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我陷阵军其他部队则有将军统帅,攻袭耀州,曹某此行若是与敌军遭遇定然以全歼之!”
“有将军此番话,黄某感激不尽,不过陷阵军毕竟成军尚浅,黄某另外派遣一支精锐骑兵相助将军如何?”
“那曹某恭敬不如从命!”
。。。。。。
“米喇印何在!你速速率麾下黑风骑兵团的兄弟与曹将军一路同行,当需谨遵曹将军指令!”
“末将得令!”
第八十三章 终战,耀州之殇(十八)()
米喇印,回族人,原本是大明朝驻守甘州的总旗官。
后来,孙传庭榆林整军,米喇印便拉上一帮弟兄投靠到秦威军,因其作战勇猛,且素有谋略,在秦威军中屡立战功,后累升至秦威军千总,孙传庭亲军营官,掌管孙传庭亲卫营。
其后,秦威军一战榆林,三边慑服,陕地边事暂歇,再加上朝廷新政,对于三边地区减免税赋,并组建国营农场,兴修水利,以工代赈等等。
故而三边渐无较大战事,后朝廷筹备帝国军事学院,以培养帝国中层以上军官,米喇印便凭借孙传庭的介绍信去往帝国军事学院中层军官速成班学习。
毕业后,因为其骑战闻名京师,且当时正逢东江靖海军组建,朱建出于考虑,却是亲自去信与孙传庭向他要了米喇印。
在之后,米喇印回甘州回地招兵,回东江组建黑风骑兵团,而米喇印升任上校团长,皇帝赐勋骁骑尉,自然黑风骑兵团也成为靖海军之中一支强有力的骑兵。
黑风席卷,百草不生!
却是黑风骑兵团征战时最为真实的写照,却是给以骑兵擅长的后金八旗留下了赫赫凶名。
只不过此间攻取耀州城乃是攻城战,黑风骑兵团善于野战,长于机动,其装备的帝国【明式】骑兵铳以及精钢弯刀却是野战利刃,故而此间黄龙却是让米喇印随同曹文诏一道,回援盖州一线,谨防后金奔袭后方。
“米将军,烦劳!”
见米喇印接过黄龙将领,曹文诏立于马上却是拱了拱手道。
“曹将军客气,闻听曹将军跟随袁督师身旁,战功赫赫,更是有我大明第一良将之称,米某今日能在将军身旁听候调令,却是当真要与大人好生学学!”
米喇印虽是言语客气,但是话语间的傲气却是显而易见。
闻听此话,曹文诏却是笑了笑道了句‘不敢!’。
之后却是转身,大声疾呼道。
“陷阵军第一师听令,随本帅调转马头,回援盖州城!”
要说身为百战之将,他却是明白这但凡是有些能耐的人,那都有些傲气,却也是常事,想他曹文诏当年却也不是一样,后来随着年岁渐长,且跟在袁督师身旁久矣,故而整个人却是少了些锐气,多了份稳重。
“聿~聿~”
“驾!”
军人以服从为天职!
这是朱建在帝国军事会议上宣布的第一条戒律,所以此间陷阵军一师的将士心中虽说有些不解,但是闻听命令,却也是不置一词。
转身,紧随曹文诏的步伐。
。。。。。。
曹文诏率部回援盖州之事自是不说,却说此间统领余下靖海军步兵一师、靖海军军部直属重炮旅、军部直属工兵营、陷阵军二师、三师以及辎重部队却是继续朝着耀州城进发。
直行至距离耀州城二十里外扎下营寨。
之后直属工兵营连带各部步卒在距离十五里出修挖战壕,设置障碍,搭建工事,一时间整个耀州城外却是忙的热火朝天。
此间,耀州城内,职守府。
此时的耀州城中,却是仅仅剩下三千不到的兵马,至于其余人众,则是在固山顾纳岱的率领下,奔袭小路,朝盖州而去。
“报!塔袭大人,明军距离我耀州城二十里处扎下营寨,十五里处有明军正在构建工事!”
此间,对于斥候来报,塔袭却是有些眉目紧蹙。
而面对自家主帅这番表情,下首却是有人坐不住了,却正是牛录温都。
“梅勒大人,还犹豫什么,此间南蛮子扎营未稳,却是冲杀过去的最佳时机,俺愿率本部骑兵为梅勒大人打这个头阵!”
温都乃是塔袭帐下猛将,生的那是五大十粗,可谓是天生神力,一柄大锤舞的是风生水起,只可惜这个年代斗将已经逐渐走向没落。
此刻,面对温都所言,塔袭却是心有一番疑虑。
一来此间城中兵力不足,因为大部分精锐骑兵已是随同顾纳岱奔袭盖州而去。其实以四千精锐骑兵要攻破明军盖州城,塔袭心里却也没有底气,但是此间若不采取行动,将这四千人留在城里,那也无疑是困兽犹斗,故而在塔袭看来,哪怕这四千精骑不能奇袭成功,却也能给远在耀州的明军形成心里震撼,即使不能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却也能够缓解耀州的压力,以此等待援军的到来。
二则却是因为在塔袭看来,此间明军胆敢这般无视他们,那定是有所依托,说不定此事本就是明军的谋划,等待他们上钩。
基于上面的原因,所以塔袭选择了沉默。
面对着自家主帅异于往常的举措,帐下牛录们却亦是面面相觑,多有不解,而那温都更是大声言道。
“梅勒大人,此时不出,怕是贻误战机啊,大人这般踌躇不前,莫不是因为不久前被南蛮子的大火给烧没了胆不成?!”
