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继给了他一个白眼,道:“沈老师不是中科院的,是水科院的,我打听过了,他确实是这种大型养殖平台的专家。”
敖沐阳搓了搓手道:“其实咱们这事也用不着专家了吧?”
他的态度让李继很是不满,直接发火:“你小子啊你小子,老头子好不容易帮你联系上能帮忙的专家,你还不领情,我可是跟你说啊,目前我国在海洋养殖大型结构设施或养殖平台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专家很少,这可是高科技你明白吗?你以为你自己把船的头尾凿个洞就行了?哼,笑话!”
见老爷子开始咆哮了,敖沐阳只好妥协,他举起手道:“行行行,李老师我听你的,让这位专家过来吧。”
1426。专家的力量(1)()
李继笑了:“你小子真把自己当盘菜了,人家在京城做项目呢,哪有时间过来找你?我帮你争取了一个视频的机会,你把你那个铁壳子数据准备一下,等你们视频的时候围绕专业话题好好聊。”
这确实得好好聊,敖沐阳发现自己把事情想的太简单。
原本按照他的设想——这个设想是突如其来的,一拍脑袋决定的,那就是把船头船尾给拆开,然后通过抽水机来给船舱换水,在里面养上鱼虾蟹。
可他研究一番后发现没那么容易,这个水循环系统是很复杂的,往船舱里灌入的水过多,那就会导致船沉没,如果往里灌入的水过少,那又难以形成动力带动船舱的海水流通起来。
晚上他便跟沈玉进行了联系,他下午搜了搜这沈玉的资料,发现这真是一位高手,前两年开始中国水科院渔机所、北车海工双方开始构建一种深远海大型养殖平台,沈玉就是技术方面的带头人。
这种养殖平台很厉害,它以海洋工程装备、工业化养殖、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加工应用技术为基础,通过系统集成与模式创新,形成集海上规模化养殖、名优苗种规模化繁育、渔获物扒载与物资补给、水产品分类贮藏等于一体的大型渔业生产综合平台。
敖沐阳没那么大的野心,他就想把海上那个大船壳子改造成养殖场就行,搞海上养殖旅游业。
视频开始,他准备先跟沈玉寒暄一番,但人家是抽出时间跟他沟通的,且没有利益往来,所以要求直入主题。
敖沐阳把他的情况说了一下,沈玉点头道:“你的设想是可以成立的,目前我国在海上养殖平台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民间项目的成功性微乎其微,所以如果你要直接搞一个综合化养殖平台那是不可能的,而这种利用报废退休的大型船只进行改造,并仅仅是改造为功能单一的养殖平台的设想比较靠谱。”
“那沈专家我应该怎么把船改造成这样的养殖平台?你看这是我手中船只的数据,我给您详细介绍一下……”
听着敖沐阳的仔细介绍,沈玉不断点头,听完介绍后他沉吟道:“这种船壳距离养殖平台还很远,它需要完善的设施系统与供给、流通条件,以全面适应海洋工况规模化养殖生产的需要。”
敖沐阳感叹道:“是啊,我现在缺少可行性的改造计划。”
沈玉明白他的意思,就笑着说道:“这个简单,李老师跟我联系过了,就是让我帮你出具一套具体的改造方案,不过我没有具体考察过你的船,所以这套方案可能不是尽善尽美……”
听他说到这里,敖沐阳已经喜不自禁:“沈专家您客气了,只要您给点头绪就行,实在是麻烦您了。”
沈玉道:“客气的话不要再说了,咱们直入主题,我给你设置的这套方案,你未必愿意接受,因为它最终是要搁浅在近海的……我明白你的需求,但我认为你还不了解你的需求代表什么,如果你想打造一个海上漂浮的养殖平台,那要花费大量资金对船壳进行改造,包括对主甲板改造、对养殖鱼仓改造,它需要大量电能,这样你还得在船壳上安装一套太阳能发电系统……”
敖沐阳摇头道:“我确实无法做这样的投资,那我接受您的指点,就把拖到近海进行搁浅作业好了。”
他答应这点后,事情简单下来。
沈玉第二天就往他的邮箱发了一份改造计划书,敖沐阳惊叹他的高效率,随后诚挚的给他回了一份邮件,请他有机会带妻儿子女一起来龙头村旅游。
即使一切简化,但对船壳的改动还是很大,外围要设置一排压载舱,每个船舱要设置进水口和换水泵,船舱之间有换流孔,甲板位置要搭载增氧机的主机,多处船舱四壁要安置光源等等。
还好这些是常规操作,蓝色船工的机械作业船上的技术员们开会讨论后觉得可以完成工作,且耗资不高,可以控制在五十万元之内。
前前后后,敖沐阳得为这个养殖船投资上百万,对渔村来说这也是个大手笔了。
村里通过了这项投资,渔民们相信他的眼光,另外大家伙也没心情管这些事,今年天气转暖后一直到现在,红洋一场雨也没下,对老百姓来说这种大旱天太要命了。
七月上旬,敖沐阳正在办公室看书,村里几户人家上门了:“村长,学习呢?”
敖沐阳咳嗽一声道:“学习使我快乐,啥事啊?”
带头来的是敖沐逸,他愁眉苦脸的说道:“村长,今年怎么这么旱呀?”
敖沐阳叹道:“确实很干旱,不过现在还没有影响到村里人吃水吧?”
敖沐逸说道:“影响到田里的庄稼吃水了,我那些果树没有水,今年肯定得大减产,这可咋办呀?”
