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欣赏着她略显夸张的腰臀曲线,杨昆小声嘀咕了一句:“看一眼又不会怀孕……”
酒后口渴,不经意地就着水杯喝了几口半温的清茶,看到杯沿浅浅的口红印才反应过来,把杯子递还给傅青梅,有些尴尬地说:“口渴得紧了,不好意思。”
傅青梅丝毫不以为忤,接过去拧上盖子,走过去关空调,随口说道:“没事,反正也凉了,就当倒下水道里了。”
就当……倒下水道里了……杨昆一脑门黑线。
晚饭还没准备好,知道老妈一向视厨房为她老人家的自留地,谢绝任何人进去帮忙或者添乱,杨昆就在舞蹈室里和傅青梅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说了会闲话,不知不觉间,话题转到她眼前的麻烦上,他问:“姓段的小子最近有没有骚扰你?”
傅青梅没有直接回答,掏出呼机递给他,“自己看吧。”
杨昆大致能猜到一些内容,没有接,而是问她:“那天……你拿给我听的东西,没有送出去?”
她摇摇头,“虎毒尚且不食子,真让他老子听见那些恶心人的话,估计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反而……算了。”
杨昆猜她没说出来的那半句话很可能是“打草惊蛇”。
结合她头一次在这里过夜那天的言行,他认为她手里肯定还有底牌,而且不止一张。
就是不知道她会选择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把它们打出去。
犹豫了一下,他还是没把段志城派人来易阳找她的事说出来,只是随口问:“过几天我要去趟南方,有没有兴趣一起去散散心。”
傅青梅有些向往,仔细考虑了一会,摇摇头,说:“培训还有两周才能结束,时间来不及。”
由于场地限制,新招聘的员工只能分批培训,如果不想降低训练质量,原订10天的培训时间便要被迫延长一倍,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周日早上,晨练完之后,杨昆跑到菜市场美美地喝了两碗羊汤,然后到火锅城和二叔见面。
算上试营业那两天,整整两周过去,人们对喜羊羊这个品牌的追捧热情丝毫没有消退,连带着何平操持的烧烤吧也是天天爆满,统计过昨天的营业收入,杨昆、杨建军跟何平都很满意,对于正在筹备中的分店的期望值也在同步上升。
当然,火爆的生意难免引来同行的眼红,一大批跟风者也相应而生。
据杨昆所知,除了几家老牌国营饭店纷纷推出自己的羊肉、肥牛系列火锅之外,仅正在装修准备开业的同类饭店就有七八家,其中两家甚至就开在喜羊羊的旁边。
对于这种一窝蜂的盲目举动,杨建军显得忧心冲冲,杨昆却不以为意。
做餐饮,向来是饭店越所堆的地方人气越高,从这个角度来说,同行也不一定就是冤家。
喜羊羊的市场定位和目标群体划分很明确,针对的就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富裕人群。
习惯了这里的优质服务,再去那些不上档次的小饭店,自己都会觉得掉价。
蛇有蛇道,鼠有鼠窝,只要那些跟风者不触及到喜羊羊的根本利益,也就随他们去。
第204章 :交通事故()
老话说得好,同行不同利。
火锅的味道可以模仿,装修风格和服务水平也可能相似,但真正关键的部分,企业的经营理念,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却是那些只知道跟风而上的后来者们学都学不来的。
还有一点,早在筹备初期,杨昆就把饭店的整体装修效果图、包括喜羊羊和灰太郎等卡通人物形象在内,向有关部门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并就“喜羊羊火锅城”这个品牌申请了商标保护,甚至对可能引起消费误解的读音与字体相近的商标都进行了近似注册,就是为了预防模仿、盗用甚至恶意抢注的不良行径。
只是为了说服那些产权意识淡薄、不知道品牌价值和无形资产为何物、甚至不知道经过第一次修正后,国内商标法已经有相关规定的办事人员,却很是费了杨昆一番手脚。
听完侄子的解释,杨建军才稍稍放下些心。
杨建军清苦了半辈子,对于钱一向很小心看重,加上骨子里谨小慎微的天性,从来不敢把大额现金留在手里超过24小时,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把头天的营业收入存进银行,今天自然也不例外。
仔细地把归置好的几摞钞票装进从不离身的人造革包,杨建军问侄子:“我跟市印刷厂那边约好了,今天上午过去谈合同,顺便去西郊冷库和那几位小老板见个面,你要不要一块过去?”
既然决定了逐步放手任二叔等人发挥,像订制分店开业所需的促销品之类的琐事自然没必要亲自出马,杨昆摇摇头,说:“二叔你拿主意就行,我就不去凑热闹了。”
看看窗外的天色,杨昆补充了一句:“天气不好,等会可能下雨,叔你刚学会开车不久,路上尽量开慢点,市里不比咱县城,交警查得严,中午千万别喝酒。”
杨建军点点头,“放心吧,你叔出了名的慢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
送二叔出门之后,杨昆留在办公室核对这些天的收支情况。
听到雨点打在窗户的噼啪声,他朝窗外看了一眼,天色比刚才阴得更沉,乌云仿佛就压在人的头顶一般,过低的气压使他的心情也跟着沉闷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雨势渐渐变小,转而飘起了细微的雪花。
杨昆走到窗前,推开窗户,看着外面街道上一层细密的白霜,忍不住开始替二叔担心。
这样的天气,能见度低,加上路面湿滑,别说二叔这种半把刀,就是老手也很容易出事。
仿佛为了验证他的不详预感,办公桌上的电话突兀地响了起来。
习惯地看看墙上的表,刚过10点。
开业这段时间以来,要处理的杂事太多,杨昆还没来得及往楼上再装一部电话,是以现在的号码是和楼下大堂那部订餐电话共用的。
铃声只响了两下就停了,估计是楼下有人在接。
鬼使神差般地,杨昆走过去,轻轻拿起了听筒。
“……喜羊羊火锅城?那就对了,有个叫杨建军的开车撞人了,你们赶紧派人过来处理……”
齐小霞在电话里连声追问:“喂,喂,对不起,请您再说一遍,是谁开车撞人了……”
对方的语气很不耐烦:“杨建军!是你们那的人吧?我跟你说,赶紧来人处理啊,不然送拘留所了,市交警支队,第一大队,快点的!”
