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压住患者胸部,然后快速向上推挤。如果需要,重复进行这个动作。
● 如果患者躺着,要让他面朝下,背朝上,然后靠近他臀部跪下,用一只手
的手掌底部抵住他的胸部——还是在胸骨底端和肚脐之间,另一只手压在这只手上
面,然后快速做向上推的动作。如果需要,重复这个动作。
● 把背部敲打和手部推挤结合起来,尤其当呼吸道上部被阻塞时,结合使用
这两个动作比较有效。
环状甲状软骨切开术。如果患者呼吸道阻塞非常严重,那么需要立刻进行环状
甲状软骨切开手术(制造一个人工呼吸道),否则患者很可能会没命。这个手术是
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之间开一个小口,让空气直接进入气管,而不再通过气管以
上的通道。手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操作:
警告:这个手术需要专门的知识和训练,非职业医护人员除非是在战斗求生中,
并且已经别无它法时才可以尝试这个方法。
● 把患者放置于一个平整的表面,头部后仰,使颈部绷直。
● 如果时间允许,用水和肥皂清洗患者皮肤,如果有消毒药,抹一点在皮肤
上。
● 用手指确认环状甲状软骨的膜的位置(图3…5 )。
男人的甲状软骨——即喉结——比较大。
环状软骨——顾名思义为环形——就在甲状软骨下面,它没有甲状软骨大,但
是差不多有甲状软骨的两倍厚,它构成气管的剩余部分。
膜位于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之间,称之为环甲膜。在这个地方,呼吸道就靠这
层环甲膜及皮肤和外界隔开。
● 拎起环甲膜上的皮肤,用解剖刀、刀片、小刀,或者其他任何锋利的工具,
在皮肤中间垂直切开一个约半英寸深的小口。
● 用手指翻开切口,露出环甲膜,横向切开一个口子,露出气管内壁。
环甲膜上的切口打开之后必须保持开口状态,保证空气能够进出气管,可以在
切口中小心地插入一根干净的管子,例如圆珠笔芯,不过在危急时刻,任何可以使
切口敞开的东西都可以用。管子插好之后,马上就能够听到空气进出切口的声音。
● 保护切口。管子插入之后,用绷带或者布条小心绑在脖子上,管子必须固
定好,防止脱落,或者抵住气管内壁。
开口必须保持到医生接管患者为止,或者患者恢复知觉不再需要这个切口为止
(肿胀消除,患者可以正常呼吸)。管子移开以后,伤口会自行愈合,不需要消毒
以及不透气的包扎。
失血。身体任何部位的主动脉大出血都是极其危险的。失血1 夸脱(1。1 升)
会导致轻度休克,失血2 夸脱(2。3 升)就会严重休克,这时就相当危险了,失血
3夸脱(3。4升)通常就会死亡。在求生困境中,一旦出现严重出血,必须马上加以
控制,因为输血通常是不可能的,患者随时都会死亡。
外部出血可以根据出血源分成以下几个类型。
动脉出血。把血液从心脏输往身体各个部位的血管称之为动脉。动脉破裂之后,
鲜红色的血液会从伤口处很明显地喷涌出来,或者随着心脏跳动的节奏往外冒。因
为动脉里的血液受到较大压力,所以动脉破裂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失去大量鲜血,因
此动脉出血是最严重的出血类型,如果得不到迅速的控制,就会导致死亡。
静脉出血。血液从全身回流至心脏经过的血管称之为静脉。静脉失血的特征是
血液呈现暗红色、褐红色,或者紫色,血流持续稳定。静脉血液受到的压力远低于
动脉血液,但是也会造成大量失血,通常来说,静脉止血比动脉止血要容易一些。
毛细血管出血。毛细血管是连接在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毛细血管出血
通常是由于轻微割伤或者擦伤造成的,出血比较慢,通常是渗血,而且失血量不会
很大。毛细血管出血很容易得到控制,通常血液会自动凝结,流血也就自动停止了。
控制外部出血的方法有:直接按压、抬高肢体,或者用止血带。
直接按压。控制外部出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按住伤口,按压不但要有力以
止住流血,而且要保持足够长的时间来使伤口表面闭合。
实施按压措施时,首先要用手指或者手掌直接按住流血处,如果有消过毒或者
干净的敷布,按压时可以盖在伤口上,不过不要浪费时间去找这些东西。
一定要用力按住,尽管是直接按在伤口上,也要用力按到止住流血为止。在这
个过程中,最好不要松开手去检查血是不是已经止住了。用力压三十分钟,然后再
松开手检查。通常情况下,三十分钟已经足够血流止住了。
如果三十分钟的按压还不能止血的话,那就需要用敷布来压迫伤口(图3…6 )。
敷布由厚厚的纱布或者其他相配的材料组成,直接包敷在伤口上,然后用绷带牢牢
绑住。绷带对伤口周围造成压力从而止住流血。敷布应该绑得比平常的绷带紧,但
是不能紧到危害肢体其余部分的血液流通。如果发现以下情形,就说明绷带绑得太
紧了:摸不到脉搏,指甲和皮肤变成紫色,绷带附近的肢体有刺痛或者疼痛感。
敷布一旦绑上就不要拿下来,即使出血还在继续。如果绷带被血浸透了,说明
已经不能产生足够的压力止住流血,那就需要增加压力,可以再绑一块敷布覆盖在
原来的敷布上面。在绑另外一块敷布时需要抬高受伤的肢体,同时用手指压住伤口。
