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红颜-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隐隐的混着白色的脑浆,看得琴清双手紧捂着嘴,胃里一阵翻腾,转身推开人群跑出去,跑出好几步,才深深的呼了口气,回头从人缝中见杨灿蹲在地上一动不动。
深呼了几口气,还是忍不住走回去,叫过琴楚,让他吩咐人把人抬走埋了。人群散去,只剩下杨灿依然蹲在那一动不动。琴清走过去也蹲在她的旁边,眼前的尸体虽然没了,可是石头上还沾着红白的血迹。挪开眼,把目光对准杨灿,不去看那些让她胃不舒服的景象,目光一触即杨灿的脸,刚才所有的不适都忘记了,只剩下担心。“杨,不是你的错,我们也没想到她们竟如此刚烈。”
“你不知道的,不知道的,以前我杀过很多人,有男人,有女人,还有老人,可是他们都是罪大恶极的人,而她们又有什么过错呢?不过是身不由己的被信陵君威胁,并没有做出对他人不利的事情,其实我完全可以把她们留下的,即使她们目的并不单纯,可是只要我们派人看着,她们也不会怎样的,而我却没有留下她们,任凭她们那么哀求我,我都没有留下她们,如果我留下她们,她们也不用惧怕会被信陵君抓回去而生不如死,是我害死了她们。”说这段话时,杨灿的眼睛一直盯着石头上那猩红醒目的血迹,眼中是从未有过的内疚和自责。
“不是的,你也是为了我的安全着想,你是把一切可能伤害到我的危险都杜绝掉,要怪你也怪我吧,不要自责,不是你的错。”琴清把杨灿拉起来,让她把视线离开那摊血迹,并且强迫她对准自己的视线。
杨灿慢慢的把眼睛闭上,做了个深呼吸,再睁开时,又恢复了清明,对着琴清笑笑,只是笑中却带着苦涩,“我没事了,走吧,吃过午饭我们接着赶路。”说完,也不等琴清,只是一个人往人群的方向走。
接下来的一路,杨灿取代了小香和小花的位置,坐进了马车,帮着琴清照顾琴儿。本来杨灿还想着得空的时候问问琴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小香和小花的事情一出,她也没了心思问,问与不问都与她没什么关系,等琴儿好了,直接派人送她回去,其他的事情,她也不想管了。
进了秦境,再往西北折去,琴清并不打算进咸阳,而是直接回巴蜀。这一路安全的不像话,不知道是秦国治国有方,还是商鞅的变法现在依然有效,总之路过的城镇,都快要到路不拾遗的地步了,而且人们的交流也异常的安分守己,多余的话不说,多余的问题不问,该说什么说什么,不该说的就三缄其口。十几日下来,琴儿的精神已经好了许多,只要有些精神,就有一句没一句的逗弄杨灿,似乎信陵君府里的那几日并没有带给她什么不好的阴影。这让杨灿不得不感慨,这女人的承受力真的很强。而在琴儿的都弄下,对于小花和小香的死,杨灿似乎也淡忘了不少。
“清,你怎么又皱眉了?哪里不舒服?”
“没有,我很好。”琴清把头转向窗外,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每个人的表情都是麻木的,目不斜视,这样一个禁锢人思想,禁锢人的语言的国家,真的可以挽救苍生?
