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趣味对联故事集锦-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指着担禾的人群对小和尚说:“你看,那群人中好像还有几个尼姑,尼姑也忙 
着担禾,这可是件新鲜事儿。” 
    小和尚顺着叶秀才手指的方向看去,确实是这样。这时,叶秀才突然针对此 
情此景,说出一句上联: 
    师姑田里担禾上; 
    秀才并要小和尚续出下联。 
    小和尚一听,秀才话中有话,分明是在取笑他,脸唰地一下直红到耳根,低 
着头,半晌说不出话来。 
    就在低头的当儿,小和尚也在思考以什么样的话作为回复,不多一会,小和 
尚开腔了: 
    美女堂前抱绣裁。 
    叶秀才听了,暗暗佩服小和尚的文才。 
    二人行至一池塘边,放眼望去,满池荷花的花托已发育成莲蓬,结出莲子, 
叶秀才又脱口说出一句上联: 
    莲子已成荷长老; 
    小和尚望着池塘边上的几棵梨树,对道: 
    梨花未放叶先生。 
    寺庙里竟有这样多才的僧人,真了不起。叶秀才听了小和尚两次对句,连连 
称奇 
。 

                                                                                   145 

… 页面 146…

苏小妹三难佛印 
     传说苏小妹不但三难新郎秦观,还曾三难和尚佛印,其联其事都很有趣。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相善,暇时常去寺院与佛印谈古论今,弈棋联对,佛印和 
尚也常来拜访苏东坡。时间一长,苏小妹也与佛印混熟了。苏小妹常听哥哥夸奖 
佛印博学多才,才思敏捷,虽然表面没说,心中可不服,总想找机会难一难佛印。 
    一天,苏小妹有事外出,正好在门口碰上了来拜访苏东坡的佛印。佛印彬彬 
有理地问:“轼兄在家吗?”小妹一见机会难得,对佛印的问话置之不理,却要 
佛印先对一副对子: 
    人曾是佛,人弗能成佛; 
    此联是个很巧妙的拆字拼字联,“僧”是“人曾”相拼,“佛”是“人弗”相 
联而成,而其中又暗藏不恭。佛印闻言一愣,小妹却在一旁暗喜:“什么饱学之 
士,被我一难就难住了!”孰料佛印见小妹一脸得意神态,立即慧至心灵,脱口 
对道: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竟然对得天衣无缝。小妹见没有难住佛印,便冲书房大喊一声:“哥哥,有客 
来访!”自己快步出门去了。 
    一日,小妹身体不适,其兄正为她煎药,佛印正巧又来访苏东坡。东坡一见 
老友来访,非常高兴,就和佛印烹茗谈天,竟忘了给卧病在床的小妹按时送药, 
小妹受了佛印上次之辱尚未泄恨,这次又见其兄重他而轻己,心里怨愤突生,就 
在床上高声念出一联: 
    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 
    以“葫芦”而隐喻和尚的“光头”,实在大为不敬。苏东坡晓得小妹脾气,知 
道她又生气了,忙中断谈话去为她送药。一旁的佛印可苦了,既听了“骂声”, 
还要对下联。他知道上次得罪了她,这次可要对得雅些,但思来想去,一时难得 
佳对。忽然,他抬头看见苏东坡端了药碗,撩起碧纱帐,正要给小妹喂药,猛地 
触动灵感,立即对曰: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苏小妹嫣然一笑,一口将药喝个精光。东坡见小妹消了气,也微笑着对佛印 
跷了跷大拇指,赞他对得妙。自此以后,小妹对佛印也有了好印象,深感佛印虽 
是个光头和尚,毕竟是满腹才华。一年中秋佳节,苏东坡邀请佛印来家饮酒赏月, 
小妹也在座相陪。三人饮到酣处,一起走到后花园池畔边饮边谈,但见一池碧水, 
两岸青草,清风徐拂,明月倒映,甚得意趣。小妹见池水清清,倒影幢幢,兀地 
有感,回头对佛印言道:“我有一联,不知师傅能对否?”佛印说:“试试看吧, 
请赐上联!”东坡也在一边连声催促。小妹不紧不慢地吟出上联: 
    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东坡一听也觉难对,内中既有数字,且波心的千佛乃渡江的五百罗汉及他们 
的倒影。佛印也在一旁沉思,无意间低头瞧见小妹的倒影清晰地映在池水中,顿 
开茅塞,随口对道: 
    一位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苏东坡闻言,拍手称好:“妙,妙极了!”小妹虽然三次都没有难倒佛印,却 
也真心佩服佛印的才华,大家从此成了好朋友。 

