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0翻云覆雨-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匈帝国已经江河日下,就看他派到联军的几十个人,根本就是个跑龙套、摇小旗的货色,让他去和法国、英国死磕,哈布斯堡王朝怕是还没这个胆量。奥匈帝国讨好清国朝廷的目的,怕还是当年从它那里进口了大批的军火,让它觉得既然不能在中国切一块下来,那还不如装个好人,将来在贸易上弄点好处。

庄虎臣走了一圈又一圈,最后缓缓道:“关键还是英国,就是英国!”

李鸿章在病榻上叹了口气道:“这英国人不知道被小日本下了什么**药,和小鬼子越走越近,今后怕是心腹大患啊!”

庄虎臣心里暗自感叹道,要不是您老人家在甲午年仗打的太烂,英国看在您的北洋水师面子上,早就和大清结盟了,还轮到东洋小鼻子去舔英国人的**?甲午战争以后,特别是“三国干涉还辽”的事情过去,朝廷的亲俄态度一天比一天严重,就连张之洞、刘坤一都喊着“接强援”,李鸿章更是把俄国当了救星,要不是满清朝廷对俄国这么亲近,英国也不会急于和小日本勾搭。可是这话也只能在心里说,和李鸿章说俄国的野心如同对牛弹琴!李鸿章也知道俄国不是什么好鸟,但是日本是扎在李鸿章心里的刺,只要能有人帮他把这根毒刺拔了,哪怕是要他的老命,他也答应。

庄虎臣道:“现在英国的态度至关重要,只要英国人能答应不要那么高的赔款,其他国家就好办了,我估计,现在最想从咱们中国弄大笔银子的,就是俄国。”

李鸿章强打精神道:“纷卿,怕是你分析的有误啊,我国需要俄国帮助,俄国何尝又不需要我大清帮它抑制日本?何况这些年,我国和俄国交情甚好,俄国索要巨额赔款,把咱们大清朝廷弄垮了,对它怕是也什么什么好处?”

庄虎臣苦着脸道:“中堂,咱们大清现在还有能力抑制日本吗?”

李鸿章苍白的脸变的更加没有血色了,开始剧烈的咳嗽。

庄虎臣看着这个衰朽的老人,心里感觉酸酸的,忙忙碌碌一辈子,到老了,淮军、北洋什么都没了,只落得个“李二先生是汉奸”的名声。虽然甲午之败,李鸿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他这个护短的习惯,弄的淮军北洋上下腐朽不堪,都晓得李中堂不会对自己下死手,所以一个个都是胆包了天,军舰都敢拿来走私,还有什么是不敢干的,但是如果把甲午之败全算他头上,也难说是公允啊!李鸿章保舰制敌,诱敌深入,迁都持久抗战的建议,确实不算是见识差,可是光绪能同意吗?翁同和这些清流又如何能容他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几个下人见李鸿章咳嗽的厉害,急忙倒水,把药拿来,服侍他吃了药,李鸿章躺在床上,一副心丧若死的表情。

庄虎臣走到床前,轻声道:“中堂,您就先歇几天,议和的事情就缓缓再说吧。”

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戈什哈连滚带爬的就跑了进来。庄虎臣轻声训斥道:“你急什么?火上房了?惊扰了李中堂怎么办?”

戈什哈满脸焦急道:“回大人的话,宫里太监来报,銮仪殿走了水了!”

庄虎臣楞了,怎么,銮仪殿被火烧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中俄密约

銮仪殿失火的事情,太监讲的让庄虎臣听了就觉得太假。 什么一个炸雷就劈到了大殿,就算雷劈紫禁城,那估计也要先劈三大殿,銮仪殿的高度并不是紫禁城的至高点,这点常识庄虎臣还有。

晚上,庄虎臣专程去了石头胡同找了赛金花,这位赛二爷还是惊魂未定。她犹豫了再三,终于说出了实情,瓦德西要在这位当年的状元夫人面前摆自己联军统帅的谱,就把赛金花接到了銮仪殿,晚上就睡在慈禧的龙床上。

