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大国合作概念也可以避免极化与非极化世界的划分,避免人为制造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立,也可避免一些国家为了成为一极而展开斗争。在“极化世界”中,无论是什么极,一般都是指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大国,因此,只有少数国家能成为一极,这样就把极化国家与非极化国家对立起来,使极与极的关系也很不确定。大国合作看起来虽是一个老概念,但它完全可以包含新的内容。首先,所谓“大国”,当然首先是指那些极化国家,因此它可以包含多极化的内容;但它又不专指少数世界大国,也可以包含那些地区性国家和国家集团。比如,东盟和韩国一般认为是非极化国家,但在大国合作概念中,东盟和韩国以其重要性则可以包含在地区性大国和国家集团之列;其次,大国合作过去是指少数大国对国际事务的主导甚至垄断,现在它可以被赋予新的内容:大国合作以大国相互尊重彼此的利益为前提,以共同尊重大国与中小国家合作、中小国家之间的合作为基础;再次,多极化与全球化有相反的趋势,其中也存在一定的矛盾。而大国合作是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为基础的,与全球化趋势使各大国有更多的共同利益,也要求各大国进行更多的协调。
第四,与极化思维相比,促进大国合作思维更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极化思维基本上是个西方思维。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化是积极主张“和合”观念的。儒家把“和”视为天下大道,认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就是和平、协调、和谐、和合。孔子因此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的观念。儒家认为,“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和”,也不是什么都一致,“和”不等于“同”。但对这种合作基础上的异,孔子又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容,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
因此,促进大国合作的战略更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也更能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创建时间:2005…3…17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