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转过头来的老头对说话的男人点点头,这些小年轻,就该这么教训教训。
何仙姑现在门前,垫起脚也没看见有什么人来,心下不由有些嘀咕:这韦婆婆该不会是算错时辰了吧。
在何仙姑眼中,韦沅肯定是有通天本领的,只是偶尔有所遗漏,那也是正常的嘛,毕竟年纪大了。
曹家一行人爬得气喘吁吁才隐隐看到太砚观的观顶,曹王氏急急越过一众丫鬟婆子冲上前去,看见的是一个容貌秀丽的妇人站在破财的太砚观前。
“贵人可是求医?”
何仙姑打了个结印,看着那见头不见尾的队伍,低眉敛目问道。
“是,快带我去看看那个活死人肉白骨的婆婆高人!银钱我们家不缺……”
曹王氏听见何仙姑特意相迎,对这里的传言不由信了几分。
“韦婆婆不要钱帛,只要贵人第一个箱笼里的压箱物。”何仙姑脸色淡淡,多年的治病救人已经让她养成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
“压箱物?”
曹王氏想不起来自己第一个箱笼里的压箱物是什么,但却急急应好,别说是一个压箱物了,就算是全部的箱笼她也给得起。
“跟我来吧。”
何仙姑交待了一些事项,比如韦沅医治的时候不喜有人在场;更不喜喧嚣,所以大家都要尽量安静……
曹振看着那淡如止水的何仙姑微微皱了皱眉,他不相信这世上有这种高人,而且何仙姑出门来迎也极为可疑,说不定是什么人做下的筏子,就等曹家来钻呢!
绕过堂前的神像就到了后院,半夏愁眉苦脸的在打磨李家送来的那方山石,谁让她先前多了句嘴,说自个儿气力贼大,能把那山石打磨得更滑润。
韦沅点点头就把这事交给了她。
“我们来吧。”
半夏和剪秋接过那肩舆,肩舆上的妇人面如金纸,四肢微微发抖,头发干黄暗淡。
那四个婆子看着曹王氏微微点头,这才把肩舆小心翼翼放到两人手上,本以为两位娘子抬着肩舆有些困难,没想到两人轻轻松松抬得稳稳当当的。
肩舆上的曹颖根本没意识到换了人。
曹王氏要跟上前去,却被何仙姑拦下了:“夫人,还请守着韦婆婆的规矩,您也不是医者,进去无用。”
看着那肩舆进了一间普通至极的屋子,随后那两个小娘子就退了出来,曹王氏更是紧张:“那韦婆婆治病都不用人搭手的吗?”
何仙姑自然知道她的意思,只是话也不方便说得太满,只好笑道:“夫人不必担心,在这儿片刻就好。”、++!已经有300万的道友选择了,各种网友经典书单!不用再担心书荒问题!xhsjyd【
第四章 集市()
沿着山路,迎春忍冬拿着沉甸甸的荷包,心里着实欢喜。
她们很久没有见过银钱了,山下的村民们也都是苦哈哈,手里一年到头也没几个钱,看病拿药都是用自家的粮食鸡蛋来换,有些富裕一点的会给一条鱼。
“迎春姐姐,咱们今天要买些什么?”
还没到集市忍冬就开始雀跃起来,手里紧紧的捏着荷包,生怕出一点意外。
“买些米面,上次王家送来的麦子快没有了,再买点茶叶,茶具……韦婆婆这么厉害,定然会有贵人找上门来,没有茶叶也不好……”
迎春年纪最大,处理这些事更加得心应手。
“韦婆婆让我买下想买的第一件东西给她带回去,可是我看着什么都想买,到底该买什么呢?”
忍冬看着两边琳琅满目的东西,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两旁的摊贩喊着叫着,周围是来来往往的人群,好不热闹。
这是五天一开的大集,不仅店铺里热热闹闹,就连路边也支着不少篮子担子,有挑柴来卖的,有卖鸡蛋的,还有卖山里找来的干货的。
忍冬看得心猿意马,恨不得把东西都买上一遍。
“贵人,您看看,这可是雪狐,拿回家去养大了做件袄子,那可暖和了!”
一个穿着窄袖葛衣的山民举着手里的笼子冲一个男人兜售,男人有些犹豫,他穿的虽然是宽袍广袖,但是材质并不好,想来家里也并不是特别富裕。
“多少钱?”
男人问道。
“五百文,这个价格也不贵……”
山民见男人有意,立即喜笑颜开,西市上本就没有太多达官贵人会来,若不是他急着用钱,等三天北市开了后,那些妇人小姐给的肯定就不止这点钱了。
当然,北市不同这样混乱,他也只能买给那些有店铺的商家。
“这狐狸太小了。”犹豫一会儿,男人还是摇了摇头,那雪狐颜色很纯,在这兖州极难见到,只是实在太小了。
应该才生下来没多久,小孩两只手就能抱起来,买回家去也不知道能不能养活。
似乎下定自己的决心,男人不顾山民在后面叫喊,匆匆的就消失在人潮中。
“姐姐,你看它在哭!”
一直往这边看的忍冬看着那小狐狸眼睛湿润,心里一阵难过,拉着迎春的手忍不住走到那山民面前。
那山民见是两个女子,穿着和他差不多的窄袖衣服,也不招呼,任由忍冬蹲在小狐狸面前看。
“它太小了,咱们养不活。”
迎春摇了摇头,以前家里没出事的时候她也养过狐狸,狐狸是要吃肉的,这么小的狐狸也不能让它满大山的跑。
忍冬不说话,看着那小狐狸趴在笼子里,虽然已经有了日头,但还是冷得发抖。
“姐姐……”
迎春拉着忍冬,忍冬一步三回头,实在说不出那句买下来的话。
她刚才听见价格了,五百文!