“商鞅变法也好多年过去了吧,现在对秦国的国民还有如此的约束力?商鞅还真是个伟大的人,或许可以说,没有商鞅,就不会有秦国今日的强大。”杨灿随着琴清的目光看出去,随口感慨了一句。
琴清倒是听出了些意思,回头看着杨灿,“那依杨的意思,商鞅才是秦国最大的功臣喽?既然他是功臣,为何他却没能得到一个好的下场,甚至是……”
“五马分尸?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有那个下场不值得大惊小怪,历史上。。。呃,反正自古,功劳大的,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吧,赵国的廉颇,还不是得不到应有的奖励,最终被迫远走他乡,最后啊,只怕也是客死他乡了。”
“哼,一个叛将而已。”琴儿对杨灿的话嗤之以鼻。
杨灿对着琴儿翻了个白眼,“你懂什么?当年长平之战,若不是你们大王轻信谗言,用那个只会谈兵的赵括代替了老将廉颇,你们赵国不会输得那么惨,四十万男儿埋骨他乡,你不用对着我瞪眼,你以为你是在为你家那个守寡的夫人鸣不平,切,头发长见识短,那张战役根本就不该出城迎敌,若是用防守一流的廉颇的话,秦国的白起根本就不会有胜利的机会,而且廉颇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战略,时间久了,白起根本就支撑不了那么庞大的战需,到时自然会退兵,而赵括那个二愣子不明所以的就轻率出军,这才导致了那场大溃败,所以你家夫人守寡是她自己的夫君造成的,跟别人无关。”
“那杨以为白起这个人,他是否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呢?”琴清见杨灿的言论搞了一个段落,又适时的提了一个新的问题。
“一个杀人如麻的屠夫,这样的人,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还好上天有眼,死在了你们秦国国君的手里。”
看来这个琴儿倒是了解不少事情,只是看得东西未免偏激片面了一点,不过这样怪不得她,首先她只是个丫鬟,而且她还是赵国人,站在赵国人的角度上去看白起,这样的评价也没什么不对。杨灿这次没有嘲笑琴儿,只是低头想了一下,才回答琴清,“我认为,秦国该感谢白起,至于白起的死,也算是一种牺牲吧,是秦国牺牲了白起来平复六国的不满,因为那个时候,秦国还没有能力一对六。并且我认为,白起在长平之战中的做法并没有做错。。。”
“你。。。你居然说那个杀人魔头没有做错,你还是不是人啊,那是四十万的人啊,不是红薯,说埋就埋了,你知不知道就因为那场战争,赵国有多少的妇女失去了丈夫,有多少老人失去了儿子,有多少孩童失去了父亲?”
“琴儿,你的父亲也是……”
琴儿被杨灿这么一问,扭头不再说话。琴清扯扯杨灿的衣服,示意她不要再说,拍拍琴儿的肩膀,“杨她是无心的,琴儿姑娘你不要介意,而且这件事若不是我提起,杨也不会说出惹姑娘不高兴的话,就请姑娘看在琴清的面子上,不要生气了。”
“小姐,到了。”
“杨跟琴儿姑娘都是第一次来蜀地,或许会不太习惯这边的天气,再有十几日的路程才会真正的进入蜀地腹地,进蜀之前,我们会在这里休息几日。到了这里,琴儿姑娘就不用担心再有危险,可以出来自由走动走动。”
“进蜀之前,派人把她送回去。并且请琴儿姑娘转告你家夫人,以后她的事再与我无关,而且你也要记住,你下次不会这么幸运,后会无期。”杨灿推开马车的门,直接跳了出去,再不理会身后那双愤愤的眼睛。
 

作者有话要说:我以为维修进不来的,没想到居然可以直接进,不用经过主页,嘿嘿!!!!




46

46、第四十六章 。。。 
 
 
一连五天,杨灿再也没见过琴儿,估计是被琴清送走了。不知道是不是战国人都爱在院子里布置假山,信陵君的府里有,赵雅的别院也有,而琴家在每一处的别院似乎也都有假山,杨灿对于有没有见到琴儿并不关心,也没去过问,这会正忙着围绕着假山转悠,似乎是想从中找出点什么不寻常,转着转着就转到了假山顶上。
“杨,你在做什么?”
