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再兴率300名骑兵先去试探。杨再兴在小商河跟金兵相遇,他带着300名骑兵奋
勇冲杀,歼敌2000人,最后英勇牺牲。张宪、岳云带兵赶来支援杨再兴,也遇到敌
人,奋勇冲杀一阵,歼灭大批敌人。兀术挡不住,只好仓皇后撤,岳飞乘胜进驻离汴梁
只有45里路的朱仙镇。
岳家军的战斗所以这样强,打仗屡战屡胜,是因为岳飞平时注意选择那些英勇善战
的兵,昼夜操练,十分严格。因此,兵家军纪律严明部队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老百姓
深受感动,自愿自发地替岳家军带路送粮,并随时报告敌情。所以,岳家军才能克敌制
胜,所向披靡。
自 勉
原文
圣人则天,贤者法地,智者则古。骄者招毁,妄者稔祸,多语者寡信,自奉者少恩,
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译文
大凡圣人都崇尚天道,贤明之士则推崇自然法则,而有智慧的人则以效法古代的贤
者为根本的立身之道。骄傲自大的人注定要失败,狂妄荒廖的人则极易招惹祸患,夸夸
其谈的人很少有信议可言,只顾自我标榜的人对待他人则薄情寡义,身为将帅奖赏无功
肯定会被部下离弃,惩罚无罪的人则肯定使百姓怨声载道,喜怒无常的人,难逃灭亡的
厄运。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将领要严格要求自己,戒骄戒躁。对统兵作战的将领提出这个要求
十分必要的。文章还列举了将领易犯的七种错误,并指出其严重后果,用以警戒将领。
拓例
纸上谈兵遭灭亡
战国时代,赵国有个著名的老将叫赵奢。他的儿子叫赵括。赵括自幼聪明好学,尤
其喜欢研究军事,读了不少兵书,并且可以倒背如流。每当谈论起军事战略战术,他还
可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许多人赞扬他,钦佩他的才能。赵括听了心里洋洋得意,嘴
里情不自禁地说:“打仗很简单,没什么了不起。”
赵括的母亲也常常为儿子的才能感到高兴,她夸奖儿子说:“将门出虎子,我儿将
来必定能成为了不起的军事家。”可赵奢却摇摇头,叹口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便罢,
如果让他统军作战,那赵国就要毁在他的手里啦。”他的妻子听了,认为他瞧不起自己
的儿子,很生气。
几年后,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大将廉颇带兵驻守长平。他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认
为不能硬拼,于是采取防御的战略战术,企图拖住敌人。可是赵王听信了谣言,中了秦
国的反间计,认为廉颇年老体衰,不能抵抗大敌。于是撤换了廉颇,派赵括为大将前去
抵抗秦军。
赵括威风凛凛地来到前线,按照兵书上的条文,重新部署兵力,改变了廉颇的全部
作法。结果很快陷于被动,不久就被秦军围困,最后弹尽粮绝,被迫突围。赵括被乱箭
射死,40万赵军全部覆灭。
战 道
原文
夫林战之道,昼广旌旗,夜多金鼓,利用短兵,巧在设伏,或攻于前,或发于后。
丛战之道,利在剑盾,将欲图之,先度其路,十里一场,五里一应,偃戢旌旗,特严金
鼓,令贼无措手足。谷战之道,巧于设伏,利于勇斗,轻足之士凌其高,必死之士殿其
后,列强弩而冲之,持短兵而继之,彼不得前,我不得往。水战之道,利在舟楫,练习
士卒以乘之,多张旗帜以惑之,严弓弩以中之,持短兵以捍之,设坚栅以卫之,顺其流
而击之。夜战之道,利在机密,或潜师以冲之,以出其不意,或多火鼓,以乱其耳目,
驰而攻之,可以胜矣。
译文
军队在森林中作战的方法是:在白天以旌旗作主要的指挥工具,在夜间用铜钲、擂
鼓指挥,以短兵为主,可以巧妙地设置埋伏,有时进攻敌人的正面,有时进攻敌人的背
面,有时采用前后夹击的战术,在草丛中作战的方法是:利用刀、剑、盾牌等短型武器,
在与敌人交锋之前,事先调查好敌人的进军路线,在敌人的必经之路埋下哨兵,十里一
大哨,五里一小哨,把所有的旗帜收藏好,把铜钲、鼓包掩好,当敌人过来时,出其不
意,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在两山之间的谷地作战,可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埋伏,勇猛
出击,让身手狡捷的士兵站在高处,让不怕牺牲的士兵切断敌人后路,用弓弩向敌人射
击,接着使用短兵继续进攻,使敌人瞻前顾后,没有反击的机会。在水上作战的方法是:
利用船只作战,训练士兵掌握各种水上技巧以攻击敌人,可以在船上多插旗帜以迷惑敌
人,要用弓、弩猛烈地向敌发射,也可用短兵与敌人在近处交手,还要在水上埋设栅栏
防止敌人入侵,这一切都要顺水的流向进行。在夜战作战,以安静、隐密为主,可以秘
密地派部队偷袭敌人,也可以用火把、战鼓扰乱视听,用最快的速度攻击敌人,以取得
胜利。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各种条件下战术运用。述说更加细致详尽,把各种地形、地物、时
间,该用的战术,如何布阵,如何指挥,直至用什么兵器,怎样伪装,都说得清清楚楚。
拓例
曹操官渡烧敌粮
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为争夺中原,在官渡展开了一场大战。两军在官渡对阵了1
个多月,曹军的粮食越来越少,兵士疲劳不堪。而袁绍方面军粮却从邺城源源不断地运
来。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领1万人马运粮草,并把大批军粮囤积在距官渡40多里的乌
巢。
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操缺粮的情报,向袁绍献计,劝袁绍派一支人马,绕过官
渡,偷袭许都。袁绍不听,说:“我非先打败曹操不可。”恰在这时,许攸家里有人犯
了法,他家里的人全被抓起来。许攸听了大怒,就去投奔曹操。
曹操听说许攸来投降,高兴得来不及穿鞋赤着脚就跑出来迎接,拍手鼓掌说:“你
这么远跑来,我的大事可以成功了。”
许攸坐下后问:“袁绍来势很猛,你如何对付?目前存有多少粮食?”曹操答:
“还可以支持一年。”许攸冷冷一笑:“没有这么多吧!你不讲老实话。”
曹操只得老实回答:“营里粮食只能维持1个月,你看怎么办?”
