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鹿执紫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事,她纳闷的问道:“老敖,这鱼有攀爬的天性吗?”
敖沐阳道:“有,而且你看咱们现在待在这里把它们吓成什么样了?它们肯定要往高处爬来远离咱们。”
看着弹涂鱼爬高,一行人便离开了。
朱朱担心这些鱼远离水面会死掉,敖沐阳让她放心,他们一走这些鱼就会跳下来往海里爬的,它们有攀爬的天性,更有追逐潮水的天性。
海边的滩涂地里有文蛤,这是一种很鲜美的蛤蜊,乾隆下江南吃到后,更是称赞它是天下第一鲜。
红洋文蛤是特色海产,它们个头大、味道鲜美,多栖息于浅海的沙泥底,最喜欢生活在有淡水注入的河水湿地与潮间带等地区,刚才敖沐阳在滩涂地里插软管的时候发现了它们。
夏季捞文蛤最是简单,秋冬季节温度下降,文蛤会往泥沙底下钻,最多能钻下去二十多公分,那时候的野生文蛤是特别难找的。
而现在温度上升,文蛤忙着出来晒太阳,它们即使不直接钻出地面,也会接近地面,伸手在泥水面上划拉几下子就能找到它们。
甚至,在五月下旬到六月下旬这段时间里,抓文蛤都不用把手伸进泥沙下面,它们这时候会在地面上跑流。
所谓跑流,指的是具有随水质因子变动或生长习性而由中潮区向低潮区下带移动的过程,说白了就是有些海洋物种会随着潮水变动位置。
文蛤在生长过程中除能借助其斧足移动外,还可以通过分泌明胶质带而随潮流移动,这就是文蛤跑流,主要在5月下旬到月下旬和9月中旬至下旬这两个阶段。
他们一脚深一脚浅的走在滩涂地上,低着头就能看见文蛤,敖沐阳不一会就找到了十多枚,全有婴儿巴掌那么大。
看见他们在寻找文蛤,将军们会来帮忙,它们在滩涂地上转悠着,时不时就会叼着文蛤送给敖沐阳或者鹿执紫。
对此朱朱很是羡慕,她说道:“我妈妈养的那个屁屁就会吃喝拉屎尿尿,它从来不会帮我忙,不过倒是帮六妹忙来着。”
六妹说道:“帮我什么忙了?”
朱朱说道:“寒假作业不就是屁屁帮你撕掉的?你可是一个字没写啊。”
六妹嘴角跳了跳,无话可说。
鹿执紫问道:“端午节你们是不是也有作业?”
两个丫头脸上同时露出了惊恐的表情。
1382。报恩(2)()
他们下船的时候没想着捡文蛤,全凭临时起意,所以就没做好提前的准备,除了带着一个充气垫,再没带其他的东西。
这片滩涂地平时没什么人来,资源保护的不错,恰逢六月中旬,文蛤纷纷从泥沙中钻出来准备跑流,甚至用不着伸手去摸,就靠眼睛寻找就能发现不少文蛤。
最终他们收获了一小堆,四个人捡、将军等毛孩子帮忙,他们干活的效率很高——这还是因为有弹涂鱼被吓得乱跑而吸引了毛孩子们不能专心捡文蛤,否则能捡到更多。
捡到文蛤多了,他们没有工具能带回去,朱朱大模大样的挥挥手说道:“小阳叔,去船上拿篮子吧。”
敖沐阳道:“不用篮子,看小阳叔的本事。”
他脱下外套系起来,这就成了个袋子,鼓鼓囊囊装上了好些文蛤。
带着文蛤上了船,鹿执紫问他道:“怎么打算的,烤文蛤还是辣炒?”
敖沐阳搓了搓手道:“都可以,今天得到的文蛤多,再换一种做法,让你们知道为什么它被叫做天下第一鲜!”
