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0年6月,华罗庚率中国数学家代表团出席在香港举行的第五届东南
亚数学双年会和研讨讲座。在会上,他作了“偏微分方程几何理论”的学术
报告。会场上人山人海,华罗庚的报告赢得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同年8月,
华罗庚赴美访问,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款待。人们争相一睹这位著名数学大
师的风采,许多人抢着让他签名留念。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华罗庚之后写道:
… Page 20…
“华罗庚是一个奇才,以他的研究以及致力于数学大众化而著名。……”
1982年12月9日,香港中文大学隆重举行颁授学位典礼,华罗庚获荣
誉理学博士学位。两年后,在美国科学院年会上,华罗庚以全票当选为美国
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同年华罗庚应邀第三次赴
美参加了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大会。美国科学院院长普雷斯在大
会发言中称赞华罗庚:“他是一个自学出身的人,但是,他教了千百万人民!”
一个月后,华罗庚曾经任教的美国伊里诺大学,授予他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在此期间,华罗庚收到很多海外华裔学者的来信,表示他们从华罗庚身上看
到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为华罗庚而感到自豪!
回国后,华罗庚来不及洗去一路风尘,便又登上南下的列车,顶着摄氏
38度高温,走进长沙的工厂,详细了解运用“双法”指导技术革新的情况。
1985年春,华罗庚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当有人询问他有何感想时,他语
重心长地说:“现在国家这么重视科学家,科学家们说话应当负责任,懂就
是懂,不要不懂装懂。特别是国家建设要腾飞,一定有很多事情要请教科学
家。我们应当竭尽所能,懂的就说懂,不懂的要学习,然后提出意见供领导
参考。”当有人请他谈自学体会时,他说:“光学还不行,要多思。国外有
人有很好的意见说:中国学生考起来都呱呱叫,要作毕业论文,就显得思索
不够,独立思考不够。有的学生作出了非标准解答,不仅不应扣分,还应当
加分。现在不会思考,将来不如一个电子计算机,当然动手就不用说了。”
这是华罗庚最后一次畅谈自己的抱负与希望。人们从他语重心长的谈话
中,可以感受到一位爱国老科学家对人民的一片耿耿忠心。
1985年6月3日,华罗庚应日本亚洲交流协会的邀请赴日访问。临行前,
他再三叮嘱代表团的成员:“到了日本,要好好向日本同行们学习,认真了
解日本把数学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用于经济管理和经济决策的经验。”
到了日本之后,为了准备学术报告,华罗庚闭门不出,谢绝一切活动,
连续两天紧张工作。6月12日下午,准备就绪的华罗庚从旅馆出发,先来到
日本学士院,会见日本数学界的专家,并将自己新近出版的科普著作选集赠
送给各位院士,随后坐轮椅参观日本天皇和学士院负责人的办公之处。
下午4时整,日本数学会举办的学术报告会在东京大学召开。华罗庚满
面笑容走上讲台。他先用中文继而改用英语作学术演讲。他的演讲不时博得
热烈的掌声。华罗庚越讲越兴奋,他脱掉上衣,解掉领带,尽管人们为他事
先准备好轮椅,但他几乎是站着讲完了他的报告。原定演讲45分钟,他却足
足讲了一小时零五分钟。他的演讲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结束。当他坐下讲最
后一句话时,突然身子一歪从轮椅上滑了下来,面色青紫,失去知觉。
早在十年动乱期间,华罗庚遭受迫害,心肌梗塞突发,险些丧命,但身
体稍见好转,便又投入紧张的工作。这次访问日本,连日的劳累与兴奋,使
年迈的华罗庚的心脏难以支撑。在东京大学医院,著名的心脏病权威杉木教
授亲临现场指挥抢救。尽管医生们竭尽全力做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但仍未
能挽留住这颗数学巨星的生命。当晚 10:09,华罗庚的心脏完全停止跳动。
噩耗传出,举世震惊,人们无不为失去这样一位卓越的科学家而难过。 6月
14日上午,日本社会名流及各界人士参加了为华罗庚举行的吊唁活动,华罗
庚之子华俊东、华顺、华密等人专程赶到日本向父亲的遗体诀别。6月15日
下午,华罗庚的骨灰被运回北京。几天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八宝山革命
公墓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 Page 21…
华罗庚为振兴祖国的科学事业奋斗了一生,他勇敢地“向千年老魔作战,
为百代新风斗争”,直至耗尽了最后一丝心力,他那种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
瘁,“慷慨掷此身”的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年轻的一代!
… Page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