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兆不接话,她哪里好说婆婆的非议。
“别看我现在过到富贵顶尖上,可我和她们不一样,平武和你舅母出身就是富贵人,没吃过苦,也没见过穷人过得日子,我有时说的话,她们听得懂,但不能理解,有时我想说说家乡,说说种地,说说吃杂粮,她们哪里有体会?所以我没让她们跟着。”
高兆扶着太妃坐下,太妃说的话她非常理解,就像她,灰姑娘嫁高门,可能让她轻松说话的人没几个。
贾西贝算一个,钱玉兰她们,甚至是自己亲表姐都对她没了以往的平等,反而她们顾忌她了,说话开始注意。
可高门女眷,没有共同语言,加上不熟悉,就是府里的妯娌大嫂,也是点头之交,互相客气。
“外祖母,以后咱俩一起聊天,要是外祖母住公主府就好了,我天天去找外祖母说话,就是怕外祖母烦了我,该说:你烦不烦呀,叽呱叽呱的吵死了。”
太妃笑道:“不烦,我就爱听你说话,你说的我都懂,我说的你也明白,有时我说了句啥,她们不明白,又点头,我就丧气,懒得说了。”
高兆点头:“对,我太明白了,感觉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说完想起二爷,怪了,二爷是金屋里的金娃娃似的长大,为什么没有这种感觉?
难道爱情让人智商降低不仅仅存在女子身上?
还是二爷每次应付她?难怪不爱说话只是点头,哼!今晚要好好问问他。
太妃感叹道:“是呀,不是一个地方出来的人,说不到一块去。”
高兆听了这句话,觉得好诡秘,什么叫不是一个地方出来的人?难道
“外祖母,你从哪里出来的?坐什么来的?”
太妃好奇看她一眼,道:“不知我是从乡下出来的?坐着破车,腿都伸不开,离京不远的一个地方,歇了两天,把我们收拾了一下。”
太妃回忆的神色。
“我记得当时有个女娃,生了病,就不让她进宫了,把她留下,也不知她后来怎么样,不进宫也好,进去也不知能活几年。”
太妃给高兆说了认识的几人,还有当姐妹的一人,都没活着出宫,具体没说,怕吓着她。
高兆感叹道:“所以我觉得我很有福,我小时候家里虽然不富裕,可我们没有饿肚子,最主要是我爹娘对我们个个都心疼,没有说因为是女娃就不重视,我爹说女娃男娃都是菩萨给他的宝,那年我娘生天意很危险,我爹头发都白了一半,说孩子不能没有亲娘,有人说我娘长得好,嫁我爹可惜了,可我娘从来都说嫁我爹一点不后悔,不认识二爷的时候我就想,我也要嫁一个像我爹那样的男人,对媳妇孩子好,有没有钱都能过得舒心。嫁给二爷,不是因为他是公主之子,是二爷给我说,会对我像我爹对我娘一样,所以我才嫁给他。”
太妃哧哧笑:“薰生挺会哄人的嘛。”
“嘿嘿!所以我一点都不亏,二爷就是菩萨给我的宝。”高兆不害臊的说道。
“你也是菩萨给薰生的宝,外祖母谢谢你,外祖母过了一辈子,只羡慕人家两情相悦恩爱一辈子的人。你婆婆也有福气,太多人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辈子也这么过了,女子不像男子,操劳一辈子,心里再没个落脚处,太苦。”
这个高兆认同,别说这里,就是千年后,女子为了那个落脚处,付出所有的人大把。
突然想起梁梅雪的小姑子,为何这么容易原谅了夫婿,为何俩人吵吵闹闹,仍旧原谅他,而不是心死忽视夫婿。
