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完美侧福晋-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埃拥钕禄故且秃拱⒙晟塘恳幌卤冉衔韧住!必范G绷着脸客气了两句,太子哈哈大笑:“四弟太谦虚了,不过,这事情也不是什么大事,四弟必定是能给孤一点儿建议的。”

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个折子递给胤禛,胤禛看太子的脸色,只是笑盈盈的,连半点儿提示都没有,就低下头看自己手里的那份折子。

剔除掉无关紧要的内容,这份折子总结起来其实就几句话,说的是去年发生的某件事情的结果,以及询问后续处理。若是以前,胤禛必然是要同意这后续处理的,只是凑巧,胤禛今年开春的时候大病了一场,看清楚了不少的东西。

去年年底,朝鲜的国王李焞发来国书,说是朝鲜荒灾,不光是百姓,就是朝中大臣也都快饿死了,所以求大清出手帮忙。大清一向对属国都是很慷慨大方的,尤其是康熙这么个仁君,当即表示,一定会帮忙的。

于是今年刚过了新年,胤禛还卧病在家的时候,钦差带着圣旨前往天津将河南的漕米给截留了,然后用商船出了大沽海口,绕到山东登州,将粮食运往朝鲜了,甚至康熙还颁布帑金,广给运值,缓征盐课,连盛京这老家的存粮,也都平价贸易了,凑齐了二万石的米粮,外加朝廷赏下来的一万石,就这么白白送过了朝鲜。

现在,朝鲜的国王上具了表文感谢大清。这折子则是钦差写来的,写明了赈灾的过程,然后又说粮食有些不够,问朝廷是不是要再拨下来一些。

“太子殿下的决定呢?”胤禛沉思了一会儿,转头问胤礽。胤礽靠在椅子上冷哼了一声:“孤虽然不知道现今粮食的市价是多少,但也知道,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也不过是半年时间,当时汗阿玛估算了,运过去的粮食必定是够的,现在这些庸才却告诉我,粮食不够用,他们是打量着汗阿玛不在京城,孤这个太子就是好糊弄的,才敢这么狮子大张口!”

胤禛心里则是飞快的盘算着,对于朝鲜这个属国,若是以前,他没有看过那个珠子里的东西,或许他会不放在眼里,弹丸之地,就是送点儿救灾粮,也不过是一个上等府的两年税收而已。送过去了,既能表现泱泱大清的雄厚实力,又能展现大清对属国的大气宽容,这可是粮食都买不来的好名声。

但是看过了以后,胤禛对这弹丸之地就有些膈应了。他本身就是小心眼的人,既然看朝鲜不满意了,自然就不是很愿意将粮食给送过去了,甚至,还要想个办法打击一下朝鲜,最好是能将朝鲜彻底的收服了,而不是像现在一个挂着属国的名头,却发展着独立国土的事业。

“太子殿下说的很对,我也觉得,这事情有怪异之处,当初汗阿玛为了一次性将事情解决好,不仅是自己算了,还让户部上了折子,这么多人算出来的结果,肯定是没有多大的错误的,就算是有错误,那不是还有一万石的赏粮吗?那些钦差用这些,也能缓燃眉之急了,他们居然得出个粮食不够用的结果,看来,不是朝鲜那边作假了,就是这些大臣们有歪主意了。太子英明,可不能被他们给糊弄了。”

胤禛很是严肃的说道,珠子里对这件事情没有记载,所以胤禛也不清楚这事情到底有没有猫腻,不过,既然自己有机会参与,那自然是不能放过这大好的时机的。

胤礽笑着拍胤禛的肩膀:“四弟和孤想的一模一样,那咱们就给汗阿玛上折子,说这事情有猫腻?”

