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白蛇传开始-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采臣亮出一叠银票。

李师师扫了眼面额,便知道这银是有多没有少。不过她却没有收银,而是好奇地看向宁采臣。

只是看着,就是不说话。

宁采臣让她看得都尴尬了。“李姑娘,可是银不够?”

这银数都没有数,又怎么会有够不够之说。

李师师问道:“宁大人与那人可是有关系?”

“我与他萍水相逢,只是朋友帮托罢了。”宁采臣表现得很平静,但是他的内心却不平静。宋江可是个造反头,这世界没有人比他加明白了。

李师师低头想了一下,说道:“黑铁蛋?这形容倒也贴切。既然没有关联,这银我可就收了。”

“这是自然,今天我本就送银来的。”宁采臣说。

李师师数够宋江欠下的尾款,其他的又推回给宁采臣。

宁采臣没有接,反而说:“李姑娘,这有多,是我这次的。”宁采臣不好说这是给李师师的利息,只说是自己这次的。

就是这样,李师师也虎着脸说:“宁大人这是骂我!师师是爱银,但是师师的银早赚够了。不是身份所限……”她没说下去,反而说,“你宁大人来我这儿,看望一下老朋友,再收你银,你把师师当什么人了?”

李师师又露出真感情来。自从赵佶连着处理了两个人,有文有武。李师师以前的老恩客是加不敢来了。

他们不仅不敢来,是竭力撇清与李师师的关系。

这一对比。坐过牢的宁采臣不仅没有因此埋怨他,是在街上遇到主动打招呼不说,这还到自己这来。

无论来因是什么,都是难能可贵的。李师师不由想到了“君之交淡如水”。

“再说今儿宁大人可是救了小女一命。”李师师高兴之下,说起了俏皮话。

“对了,宁大人可知这黑铁蛋为什么银不够付吗?”

“为什么?”宁采臣也很好奇,以宋江的小心谨慎,他应该不会不带银就来的。别忘了他可是个通缉犯。

“他呀!咯咯……”还没说,李师师便先笑了。“这一切还要怪宁大人。”

“怪我?”宁采臣摸不着头脑了。是,自己不再大量供应梁山钱粮,是造成宋江出来的原因之一。但是宋江应该不会这么呆傻吧?来这儿散心之余,还把这种事说给姐儿听。

李师师给出了答案,一指桌上仙桔说:“哝!就是这仙桔。这黑铁蛋儿是吃了一口,大声叫好。吃个没完。后没银付帐,只能把他交给开封府了。”

“大人不知道这黑铁蛋狼吞虎咽吃桔肉,当时可是惊动了不少人。整个大宋虽说只有咱这儿不限量供应仙桔,就是皇宫中也没有这待遇。可是这东西价格贵得吓人,还从来没有人像他这样吃过呢?”

想到宋江饿死鬼的样,再想想当他得知价格前后的神情,李师师便忍不住大乐。

这些年来,李师师过的是很苦的。

她真的就是水性扬花吗?不,恐怕不是这样。

真的要比,她也许与当年的申公豹是一个心态。

不断惹祸,只为了受到上面的重视,让师父多看自己一眼。但是这是奢望,天地大势之下,他们是看不到的。就是看到了,也不会理睬。

不过现在对宁采臣来说,却是万万想不到,宋江竟然是栽在自己的桔上。

全天下只有李师师这儿无限量供应仙桔。一是桔本身的产量。二也是他知道李师师帮他的事,可是作有赵佶的女人,她又没什么好缺的。不得以只有这桔还算可以。

人们不是说吗?要想拴住男人,首先要拴住他的胃。皇宫里的吃光了,赵佶还想再吃,来李师师这好了。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这桔肉的甜食竟然把宋江也圈进去了。

听说是因为这种事付不出银来。宁采臣真的真的很同情他。

宁采臣甚至心想:以后我有了孩,一定要教育他,吃东西前,一定要问价。

第430章、夙敌

原创第430章、夙敌

付了银,李师师再派人去消案,也就没有什么大事了原创首发)

不过……吃桔吃到付不起账来……

哈哈!实在是不笑都不行。

他就不怕上火吗?这得是吃了多少啊!真是笑死人了。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宁采臣还记得自己小时候,那时候太小,没有钱,也没有能力赚钱。看别的小朋友喝汽水,他也馋。

正好这时,有一个批发部进了一批过期变质的汽水,人家都丢了。宁采臣却全当宝地搬了回来。

那时候他是又小又穷,实在是不曾尝过汽水是什么味。所以这汽水味再怪,他也是喝了个饱。

只是当天他肚痛得差一点儿死了过去。一连病了好几天,具体几天,由于病得昏天黑地的,他也没有印象。反正那次他是记住了。

而宋江……

唉!都是嘴馋惹的祸。

“你终于出来了?什么事这么高兴,也让咱们乐呵乐呵!”

宁采臣本来是很高兴地圆满解决了宋江的事,却不想一出门,就让人劫住了。

劫他的不是旁人,正是方腊与邓元觉。

宁采臣眨了下眼,问道:“二位,咱们认识?”

宁采臣也变坏了。他的表情是装得要多真,便有多真。不知道的绝对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不要装了。在窖那,你不是挺威风的吗?一把伞便挡住了我的拳头!”邓元觉说。

宁采臣说:“这是怎么说的?我什么时候见过你们?”

一个梁山便够了。方腊还是不要招惹的好。

因为历史书上告诉过宁采臣,方腊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是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反封建反压迫……

总之他们与自己不是一路人。

方腊与宋江大的曲别,便是一个打死不招安;一个天天想着招安。

明白了吧?

