都带得跳脱了不少。这会知道自己已说了亲后,倒是收敛了些。
在家里看到赵学梁会躲开,有时候避无可避就低垂了头站在那里让对方先过。一边低垂着头看脚尖,一边又奈不住好奇抬眼偷偷打量。
那赵学梁自来就是个矩矩听话的对父母家这幺早给他说亲也‘并没什么意见。
知道给他说了傅家的小女儿后,也只错愕了一小会,也就撒开手了。
说实话,到傅家多次,他并没有太注意过那个女孩,眼里就只有那个跳脱的弟弟了。母亲让他要看好弟弟,不可让他闯了祸去。而离京之时,父亲也殷殷叮嘱,说他已是个大人了,祖父已年迈,他要担起家中诸事来。
自两家说定后,对于祖父要把他送到傅家来念书习武,他也没什么意见。从小就听话,按着家人的意思做事,都说他是懂事听话的孩子。
他自己心里本来还极担心回乡之后学业会荒废。学业上的西席倒好找,只怕是找不到师傅来教习自己武艺。自己对于武艺的热忱要比学那些八股文更感兴趣。
听祖父悄悄说傅家那两个随从是正六品的侍卫后,他心里就千肯万肯了。这样的人能做贴身侍卫,武艺怕是极高的,估计比原先教习自己的两个师父还要强些。
所以对于搬来傅家吃住并无异议,还带了一丝兴奋与期待。


、第二百六十四章青葱岁月

自搬来傅家后,赵学梁这个十二岁的少年娃也忍不住心里的好奇,偷偷关注起那个将与自己度过漫长一辈子的女孩。
 
 

他注意到每次她在没发现到他的时候,就总是一副明媚开朗的模样。还会端着碗一边走一边吃,有时候还用手抓着大大的鸡腿站着啃,还经常大声说笑。
 
 
 
并不是他以前见到的京里闺秀们,笑不露齿或是团扇半遮的模样。
 
 

怎么说呢?仰着头笑,捧着腹笑,笑得整个身子都颤了,还嘎嘎地笑出声来,那样子就好像旁若无人般。他每次偷偷地看着,都不由跟着扬起嘴角。
 
 

而若是见到他,则又是另一副模样。
 
 

像…像是只受惊的小鹿。对,小鹿。
 

小心翼翼的,极快地撇了他一眼,又极快地低垂了头,又偶尔小心翼翼地抬眼偷偷看他一眼,见他望过去又迅速地低垂了头。

 
只他一拐弯不见,又立刻回复了以前的模样。不仅向自家父母和姐姐撒娇扮痴,还大口大口满足地嚼着东西。
 

每次看她吃东西,都像是一副吃到瑶台仙果的模样,一脸的满足。若是撞上他,就会极快地把手背在身后,小嘴里也不再咀嚼,只鼓着腮帮紧紧抿着嘴,小心翼翼地望着自己,生怕他恼了。
 
 
呵呵,真是个有趣的姑娘,跟京里那些看惯了的姑娘小姐,跟那些宅门里的闺秀,一点都不一样。
 
 
赵学梁难得地翘着嘴角,笑了起来。
 
 
已是进入了十一月,寒风渐起。
 
 
趁着几日晴好,陈氏带着几个丫头把箱笼里的厚棉衣、厚棉被、褥子、大毛衣服等都搬出来摊晾在竹竿上,披了十几条长长的竹竿。院里花花绿绿的,倒是难得的一景。
 
 
而各屋里虽还没点上火盆,炭倒是早早备上了,堆了半个仓库。柴火家里的下人,也赶着进山,打了满满的一柴房。烧到雪化都有。
 
 
傅紫萱也常带着清风云霁进山猎些野物,留着准备过冬。这敬县虽不像北方,有大雪封山封路的情况,不过冬日里也偶尔会有几场大雪的,冬日里什么都贵,多备些也省得天寒地冻的要出门。
 
 
休沐的时候,自家几个弟弟及赵家两兄弟,也总会闹着要上山,傅紫萱乐得让他们吃些苦,多尝些酸甜苦辣,也总让他们跟着。
 
 
自赵学梁住进了傅家之后,也就是书院每旬休沐,才得以回家一次。有时休沐也不回去。就跟着清风师傅练武,或是跟着傅天河读书。
 
 
而赵学承看彦华也在长山书院读书,自家二哥也进了长山书院。死活再不愿去县里的什么劳什子书院,软磨硬泡着也要留在傅家,也要进长山书院。
 
 
赵老爷子看他缠磨得厉害,也只好依了。幸好赵老夫人和赵刘氏还有个乖巧的雪妍在身边,不然可没了含饴弄孙之乐。
 
 
如此,赵老爷子也总是借着看孙子的名头,日日往傅家跑。有时候休沐也带着两个孙子,留在傅家庄。
 
 
老爷子在京里时日日困在京里,回了敬县,应酬又不断,早就不耐烦了。这会总算找到借口往傅家庄跑。
 
 
傅家庄里自有他的寻乐之处,或卷着裤角,跟个农夫似的,在玉园里下田劳作,或扛着个鱼竿到山里钓鱼。或跟着村民围堵猎物,或是与傅天河等人探讨学
问……
 
 
哪怕什么也不做,只在村里的大树下,与人闲磕牙都是极开怀的。
 
 
而赵学承自来是个皮实的。哪里耐烦关在大宅里。
 
 
只说傅家庄有这么多同龄人,陪着他吆五喝六的,就乐不思蜀了。而自傅家庄村民口袋松了之后,大人们也舍得塞给自家小孩几个铜子。所以挑担的货郎,极*往傅家庄跑。
 
 
赵学承总是喜欢跟着一群垂髻小娃,到村口等货郎。每次听到货郎长长的吆喝声,就兴奋地追着跑,领着一群小娃呼啸着围上去,再蹲在货担前翻翻拣拣。对他来说是件极快乐的事。
 
 
这小胖娃又是个极大方的,每次都乐意自掏腰包,买些糖块泥人什么的,收买人心。闹得村里的娃子越发*跟他亲近。娃娃头的位置无人能敌。
 
 
老爷子看他每次花费也不多,最多也不过几十个铜板的事,又没闯什么祸,不过是小孩子不知事的虚荣心。再者这个孩子*憎分明,分得清是非,虽有时脾气不好,但是个纯善的,也没见闹什么大事出来。老爷子也就不去管他,也不叫赵学梁去盯他,只放任他每日呼朋唤友的,在村子里撵鸡追狗。
 
 
如此越发纵得小胖娃不*回城里,只把傅家庄当家了,也引得城里一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