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协商建国--1948-1949中国党派政治日志-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公馆的客人刚刚告退,年过花甲的李济深可以坐下休息了。 
  近些日子,李济深在香港的身价似乎越来越高。 
  中共方面邀请李济深北上越来越迫切。可是,别人却说:你李济深在香港是条龙,去了解放区就是一条虫。 
  李济深知道,自己不是龙也不是虫。但是,到了解放区,共产党会如何对待自己,这毕竟是个问题…… 
  闭目养神的李济深摩挲着那块玉佩,那平人心绪的玉佩。 
  前些天,李公馆来了位尊贵的客人——何香凝在潘汉年的陪同下来到李公馆。 
  国民党内,何香凝是任何派别都不敢得罪的强硬人物,民革之中,何香凝更是人人敬重的领袖,即使是民革主席李济深,也以师长敬之。 
  何香凝见到李济深就单刀直入地问:“任公为何还不走?” 
  去解放区参加新政协已是民革既定政策,但李济深至今迟迟不动。别人不好问,何香凝却可以直言不讳。李济深不得不答:“我们总要带些东西去见中共,香港搞军事策反活动方便些。” 
  何香凝警醒地说:“解放军势如破竹,蒋介石撑不了几日,换上李宗仁也不行。你早走,在政治上有好处!” 
  早走,在政治上有好处? 
  何香凝一句话,令李济深心中顿起波澜。 
  “五一口号”以来,民革内部多人主张积极参与新政协筹备,李济深却将工作重点放在军事策反上。半年多来,共产党发起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夺取全胜,平津战场完全占据主动。在国民党核心地带的淮海战役,兵力居多的国军居然也被打败。这里面,尽管有民革策反的作用,但是…… 
  深通中国军事的李济深不能不想到,胜券在握的大军,岂容第三方面积蓄军事力量? 
  军事胜利之后做什么,共产党必然抓政权。 
  熟谙中国政治的李济深不能不想到,只有在政权成立前参与筹划的才是开国元勋,晚到就会变成后来者。 
  那么,参加政治协商,也不能错过时机? 
  潘汉年也在旁提醒:“我们最近得到情报,保密局调派杀手到香港,致公党同志已经派人保护任老……” 
  “早走,安全上对你也有好处。”何香凝真诚地叮嘱。 
  李济深明白,这绝不是耸人听闻。 
  朱学范就在香港遇险。 
  1946年11月12日,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大预备会召开,不肯出席的朱学范秘密到达香港。朱学范担任主席的中国劳动协会本在国民党控制之下,但是,朱学范却坚决反对把解放区工人组织排斥在外,这就得罪了蒋介石。朱学范决心脱离国民党控制,到了香港就与中共组织联系。 
  11月25日,朱学范由章乃器陪同会见中共香港分局书记方方。临别,方方送了朱学范一些学习资料,还特意叮嘱他注意安全。 
  从方家出来,朱学范坐上一辆黄包车,黄包车刚刚走到庄士敦道英国海军俱乐部门前,突然,一辆轿车直撞过来。 
  车夫急忙躲避到道边,但车还是被撞翻,朱学范从车中飞出三米多远! 
  老蒋其人,越是危急时刻,越是心狠手辣。李济深顿时想到,对于自己,香港其实不如解放区安全。 
  潘汉年又道:“周恩来先生要我转告,不久,他会在北平迎接您。” 
  “周公?”李济深心中一动。能够医治李济深心病的,莫过周恩来。 
  何香凝也说:“恩来总是说,你在桂林主政的时候,帮了他很多忙。” 
  李济深感动地说:“应该说,我李任潮欠了周恩来的情!” 
  有了何香凝与潘汉年这番话,得知周恩来对自己的关切,卢广声的话语烟消云散。 
  李济深的手在兜里握紧玉佩,他果断地对潘汉年说:“请转告周公,李任潮谨听尊命!” 
  …… 
  此时,闭目回想这段事的李济深,手中的玉佩已经汗津津的。 
  李济深了解潘汉年的工作方式——自从自己表态之后,随时可能出行。 
  但是…… 
  李济深起身,踱到衣帽间,果然,对面依然有人监视。 
  过去,是下决心难。现在,是下了决心,还有行动之难。 
  在香港,国民党特务以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为后盾,进行半公开活动。而共产党却是地下活动,处处局限。 
  能不能秘密离开香港,能不能安全通过台湾海峡? 
  思来想去,李济深发现,自己这个政坛老手却是毫无办法,一切只能托付共产党了。 
  南京。 
  夜幕在这里颇有威力,也许是战争状态下缺电的缘故,南京的圣诞夜晚不够明亮。黄埔路“总统”府的灯光也相当晦暗。 
  总统府总不至于缺电,但是,总统府里的蒋介石,心情有如这夜晚的灯光。 
  蒋介石始终严密掌握党内动向,蒋介石知道,白崇禧的电报,绝不只代表个人,甚至不只代表桂系。河南的张轸、湖南的程潜,都会很快响应的。从政半个世纪,蒋介石经历几多浮沉,他知道,由“副总统”李宗仁担当主角的逼宫戏就要上演了! 
  蒋介石不怕逼宫。中国政坛这些角色,哪个也不是老蒋的对手。但是,蒋介石不得不顾虑这出戏的导演——美国! 