这种做法很简单,他把蛤蜊清洗了好几遍,彻底干净之后,放入锅子里加了一点清水,再用一个大碗把蛤蜊给反扣其中,就这样蒸了起来。
随着热气冒出来,大碗下面跟放了个蛤蟆似的,咕嘟咕嘟轻轻跳动起来。
随之,一股鲜味弥漫开来。
蒸了几分钟,敖沐阳断电散热,锅子里出现了一些略带浑浊的汤水,这是蛤蜊**,因为色泽略白如奶而得名。
锅子里汤水不多,一人只分了一杯,敖沐阳擦着手说道:“尝尝吧。”
六妹说道:“不是吃肉吗?文蛤肉都在下面呢。”
朱朱说道:“不是吃肉,就是喝汤,这样蒸文蛤的汤是非常鲜的,我跟妈妈一起吃过,这是文蛤白汤盅。”
敖沐阳吹了吹热气小抿了一口,比鱼虾蟹更要鲜美的味道在舌头上汤过,无法具体形容这是什么味道,他本能想到的就是个鲜。
其他三人跟着吸溜吸溜的喝着,鹿执紫也点头说道:“嗯,好鲜美。”
狼二围着他们转悠,喉咙里发出哼唧哼唧的声音,一个劲的讨要汤汁喝。
敖沐阳把蛤蜊肉拿出来分给它们说道:“喏,把肉给你们吃,我来喝汤,行了吧?”
狼二和将军们吃的很开心,吃过肉后它们就对杯子里的文蛤汤水毫无留恋了。
端午节假期很快结束,两个小丫头又要回去上学了。
县法院对高德邦一行的起诉也开始了,敲诈、抢劫、伤人、危害公共安全,一行人数罪并罚,全部被送进了监狱。
接受判罚的一共是六个人,当时在医院那会他们人多,但有些人发现警察来抓人的时候就顺楼道跑掉了,只剩下高德邦在内的六个人。
这六个人以为没什么事,所以才没跑,结果现实给他们上了一课,他们全部跟着坐牢,不过罪名比高德邦要轻许多。
将一行人送进了监狱,陈安全就没了念想,敖沐阳雇佣他去砖头岛当渔医,给他开了一个月六千块工资加季度分红,他非常高兴的答应了。
案子结束后陈安全回家去收拾了一下东西,一些厂家放置在他这里做代销用的鱼饲料和鱼药全被送了回去,他带上衣服铺盖就准备上岛了。
离开龙头村之前,他悄悄找到敖沐阳把一本书递给了他:“老板,你对我有大恩,我也没啥能报答你的,我把这本《海图志》卖给你,你看着出个价就行。”
这是一本昏黄色的老书,用保鲜膜紧紧的包裹着,也没法看里面具体是什么内容。
敖沐阳失笑道:“我要这个干嘛?你不是说这是你们的传家宝吗?你留着好了。”
陈安全讪笑道:“确实是传家宝,不过我这辈子估计娶不上媳妇也不可能有孩子了,所以估计得断在我手里。”
他话是这么说,对这本书还是有念想,双手把书抓的很紧。
敖沐阳摆手道:“你继续留着吧,我又不是搞收藏的大富豪,再说你现在年纪不算很大,以后在岛上好好干,攒点钱娶个媳妇不成问题。”
陈安全叹了口气道:“够呛了。”
敖沐阳指着村里路灯杆上挂起来的红灯笼说道:“明天村里有两个人要结婚,其中一个年纪比你小不了多少,他也以为自己这辈子得打光棍了,结果最后还是娶了个好媳妇!”
