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我为崇祯-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一幕,众人皆是面色大惊。

    不过在朱建看在,却是不觉叹道。

    “果真装的一手好逼!只可惜,这个世界没有好莱坞让他驰骋一番!”

    只不过,你有张良计,我有萧何梯!

    却见此刻朱建却是做出一阵无可奈何状,叹息道。

    “本还想给公子一个表现的机会,哪曾想竟是这般英年早逝,万幸的事,这白字黑字沈公子已是签字画押,既然这般,却是无妨,对了,前些日子骠国敬献的那头狮子好像最近有点厌食,听说是要人血供养,不过我大明都是朕的子民,岂可为这畜生!只不过如今这沈公子既然已是这般,不妨却是为朕做一做贡献可好。。。。。。”

    言及此处,朱建却是一脸可惜,忽的面色却是一紧。

    “来人啊,给朕丢到御马监,喂狮子去!”

    “喂狮子?”

    闻听此言,本已是倒地装疯卖傻的沈英容心中却是一阵恐慌,而此刻,随着不远处‘咚咚~’的脚步声响起,沈英容的心理防线却是彻底崩溃了。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对于此时,这戏剧性的一幕,众人却是也看出了门道,却是心中不觉为皇帝那份睿智所钦佩。

    “哦,沈公子,刚刚还以为你已经不行了,哎,只可惜那头骠国来的畜生了!对了,沈公子,你要朕饶恕你,不知是要饶恕你什么呢?”

    此刻的朱建似乎还未进行一般,却是依旧有如猫捉老鼠般戏谑道。

    “这。”

    闻听皇帝此言,那沈英容却是一阵迟疑。

    而就是这一阵迟疑,却是引来一阵雷霆咆哮。

    “当真是将朕当傻子不成,此般遮遮掩掩,你以为你那般勾当,朕真就一无所知吗?朕实话告诉你,有些事你瞒的过任何人,也瞒不过朕!朕最后给你一次机会,说还是不说?”

    此时此刻,对于这般雷霆咆哮,那沈英容哪还敢有其它念想,虽说此人精于商道,但来自帝王的愤怒,可绝非商场之中的那种尔虑我诈可以比拟的。

    君王一怒,伏尸百万!

    因为那是至高的权利!

    “说,我说,我都说。。。。。。”

    沈英容交代的一切,全然被众人听的真切,而闻听此言之后,众人无不皆是愤慨万分,尤其是洪承畴,却是恨不得立刻将这沈家公子剥皮敲髓。

    “好了,亨九,先歇歇火,建斗啊,你亲自去,将这沈公子带回转交给骆养性,与他说,他自个丢了不要紧,要是这沈公子丢了,叫他提头来见!”

    沈家公子带走之后,朱建却是将心境平复一番后道。

    “诸位卿家,朕却是说的有些远了,一来是为证明亨九之清白,另外,则是要与诸位说,这东林党的‘利’之所在,不错,东林党人的‘利’便是这江南的大商人阶层!”

    言及此处,朱建却也是掷地有声,闻听皇帝此言,众人虽是有些交头接耳,却是也无可置疑。

    而接下来朱建的话,却是让钱龙锡为之一怔。

    “稚文,你言君子不党,东林人多有君子,却结而为党,为的多是利,便是‘私利’!朕自诩成不了君子,却也欲结党,为的也是一个‘利’字,当这‘利’不是私利,是天下之利,百姓之利,大明江山之利!”

    “朕欲变法,拯救危亡,不求拯救我大明万世基业,却是只为我大明帝国那千千万万在苦难中苦苦挣扎的黎庶!然朕,纵有凌云志,奈何一人尔,朕欲借尔等之臂膀,与朕共举大事,成其党,行其事,只愿一日天下大同,黎庶安康!”

    言及此处,朱建眼眸深处却是流露出丝丝期许,那是遥远的未来,天下大同,世间再无战乱!

第五章 党规立,定官制!(一)() 
“朕之党,谓之皇党。皇者,朕也!党者,当是朕与诸位齐心协力,拯救黎庶,挽救危亡,成就我大明盛世皇朝哉!”

    这是朱建说的最为慨慷激昂的一句话,至少朱建自己是这般认为的。

    “陛下之志,堪比天高!是臣糊涂!”

    闻听朱建这席话,钱龙锡却是上前,面有愧色道。

    此刻,杨嗣昌却是同样上前道。

    “陛下,臣惭愧,惭愧也,今日闻听陛下此言,却是方知其中真意,臣愧不敢当也。”

    杨嗣昌的话,朱建却是明白。

    之前朱建提出建立皇党,而杨嗣昌不做否辞,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同意朱建的观点,却是在于皇帝于他有知遇之恩。

    “诸位,即是此般,你我君臣定当齐心协力,共筑盛世辉煌!不过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朕立皇党于世。当是需有当是需有党法,便是朕有违背之处,定是也当遭受责罚!”

    开党派,自然当需立党规。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前世的年轻总裁而言,这一点朱建那是再明白不过的了。

    “我等谨遵陛下旨意!”

    闻听皇帝所言,众人却皆是上前道,毕竟这立党乃是新鲜玩意,没人知道这党规却是何玩意,自然得唯朱建马首之瞻。

    对于大臣们的说辞,朱建也不含糊,却是正色道。

    “此第一点,当凡是皇党成员者,需忠君爱国,若有违之,天必诛之!”

