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瞎了狗眼了!”
哗——
院内一片哗然。
像是听到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开始议论。
张小蔓捡一些能听的听了两句。
年轻的问年长的是怎么回事,年长的就将以前那些陈年旧事一件一件的搬出来……
十年前的也差不多就在这个季节,李月婵独自一人带着一个包裹来到了张家村,肚子明显凸起一个半圆,村民们开始都以为是来乡下待产的大户人家,可后面一直没等到照顾李月婵的家丁出现,更没有见到李月婵的夫君!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李月婵是一个人跑出来的!
一个女人怀着身孕独自来到这个小村子,一看那脸就是大户人家才能养出来的女儿,身娇体柔走出还打飘,先不说这个女人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能一天笑脸都见不到一个,只那一个象征着未出嫁的女儿发髻张家村就留不下她。
偏偏里长心软,被那女人才跪了三天就同意她住下来,还不让村民去骚扰,也是那女人命硬怀着孩子跪了三天还能活着,是不是也说明她福大命大。
这些话里面有三四十岁的人申请愤怒的指责,也有七老八十为数不多的几个老人一边摇头一边说不是这样,也有年轻一点的随着听到的越多神色变化越大,能抢的上话的还硬是插进去说了几句个人见解,精神振奋的等着人赞同……
张小蔓听在耳朵里,心里却一直在失笑。
也难怪李月婵会早不把这些话放在眼里,就算有人想借着各种可能看自己的笑话,难道还真让人看着笑话满载而归?不理不睬不给于回应当然是最好的回击,对于那些想要伤害自己的人,其实真的没必要将他们看得太高。
而李月婵本来就是高高在上的人,区区一群说难听点就是一群恬燥的闲着实在没事干的村民,还不够她高门大院里的一茬,她怎么可能看在眼里。
李月婵也是很骄傲的,张小蔓一直都这样觉得。
就像这时,她突然就笑了,还议论着她的村民们都是一愣,纷纷停了下来,场面变得越来越安静,于是李月婵走出去一步,站到了张二柱的旁边,没有站到他身后。
还是一个很倔强的女子呢。
张小蔓看着并肩的两人,一直觉得是张二柱爱李月婵更深,恐怕李月婵自己都没发现她有多在乎张二柱。
李月婵对张二柱安抚的点了点头,面对矮了她几个台阶的村民,以及张奶奶,声音清脆的说道:“还记得我当年说过什么话吗?”
底下又是一片嘈杂,议论再起。
张小蔓面上现出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微笑,她走到了弟弟妹妹的身边,说了几句话后张大福就带着张小福和张小桃进了房间,没有哪一个会想着偷听,张小蔓放心的靠在墙上开始看戏。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看不穿的是入戏太深的人。
第四十三章 好戏()
李月婵要出手了,而张小蔓都可以预料到接下来会有多么精彩。
张奶奶不甘心的闭上了嘴巴,嘴唇蠕动几下到底什么也没敢说出来,连张大花也忘记了装哭,刘**和张大柱也不打了,傻呆呆的看着李月婵,张大柱脸上还出现类似羞愧的神情。
张小蔓无语,这又是哪一出?
有好些怕惹事上身的村民开始往外走,也有不怕死胆子大的留下来支着耳朵听,张小蔓脸上没表情,耳朵也支着哩。
李月婵回头对张二柱笑一笑,整个人像是就不一样了,仿佛又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大家闺秀,谁也不能侵犯,神圣无比。
张小蔓想着齐子旻笑起来也很是让人招架不住,也难怪张二柱抵挡不了李月婵的魅力,不过这个比喻着实相差太大。
“诸位谁来说一说当年我说过什么话?”李月婵扬声对凑着脑袋往里面张望的村民说道,“说对了我就赠他这只手镯。”她取下手腕上的碧绿的手镯。
满不在乎的样子,仿佛那通体透亮的手镯不过只是俗物罢了。
张小蔓怀疑李月婵八成是被气疯了。
从她来到这里开始,唯一见到的这个家里值钱的除了院子里养着的两只母鸡,就只有李月婵手上那只玉镯子可能还值一点钱,就算她是一个外行人,可光是感觉那手镯也不会是简简单单的玉石,说不定还会是传家宝啊,家族凭证什么的,这话不是空口无凭的,而是那手镯内壁有一个很小的字。
李。
李月婵姓的就是李,手镯上刻着的也是李,大历朝上只有一个大臣喜欢让儿孙一人佩戴一块象征家族的玉佩,那就是大历三年的太师李大人,叫什么名字坊间的传闻没有具体记载,而张小蔓几乎都可以肯定这不是传闻,而是事实。
张小蔓知道这么一件天高皇帝远的事情也很不容易,她一开始接收这具身体的时候,很多的记忆与李月婵张二柱都没有关系,只紧紧的被迫记住了一句话,大历三年的太师大人,全家上下三百余口人全数被杀……
被杀?被谁杀?
这是一直以来张小蔓都想要弄明白的事情。或许是她自己都觉得这件事情绝对会影响到她的一生吧。
张小蔓抬头看向门口,有好几个村民推推嚷嚷的想站出来说话,都是还没开口就被身边的人扯了回去,窃窃私语一会儿之后,就没人愿意站出来了。
也不知道那个一身褴褛的老头子是怎么挤到跟前来的,举着一只干巴巴的手道:“我来说,让我来说……”然后他被后面的人挤了进来。
张小蔓望着他,李月婵望着他,所以的人都望着他。
老头子吞了一口口水,“我,我……”
有村民不耐烦的说道:“你倒是快说啊,磨磨蹭蹭的是不是不知道啊?”