“全凭太子做主,若有用得着臣弟的地方,还请太子不要客气。”胤禛很严肃的冲胤礽抱拳,胤礽喜滋滋的应了。这事情,其实说起来不是大事,朝中官员贪污,只要不是太过分,基本上康熙也是默许的。更何况,那些钦差从天津到朝鲜,几乎是出去了大半年,康熙体谅他们,自然是愿意给点儿东西慰劳一下的。

若是以往,胤礽也不会在意,反正他也插不上手。可是现在不一样,胤礽要立威,要收服朝堂上的人,他爹好不容易放一次权,他要是还不赶紧趁机打压几个提拔几个,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但是这事情放大了说,就能说朝鲜有不臣之心,算是特别大的事情了,胤礽一个人的话就有些不太够用了,所以胤礽才要找个帮手,胤禛这个无党派人士,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放心,孤不会和你客气的。”胤礽达到了目的,脸上的笑容更是真诚了几分,胤禛眼神闪了闪,又说道:“太子殿下,既然李焞已经送来了国书,不如咱们仔细看看,说不定能看出些端倪。若是朝鲜的事情,两边的说辞必定是一样的。若是钦差们的事情,那两边说辞就可能有漏洞,咱们仔细找一下,也好对汗阿玛有个交代。”

胤礽想了一下,连连点头:“你说的很对,虽然咱们有理,但说不定会被那起子小人倒打一耙,咱们还是先将他们的把柄给汗阿玛送过去才行。”

说着,就转身吩咐了人,让人将李焞送来的国书给找了过来。胤礽若是诚心办事,也是个十分心细的,不仅是今年的国书,连去年的都要了过来。

胤禛打着找茬的主意,将那国书上下左右仔细的瞧了好几遍,誓要找出几个漏洞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看到其中的某个称呼的时候,胤禛怒了,拍桌子起身:“这朝鲜,果然是有不臣之心!”

胤礽抬头,很迷茫的看胤禛,胤禛手指在那国书上使劲戳,让胤礽看他指着的两处字——一处是需要避讳的玄字,一处是不能避讳的崇字,国书上很大大咧咧的将前者给写出来了,而将后者少写了一笔给避讳过去了。  

、衡量

不管那个失误是多么的小;胤禛既然是已经决定给朝鲜一个下马威看看了;自然是义愤填膺的使劲夸大了;就差将朝鲜说的明天就要攻打京城了。''。
胤礽一开始只顾着高兴胤禛是和他站在统一战线的了,后来就有些疑惑了;伸手拍了拍胤禛的肩膀皱眉问道:“四弟;你可是被听说了什么消息?”
看胤禛那样子;就好像是和朝鲜有深仇大恨一样。胤禛本身是康熙第二宠爱的皇子,又没怎么出过京城;朝鲜来朝贺的时候,也不是胤禛接待的;也就是说,朝鲜不敢也不可能得罪胤禛;那么既然不是两者结仇,就是胤禛真的知道一些什么内幕?
“没有。”胤禛也反应过来自己说的有些太过了,不过,他反应倒是快,马上就想到之前自己和李中炳说的那个“交通”的事情了,于是身子往胤礽身边侧了侧,悄声说道:“我这里是有一件事情要告诉太子殿下,要是做成了,那可是流传千古的事情,但是前期需要的投入比较大,短时间内也可不能收到什么成效。”
胤礽蹙眉,手指在国书上摩挲了两下。他也是知道一点儿国情的,康熙从来不隐瞒他。看起来,大清是国富民强的,但实际上,盛年美景下面盖着的,是满目苍夷。
从康熙继位开始,要擒鳌拜,除三藩,收复台湾,平定蒙古,对抗沙俄,在康熙三十六年之前,几乎年年有战争。其实战争不是很稀奇的,历史上每一个皇上在位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有战争的。除了大宋朝那个著名的仁君,四十年硬是没发生过任何一次战争。

