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步步生莲-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这里就是白马寺。”在到了白马寺之后,高长恭的气质就发生了一丝变化,依旧高贵清华但是也带着一丝上位者天生就有的俯瞰苍生的骄傲。

    三人面前就是白马寺的山门,山门是牌楼式的三洞弧券门,单檐歇山顶,正面镶嵌“白马寺”匾。山门外,一对石马分立山门左右相传为白马寺出建成之后,白马寺的驮经之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山门是一并排三座拱门,代表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盘门。

    “白马寺最出名的景点有清凉台,大佛殿,齐云塔,大雄殿,毗卢阁五处。”站在山门前,高长恭向赫连青城和蓝素素简单的说明了白马寺比较出名的几个地方。

    “有劳长恭兄一一为我们解惑了,”赫连青城神色肃穆,蓝素素也收起一脸的慵懒,正视着高长恭。

    “好,我们一边上山一边向你们介绍。”高长恭也不在谈笑,见两人的态度也愿意为两人讲解。蓝素素与赫连青城也不再多话,跟在高长恭的身后向寺庙中走去。

    “清凉台被称为“空中庭院”,是白马寺的胜景寺内住持和尚相如曾作诗赞美道:“香台宝阁碧玲珑,花雨长年绕梵宫,石磴高悬人罕到,时闻清磬落空蒙。”这个长43米,宽33米,高6米,由青砖镶砌的高台,具有天月建筑的鲜明特色。清凉台上就是毗卢阁,毗卢阁是白马寺内最后一座佛殿,坐落于清凉台上,系一组庭院式建筑,我风辰国的历代皇帝幼年时都曾在清凉台读过书,我父皇也是其中之一。”说到这里高长恭心中也有一丝骄傲。

    “这白马寺果然不简单,不知唱功熊是否也在这里读过书??”

    “我幼年时曾有幸被父皇送到这里与太子殿下和五王爷高渐离一起在这里读过两年书。”高长恭平静的说。

    赫连倾城并未搭话,只是觉得这高长恭果然是风辰国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之一,单单是从在这里读过书这一点就可以肯定。

    “清凉台不仅是我风辰国历代皇帝读书的地方也是是历代高僧翻译经书弘扬佛法的地方,在寺中位置最高,长43米,宽33米,高5米。正面大殿毗卢殿为重檐歇山楼阁式建筑,长15。8米,宽10。6米,阁内正中有一座砖台座,设一木龛,龛内供奉一尊毗卢遮那佛像,左立文殊,右立普贤,这一佛两菩萨,在佛教中合称“华严三圣”。毗卢阁外两侧有两座配殿,即摄摩腾与竺法兰配殿,分置二高僧泥塑像。”高长恭接着说道。

    “大佛殿是白马寺的主殿,建在1米高的台基之上,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后壁和两侧山墙以楔型砖石叠砌,形制比较罕见。在殿脊的前后部各有四个大字,分别是“佛光普照”和“法轮常转”。殿的中央供奉有释迦牟尼佛、阿难、迦叶二罗汉、文殊和普贤菩萨像,殿后有观世音菩萨像。殿东南角悬挂着我风辰国开国皇帝高欢下令铸造的一口大钟,这口大钟重2500公斤,上刻铭文‘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以示意每次敲钟都是为民祈福;大佛殿之后,是一座悬山式建筑“大雄殿”。它长22。8米,宽14。2米。殿前有一月台,是寺院内最大的殿宇。由歇山顶改为悬山顶,面积有所缩小。殿内贴金雕花的大佛龛内塑的是三世佛:中为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尊佛像前,站着韦驮、韦力两位护法天将的塑像,执持法器。两侧排列十八尊神态各异、眉目俊朗的罗汉塑像,背后殿壁上还排列整齐地刻镂着五千余尊微型佛像;齐云塔位于白马寺山门东侧,是一座玲珑古雅、挺拔俊秀的佛塔齐云塔是一座四方形密檐式砖塔,13层,高25米。它造型别致,在古塔中独具特色,不可多得。齐云塔前身为白马寺的释迦如来舍利塔。”

    边走边说,高长恭将白马寺的主要建筑介绍完毕的时候三人已经进入山门之中,向山上走去。此时,白马寺的山门外,一位身着墨色锦衣的公子正策马而来,若是细看他的容貌与高长恭也有三分相似。

三十七 初见() 
进入山门便有知客僧前来引导三人,引导蓝素素三人的知客僧很年轻,容貌清秀,高长恭将自己的腰牌递给知客僧。

    “烦请师父将这块牌子递给方丈,就说故人来访,希望拜见他。”佛教是风辰的国教,高长恭虽然身为王爷但是也对寺庙中的僧人十分客气。

    “好,施主请稍等。”接过高长恭手里的牌子,知客僧并不意外,白马寺可以说是风辰国最大的几所寺庙之一,时常会有达官贵人前来拜见主持,再说出家人讲求的是无欲无求四大皆空,自然不会那么市侩。

    “有劳师父了。”高长恭施以一礼,蓝素素与赫连青城都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站在一边,对于高长恭的举动并没有异议。

    知客僧还以一礼然后向寺庙中走去,三人便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在寺门口的一棵菩提树下的石桌前坐了下来,这颗菩提树树干粗壮雄伟,树冠亭亭如盖,此时菩提树已经开花,微风一过,花瓣便簌簌而落下,如同飞雪一般轻盈。

    这番景象让蓝素素不禁有一丝伤感,看着这无数的飞花,盛开的时候在绚丽多姿最终也逃不过随风飘落的结局。

    “素素在想什么。”见蓝素素眼底弥漫着淡淡的伤感,高长恭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想到她此时也许想起了以前那些不开心的往事心就隐隐地疼。

