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趣味对联故事集锦-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的曹操,连同他的两个儿子,都是为人熟知的诗人、文学家。而并不怎么会吟 
诗咏联的诸葛亮及刘、关、张等人,却给他们安排了6 副之多,加上外人评价他 
们的 3 副,共为9 副,爱憎何其分明也! 
    
    乙、辅联四类 
    四言以下的短联,由于和上下文结合较为紧密,往往不被当作对联,其实不 
该如此。本书故事情节中的 39 副短联大致可以分为论人、叙事、抒怀,明理四 
大类。 
    
    1、论人:例如第9 回吕布骂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第21 回刘备称 
刘表“名称八俊,威镇九州”;曹操称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第 36 
回徐母称刘备“屈身下士,恭己待人”;第45 回周瑜称辩士“舌如利刃,口似悬 
河”;第57 回鲁肃称庞统“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第64 回刘璋骂法正“卖主求 
荣,忘恩背义”;第 80 回曹女称曹操“功盖寰区,威震天下”。 
    2、叙事:例如第7 回蔡瑁、第31 回袁绍、第73 回吕常均说过“兵临城下, 
将至壕边”;第13 回左右说“枪刀映日,金鼓震天”;第20 回董承称刘邦“三载 
亡秦,五年灭楚”;第28 回土人说张飞“招军买马,积草屯粮”;第42 回曹操说 
 “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第40 回蒯越说“外患未宁,内忧将作”;第65 回李恢 
说马超“四海难容,一身无主”;第 116 回钟会说“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3、抒怀:例如第2 回王允说“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第37 回崔州平说“斡 
旋天地,补缀乾坤”;第 56 回曹操说“春夏读书,秋冬狩猎”;第 101 回诸葛亮 
说“扫清奸党,恢复中原”。 
    
    4、明理:例如第60 回刘备说“青山不老,绿水长存”;第70 回郭淮说“三 
军易得,一将难求”;第79 回曹丕说“情虽兄弟,义同君臣”,第95 回司马懿说 
 “归师勿掩,穷寇莫追。” 
    
    二、简洁刻画下的对联 
    
    书中在刻画入物、烘托环境时,常常应用短小精悍的对联,以收到事半功陪 
的效果。此种对联亦未见有人提及,其原因与上文所述的情节中的短联类似。本 
书此类对联约有 71 副,长的八言,短的三言,大致可分为人物外貌、内质、动 
作和外部环境四类。 
    
    1、外貌:例如第 1 回写刘备“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写关羽“丹凤眼,卧 
蚕眉”;写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第10 回写马超“虎体蕴臂,彪腹狼腰”; 
第 15 回写周瑜“姿质风流,仪容秀丽”;第38 回写诸葛亮  “头戴纶巾,身披鹤 
氅”;第53 回写魏延“面如重枣,目若朗星”;第57 回写庞统“浓眉掀鼻,黑面 
短髯”。 

                                                                                   81 

… 页面 82…

    
    2、内质:例如第一回写曹操“有机谋,多权变”;第8 回写孙策“招贤纳士, 
屈已待人”;第58 回写西凉兵“人人勇健,个个英雄”,第 117 回写诸葛亮妻“上 
通天文、下察地理”。 
    
    3、动作:例如第5 回写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第20 回写关羽“剔 
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第 41       回写荆州百姓“中箭着枪,抛男弃女”;第 42 
回写曹军“人如潮涌,马似山崩”;第55 回写东吴军“势如飞马,疾似流星”; 
第 7l  回写赵云“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纭,如飘瑞雪”;第 87  回写蜀军 
 “饥餐渴饮,夜住晓行”;第9l 回写蜀兵“鞭敲金镫响,人唱凯歌还”。 
    
    4、环境:例如第37 回写天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写景色“山如玉簇, 
林似银妆”;第41 回写襄阳“城上遍插旌旗,壕边密布鹿角”;第69 回写元宵“金 
吾不禁,玉搔无催”,第 9l  回写泸水“云收雾散,风静浪平”;第 102 回写蜀军 
 “鼓角喧天,火炮震地”;第103  回写蜀军“地雷不震,火器无功”;第 116  回 
写天气“清风习习,细雨纷纷”。 
    
    章回小说在篇章结构上的对联可分为回目联、回尾联和插入联三大类。 
    1、回目联:全书共分 120 回,就有 120 副回目联,包括 89 副七言联和31           副 
八言联。其作用在于标明章回的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这些对联主要讲求对仗,不大考虑平仄,因此,对仗工整而平仄不谐的占绝大多 
数,两者俱差或二者俱佳者均较少。对仗工整而平仄不谐者如第6 回“焚金阙董 
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二者俱差者如第74 回“庞令明抬榇决死战,关云长 
放水淹七军”;二者俱佳者如第49 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2、回尾联:全书各章回尾除了第 l  回是七盲绝句,第 120 回是七言古风、 
第4、6、12,13、16、48 等六回是两句七言诗外,其余 112 回均是一副七言联。 
这些诗联,都用“正是”二字引出。回尾联的作用一般有两个,一是总结和概括 
上文,有的还与回目联遥相呼应;二是过渡和提示下文;还有些回尾联表达了作 
者对所述情节或人物的评论或感叹。例如第 8 回“冲天怒气高万丈,仆地肥躯做 
一堆”总结董卓因吕布和貂蝉在一起而大怒,急忙追赶而被来人撞倒一事。第2 
回“欲除君侧宵人乱。须听朝中智士谋”引出曹操对何进的一番话语;第3 回“丁 
原仗义身先丧,袁绍争锋势又危。”既总结上文丁原被吕布杀害,又引出下文袁 
绍寓京回冀州;第 27  回“六搏阻关徒受死,一军拦路复争锋”既总结上文沿途 
六将被关羽斩杀又引出下文夏侯(忄享)一彪人马赶来,还呼应回目联“美髯公 
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第100  回“棋逢敌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 
骄”就是对本回诸葛亮用减兵添灶法瞒过司马懿安全退兵汉中的感叹。 
    