听着话筒里传来的一阵阵盲音,杨昆一颗心就直往下沉,转念一想,万幸只是交通事故,本人应该没事,又有些如释重负。
沉下心来,杨昆仔细分析,认为以二叔的慢性子,又是遇上这种鬼天气,车速肯定不会很快,多半可能是刹车不及时和人发生的刮蹭,问题应该不会太严重。
急促的脚步声从楼梯口传来,在门口停下,随即响起了敲门声。
杨昆沉声道:“请进。”
齐小霞推门进来,粉面涨得通红,气喘吁吁地说:“杨经理他……他开车撞人了,被扣在市交警支队第……第一大队,通知……咱们派人过去处理!”
杨昆不动声色地点点头,说:“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看着他沉稳的表情,齐小霞焦急的心情为之一缓,勉强笑了笑,“那我先下去了。”
等她关上门后,杨昆眼中才闪过一丝焦虑,抄起电话,拨通了县交警大队车管所的号码:“喂你好,办证大厅吗,麻烦找一下小吴……哦你就是啊,真不好意思,一下子没听出来……是我,杨昆,头几天刚见过面……对,你好你好!”
简单客套了两句,杨昆问:“吴哥,跟你打听点事,市交警一大队管着哪个辖区……武灵区啊,地址在……行我知道了,哎对了,你在那边有没有熟人……这样啊,没事,没事,就是帮朋友打听个人……好好,改天等吴队长从省城回来,咱们抽空坐坐。”
放下电话,杨昆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算了下时间,他打消了联系吴清江的念头。
在他看来,就算能联系上正在省城学习的老吴,他能帮上忙的可能性也不太大。
虽说易阳县交警大队受县公安局和市交警支队的双重领导,在日常业务方面跟支队的联系还要更紧密一些,不过老吴还没正式走马上任,和支队的领导间还没建立起直接的利益链条,仅凭在派出所任职期间处下的交情,于事无补。
仔细盘算手头可以运用的关系,杨昆发现,大概只有市治安支队的冯庆华和县公安局长周学礼才能直接和交警支队对话。
不过在没有弄清事情原委,没搞明白这次意外究竟是一般的交通事故,还是有人故意设局下套之前,杨昆也不准备搞得人尽皆知。
冯庆华和周学礼都是沉稳内敛的性格,欣赏的是每临大事有静气的人物,如果自己表现得慌慌张张如同毛头小子一样,反而会降低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
假如事情不像杨昆设想得那么恶劣,只是单纯的交通意外的话,能用钱摆平的事,就没必要轻易动用好不容易处下的关系。
第205章 :谋定后动()
考虑了不到半分钟,杨昆给三皮哥打了个传呼。
不一会,电话回了过来。
杨昆问他:“有没有时间,陪我到市里办点事。”
王波问:“你办事一向独来独往的,遇到什么难题了,想着拉哥一块出马?”
杨昆说:“二叔开车去市里,出交通事故了,现在被扣在交警队。”
王波脱口说了句“卧槽”,问他:“严不严重,人有没有事?”
杨昆说:“打电话通知的人说得挺含糊,只知道他开车撞了人,具体情况还不清楚。”
王波说:“自己没事就好,我找辆车,一会过来。”
杨昆想了想,说:“我回去拿钱,咱们在我家碰头。”
下楼借了齐小霞的自行车,一路风驰电掣地骑回家,回卧室翻出用报纸包着的3万元现金,装进从南方买回来还没用过的手包里,见几摞厚厚的钞票将不大的皮包撑得鼓囊囊的,拿在手里太扎眼,又抽出来两扎百元大钞,分别揣进上衣两侧内兜,只在包里留了两扎50元的现金。
往身上揣了两包中华烟,走出家门,拐到楼前时,正看到三辆面包车在路边停下,王波从领头那辆车上跳了下来。
杨昆迎上去,透过车窗朝车里瞅了一眼,见里面塞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连常三都挤在第二排座位上,估计另外两辆车里的人也少不了,觉得有点好笑,问王波:“又不是上山打狼,搞这么大阵仗干嘛?”
三皮哥正色道:“不在咱们的地盘上,怕对方整什么妖蛾子,多去点人有备无患。”
杨昆想想也有道理,便点了点头,见车里没空地了,对王波说:“叫哥几个等我一下。”
跑回楼上,敲开舞蹈室的门,他对傅青梅说:“车借我用用。”
她找出钥匙给他,埋怨道:“都快成你的专车了!”
杨昆没心情跟她斗嘴,挤出个勉强的笑脸,扭头就走。
看他行色匆匆,傅青梅心里犯疑,走到临街的落地窗前向下望去,见十几号小青年正围着几辆面包车活动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