    “没什么,只是看着这些花,盛开时的时候如此美好,却也逃不过凋零飘落的结局,有些伤感,自古红颜薄命说的就是这样吧。”蓝素素苦涩一笑,心中再次闪过前世自己临死前的画面,也真的算是红颜薄命吧。

    “素素,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蓝素素的话让高长恭与赫连青城心底一惊,她年纪才那么小就这样的触景生情,伤春悲秋,那么过去的她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只是她不说自己也不能一直追问,毕竟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没事,我只是一时感慨而已,这里是佛门清净地,触景生情一时有感而发罢了。”见两人用有些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蓝素素心里说不感动是假的,想想以前再想想现在只觉得有人关心挺好的。

    “没事就好,等知客僧回了话我们也该好好的参拜一下,难得大家有时间一起来这里,不然的话就可惜了。”赫连青城见蓝素素并不想多说也不好再追问只得转移话题。

    “是啊,我来过洛州数次,还没有来过白马寺,今日来了也算是有缘,见着这菩提树;倒也让我有些福至心灵的感觉。”蓝素素有些感慨,自己前世曾经读过一首菩提偈眼前的菩提树枝繁叶茂,蓝素素情不自禁的念了出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蓝素素话音刚落,高长恭与赫连青城两人都还处于震惊之中素日里蓝素素十分爱看书却从来不曾看过佛经这样对于佛法有着深刻了解诗句,更像是看破红尘无关生死。

    “阿弥陀佛,老衲有礼了,施主第一次来白马寺,却说出这样精通佛理的一首诗,想来女施主一定与我寺非常有缘。”一名身披红色袈裟留有胡须的老和尚双手合十向蓝素素施以一礼。

    “方丈有礼了,”蓝素素同样双手合十还以一礼,蓝速速之所以确定来人是方丈也是有原因的,其一在寺庙之中只有地位崇高的人才可以身披袈裟:其二,在寺庙之中只有修为高深的和尚才可以留胡须,一般的和尚是需要每天净面的;其三,之前高长恭求见主持方丈,加上他曾经在白马寺读书,说不定方丈就是他的老师,皇子亲临方丈自然是要亲自接待的。

    “七王爷有礼,这位公子有礼,”老和尚并没有反驳蓝素素的话,看来蓝素素的猜测是对的,方丈依次向高长恭与赫连青城行李,两人同样还以一礼。

    “老师请勿多礼。”高长恭微笑道,蓝素素果然没有猜错,方丈正室高长恭在白马寺读书时的老师。

    “不知七王爷前来,有失远迎,还请恕罪。”方丈依旧很客气,出家人心境平和,并不以自己曾经是皇子的老师就目空一切。

    “长恭知道今日是老师开坛讲经的日子,所以特地带着两位朋友前来拜访,还希望老师不要介意长恭打断了老师讲经。”高长恭语气之中充满尊敬,自己很清楚这位方丈的学识渊博,年轻时曾经云游天下见识广博,否则父皇也不会将自己兄弟三人送到这里读书。

    “几位贵客前来,不知是否愿意听一听讲经,”方张见高长恭并未过多的介绍蓝素素与赫连青城也并没有多问,仿佛已经将所有的事情洞悉于心,依旧礼貌客气周到有礼,之时蓝素素觉得方丈看她的眼神似乎别有深意,她心中疑惑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不知青城兄意下如何?”高长恭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询问赫连青城的意见,毕竟他是一国太子,算是贵客不能怠慢。

    “今日前来有幸得见方丈实乃倾城的荣幸,倾城一直十分神往佛学文化,既然今天是方丈开坛讲经的日子,岂有不听之理,只是青城见识浅薄还望方丈答疑解惑。”赫连青城十分客气。

    “三位贵客请跟我来,”方丈转身向寺中走去,高长恭三人紧随其后。

    就在三人跟随方丈进入寺中之后,那名骑马而来的锦衣公子也到了山门下,他将马寄存在白马寺专门寄存马匹的地方之后也向山门走去。

    方丈带着三人并没有在大雄殿和大佛殿多做停留,沿途的僧人见到蓝素素一行都纷纷的停下行礼,他们也停下还礼,走了两柱香的时间方丈将三人带到了清凉台,果然如高长恭所说清凉台是讲经传道的地方。

    进入清凉台之间清凉台的建筑果然如高长恭所说是整个白马寺最高的地方,是一所庭院建筑,主殿毗卢阁就建立在高台之上雕梁画栋,横梁上皆画有各种彩绘讲述着一个个佛家典故,周围还有供人居住的殿阁,院中偏植桦木,其中以菩提树为最多,毗卢阁右侧有一条小路通向后院颇有几分‘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感觉。

    “方丈大师,长恭,我不太理解佛经进去也是对佛法的亵渎,你与清城去听方丈大师讲经,我在这清凉台里转转吧。”进入清凉台之后蓝素素出声叫住三人,自己并不信奉佛教进去也算是滥竽充数,对佛祖不敬还是不要进去好了,就当是一般香客游玩一番吧。

    “阿弥陀佛,女施主几人如此说,老衲也不勉强,还请施主在园中游玩,讲经很快就会结束。”方丈见蓝素素并没有去听讲经的意思,也没有勉强,只是叮嘱蓝素素不要走得太远。

    “素素明白,多谢方丈提点。”蓝素素施以一礼,方丈还礼。

    之后高长恭与赫连青城就跟在方丈后面进入了毗卢阁,而蓝素素则在院中看着这些花花草草,她沿着毗卢阁右边的小径向后院走去,后院中有个不大也不小的荷塘,此时正值初春荷叶发芽,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