很多妇人只管好内宅,只要地位不动摇,管夫婿纳妾,因为心里没有他,而争吵原谅又争吵又原谅,是心里有他。
高兆就把这事给太妃说了,也说了自己的分析,两个长不大的妈宝过日子不成熟。
太妃道:“这样的也有,不过少,有的女子娘家惯着,嫁了人当媳妇受不了苦,如果婆婆严厉些,丈夫沉稳点,慢慢的也就明白了,不明白更受罪。最苦的是嫁了那样的男人,一辈子长不大,父母都没教好,媳妇怎么教?能教的媳妇那心智得够,普通人是拿他没办法,到老还是孩子气,就是长了胡须的孩子,女人能怎么办?儿子养大了娶媳妇可以撒手,男人他不死永远不可能撒手,不定会惹出什么麻烦。”
高兆使劲点头:“对对对,我当初以为二爷是这样的,所以不愿意,吃苦不怕,夫妻俩一同承担,就怕自己累死,人家还活蹦乱跳哪。”
太妃呵呵笑:“你表舅回京给我说了你的话,我一听就明白了,我给你表舅说:高家的闺女聪明,想的明白,别看那富贵,只是一时,一辈子的包袱她不扛,精着哪。”
高兆嘿嘿:“外祖母,我一点也不聪明,我就是懒,不想扛,也没力气扛,女子生儿育女要扛身上,再把相公扛身上一辈子,太累了。钱多了多花,少了少花,我爹也不会把我嫁给穷光蛋让我受苦,何必为了没必要的富贵把自己一辈子搭上?到时累成狗活该。”
“那你现在累不累?”
“呃,也累点,生儿育女肯定累,但,累并快乐着!”
太妃又哈哈笑。/1313607/
984 复读机()
“要不我说最爱听你说话。”
高兆嘿嘿笑,那是你们没有听过太多的现代话,梗太多了,张口就是。
“外祖母,我听说程家那个老太太是范家的,就是国公夫人以前的未婚夫家,你老给我说说咋回事呗。”
“范家的呀,那个范家读书读傻了,女子按照书本教导,要求媳妇也要那样,一个个跟木头人似的。”
高兆觉得奇怪,问道:“那为何还有人把闺女嫁给他家?”
“有认同的呀,觉得那才是规矩,也有为了利益,哪管自家闺女死活。这点我服尤太夫人,当年范家让她闺女受望门寡,她不同意。年纪轻轻的没没成亲当寡妇?日子能好过?为何有的寡妇越老越刁钻刻薄,日子不顺心,没个说话人,一辈子不能穿红戴绿,有的人家吃食上再苛待,也不是苛待,是不让沾荤腥,吃的清汤寡水,日子过得也清汤寡水,时间久了,能不变得古怪吗?自己古怪了,见不得别人好,儿子娶了媳妇,那就更见不得媳妇过得好,恨不得媳妇和她过得一样,心里才舒服。外人她管不着,只能管自己媳妇。”
太妃说完摇头,道:“这个风气不好,守寡应该看个人,愿意守,那是她心里有执念,那还好过些,不愿意的,逼着守,害人害己害儿孙。不过,大多数是自己愿意守,不守能怎么办?夫家不会让女的带走儿女,当娘的舍不得孩子,只有留下。范家那会是强迫尤家女守望门寡,人家没成亲,没子女,哪里会愿意?更何况是有名的护崽的尤夫人。范家以为站在礼教规矩上,大言不惭。屁!在权势跟前,啥都不是。尤夫人把闺女嫁给国公爷,范家一样不敢放屁。我是认同尤夫人,就算嫁个老女婿也比守望门寡强,如今一儿一女过得多好。”
说完看着高兆笑,“她闺女要当你弟媳妇了。”
高兆道:“谁都清楚,当初不是因为国公府是五月女,国公府也不会盯上我娘家,就像当初”
就像当初你们盯上我一样。
太妃戳了她额头一下,道:“是,是我们盯上你了,你刚也说了,嫁给薰生你不亏,这样扯平了吧。”
高兆不好意思一笑。