许攸说:“我知道您内缺粮草,外无援兵,情况很紧急,特来给您送个消息。现在
袁绍有1万多车粮食,军械,全都放在乌巢。乌巢淳于琼的守备很松,您只要带一支轻
骑兵去袭击,把他的粮草全部烧光,不出3天,袁绍将不战自败。”
曹操听了大喜,就留曹洪、荀攸守官渡大营,自己带领5千骑兵,用袁绍的旗号,
冒充袁军,每人抱了一束柴草夜里偷偷从小路向乌巢进发。路上,遇到袁军的岗哨盘查,
曹军就告诉他们:袁绍因为怕曹操派兵从背后包抄他的粮囤,所以派我们去加强戒备。”
曹军到了乌巢,围住粮囤就放起大火。袁军守将淳于琼见曹军不多,就进行反攻,
而后退守营寨,一面灭火,一面等待援军。
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仍不在乎地说:“就是曹操攻下乌巢,我攻下了他的官渡
大营,他也就没有归路了。”于是只派少量兵力去救乌巢,主力部队仍攻打曹营。结果
曹营很坚固,没有攻下来。
曹操带领的兵士正在攻打乌巢,听说袁绍军的援兵到了,一个个都拼死作战,结果,
破了淳于琼的部队,冲了进去,把剩下的粮草全烧光了。
正在官渡的袁军听说乌巢粮食全部被烧,都非常惊慌。曹操乘势猛攻,袁军四下逃
散。袁绍见大势已去,只好带剩下的800多名骑兵向北逃走。
和 人
原文
夫用兵之道,在于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若将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谋不用,
群下滂议,谗慝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乎。
译文
将帅领兵作战,要注意使部队内部官兵之间、官官之间、兵兵之间和协、团结、作
到了这一点,部下会主动地竭尽全力冲锋杀敌。如果上下猜忌,互不信任,有谋略的人
得不到重用,士卒在背后议论纷纷,谗言与恶念滋生迅速,那么就是有商汤、周武王那
样的智慧,也不能打败一般的庸人,更何况是人数众多的敌军呢?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将领带兵的根本问题——军心。强调得军心,上下同心,全军一致的
重要性。文章从正反两方面深入论述了“用兵之道,在于人和”的道理,强调没有人和,
即使将领本人有商汤主和周武王那样的智谋,也是无法战胜寻常百姓的。这篇文章和前
面论述军心问题不同,它集中力量把得军心问题的重要性论述得十分透彻、突出,足以
引起将领重视。
拓例
阿柴折箭诫子侄
北魏时期,吐谷浑部落酋长阿柴病重。他自知生命的最后时日已经迫近,便开始安
排各项政务。阿柴有20个儿子,几乎个个英武骁勇。阿柴所担心的,就是怕自己死后,
儿子们失去制约,相互争斗。如果吐谷浑内部一旦四分五裂,整个王国也就离灭亡不远
了。
临终前,阿柴将自己的弟弟、子侄们召到身边。他让20个儿子每人献出1支箭来。
先取出其中的1枝,交给弟弟慕利延,让他折断它。慕利延随手一折,很轻松地就折断
了。心里却不明白哥哥的用意。阿柴又将其余19枝箭合成1束,交给慕利延。慕利延
费尽全身的力气,却无法折断它们。众人还是不解阿柴的用心。
阿柴指着这些箭,语重心长地对众人说:“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1枝容易折断,
19枝的力量合起来,就难以摧毁,如果分裂王国,单凭个人的力量就容易失败,只有
大家戮力同心,靠着众人的力量,国家才能长治久安。”阿柴支撑着说完这番话,就死
去了。
西汉政治家贾谊在他的《过秦论》中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团结一致
的时候,小弱的国家可以和强大的敌国抗衡,各自为战,便会失去原有的优势。这是历
史留给后人的深刻教训。阿柴是一位明智的君主,他知道子侄之间的和睦与否,直接关
系到社稷的存亡。而他说明这层道理的方式,十分巧妙。他先让弟弟折箭,让在场众人
对此中的难易有一个直接的、浅显的认识,然后话题一转,借此谆谆告诫,既形象,又
有说服力。
察 情
原文
夫兵起而静者,恃其险也;迫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众树动者,车来也;尘土卑
而广者,徒来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半进而半退者,诱也;杖而行者,饥也;见和
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
吏怒者,倦也;数赏者,倦也;数罚者,困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弊重言甘者,诱
也。
译文
将帅领兵打仗需要根据一些现象判断敌人的真实情况。如果敌人在与我军争战时按
兵不动,一定是凭借了险要的地势;如果敌人不断地向我军挑战,一定是想引诱我军首
先出击;看到树木无风而动,一定是敌人的战车悄悄驶来;看到尘土低飞而且范围很广,
肯定是敌人的步兵正在进袭途中;当敌人言辞强硬而且做出向我军进攻的样子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