说白了,就是用梁山的人救赵佶,没有问题。如果用方腊的人,说不定,他会直接把赵佶干掉。

既然不想打交道,宁采臣自然是装傻,他没有主动承认,然后不打不相识一番。

一个造反头就够闹的了,再多一个,那还不闹死。

方腊说:“书生竟然进了菊园,为什么说不认识咱们。”

能做头的人都不简单,方腊一开口便指出宁采臣话的漏洞。

他们在菊园闹得动静那么,说这样还不认识。谁信?

宁采臣干脆,有点儿无赖说:“你们那么凶,我可不想认识你们。”

这话也就是说,我是认识你们,只是你们太凶了,我这装着不认识你们。

方腊手一招,一只长尾巴的鸟儿落在他的肩上,看上去似乎是喜鹊。

之所以说似乎。大家知道,上一世也好,这一世也好,宁采臣都没什么接触过鸟。

上一世是环境恶劣太,鸟儿越来越少,只儿时,偶然见过几只。这一世,书呆一个,书上倒是有描写,但是缺乏实践。

鸟儿落下后,立即口吐人声。

这不是喜鹊。宁采臣知道了,喜鹊没这本事。

可是你会说话就罢了,怎么能学我说话呢?你又不是鹦鹉。

那鸟儿复述的正是宁采臣与李师师的对话。也不知道它当时停在哪儿。

是只好鸟!竟然能学这么多的话。如果没有灭绝,那到了后世,哪儿还有什么鹦鹉的生存之地。

“现在你还说不是你吗?”

“好吧!你们赢了,就是我。你们想怎么样吧?”宁采臣手一摊。

反正我只要不和你们交朋友,你们的破事也就与我无关,你们又能奈我何。

宁采臣的想法是没错,但是他转变得太了,搞得方腊与邓元觉都没有反应过来。

他们在通过鸟儿知道了是宁采臣后,便在这堵他。其他的……还没来得及想。

是啊!咱们拦他干什么?他又不是李师师。

“既然你们没事,那我可走了。”宁采臣是说走就走,根本不给他们反应时间。

“站住!”邓元觉跳了出来,再度拦住了宁采臣。

“还有什么事?”

“想走可以,但是我不服气。你得与我交交手,不然我是绝对不会放你走的。”

宁采臣摇了摇头:“你想和我打,恐怕是不可能了。”

“怎么说?”邓元觉问道。

宁采臣没有回答,只是看向他的身后。

他们也听到宁,这么多的脚步声,是不可能瞒过他们武者的耳朵的。

邓元觉他们刚一转身,便听一个声音叫叫嚷嚷的:“宁大人,事情成了吗?”

是梁山众人来了。那个大呼小叫的,就是李逵。

宁采臣点了点头说:“事情是成了。”

“成了就好。那咱走,也好早些接哥哥出来。”

哥哥是你的,可不是我的。

宁采臣一指邓元觉他们,说:“不是我不想走,是他们不让我走。”

随着宁采臣这一指,矛盾瞬间转移了。李逵是大声嚷嚷:“你等是何人?为什么不让俺们去救哥哥?”

这什么跟什么?拦下他,与你们救哥哥有什么关系?

不过梁山人比他们多多了。方腊立即说:“咱们不是在堵人,只是想与他切磋一下。”

“和他切磋?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亏你们想得出来!你们怎么不与娘们比试?”这就是李逵,不长记性,明明不是宁采臣的对手,但是在他的脑中,宁采臣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宁采臣非得好好打上他几次,他也许会记住。注意,是也许。

方腊看向宁采臣。宁采臣可没有为他解释的意思。现在就是打了起来,梁山这么多人也不会吃亏。他有什么好解释的,难不成还真的说自己很能打,和他们切磋?

凭什么啊?

宁采臣没有出声,李逵一声“娘们”却激怒了邓元觉。

两次了,佛也发火。何况他多算个佛门弟,还根本称不上佛。

“哇啊啊!黑铁炭,佛爷发火了,非好好教训下你不可!”邓元觉大吼。

李逵也不示弱:“秃驴,你说谁黑?你就是小白脸啦!”

“哇啊啊!佛爷非劈了你不可!”

“来呀!俺铁牛一下便抡了你!”

这个强悍!宁采臣差点喷了。可是其他人却没有一个在笑。

哦!是了,时代不同,没有听出笑点来。李逵本身便是抡斧的。

太可惜了!



感谢“lt”“天天下雨耀天星”大大月票(求魔支持,感谢“lt”大大票支持

第431章、太年轻

李逵与邓元觉都是粗鲁汉子,说打就打,根本就不会请示领导。《  》)

砰砰砰!

一打起来,拳对拳,脚对脚,根本就是毫不留情。

两人是真的往死里打。只看开打前的小细节。

李逵抓向身后,邓元觉也虚空抓了一下。

只是这二人的武器太特殊。一个双短板斧,一个重有五十余斤的浑铁禅仗。

伸手抓了,这才想起放在了投宿的地方,并没有带出来。

赵佶的禁武令虽然是不了了之,但是这儿是汴京。是大宋皇城所在。想带武器在这儿的街市上晃荡,那不是武人,那是找麻烦来的泼汉。

不过就是没有使用武器,也可以感受到二人的力度。酣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哪个也没有真正打到哪个。

拳对拳,脚对脚,拳对脚。双方都是那种力大势沉的人物,不闪不避。拳来脚往。

然而五十余合一过,邓元觉便占了上风。

武松恐李逵有失,不得不杀出助战。像他们这样的汉子,如果一个拳头没防住,让拳头打到身上,那可是非死即伤。

武松一上,他本就是以逸待劳,再加上武松的强项也是拳脚功夫。一上来,便压住了邓元觉。

李逵不比他人,自己人上来了,他不仅不退,更是气得哇哇大叫,也冲了上去。

方腊皱皱眉说:“以二欺一,算得什么好汉?”

李逵却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