但是坏就坏在以康熙为首的统治是蛮夷的统治,这些战争,有些能得到汉人的支持,有些则完全和汉人没有任何关系,有些甚至是被汉人反对的。整个国家最多的是汉人,就算满人入关的时候杀烧抢掠的得了不少宝贝,但更大的资源依然是掌握在汉人手里的。
所以,这战争,最后买单的肯定不是汉人,只有康熙这个当皇上的,才是最后付出代价的人。于是,打了多少年的战争,康熙就得出多少年的兵器粮草战袍等东西的钱。再加上八旗的供养,年年都要给出那么一大笔钱,给完连个收据都得不到。
而康熙的运气大概是太不好了,他倒是仁慈宽容是个明君,天天兢兢业业的看折子商量政事。简直就是历史上最辛苦的皇帝了,和明朝那些从来不早朝的皇帝相比,康熙真是勤奋到家了。
奈何老天不给面子,年年有灾情,不是水灾就是旱灾,不是旱灾就是雪灾,不是雪灾就是风灾,从来没有消停过。''。偶尔消停了一次,还必须得出个民间造反的阻止,康熙得继续给钱去平反。
账本要好看,得收支平衡才行。大清的支出有了,那是很庞大的一笔数字,可是大清的收入,仔细翻看账本,就算是你将账本给盯出来个窟窿,都多不出来一分钱。
田税不少,但是因为灾情,总是免税几年的。商人倒是赚钱多,但是商人税收低,国库也收不了多少。内务府倒是个大头,只可惜赚来的钱都是八旗分了的,进国库的只是一小部分。这么一来,收支是无论如何都平衡不起来的。
一来二去的,康熙就算是很大方的拿自己的私库贴国库,那也是完全不够用的。
胤禛的意思就很明显了,这事情,你做的话,那必定是能收获大大的名声的,对你在民间的名望,甚至是在百官中的名望,是大大的有利的。但是,就是需要大投资,也得多等两年才会出效果。
大清不止朝鲜一个属国,朝鲜只是比较大的一个,另外还有琉球苏禄安南缅甸浩罕阿富汗等,粗略数下来,也有十多个。这些属国为什么会依附大清?那是因为他们穷啊,国人吃不起饭啊,要抱紧大清的大腿才能活下去,专门就等着大清给他们发救济粮的。
要是这些属国都跟朝鲜一样,每隔个三年五载的,就写一个国书来要粮食,那大清的国库什么时候能充盈起来?那他胤礽的大事业什么时候才能有启动资金?
“你先说说,是什么事情。”胤礽脸色变了好几次,一方面是觉得胤禛有点儿夸大了,一方面也觉得不能老是放纵这些属国。但是又觉得,胤禛就算是夸大了,那里面也肯定是有几分真实的,自己若是做成了,不说流芳百世了,只要自己亲爹在位的这几十年能有个好名声就行了。可是克扣掉属国的救济粮,说起来又好像是太小家子气了一点儿。历朝历代,可都没有哪个皇上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属国的。
胤礽有些犹豫不决,就想先看看胤禛的筹码。胤禛也不耽搁,顺手就将自己之前重新抄写了一遍的“交通规划”计划拿出来给胤礽瞧,顺便在边上解释了几句。
“你说的这个东西,能用那么大的作用?”胤礽眼里有些怀疑,胤禛说于民有利,这一点儿他是不否认的,但是,流芳百世,也太夸张了一些吧?
“那是自然,太子殿下想想,咱们平日里住着的房屋是不是看起来很平常?这会儿肯定没人说,造个房子是多么伟大的事情吧?”胤禛严肃着一张脸,一本正经的忽悠胤礽。
胤礽嘴角抽了抽,你这破马车,能和三皇五帝的功德相比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胤礽心里还真出现了几分动摇。他看中的不是胤禛说的两三年后的利益,而是这个事情是他提出来的,历史上头一个!
“行了,孤知道你的意思了,这个事情,让孤好好想想。”胤礽想了一会儿,摆摆手让胤禛先回去。他得回去好好盘算一下这件事情,若是真的有利,他还得想办法让汗阿玛将这件事情全权交给他处理。
至于胤禛,他是完全不用担心的,既然胤禛愿意在汗阿玛不在京城的时候拿出这个计划,那就说明胤禛是没打算和他抢这个功劳的,算是卖了他一个好。
无事献殷勤什么的,胤礽完全不做考虑。其实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胤礽这会儿是最受宠的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