“啊,没什么,就是随便看看,站得高,看得远么。你从哪来啊这是,我怎么没见你过来。”杨灿从假山顶上跳下来,好奇的问道。
“许是杨刚才太专注,不曾注意到我来的方向。对了,我来是想告诉你,明早我们会启程进蜀,进去以后,路会比较难走,怕你不习惯,所以特意来提醒你一下。而且我家里。。。算了,等你去了之后就会知道的,还有一件事我要跟你商量下。”
“什么事?你说。”杨灿四周看了一圈,拉着琴清坐在一边的石头上,追问道。
“是小杨,暂时还不能带小杨回家,所以我想把他先养在这里,我会留下人细心的照料他,这点你放心。”
杨灿点点头,“也对,毕竟你还没有嫁人,说抱回去一个孩子就抱回去,这对你的名誉不好,没关系,你决定吧,反正你的决定我是放心的,我想你也不会让小杨受苦的。”
“你很希望我嫁人?”
“你总是要嫁人的啊,这不是我希望不希望的事,难道说我希望,你就嫁?我不希望,你就不嫁?哈,我可没自大到以为自己是神,金口玉牙的。而且赢昊看上去很喜欢你,我想他对你应该会呵护备至吧。”只可惜是个短命鬼。杨灿在心里默默的补了一句。
琴清扯扯嘴角,没说话,只是眼望远处,似在想着心事。杨灿在她身侧观察了一会,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张了嘴:“清?想什么呢?我发现这几天你好像很多心事,人家都是越接近家越高兴,可我感觉你反倒是越接近家越忧郁呢?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你别嫌我烦,我也是想关心关心你,毕竟你平时对我也是关怀备至的,我投桃报李的也该关心关系你的。。。”
杨灿说前面几句话时,琴清的表情是平淡的,这很符合她一旦的风格,可是越听杨灿的话,就越不高兴,等她最后一句话说完,琴清的脸都可以冰死一个人了,直接把杨灿后面的话给吓得咽了回去。就见她把头扭向一边,深深的呼了口气,等她再转过头来时,脸色已经恢复如常,淡淡的说:“没什么事,我怎么会不想回家呢?还不知道杨今年多大了,上次在齐国也没来得及问,就慌忙的离开了。”
“22岁,怎么了?”如果不算时空的差异的一千多年的话,她确实是22岁。
“22岁?没想到比我还大了两岁。对了,上次你在车里没说完的话,后面是什么?你为什么认为白起没有做错,又为什么说秦国该感激白起?现在没有外人,你可以尽情的说出你心中所想,清想听一听杨的高见。”
“呵呵,高见不敢当,只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想法,纯属我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他人,”杨灿低头整理了下思路,这个问题对于她来说不是难事,战术课的时候白起也是被研究的对象,所以对于白起,还是有些了解的。“首先来回答你第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说白起没做错。白起作为秦国的将领,他去攻打赵国,目的自然是战胜赵国,为自己的国家赢得最大的利益,这一点你得同意吧,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他要继续向赵国内陆挺进,这四十万的降卒就是个大问题,不杀,就要分出更多的兵力去看管,而且粮草也是难题,而杀了,他就可以集中兵力继续攻打赵国。如果我是白起,处在那个位置,我想我也会做出跟他相同的决定。为了自己国家的最大利益,个人的名声又算得了什么?这个答案你还满意?”
“嗯,下一个呢?”
“秦国为什么要感激白起,如果不是白起消灭了赵国的有生力量,让赵国在十年甚至二十年都不能组织出大规模的军队,那对于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就会延缓许多许多。并且也是通过这一仗,让其他六国的军队对秦国的军队都有了一种心理上的畏惧,这对以后战争可是有着潜在的好处。要知道在战场上,士兵的士气很重要,若是在最开始时,六国的士兵的士气就处于下风,这对于秦国来说可是有大大的好事。”
“杨为什么这么确定秦国会统一六国?”琴清听得认真,所以第一时间就揪住了杨灿言语间的肯定。
“呃。。。我也是从目前各国的国势分析出来的嘛,你看啊,燕韩两国太小,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