    3、插入联:在叙述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插入一副对联,或评点、或感慨、 
或褒、或贬;也用“正是”引出,全书共有2 副:第 16 回辕门射戟,在吕布搭 
箭扯弓后,插入“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赞扬吕布身强力壮,射拄 
神奇;第42 回大闹长坂桥中,在夏侯杰被张飞喊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曹操全军回身逃跑后,插入“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桩夫,难听虎豹之 
吼”。称颂张飞的英雄气概。 

                                                                                   82 

… 页面 83…

毛泽东的幽默对联 
毛泽东同志是诗词大家,书法大家,也是联坛高手。他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文 
思敏捷,出口成章,妙笔生花,为我们留下大量的佳联妙对,留下许多动人故事。 
这里仅以毛泽东对联中幽默风趣作一介绍。 
    1907 年秋,16 岁的毛泽东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读书。他得知同学肖三 
有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便前去借阅 
。不料肖三要他对句,并申明对出下句才能借。 
    毛泽东慨然应允,肖三即兴出了一联句:目旁是贵,贵眼不会识贵人。 
    毛泽东听了略加思索,脱口而出: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 
    肖三根本没想到毛泽东有如此才华,佩服不已,当即取书相借,从此与毛泽 
东结为莫逆之交。 
    肖三的上联显然有取笑毛泽东之意,并且出的拆字联:“目”、“贵”为“”。 
毛泽东以拆字相对:“门”、“才”为“闭”。巧妙作对,对得天衣无缝。少年时的 
毛泽东已才华毕露。 
    1927 年夏,毛泽东在安化与夏默安先生吟诗作对,夏先生出了上联: 
    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毛泽东略加思索,随即应对: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上联后半句“春到也,春去也?”是一设问句,而毛泽东也以设问句作对, 
 “为公乎,为私乎?”平仄相对,借景抒情,极为巧妙。 
    1931  年秋,毛泽东到中央苏区兴国长冈乡调查。一天,刘大娘争着要毛泽 
东在她家用午饭,用当地人爱吃的拿手好菜招待。毛泽东一尝,连称“好菜”, 
便问叫什么菜?在座的刘大爷也叫不出名字。这时,陪同毛泽东的乡长说:“请 
主席取个名吧!”毛泽东嘴里品尝着美味,笔下写了一副对朕: 
    上盘下盘,盘叠盘,盘盘装好菜;主料配料,料拌料,料料出佳肴。横批是: 
四星望月。 
    上联用了 6 个“盘”字,下联用 6 个“料”字相对,字虽重叠,而字意变化, 
又富有情趣,横批“四星望月”是画龙点睛,极富诗意。 
    从此,当地人就把这道菜叫做“四星望月。” 
    20 世纪 60 年代,毛泽东与周恩来一起到湖南长沙视察。一天,两人同乘一 
辆小轿车浏览长沙市容。车子行至汀江中的桔子洲,目睹江面上白帆点点,百舸 
争流。毛泽东回忆起自己青年时代在这里与同学们“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情 
景,不禁豪兴大发,于是提出以对联互娱,他即景咏出上联: 
    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这上联出得巧妙,即景抒情。“舟”与“洲” 
读音相谐,要对出下联,难度较高,以致素有“才子”之称的周总理一时也未能 
对出。直到后来小舟行至市内天心阁,见一群鸽子从阁内飞出,周总理才触发灵 
感,兴奋地吟出了下联: 
    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这下联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听了下联,毛泽东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端午节对联 
    有一年端午节,明代大画家文征明路遇一书生,书生吟一上联要求作对,“上 

                                                                                   83 

… 页面 84…

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夏历每月的朔日、望日分别在上旬之初和中旬之中, 
且联语中有四处相重。文征明随口应对:“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那书生 
击掌赞叹不已。 
    相传,古时陈、李两才子,常作对互娱。一次端午节,两人路过 
一湖畔,陈才子吟道:“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那李才子脱口而出:“天 
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两人不禁相视一笑。上联巧嵌“端午”、“清明”、“重 
阳”三个节气名。下联巧嵌“大寒”、“霜降”、“小雪”三个节令名。 

对联聘师 
     立园里,亭台廊柱上刻有很多优美的对联,中华传统文化气氛浓郁。这里的 
对联,对仗工整,意雅词新,深含哲理。但其中有一副对联例外,似乎是留下一 
个破绽,让喜欢诗对的游客议论议论,增加一点雅兴,你能找到这副对联吗? 
    话说当年谢维立先生建园时,就有在园中办校、供族中子弟就读的初衷。大 
牌坊上刻着“修身立本”四个大字以及“本是共乐精神,开怀桑梓,培植芝兰, 
园林因之而立;道为同荣气象,栽种竹梅,灌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