俩人一个是***场的红牌,一个是偷香窃玉的行家,自然是**。几番**,九浅一深、十分快活,一阵疲乏,俩人就都睡着了。自打联军控制了紫禁城,这些太监也懒了,銮仪殿里竟然有老鼠叫声,赛金花是女人,自然是怕的。瓦大帅恼恨这小畜生搅扰自己的好梦,就俯下身子,把大皮靴仍了过去,老鼠被吓跑了,但是一个烛台也倒了。可是瓦德西正是疲倦,也没注意到,烛火点燃了幔帐,等到俩人交腿叠股睡的正酣的时候,被烟雾给熏醒了,匆忙中赛金花就披着瓦德西的军装跑了出来,而瓦大帅则是光着膀子就冲了大殿,外面的太监看了个清楚。瓦德西急忙唤人救火,而恰恰是在那天晚上,天上打了几个旱雷,太监就自作聪明的以为是俩人秽乱龙庭,惹得老天怒,用天雷劈了銮仪殿。

庄虎臣听完,苦笑着摇头,本来是和瓦德西商量过的,等到议和进入到关键的时候,瓦德西突然搬出銮仪殿,以表示一下德国政府的态度。虽然不见得能起什么大的作用,起码也是一种政治姿态,现在也不需要了,瓦德西就是不想搬也得提前搬了,銮仪殿被烧的黑漆麻乌地,不好好装饰一番根本就不能再住人了。

庄虎臣对瓦德西现在真是心凉透了,本来辜鸿铭以为摆平了瓦德西就能让列强就范。庄虎臣虽然不敢这么乐观,但是也死马当做活马医,还把赛金花送上去当了礼物,现在可好,一点用没起,还搞了这么一出火烧銮仪殿。将来说评书的怕是要加上一段:“庄虎臣巧设美人计,瓦德西火紫禁城。”批语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庄虎臣一心的郁闷,回到贤良寺就躺下了,可是怎么也睡不着,现在割地的问题似乎是不太大了,毕竟列强谁都害怕弄的过了头,现在的八国联军翻脸就来个七打一。现在英国、法国、俄国、日本搞了一份议和大纲。要求赔款七亿两。而另外七国公使又弄出一份议和大纲,要求赔款四亿五千万两。这个四亿五千万两的赔款要求,曾经让庄虎臣倍感屈辱,现在看看,比起那份来,还算是便宜地!

李鸿章这两天也似乎也觉得自己日子不长了,对完成议和焦躁不安,恨不得当天就签字,让这个事情划一段落。那份因为被上海《字林西报》全文刊登了所谓的全文。惹的列强和国内沸沸扬扬的所谓的《中俄密约》,现在李鸿章更希望在他死前能够签字。《字林西报》刊登的条款那纯属是捕风捉影,但是李鸿章确实和俄国曾经签订过一份《中俄密约》。

甲午年之后,日本对中国领土地垂涎让国内多少有点见识的人都忧心忡忡,英国人和日本人又明显的在中国势力范围划分上达成了某种默契。这让朝野上下对原来一直执行的“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产生了极大的怀疑。甲午战争的时候。也没见到英国和美国怎么去制止日本啊!但是俄国用“不惜动武”逼迫日本将吃到肚子里地辽东半岛又吐了出来,让朝廷大喜过望。原本视日本为“蕞尔小国”。我天兵一到,必能犁庭扫**地军机大臣翁同和竟然是头一个支持“联俄拒日”的,而张之洞和刘坤一更是叫的凶。

恰巧碰见沙皇加冕,各国要遣侍庆贺,本来大清朝廷是安排湖北布政使王之春去的,可俄国有些恼了,认为派的人级别太低,不给俄罗斯面子。朝廷里够分量的大臣都不愿意去这罗刹苦寒之地,光绪皇帝又想起了签订《马关条约》以后,被群臣弹劾卖国而赋闲的李鸿章了。一道上谕:“着特命头等钦差大臣李鸿章往俄国致贺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

李鸿章也不想去,莫斯科万里迢迢,而且据说那里的人都是野蛮的食人生番,至今还茹毛饮血,虽然李鸿章是搞洋务地,不信这些村愚的昏话,可是毕竟七十的人了,长途跋涉毕竟还是太辛苦了,中国人的老习惯,死也要死在家乡啊!万一死在外国番邦,那真是客死异乡,成了游魂野鬼了。李鸿章就以在日本中了一枪,伤没好为由推辞,可朝廷说什么也不准,李鸿章无奈,只能去了。在出的陛见地时候,李鸿章和光绪谈了两个多时辰,俩人居然是不谋而合,都认为大清要想在目前地局面下图存,只有一条路:于俄国结盟。