                                                                                 146 

… 页面 147…

刘墉山西认义女 
     一年夏天,刘墉带着家将刘青到山西私访。这天到了一处鸟语花香的所在, 
毒日当头,热得骇乎。二人感到大渴,便四处寻找水喝。正行间,见一村姑在井 
上轱水,刘青乐得一步三癫跑到井边,摸出钵子就向桶里舀水。“慢!你这人连 
句招呼都不会打,这水随便喝得吗?”“咋啦,还得花钱不成?”“钱不稀罕,讨 
水先得对诗,对得上喝菠萝蜜也不难!”刘青听了连忙说:“好,俺对!”村姑微 
微一笑连出四句:“哪样东西高起天,哪样东西矮起地,哪样东西苦中苦,哪样 
东西甜如蜜?”刘青嘻嘻一笑,慢悠悠地回答:“上有瑶池高起天,下有龙泉矮 
起地,唯有黄连苦中苦,菠萝汁子甜如蜜。” 
     “俗,太俗!另从孝字打头开。” 
     “这……”刘青一听直挠头皮,张口结舌没词了。刘墉见家将出丑,赶紧帮 
腔说:“俺来对:孝顺爷娘高起天,后娘的孩子矮起地,无儿寡妇苦中苦,过门 
的新娘甜如蜜。” 
     “嘻嘻,您老人家胡子一大把,学问还不浅呐,索性再考考你吧,听着,我 
出个上句。” 
    吕梁山前一门独户三进士; 
    刘墉立即对道: 
    齐鲁大地一山一水一圣人。 
    村姑一听,又甩出一绝句: 
    传山西鬼君窃师扬四海; 
    联中的鬼君窃师分别指鬼师张陵,君师赵中元,窃师时迁。刘墉不慌不忙地 
对道: 
    话山东皇帝仙君震环天。 
    联中的皇指三皇,帝指五帝,仙君指泰山供奉的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奶奶。 
那村姑听完对句,情知碰上了“大学问”,不再发难,拎起水桶扭头就走。刘青 
一看急眼了,“你等等,想打赖毛不成,快拿水来!” 
     “傻样,姑娘早把菠萝蜜泡好了,快领那位大爷随我来沙……” 
    刘墉打心里佩服姑娘的才智,当场认作了干闺女,又把她许给了刘青。隔了 
几年,刘墉抬举刘青做了吕梁山左一路副将,继之调任山东督台府总兵官,村姑 
一跃成了三品诰命夫人。 

秀才出联试才女 
     从前,某县有个年轻秀才,二十多岁了,尚未娶妻。这秀才仪表非凡,文才 
又好,是当地有名的才子,不少人家愿意和他结亲,都被他一一拒绝。秀才择偶 
倒不论门第,却一定要找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这小县城的女子不是无才便是无貌, 
才貌双全的又有几个?因此,秀才的婚事便拖了下来。 
    有一天,秀才出城访友,来到一个小镇,镇里有个小药铺,他走得口渴,便 
去讨碗水喝。铺中有一少女正在煎制膏药,秀才见她容貌端正,便有爱慕之意, 
只不知她是否有才,便上前试探道: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岂可吃? 
    少女闻声抬头,见他是个秀才,知道是在索对,心想秀才都有些酸脾气,我 
何不如此对答!于是一笑对道: 