温都此话一出,却是举座皆惊。
要知道塔袭以前那可是被称之为‘小人屠’,那可是绝对的狠角色,此间温都竟然说塔袭被吓破了胆,那岂不是作死的节奏。
故而此刻众人皆是对着温都露出一股子怜悯状,而温都说完这番话之后,却似乎也是想到了不妥,可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岂有收回来的道理。
但是下一刻,塔袭的举动却是出乎了众人的意料。
他似乎并没有因为温都的一席话而大发雷霆之怒,却只是淡淡道了句。
“诸位且都回去,好生把守自家岗位!”
虽说是淡淡的一句话,但对于诸人而言,却是不敢丝毫懈怠,因为这话却是出在塔袭之口。
“哎!”
当众人皆是散去,温都却是叹了口气,亦是转身离去。
。。。。。。。
“报!大人,不好了,温都牛录回到校场,点起帐下五百骑兵,开了城门朝明军阵地冲杀了过去!”
然而就在众人散去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却是有小校来报,说是就在刚刚牛录温都率部下骑兵出城迎战去了。
闻听此言,塔袭却是猛地拍案而起。
“除了温都帐下五百骑兵,可是还有其他牛录跟随?”
“回禀大人,暂。。。。。。暂时没有。”
“传令下去,紧闭四周大门,没有本帅军令,任何人擅自出城者,杀!”
“那。。。。。。大人,温都牛录。。。。。。。那。”
“擅自出兵,已是死罪。”
第八十四章 终战,耀州之殇(十九)()
温都率队出城,却是如急卷的旋风一般,朝着靖海军阵地冲杀过去。
而跟在骑兵身后的却是四辆又重又笨的楯车。
楯车,乃是后金仿制明朝战车所制,楯车前高大的木板蒙着生牛皮乃是最好的防御用具,在努尔哈赤时代,就连明军火器一般也难以破开其防御,当然红衣炮除外,不过红衣炮一般用以攻城,却是拙于野战,也便是说野战之时,红衣炮很难发挥其作用。
后来以至于后金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遇敌若无楯车,切勿出战!
然而就是这样的神话,在后来的盖州之战时被打破了,当是的后金并非一开始就呈现守势,曾是一度进攻当时为明军所占据的永宁城外,并与明军展开一场遭遇战。
当时后金以楯车为前导,辅助步卒前进,后面以骑兵压阵。
这样的阵势,若是放在以往,凭借明军的鸟铳、三眼铳等一系列火器,是难以奈何起分毫的。
但是那时的东江靖海军已然组建,大明朝廷对之十分重视,自然大明军械制造局所制造的军备优先让其使用,而那时的帝国军械局已然研制出了十二磅、十六磅铜制野战炮,这些火炮射程虽说是不如红衣炮,但是采取后膛推进式发射,其中更有部分火炮使用弹式开花炮弹。
那一战,后金楯车惨遭明军火炮蹂躏,后金大军损失惨重!
但楯车之事似乎并未在后金军中引发争议,楯车依旧是后金军的利器,或许是因为努尔哈赤对于楯车的评价,让努尔哈赤这些后继之人不敢多加质疑,不过此战之后,后金军中却是对于楯车进行了一系列改良。
不仅是将楯车挡板加高、加宽,更是以精铁代替木板,再以熟牛皮缠绕,改良后的楯车防御当然是较之以前更高,但是后金本就是从游牧民族而来,冶炼技术远落后于大明帝国。
更兼当是明帝国打压走私集团,对后金进行封锁,故而此间能够用上改良的楯车却是少之又少,比如说,此间温都帐下的五辆楯车就是尚未能经过改良的。
其实此间温都以三百骑兵冲锋,身后以二百步卒借以楯车推进,却是也不失为良策。
以骑兵冲锋,当是考虑骑兵的机动性,在温都看来,此间明军尚在构建军事防御,自家骑兵若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冲锋,说不定能够冲乱明军阵脚。
而楯车兵布置其后,则是考虑若骑兵受阻,则是以楯车推进,稳扎稳打,待到一定距离,骑兵再发动冲锋,一旦距离适合,那无疑会对明军造成极大的伤害,之后城中塔袭大人若能抓住机会,定能一举解了耀州之围,说不定到时还能像当初萨尔浒之战一般,以少胜多,再造辉煌!
那到时他温都就是后金的英雄,赐官封爵那是何等荣耀!
一想到此间,正在马背上疾驰的温都却都是忍不住‘咯咯’直笑,只不过理想是美好的,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此间明军战地之上早已发现了这一小股骑兵正出城朝着阵地而来。
“将军,可是要末将派遣我一师骑兵团发动冲锋!”
面对后金的冲锋,此间靖海军步兵一师师长姜镶却是向黄龙请命出战。
姜镶,陕西榆林人,姜家世代皆明将,长兄姜让曾是陕西榆林总兵,后入秦威军,为秦威军副帅,姜镶则是先入秦威军,后入东江,为靖海军第一师师长,少将军衔。
对于姜镶所言,黄龙却是笑了笑道。
“姜将军,不急,你我都是观摩过京师禁军龙虎军实战演练的将领了,如今既然塔袭派出这样一支骑兵冲锋,何不就此检验我靖海军阵地防御战训练的战果如何?”
“甚妙,就依将军所言。”
。。。。。。
“鞑子来袭,进入战壕,快!快!”
“炮兵阵地准备,对准冲锋敌骑,炮弹上膛!”
“连环铳布置。。。。。。”
“十四里。”
。。。。。。
“八里。”
“放!”
随着炮军阵地指挥官一声令下,红色小旗所指方位一时间三十余座掷弹筒,二十门野战炮齐放。
一时间火炮的轰鸣声响彻整个战场之上。
密集的炮弹将整个后金骑兵所掩盖,炸裂开来的炮弹落在温都所部骑兵的四周,不多时却是已然造成了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