“我也没办法。”敖沐阳尴尬了。
天气干旱,周围乡镇的河流又几近断流了,前滩镇只有龙涎湖还存水较多。
龙涎湖下有泉眼往外冒水,可也扛不住这样的干旱天,所以敖沐阳就下了命令,他不允许周围的村庄从湖里引水去灌溉,这是为了利益最大化,龙涎湖保持水位后可以吸引游客来消费,这样不光龙头村,周围的村子都可以赚游客的钱。
不过老百姓以田为本,在小农意识的操纵下,他们不想放弃农田里的庄稼。
敖千英点了根烟在门口蹲下了,他唉声叹气的说道:“村长你能耐大,想办法弄一场雨吧。”
敖沐阳懵了:“千英叔,我能耐再大我不是龙王爷啊,我不会行云布雨啊。”
“其实这几年老是干旱跟龙王爷没关系,咱们都是新时代有文化的渔民,不能搞这些封建迷信,我研究过了,现在天气跟三峡大坝有关,有一些专家说了,是三峡大坝断了咱们中华大地的龙脉……”
“卧槽,这不是封建迷信?”敖沐阳下意识问道。
说话的敖千友一本正经的说道:“这怎么会是封建迷信?这是玄学,玄学也是科学。”
https:
请记住本书:。九天神皇阅读网址:
1427。天旱(2)()
“行了别乱说了,咱们还是考虑怎么解决这问题吧。”敖沐阳摆手道。
敖千英说道:“要解决这问题,只能向龙王爷求雨了,村长你现在是龙头,按照规矩,碰上干旱天就是龙头带队求雨,要不你带头求个雨?”
敖千友不屑的说道:“封建糟粕!你个迷信!”
敖千英蹭的一下子站了起来:“妈个比,大友你说谁是迷信呢?谁爹是搞算命的?”
敖千友脸色涨红了,他叫道:“算命不是迷信,那是玄学,玄学就是科学……”
办公室里响起笑声,氛围一时变得很快活。
降雨的事敖沐阳也没办法,他只能两手一摊让大家回去耐心等待。
送走一行人后他想起自己有好几天没去龙涎湖了,也不知道湖泊水位怎么样,就背着手溜达着往湖边走。
天气干旱对河湖池塘影响很大,不过龙涎湖情况还比较好,因为有地下水补充,湖泊水位比入春那会低不了多少。
湖上漂着许多小船,有人在钓鱼,有人在拍照,时不时的有鸬鹚从水里钻出来,它们回到船上,会有主人从它们嘴里抠出鱼来。
今天是周末,有孩子在湖里游泳,七月的阳光已经炽烈起来,清澈的湖水被照的温乎乎,敖沐阳脱掉鞋子赤脚走下去,感觉挺舒服的。
湖边有游客在捉螃蟹,其实龙涎湖里好东西不少,只要在这边下杆总能钓到几条鱼,在湖边溜达掀开石头,就能发现虾或者螃蟹。
敖沐阳看到有几块石头上长着田螺,他就过去捡了一些田螺。
这时节的田螺已经好吃了,他在这几块石头上捡的不多,就又顺着湖边走了起来,拎着袋子继续找田螺。
湖边每天人来人往,有游客也会捡田螺,这样多数地方已经是见不到田螺的,他想起斑鳖保护水域没人去,就拎着袋子走了过去。
到了保护水域他没看见陈新,要知道斑鳖过于珍贵,陈新只要醒着就去盯着它们。
他纳闷找了一会,看见陈新蹲在一处农田地头上抽烟。
见此敖沐阳就喊着问道:“老陈,你干嘛呢?准备下地干活?”
陈新瞥了他一眼道:“我在放鳖呢。”
敖沐阳纳闷了,问道:“你放鳖怎么不待在这里,哦,是不是斑鳖老往水渠里跑?”
陈新说道:“它们不是往水渠里跑,它们是定居在水渠里啦!”
一听这话敖沐阳来劲了:“那敢情好,让它们待在那里面吧,这个保护区我给撤掉了,游客们对于不能到这边来游玩意见很大。”
陈新有心拒绝,但老敖不给他开口的机会,说完之后就掉头走了。
除了湖边有田螺,水稻田里也有田螺,他便转移了阵地到水稻田里去寻觅。
可怜天气干旱不下雨,村里的水稻田全靠水井给撑着。
但说来也是怪了,龙涎湖下的泉眼水流汩汩不断,相隔不算远的农田里的水井就没有什么水,村里人家只能排号来灌溉,这个号可不好排,因为积攒一昼夜的井水也不够机器抽一小时。
水井旁边有大柳树,树荫下有几个人围在一起打牌,看见敖沐阳后就有人站起来喊道:“村长过来乘凉,这大热天你出来干嘛?晒太阳啊?”
敖沐阳走过去笑道:“民哥你们在玩什么?我过来想找点田螺,想回去炒个田螺吃。”
敖沐民哂笑道:“嗨,吃什么炒田螺?中午头你在哥这里吃,我二叔家的小龙虾长大了,个头肥实的很,中午咱们摸小龙虾,来个麻辣小龙虾!”
“家伙什都准备好了。”敖沐铭笑着指了指被他们当做牌桌的东西,那是个平底锅,现在被反扣在地上,上面放着纸牌。
敖沐阳到来后敖沐民便把牌收拾了起来,他说道:“来,这村长过来了,咱们收拾收拾,去弄点小龙虾回来焖上。”
敖小飞不满的说道:“不能收拾,你这赢了钱就想跑啊?那不行!”
敖沐民抬脚踢了他屁股一下,道:“少废话,这村长来了你还敢赌博?胆子不小!”
他们三个人分工协作,敖沐民带着网兜去摸小龙虾,敖小飞去水井打来井水洗锅子,敖沐铭则去找木柴和准备调味料。
敖沐阳看看自己没事,就帮着敖沐民去摸小龙虾。
村里有两家把水田改成了小龙虾养殖地,这东西生命力顽强,生长快,从虾苗到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