“我知道!”老头子脸红脖子粗的大喊,却一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睛紧紧的盯着李月婵手心里托着的那块玉佩。
张小蔓看了他好一会儿,明白了这个人是为了手镯而来,至于知不知道十年前的事情。
肯定不知道。
“我,我要先拿到手镯再说,否则我就不说了。”老头子这样道。
好些村民不以为然的对他推来推去,不屑的声音铺满了耳洞,那个老头子梗着脖子站在人群里,就是不开口说话,被人推几下骂几下也不会就势逃跑,干巴巴的一坨低头站在那里。
张小蔓看着看着鼻头有点泛酸。
她还记得张二柱面对张奶奶的时候就是这种样子,总是被推来推去的,心里就算有一万句话也不会说出来半句,牛脾气一样又傻又笨还让人总是看着就觉得心酸。
张小蔓看向张二柱,李月婵也正好看向张二柱,于是娘两个的眼神呈直线在空中对碰了一下,李月婵收回了目光,并且把手镯递了出去。
“给你,拿去吧。”李月婵对那个处于纷扰中的老头子说道,并且还笑容温和的对他又说了一句,“不知道也没关系,送给你了老人家。”
老头子立马就呆住。
所有的村民都不可置信的看着李月婵,又看向老头,最后都看向日光下莹莹闪亮的玉佩,不少人张大了嘴巴,张奶奶更是差点扳碎了张小蔓家的木门,老头子走了过来。
在那么对双眼睛里,张小蔓以为他不敢走上来的,就算之前没因为村民的动作和言论被气跑,现在也不至于就有勇气拿走那一只一看就不普通的玉佩,一般人至少会想想无功不受禄,老头子看着就不是那种贪小便宜的人啊。
张小蔓有点难过,是她看错了人,或者是联想到张二柱有一天也会干这样的事情,她觉得心里不好受,所以移开了目光。
老头子又向前走了两步,好些村民都腌了下去,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就是这种写照,他们在后悔为什么不早一点站出来。
张奶奶却一推木门把半开的木门全部推开,有几个靠在木门上没防备的村民被推得扑进院子,噗噗噗几个人相继落地,张奶奶双手叉腰向前几步站在他们前面,仰着脖子说道:“我来说!你把手镯子给我。”
又是一阵不高不低的议论声。
张小蔓偷偷朝李月婵看过去,看见她半垂着的脸庞上扬起了一个微笑,因为角度关系,前面的人和后面的张二柱都没看见,张小蔓却看清楚了,李月婵的脸上快速闪过一丝阴狠。
张奶奶没听到答复,大喊大叫:“我说老二媳妇,怎么老婆子一开口你就不说话了,是不是瞧不起老婆子啊!”
她望了外面的几个老妇一眼,有几个人的声音就传了出来,说的都是李月婵不尊敬长辈不把长辈看在眼里,从不在婆婆面前孝顺,没有尽到一个媳妇的责任……等等。
张小蔓又看向李月婵,李月婵脸上挂着笑容走下台阶,走到张奶奶的身边,在周围渐渐安静下来的氛围里,搀扶着张奶奶走回到原来她站立的位置。
第四十四章 闹崩()
李月婵嗔怪的对张二柱说道:“还不进去抬把椅子出来,难道要让娘站着说话?”
张大柱顺手摸了摸后脑勺,哦了一声转头去屋里抬椅子,张小蔓看向李月蝉,李月蝉正亲热的拍了拍张奶奶的手,“娘您很久没来了吧,要不是前几天大哥家里的农活做不完,您怕是都忘了还有个儿子呢!”
话毕,她掩着嘴一笑。
张奶奶挺了挺胸,“瞧你说的,就像是老婆子故意找你们麻烦似的!”说着还白了李月蝉一眼。
李月蝉又是一笑,矮了矮身,“媳妇不敢。”
张奶奶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这时张大柱抬着张小蔓家里唯一像样的一条长凳出来了,她哼了一声也没管李月蝉有没有让她坐下,重重的坐在凳子中间,张大柱原本还想着拿这条长凳可以让媳妇也坐坐,被张奶奶这么一下子坐下去,嘴里的话绕个圈就没说出来。
李月蝉对张大柱摇摇头,站在张奶奶身边,居高临下的样子倒是让张小蔓觉得李月蝉是故意不坐的。
“既然今天有那么多人在场,我就把话说清楚了。”李月蝉开口道:“好与不好还希望各位能作个见证。”
“想必大家都知道当初我住在张家村是经过县长同意了的,里长也特别交代了我的一些事情,”李月蝉的声音顿了顿,“大家还能想得起来里长当初是怎么说的么?”
下面又是嗡嗡嗡的一片,好些人想趁着事情还没真正闹大,转身摇头摆手躲避的想要离开,李月蝉也不出声阻止。
张小蔓注意看张奶奶的表情,原先四平八稳泰山稳坐的张奶奶开始表情不自在,眼神躲躲闪闪的就是不跟李月蝉投来的目光相碰。
张小蔓又看向李月蝉,李月蝉突然就冷冰冰的对着张奶奶的头顶说道:“娘还记得里长说过的话么?”
张奶奶慌慌张张的搅着手指头,颤抖的说道:“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都那么久的事情了我怎么可能还记得别人说过的话,你别问我。”
张小蔓很好奇里长说过什么样的话,导致张奶奶如此害怕李月蝉如此有恃无恐。
张奶奶却坐不住了,站起来逃一样的向前面窜去,“我突然想起来家里还有事,镯子你送人吧我不要了,以后也不要来找我。”
张小蔓这时有点想笑。
李月蝉倒是呵呵呵的笑出了声,看着张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