陈安全说道:“那是命好,我哪有那样的好命?唉,我爹在九泉之下光顾着自己了,也不保佑我,白白浪费我每年给他烧的好几个小蜜。”
敖沐阳一愣:还有这操作?。。
陈安全脾气倔强,见敖沐阳不出价,他竟然要把书送给他:“我身上值钱的就这一本书,也没别的能报答你的了。”
敖沐阳拍拍他的肩膀道:“你身上最值钱的是你那一手本事,你要是真想报答我,到了砖头岛后跟你大爷一起给我好好干。”
除了陈安全,陈冬娃三个老捻匠也被他给雇佣上了,三人做捻匠赚不着什么钱了,正好渔场扩充规模需要人手,敖沐阳看他们身子骨还不错,就索性把他们一起给雇上了,这两个月修好船就一起去岛上干活。
婚礼在即,村里热闹许多,两家一起办婚礼这在村里也是头一遭。
虽然这种婚礼方式第一次出现,但规矩还是按传统走,这不能变。
根据传统,结婚前一夜要招待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吃大餐。
这得两家分开走,村里人分开,敖沐东家招待一伙,敖富贵家招待一伙。
敖沐东的媳妇一直跟他住在一起,现在被送去县里了,他前段时间在县里买了个房子,算是在城里安了家。
敖沐阳去的时候敖沐鹏一行已经坐下准备喝酒了,有人拍着敖沐东的肩膀说道:“东哥,明天你可得看准喽,别领错了媳妇啊,我怕到时候富贵找你拼命。”
敖沐东笑道:“玛德,领错了他得谢谢我,他那媳妇能比得上我媳妇吗?”
敖沐阳去了,话题立马转到了他的身上:“龙头你来啦?你准备啥时候结婚?你跟鹿老师在一起时间可是不短了。”
1383。明年(3)()
敖沐阳自己琢磨了一下,他跟鹿执紫之间确实该结婚了。
于是他便笑着说道:“今天够呛了,最晚明年吧。另外今天我不是主角,你们别盯着我,盯着东哥,好好陪他喝两杯,他总算娶上媳妇了。”
敖沐东的父亲敖千杨一脸喜气,他端上来一只撕开的烤鸡说道:“来来来,到点了,开始喝。”
现在客厅里可是热闹,四张八仙桌拼凑在一起,满满当当都是祭品,正对着大门,开门见山。
敖沐阳看了看,祭品很丰盛,烟酒糖茶一样不缺,素菜、荤菜品类繁杂,玉米、馒头、面团、糕饼等主食更是齐全,另外还有十几种水果,不带重样。
敖千杨还在不断往桌子上摆放贡品,一刀肉、全鸡全鸭全鹅,大黄鱼两条,小黄鱼若干,看的人眼花缭乱。
敖文昌带着苏绣绣来吃饭,他看了看八仙桌上的贡品说道:“哟,东哥,你家这铺张的挺厉害啊,当时我家摆的还没你家一半多。”
苏绣绣哼了哼道:“是吗?我怎么听说你家当时提前准备的也挺丰富,东西也摆放了不少?”
敖文昌明白她在说什么,便含糊的说道:“媳妇咱们坐下,咱别在这里挡着道了。”
“你个老婆屎。”敖沐东大模大样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敖文昌斜睨他道:“算你运气好,你媳妇不在这边,不过我不信她一直会待在县城,等他回来我把这话告诉她。”
“那她会跟我一起嘲笑你的。”敖沐东乐道。
一个魁梧庞大的身影走进来,敖千莱到了。。。
敖千杨正端了个大猪头往供桌中央放,敖千莱正好碰到,他咧嘴笑道:“这个猪头是给我准备的吗?”
“不是,是给我祖宗准备的。”敖千杨随口说道。
敖千莱挠挠头说道:“大杨哥,你这么说我挺不好意思啊。”
他是敖沐东的媒人,按照当地风俗,谈婚论嫁成了之后,男方要给媒人送个猪头的。
听了敖千莱的话,敖千杨郁闷的说道:“别乱说,你家的猪头我不是早送过去了吗?”
敖千莱愣愣的说道:“吃了啊,不过瘾,你再送一个?”
敖千杨知道不能跟他争执,就说道:“行行行,等结完婚我把供桌撤了,那就把猪头给你。”
敖千莱乐呵呵的说道:“那敢情好。”
在敖沐东家吃完,他们还要去敖富贵家吃。
敖沐东找了敖沐鹏来挑望娘担,找了敖沐兵当伴郎,而敖富贵的伴郎就是敖沐阳,两对夫妻,两个伴郎。
婚礼风俗还是老一套,除了是两对新人一起办婚礼,其他流程跟敖文昌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