                                                                                 147 

… 页面 148…

    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秀才见少女应对巧妙,很是高兴,心想再试她一试,抬眼看到门外药圃之中 
长有芍药,张口又吟道: 
    春暖带云锄芍药; 
    不想,少女张口即对道: 
    秋高和露种芙蓉。 
    此时,秀才对少女已是倾心爱慕,但是素不相识,又不便开口,只得怏怏而 
去,心中却一直放此女不下。朋友见秀才一直心神不定,问明缘由,笑道:“兄 
台果然好眼力,此女一心想嫁个才子,至今尚未许人。以兄台人品,此事包在小 
弟身上。保管一说便成。”后来,朋友果然出面做媒,少女见过秀才,心中也自 
愿意。秀才终于如愿以偿,了却终身大事。 

才女联句羞学究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老秀才屡试不第,只得在家办个私塾,当了教书先生。 
他总觉自己才华横溢,满腹经伦,经常咬文嚼字,吟诗作赋。有人送了他个绰号 
——“老学究”。 
    有年暮春,一个儿童来拜师就学。老学究想试试他的功底,随口出了个上联: 
    四野绿阴迎夏至; 
    学生一听,傻了眼:这个上联景致、节气同时出现,不太好对,便摇了摇脑 
袋,没言语。老学究暗道:“此徒虽不伶俐,好在诚实老实,孺子可教,先收下 
吧!” 
    谁知,第二天一清早,学生风风火火地跑来找老学究,迫不及待地对了下联: 
    一庭红雨送春归。 
     “哎呀,好!”老学究禁不住大吃一惊,这下联和上联可谓对仗贴切。“一庭” 
对“四野”,“红雨”对“绿阴”,“送春归”对“迎夏至”,真是珠联壁合!可转 
念一琢磨,这学生昨日还很愚钝,今朝怎么变聪明啦!不对,一定是别人帮他对 
的。仔细一问,学生照直说了:“是我姐姐对的。” 
     “什么,你姐姐?令姊芳龄几许?”老学究欣喜若狂,死皮赖脸地问。 
     “年方二八。”学生毫不介意。 
     “啊!好,好!正是及笄之年。”老学究好不得意。 
    傍晚散学,老学究特意把学生叫过来,满脸堆笑地说:“爱徒,尔姊乃当世罕 
见才女,为师再出一联,请她一对。”说罢,嬉皮笑脸地吟了上联: 
    好书勤诵读; 
    第二天一早,老学究早候在门外,等那学生来到,忙问:“可有下联?”学生 
随口回答说: 
    佳句费推敲。 
     “啊,又是一个绝妙佳句,难得,难得!”老学究简直其懵了,手舞足蹈地赞 
不绝口,他真想会一会这位才女。于是到了晚上放学的时候,又把那学生叫来, 
别出心裁地出了一上联: 
    有约桃花坞; 
    吟罢,再三叮嘱学生,要他姐姐来对,千万不要忘了。翌日,下联对了回来, 
也是五个字: 
    无心坐杏坛。 

                                                                                 148 

… 页面 149…

    这下可把老学究乐坏了。哈哈,看来无心坐杏坛,是有意赴桃花坞啦!索性 
停了一天课,要前去拜会学生的姐姐。邻居小秀才见了,却“哼哼”冷笑起来。 
    这一笑不要紧,把老学究闹了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忙问是怎么回事。小 
秀才酸溜溜地作了回答:“老先生,您的上联云‘有约桃花坞’,想前去会面,欲 
交桃花运。哈哈,不巧啦!这位千金回说‘无心坐杏坛’。你有约,人家无心。 
这杏坛不就是孔夫子讲学的地方吗?毫无疑问,是看不上你这个儒生。哈哈哈!” 
    老学究如梦方醒,在小秀才的笑声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