  蒋介石也不是全看美国眼色行事的角色。抗战期间,盟国组建远东战区,蒋介石任统帅,美国上将史迪威任参谋长。这个参谋长越过统帅与中共联络,试图将共军纳入美国指挥的抗日部队之中。天无二日!蒋介石坚决对抗任何扶植第二势力的企图,哪怕这是美国的意愿。任你奸似鬼,也吃老娘洗脚水!蒋介石巧妙利用美苏矛盾,劝说美国警惕受苏联支持的共产党。最后,还是把参谋长调离了。到了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连美国也同意排斥共产党。这样,直至内战爆发,美国人都被蒋介石牢牢拴在自己的战车上。 
  可是,进入1948年,美国的态度明显冷淡了。先是总统竞选,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公然推崇从美国毕业的胡适。蒋介石虚与委蛇,表态辞让,但很快又在众人的挽留之中当选“总统”。可是,在“副总统”的选举中,蒋介石却没有斗过有美国支持的李宗仁。最近,司徒雷登的私人秘书傅径波频频拜访李宗仁,美国莫非是桂系逼宫的后台老板? 
  要是过去,蒋介石也可直接与美国国务院甚至美国总统接洽,换掉一个不友好的使节。可是现在,内战全靠美援支撑,蒋介石底气不足。特别是夫人出访美国,竟然受到美国高层的冷遇…… 
  蒋介石深通曲伸之道。当此危难时期,无论桂系还是美国,都得罪不得。 
  打不过共产党,惹不得美国,蒋介石只有祈祷上帝保佑…… 
  面对基督受难像的信徒,不由得感到自己也在受难。过年是节日,过年也是受难。中国人有话——“年关”。蒋介石即使是基督徒,也不得不面临一个中国问题——过年关。 
  正在过节的上帝,能不能保佑信徒度过这道年关? 

  西柏坡。 
  这里的夜晚十分宁静。 
  小山村鸡不叫,狗不咬,惟有毛泽东的小屋里油灯闪烁。 
  为了胜利,需要冷静。 
  西柏坡的黄昏,平静中却难以抑制喜庆。 
  战场上得心应手的毛泽东正在筹划政治大计。 
  这些天,毛泽东电召各战略区负责人来西柏坡开会,讨论1949年整个战略方针,准备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毛泽东认为,在辽沈、平津、淮海、太原、大同诸战役以后,就国民党军事主力已经被歼这一点来说,国民党政权已经基本上被打倒了。 
  昨天,12月25日,毛泽东为新华社起草新闻稿,宣布蒋介石等四十三人为头等战争罪犯。蒋介石将毛泽东列为罪犯通缉数十年,而今,毛泽东要吊民代罪了! 
  这个夜晚,毛泽东的精力特别旺盛。 
  毛泽东筹划,明年——公元1949年,必须召集没有反动派代表参加的、以完成中国人民革命任务为目标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成立,组成共和国的中央政府,并通过政治纲领。 
  大计已定,目前的关键问题是李济深能否顺利离开香港。 
  今夜是毛泽东的生日,今夜毛泽东不肯吃炊事员特意制作的长寿面,今夜毛泽东尚且不能安心…… 

  南京。 
  夜已深沉,码头静下来,街道静下来,就连秦淮河的花船也归家了。 
  总统府终于迎来了客人——美国大使司徒雷登拜访蒋介石。 
  宾主相见,却是无话可说。 
  司徒雷登出生于中国,父母是美国在华传教士。司徒雷登回美国上学,大学毕业后,于1904年返回中国,自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旅华五十年,桃李满天下”,这位美国屈指可数的中国通,于1946年七十高龄被任命为驻华大使。 
  旁观者清。司徒雷登判断:蒋介石已经没有能力领导中国的反共内战。1948年10月23日,司徒雷登正式向美国国务院请示:“吾人是否可以建议蒋委员长退休,让位于李宗仁,或其他较有希望组成一非共产共和政府与较能有效与共匪作战之政治领袖?” 
  长期插手中国政治的美国政府,现在不打算为衰亡政府承担任何责任。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回答:“美国政府不能处身于建议委员长退休或任命其他华人为中国政府领袖之地位。提出此种劝告即需担负由于接受此项劝告所引起之责任,且使美国政府陷于不顾美国之利益,而支持其继承之政体。若委员长与其政府提出此类问题吾人地位之困难,自可体会,但为国家利益起见,不宜予此过简之问题予以确定之答复。” 
  蒋介石仍存幻想。11月上旬,蒋介石致函杜鲁门总统,要求美国增加援助,发表支持宣言,派遣高级军事顾问。 
  杜鲁门也会应付。11月13日,杜鲁门复函,表示将竭力加速履行援助计划,现任美国军事顾问团巴大维少将可以随时提供意见。 
  与此同时,司徒雷登召集在华军事顾问团与武官处高级官员讨论,一致认为:“由于现在局势恶化之程度,除实际调用美国军队外,任何大量之军事援助亦于事无补,而调用美国军队自属不可能。”会议的结论是:“中国政府或美国政府所取任何之军事步骤,均将不能及时挽救军事情势。” 
  今夜,圣诞夜的礼貌还是必需的,蒋介石还得感谢司徒雷登的来访。但蒋介石心中明白:自己已经不可能从美国人那里再得到什么了。 
  司徒雷登在华活动的报告一直送到蒋介石的案头。 
  11月以来,司徒雷登频频与中国政府高官接洽,反复表示:“保证美国之继续同情,但强调美国政府不能为应由中国政府自决之事项担负责任。” 
  蒋介石心中恼火,司徒雷登公然宣布美国放弃责任,岂非煽动造反? 
  蒋介石压制火气,两次登门拜访“副总统”李宗仁,试探向其移交。李宗仁一脸诚恳:“这局面你都干不了,我如何顶得起?”蒋介石不信李宗仁的谦虚,蒋介石还记着李宗仁当初竞选的野心。蒋介石知道,李宗仁若要登台,必先取得司徒雷登的支持。 
  蒋介石知道,司徒雷登此来,无非是观察自己的动向。蒋介石何尝不想观察司徒雷登的动向。 
  蒋介石苦笑道:“谢谢大使对老朋友的关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