实在太贵了!
一斗麦子只要四文钱,前些日子贵的时候也不过四文三,一担麦子便宜些,只要四十文不到。
五百文啊,可以买十多担麦子了,太砚观也不过这一个月才有了些银钱,哪里有这么多钱让她们买个吃肉的小动物。
而且她们也没带那么多钱。
“姐姐,那小狐狸哭了。”走了几步后,忍冬对那雪狐仍旧念念不忘,话语里带着几分让人难过的悲伤。
“可我们没有办法,这银钱是韦婆婆挣的,如果我们随意用了,韦婆婆会不高兴的。”
迎春将手放在忍冬头上认真道。
韦婆婆平时不爱说话,可是谁也不知道她是个什么性子,会不会在意这几百文钱。
迎春看着低着头不说话的忍冬轻叹一声,随即又总觉得自己似乎忘了什么事。
那卖狐狸的山民不断地揽客,可是来这儿的人只想着怎么能多买点粮米,对这狐狸几乎看都不看。
“要不买一担米吧,这样还便宜些。”
迎春恨不得把手里的钱掰成两半来花,一次性买一担粮食可以省下三文钱呢,都可以买三个孙家的肉包了。
“可是我们怎么带回去?”
忍冬想着那崎岖的山路,她们没有背篓,只提了一个篮子,她们两个人根本抬不上去。
“那就买一斗吧,咱们回去做个背篓。”迎春有些可惜的递过去四文钱。
旁边的小伙计听着两人商量立即笑道:“两位姐姐,咱们旁边就是卖篮子背篓的,你们买个背篓也可以多买几斗嘛,一斗麦子能吃几天。”
迎春笑着摇摇头,坚持只要一斗,出了门就对忍冬说:“隔壁铺子里卖的背篓至少要十五文,咱们去后山砍点竹子,自个儿做,又不费多大力气。”
忍冬笑了笑,明显有些心焉,想来还在想着那只小狐狸。
“也不知道这点钱够不够买茶叶。”迎春颠了颠手里的钱袋,她和半夏一人装了一百文,几乎就把这个月的香火钱装完了。
茶叶铺子是在四车道的大街上,门前用石板铺着台阶,两层高的小楼,门前的柱子擦的铮亮,洋漆在阳光下泛着光。
两人进去,小伙计正在招待别人,掌柜的抬起头来看了一眼随即就低下了头,这等穿着小伙计招待就可以了。
“两位姐姐要看点什么茶?”小伙计送走那位客人,笑嘻嘻的问两人。
忍冬平时也没喝茶的嗜好,只能等着迎春说话。
“有没有适合老人家喝的清茶。”迎春记得以前曾祖母似乎喜欢喝洞庭茶,祖父喜欢信阳毛尖,也不知道韦婆婆喜欢喝什么。
小伙计挠挠头,不知道老人家该喝什么茶,不由像掌柜的求助看去。
“老人家最好喝点茉莉香片,这还是扬州传过来的喝法,老人家喝了也不伤身。”
掌柜的抬起头温言建议道,迎春点了点头,以前七妹妹最喜欢喝茉莉香片,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多少钱一斤?”
迎春探头看了看那盒子里装的香片,片片分明,远远就有一股淡香传来,确实不错。
“三十文。”小伙计应道。
迎春微松一口气,以前只喝茶,哪里知道这些毛尖绿茶的价格,这茉莉香片价格不贵,但胜在合适老人。。,!。请
第五章 人归()
买了鸡蛋米面,还买了一匹布,打算给韦沅做身衣裳。
剩了一百多文山钱,迎春也不敢乱花,买了点香油就带着忍冬回太砚观,哪怕孙家包子的香味让她肚子咕咕的叫。
一大早上下山来还没吃过东西呢。
回去的时候忍冬特意看了那卖狐狸的地方,也不知道雪狐是不是被人买走了,总归那山民已经不见了。
“下次应该问问观主,咱们买点鸡鸭,到时候也不用买鸡蛋了……”迎春独自念叨着,她总记得这钱是韦沅的,心里花着不踏实。
要是养了鸡鹅,观里面应该就没那么困难了,也可以多收留几个无家无归的人。
迎春念叨着,发现忍冬突然不走了,回头一直看着原先卖狐狸的地儿,以为她还放不下:“那人已经走了,怕是……”
忍冬回过头来,迎春发现她脸上有些懊恼,眸子黑亮:“姐姐!婆婆不是说让我买第一件想买的东西吗!那狐狸就是我第一件想买的啊……”
迎春一愣,随即回过神来,她没意识到韦沅说的东西可能是活物,一时也有些急了:“那怎么办?那人走了,不知道是不是卖给别人了。”
“咱们过去问问!”忍冬是真想要那只狐狸,所以向来有些腼腆的她竟然急冲冲的跑到那卖狐狸的地方,问旁边发豆芽的妇人。
“你们是说王五啊?我和他一个村子的,狐狸没卖,他回家去了,有人带话来说他瞎眼的老娘摔了……”
妇人性子爽利,直接留给两人指了路:“就在王家村,到了你们说找王五就成,他现在肯定在家照顾他老娘。”
王家村两人是知道的,就在李家村上面不远,谢过妇人后,两人看了看天色,匆匆的往王家村赶去。
妇人看着两人的背影,奇怪的摇了摇头:“这年头穿粗布衣裳的不一定是穷人啊,都能买得起五百文的狐狸了。”
说着又啧啧两声,感叹王五的运气好,随便上山就捡了那么一个宝贝。
太砚观。
等了一盏茶的时间,曹岩明显有些急躁了,那屋门一直紧闭着,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曹王氏倒是安安静静的坐着,只是面无表情,手指一直无意识的在石桌上摩挲。
正当曹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