    言及此处,朱建却是顿了顿,环顾四周。

    所谓忠君爱国为其首要,在朱建看来这是必要的前提,组建皇党就连朱建自己都说了,皇者,朕也。

    当然这不是朱建太过专制,只不过此等危亡之际,若是连一个绝对的核心都无法保证,那变法却是从何谈起,也即是说,不以忠君为首要,那皇党立与不立便也没了两样。

    虽然这是封建王朝,忠君是为是大夫之首要,这是伦理纲常,当时适逢乱世,朱建却是不敢保证,当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这些个士大夫还会不会记得这些。

    因为来自前世的记忆,朱建却是清楚的知道,当年崇祯皇帝自挂东南枝,是何等的凄凉,唯有一个老太监为其作伴,而那些个口口声声喊着忠君爱国的大臣们,要不是投入满清人的 怀抱,要不是迎接新的主子李闯王,又有谁还记着这个西山末路的崇祯皇帝!

    故而,将忠君爱国写入党纲,却是首要!

    而面对皇帝所言,这些个大臣们自然是应允的,毕竟此刻议事房中的,那基本上都为国为民的忠臣。

    对于众臣应允,朱建却是道。

    “诸位,忠君爱国绝非愚忠,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而朕准备在党内开设一个监察处,设御史大夫三人,朕若是有何对不起这大明江山社稷之事,或者诸位若是有何差池,皆可由监察处弹劾并加以指正,当然御史们若是有过失,党内讨论,举手表决,凡是票数超过三分之二者,罢去其御史之职务。”

    闻听皇帝所言,众人虽说能听的个七七八八,只不过有些话却是让这些个大臣们费解。

    “陛下在党内设立监察部门,以御史监察党内大小事务是否有差池,却是极好的,只不过这党内讨论,举手表决,却是。”

    此刻,内阁大臣刘鸿训却是道。

    闻听此言,朱建却是一阵莞尔道。

    “默承,举手者,将右手自然竖直,便谓之举手,至于党内讨论,朕以为,皇党者,乃是朕之党,天下之党,凡是欲入吾之彀中者,皆为吾党人,到时朕便可在这乾清宫中,择取一大殿,以为吾党人会所,但凡有大事,皆入其中,共商议之,以作决断,此便是为党内讨论,举手表决。”

    闻听朱建所言,众人却是齐声赞道。

    “大善!”

    当然皇党党规,朱建大大小小列数了约莫十多来条,除了最为至关重要的忠君爱国为首要外,党内廉政问题却是另外一大事。

    对此,朱建在皇党内部专门设立一廉政处,专为党内廉政事宜。

    成立皇党已定居,而当朱建将党纲和盘托出之后,另外一重要事宜却是摆在了面前。

    那便是新官制的设立!

    “诸位,变法之首要,在于吏治,而吏治之首要,在乎官制,如今帝国上下官制,却是皆有不合理之处,朕常听闻,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帝国官制已然不符合世界之潮流,诸位或许不知,不过朕相信其中有一人定是知晓的,徐大人,您说呢?”

    朱建此言一出,那徐光启却是上前道。

    “陛下所言极是,老臣曾与西洋人多有接触,却是对西洋制度有所耳闻。”

    “哦,即是此般,徐大人,不妨与诸位大人开开眼界!”

    对于徐光启此般言论,朱建却是十分欣喜的,毕竟让一个本属于这个时代,且又是德高望重的老臣亲口说出,总要强于他朱建一家之言。

    “是,陛下!”

    朝着朱建拱手之后,徐光启却是讲开了。

    “臣曾与西洋神父历窦玛有过深交,曾是听闻历窦玛说起,在这西洋有一国,名唤大英帝国,他们也有皇帝,而且更为让人称奇的是他们有被称为议会的机构,这个机构里面贵族、僧侣、骑士以及被他们称之为市民的百姓参加的会议,另外他们的皇帝大力发展水师,不是用作防御,而是去海外开疆扩土。。。。。。”

    对于徐光启所言,众人却是听的玄之又玄,此等事件对于他们却是闻所未闻。

    “好了,诸位,徐大人所言,有些虽是有失偏颇,却也是西洋人真实的写照,朕要徐大人为诸位讲解,不过是想诸位了解整个世界的大势,好了,诸位,关于新的官制拟定,朕已经拟定完成,若是还有需要修缮之处,之后再做商议!老九啊,你替朕将拟定的旨意念一念!”

    说罢,朱建却是朝着一旁的曹化淳摆了摆手道。

    “且要记住,务必要精简些念!”

    最后,当曹化淳欲要宣读之时,朱建却是再次叮嘱道。

第六章 党规立,定官制!(二)()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帝国吏治腐败,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难当其任!朕为兴祖业,再造帝国辉煌,决心改官制,变法图强!”

    “。。。。。。”

    “今改官制如下,六部乃帝国枢纽,至关重要,改制具体如下,吏部,掌管天下官吏考核,之下有文选、验封、考功、稽勋四司,文选者,掌考文职官之品级与其选补升调之事,以及月选之政令,今改文选清吏司为考核司,职责不变。考功司,罢之,其考察官员政绩,并入考核司。验封司,司职不变,稽勋司,改为官籍司,掌百官出继、入籍、更名、复姓等事项。”

    “户部,掌天下财粮统计与支调,今改其为度支部,其下设立办事厅,管日常事物处理。设税务司,管理税收调度。设关税司,管理广州、登州、泉州等地督饷处,负责海关税收。设预算司,为帝国财政预算负责。设国库司,掌国库出入。设监察处,实行内部监察。”

    “兵部,其又分为二,改兵部为陆军部、海军部,其分别设办事厅,处理两部日常事务,其下有分别设立总参谋本部,负责各部之参谋事务,设总政治部,负责帝国军队思想工作,设总后勤部,负责各部后勤保障事宜,又设一征兵部,罢去卫所制度,实行征兵制度,帝国但凡满十八岁者,皆可入伍,设军事监察部,负责军队违纪事宜处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