李鸿章这次出访俄国,那动静大了去了,光随员就带了四十五名,大小箱子带了好几百,最显眼的是他老人家居然堂而皇之地带了一口彩绘金漆大棺材。这口棺材最后陪着李中堂出访了俄国、法国、美国、英国,硬是转了半个地球,让西方人大开了眼界。李鸿章出的那天是初春,这个时候北京最喜欢刮风,而且一刮就是黄土漫天。大兴、宛平两县衙门在东便门搭起彩棚给他送行,结果被大风把棚顶给掀了,菜肴也被弄的一片狼藉。李鸿章气的只想骂老天,最后还是一声哀叹:“想我李鸿章,也不至于获罪于天吧?何至于我从少年的时候只要一出门,不是狂风就是暴雨,要是敢坐船,那海上肯定是大浪滔滔,这老天也太瞧得起我了,竟然次次都和我为难。”

一众随员见他郁闷。都劝慰道:“中堂一生,丰功伟业,自然风伯、雨师都给大人饯行。”

李鸿章虽然知道他们都是说些吉利的客套话,但是也懒得说什么,悻悻而去。

但是出乎李鸿章的意料,他出以后,沿途根本就没什么艰辛而全是显赫。刚到上海。就受到热烈的迎接,各国海军都朝廷的炮台礼炮齐鸣,一时间,海涛鼎沸,长空雷鸣。朝廷地官兵跪在地上放洋枪,一次就用了几万子弹。

然后李鸿章坐上法国的豪华邮轮。船头高悬大清黄龙旗和头等钦差旗。一路经香港、西贡、新加坡,入印度洋,过红海,入黑海,沿途报平安的电报不绝。在苏伊士运河的塞得港,李鸿章受到俄国一位亲王的恭候,他换乘俄国沙皇的御船俄罗斯号直抵敖得萨港。俄国6军元帅率领数百名官员迎接。在从港口到行馆的路上。大清地黄龙旗迎风招展。

李鸿章乘火车到达彼得堡。彼得堡市长亲举黄龙大旗,士官仪仗队高呼万岁,外交大臣亲自引路,连沙皇都派出了自己的御车供李鸿章乘坐。出乎李鸿章预料的是,他住的行宫竟然不是官方早已准备好的国宾馆,而是一个商人的家。这位叫巴劳甫地商人在中国投资做生意了大财,因此他坚决要求接待李鸿章一行,不要俄国政府一分钱。

为了营造宾至如归的氛围,俄国皇帝准许了这个富可敌国的巨商的请求。李鸿章到达这个巨商的家之后。迎面看见自己巨大的相片被悬挂在大门之上,相片的四周插满了大清黄龙旗。这位巴劳甫家所有地门上都贴着用中国字书写地吉祥如意的对联,地上全部是簇新的地毯,一个大型乐队不停地演奏着中国乐曲,24个身穿中国服饰的俄国儿童捧着鲜花在李鸿章走的路上一刻不停地撒下花瓣。当李鸿章走进巴先生家大门的时候。巴劳甫全家男女老幼蜂拥而上。先由最小的女儿按照东正教的礼仪向李鸿章献上盐和面包,然后全家人簇拥着李鸿章进到为他专门准备的寝室。寝室内所有地物品和陈设全部是中国的精美工艺品。端上的茶和点心也是地道的中国味道。一问,连厨师都是特地请来的身怀绝技地中国师傅。

在彼得堡,李鸿章晋见了沙皇。他向沙皇献上了光绪皇帝地礼物。加冕典礼的那天,他在莫斯科看到了他从来没见过地宏大场面,五十万人聚集在一起,乐队由五千人组成。各国来宾更是显赫,听说法国为了庆祝沙皇加冕,巴黎市全天休息,军营放假,罪犯赦免。在这个世界上,俄国是最强大的,李鸿章对此深信不疑。

李鸿章此行的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