眼神看见金豆自个在吃黄金糕,竖着耳朵听着,这个小家伙最爱听大人说话,就像她小时候一样,她小时那是听得懂,也不知金豆能不能听懂。
太妃看金豆一眼,道:“又不是非礼勿听,没事,我小时候,家里就那么大地方,冬天挤一个屋,乡里来串门的说啥的都有,谁还避孩子?其实小儿也没兴趣听大人说,自己玩自己的,还觉得她们嘻嘻哈哈说的烦。”
那也是,大人想给孩子说点啥,教点啥,哪个孩子细心聆听?都是一脸很不耐烦的表情。
“刚说到哪了?对了,说到范家,范家那么教导女子,是出来些循规蹈矩的模范女子,嫁到别人家贤惠的很,自然有人家会娶,可有的老了是个刻板老太太,有的该活泛的没活泛,一辈子受拘束,老了偏宠一个儿孙,惯的没样,就像程家的,这是害子孙,只不过她不知是害。其实这样的人自私,为了自己的老了松快,用惯孙子的理由来满足自己。仗着年纪大,多年的伏低做小可要好好舒展下,才不顾子孙如何,只想自己痛快。”
高兆拍巴掌,道:“哎呀,外祖母说的太对了,什么叫睿智,说的就是外祖母这样的。”
太妃笑,“你别给我带高帽子,我小时候没读过书,只是见得老夫人老太太多,一个人呆着,想的多。还有,跟了成宗帝十三年,我对,对成宗帝很敬佩,也从他那学到很多东西,首先学会了认字,可以自己看书,平武姐弟成亲后离开皇宫,我一个人在宫里,呆着没事看看书,不认识的字记下了,等你舅父进宫问他。所以别人不知我认字,只是不会写,不想招人耳目。我也不从宫里拿书,都是你舅父带给我,看完了他再拿走。喜欢看的几本放着,你舅父说是他的。我听说你不怎么爱看书,这个不好,看书能让人明理,我这么多年看书打发日子,看书也能让我心平气和,不然日子太难熬。”
高兆道:“我记下了,以后和金豆一起念书。”
太妃道:“用不着,空闲时看几页,以少积多,不懂的问薰生,他读书比你强点。”
高兆呵呵,“不是强点,是强太多,我就是算学比他厉害。”
洋洋得意,臭美的表情,金豆都看了她一眼。
“我让人给西贝捎信了,让她也来,她家那个小儿太顽皮,带出来让他好好玩玩。“
高兆正想建议太妃让西贝过来,人多了热闹。
说到这,听见院门外贾西贝的声音:“曾姑祖母,表婶,我们来了。“
“我们来了,我们来了。”
一听那学舌的就是豌豆她弟王自明,比金旺大两个月,已经开始学话。
“你闭嘴,吵死我了。”贾西贝的声音。
“闭嘴闭嘴闭嘴。”
高兆笑死,复读机吗?
贾西贝抱着儿子进来,旁边跟着豌豆,后面一好几个下人,全部抱着东西。
“哎呀,本来早该到了,豌豆她祖母一会要拿上这个,一会要准备这个,瞧,跟搬家似的,都是自明的东西,光衣服就几大包。”
高兆起身,让她把自明放竹板上。
贾西贝甩胳膊,说:“累死我了,一路我得抱着他不松手,怕他折腾掉下去。这个小子怎么这么好动?现在我婆婆都怕了他,一个人根本看不住,不错眼的盯着,都不知他会干啥坏事。天天挨揍还不长记性。我都恨不得给他喂药,让他睡着。”
太妃道:“孩子都慢慢教,心急不来,你小时也爱动,在小娘子里算是好动的,你祖母祖父也没揍你吧。”
“我娘可没少揍我。”
说了这句她也不再提,问:“金旺怎么没来?”
“我婆婆带着,得留一个在家。”
贾西贝冲着儿子道:“你要是捣乱就送你回家,让你祖母带你。”
王自明:“回家回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