敷布需要保留1 到2 天,之后拆掉重新换一块小一点的敷布。在这两天期间,
需要经常检查敷布和伤口,看看出血是不是已经止住了,血液流通是否顺畅,有没
有感染。如果不这么做,很可能会发生血液流通不畅,导致生坏疽或者冻伤,最后
导致肢体坏死。
抬高肢体。尽量抬高受伤肢体,使之高过心脏,这样可以帮助血液回流至心脏,
并且降低伤口的血压,从而减少流血。但是单纯地抬高肢体并不能完全止住流血,
还必须同时压住伤口。
止血带。只有当直接施压和抬高肢体都未能成功止血时,才需要用到止血带。
直接施压是非常有效的措施,所以止血带通常很少用到,而且因为下列原因,一般
不建议使用止血带:
● 止血带如果绑缚正确的话,会阻止止血带内肢体的血液流动,损伤肢体的
组织。如果止血带绑缚的时间太长,损害会逐渐严重,导致坏疽产生,最后使整个
肢体坏死。
● 止血带可能会阻止静脉血液流通,却不能阻止动脉血流通,从而造成比用
止血带前更厉害的动脉出血。
● 止血带如果绑得不正确,会导致绑扎部位的神经以及其他组织永久性受损。
如果必须使用止血带,你可以用牢固、柔软的材料,诸如纱布、大块手帕、三
角绷带、毛巾等材料临时做一个止血带。为了把对神经、血管以及其他皮下组织的
损害减少到最小程度,止血带在包扎前最好是3 到4 英寸(8 ~10厘米)宽,包扎
后至少1 英寸(2。5 厘米)宽。按照以下步骤来包扎止血带:
● 在肢体的伤口和身体之间,位于伤口上方2 到4 英寸(5 ~10厘米)的地
方绕好止血带(图3…7 )。切记不要把止血带直接置于伤口或骨折之处。
● 将止血带绕肢体两圈,打一个半结,然后放一根短棍或者类似东西在结上
(图3…7 ),再打一个双结使之固定。
● 把短棍当作把手用,拧紧止血带(图3…7 ),紧到能止血就行了。绑止血
带前,如果能摸到肢体上的脉搏,那么绑完之后检查一下,如果摸不到脉搏,说明
止血带已经绑得足够紧了。
● 绑紧止血带后,把短棍的另一端固定在肢体上,防止松开(图3…7 )。
● 固定好短棍之后,清洁、包扎伤口。
如果你是孤身一人,绑好止血带之后就不要再松开它。
生存医学(2)
休克。休克本身并不是疾病,它只是一个症状,或者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导致
这些症状产生的原因是体内血液流通不足,身体想努力补偿这个不足。
症状。休克的早期症状表现为——
● 皮肤苍白。
● 脉搏快速跳动。
● 四肢发冷。
● 干渴。
● 嘴唇干裂。
休克的常见症状为——
● 头晕、不辨方向,或者莫名躁动。
● 虚弱、无力、发抖。
● 出冷汗。
● 小便减少。
如果休克越来越严重,会产生以下症状——
● 快速而微弱的脉搏,或者没有脉搏。
● 不规则的喘气。
● 瞳孔放大,对光线反应迟钝。
● 神智不清,最终昏迷并死亡。
并发症。如果休克得不到正确医治可能会导致死亡,尽管导致休克的创伤可能
并不严重致死。事实上,人即使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也会进入休克状态。
医治。受了伤的人都有可能会休克。受了伤的人不管有没有出现休克症状,都
应该接受以下治疗以防止或者控制休克。
● 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将他放在一个平整的表面上,下肢抬高15到20厘米
(6到8英寸)。
● 如果患者已经失去了知觉,让他侧躺或者面朝下,头部歪向一边,以防止
他被呕吐物、血,或者其他液体呛着。
● 如果拿不准采用什么姿势,就把患者放平。如果患者进入了休克状态,不
要移动他。
● 保持患者体温,有些时候,需要从外部给患者提供热量。
● 如果患者浑身湿透了,尽快脱下他的湿衣服,换上干的衣服。
● 用衣服、降落伞、树枝,或者其他可能的东西垫在患者身下,使之和地面
隔开。临时搭建一个避身场所使患者与外界隔开。
● 从外部给患者提供热量可以用以下方式:热的饮料或食物;预热过的睡袋
;他人体温;壶装热水;用衣服包住的热石块;或者在患者两边生火。
mpanel(1);
不过,只有在患者清醒的时候才可以喂他热的饮料或者食物。
● 如果患者清醒,小口地给他喂热的盐水。肉汤、茶,或者其他热饮会更好。
● 如果患者失去了知觉,或者腹部受了伤,不要给他喝任何东西。
● 患者必须休息至少24小时。
如果你是孤身一人,应找一个地方躺下,洼地里、树下或者其他可以避开风雨
的地方,要使头部比脚部低。尽量保持体温,并且休息至少24小时(见图3…8 )。
其他健康危险
昆虫叮咬、动物咬伤、暴露的伤口、皮肤感染、肠内寄生虫只是你在求生环境
中遇到的一些健康危害而已。要学会如何预防这些危害(见第十三章、第十六章)
以及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如何医治自己。
昆虫叮咬。在求生时,昆虫及相关害虫危害健康,不仅仅因为它们的叮咬本身
带来的不舒服,还因为有些昆虫会携带病菌,有些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在世界
其他地方,你可能会遇到在美国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严重甚至致命的疾病。比如——
● 蚊子可能携带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