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情急似火,敌寇恶如魔。王港堂顾不上悲伤,脑子高速运转寻找对策。他吸取了教训,命令士兵排成一字长蛇阵,人与人间隔5步向南迂回,绕了一个大圈子,经我军控制的南门进入庄内。
时值中午,太阳火辣辣地毒。火药味、血腥气扑面而来,让人透不过气。四周枪炮声震耳欲聋,头顶炮弹呼啸而过,脚边尸体叠加堵塞街巷。王港堂只觉胸口嗵嗵直跳,血往上涌,他咬咬牙,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心里升腾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壮感。经验告诫他:蛮干只能白白送死,只有镇定、果敢才能保全自己,消灭敌人!在他指挥下,战士们一个一个相机前进,竟无一伤亡便进入本应由两个连队防守的台儿庄西北角阵地。
七连是背向城墙内侧,面向庄内布防,主要任务是铲除袭入庄内的一股日军。刚弄清情况,庄外的日军两个联队,就以10余辆坦克为先导,猛攻台儿庄西北角。庄内日寇立时躁动,妄图里应外合,再次撕开缺口。
守城指挥官王冠五命令王港堂连阻止庄内之敌,勿使内应得逞。王港堂集中全连10多挺轻重机枪,配置在有利位置,敌人嗷嗷叫着冲上来,10多挺轻重机枪同时开火,弹雨交织,一片火网;嗒嗒嗒一阵狂风扫过,鬼子倒下一大片,没死的龟缩于四周,躲在残墙后,拐角里打冷枪,近距离杀伤我方战士。王港堂立即组织战士,分散包抄,各自选准目标,消灭敌人。一时间,手榴弹你来我往,爆炸声此起彼伏!
战士们完全忘记了危险和死亡。九班长杨绍宽见敌人扔过来的手榴弹尚未冒烟,飞身拾起扔回去,连续回敬敌人13枚手榴弹。这等功夫,身手快更须胆子大!王港堂的传令兵见一枚飞过来的手榴弹,在“兹兹”冒烟,捡已来不及,竟一脚踩住,轰隆一声,腿被炸飞,却保护了跟前的战友。大家从血泊里把他抬起来,男子汉们个个头上青筋暴胀,泪水夺眶!
“杀——”王港堂抓住时机,大吼一声,率先跃出矮墙,战士们紧随其后扑向鬼子:一百多条好汉,杀声震天;一百多条枪连打带捅,敌人丢下几十具尸体,逃进附近的文昌庙里去了。
此时庄外阵地,却已危在旦夕。日军用飞机大炮摧毁了我方阵地,坦克掩护着步兵气势汹汹扑过来!
二十七师副师长康法如亲上火线,组织兵力,准备反击。王港堂命一排监视文昌庙之敌,率二、三排随康副师长行动。我庄外西北角阵地守军见救兵赶到,士气大振,跳出战壕,从坦克之间冲过去,刺刀捅、大刀砍,杀得鬼子抱头鼠窜!
鬼子坦克急忙改变方向,左冲右碾,一时间竟活活轧死我军战士数十人。杀红了眼的战士,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王港堂手下一班长,身挂十余枚手榴弹,爬上坦克,轰然一声,人车俱毁。战士们纷纷效仿,连续炸毁坦克七、八辆!好一个活人炸坦克,哪想生和死?只有一个有我无敌的信念,坚如铁、硬似钢!
有一辆坦克趁混乱直奔城墙,发动机轰轰怒吼着,想从炸豁的缺口突进去。守城机枪连长池峰俊急令一班长从城头跃下,揭开炮塔盖,将一束手榴弹塞了进去,人急忙跳下就地一滚,轰隆一声闷响,坦克瘫了。
敌人的进攻终于被打败,我军阵地欢声雷动。对面之敌,竟被镇慑,10多分钟,不发一枪,真乃血战奇观,大解心头之恨。多年以后,每忆及此,王港堂仍嗟叹不已!
第二百四十九章抗战三字经()
时年10月1日,西充县集中了抗日义勇队伍856人,李宏毅是“西充县抗敌后援会”欢送的第一批战士
第一批战士。10月2日,856名西充人分编为8个连队,浩浩荡荡地列队从西充出发。
李宏毅1917年出生,出征那年才20出头。李汝江听母亲及后来团聚的父亲说,因为参军时个头小,李宏毅差点被“退回”,他对征兵的说:“抗日不分男女老幼!我抗日决心已定,不要我上战场,当勤务兵也要跟着你们!”1937年“七七事变”后,西充县成立了“西充各界人士抗敌后援会”,“800壮士”经战前动员齐齐
李宏毅1917年出生,出征那年才20出头。李汝江听母亲及后来团聚的父亲说,因为参军时个头小,李宏毅差点被“退回”,他对征兵的说:“抗日不分男女老幼!我抗日决心已定,不要我上战场,当勤务兵也要跟着你们!”1937年“七七事变”后,西充县成立了“西充各界人士抗敌后援会”,“800壮士”经战前动员齐齐入伍。
当时,占山乡小学老师杨益滋后得知是中共地下党员等人在戏楼边搭了个台子,大声呼唤:“同胞们,青年们,日本鬼子占我东北,杀我父老,奸我姊妹,抢我财物……我们不当亡国奴!参加义勇壮丁队,出川抗日光荣!”
这天,占山乡人山人海。人们赶场买卖都不做了,把杨益滋的演讲台围得水泄不通,地下党还带领学生上街演文明戏……李宏毅看得热血沸腾,当即报名参军抗日。一周后,乡上通知报名的集合。占山乡一共有18个年轻人报名,在鞭炮声中,他们胸戴大红光荣花进城集中。连日来背地流泪的李妻只对李宏毅说了一句话:“要写信回来啊!”见妻子满脸的泪花,李宏毅扭头就走。
李汝江说:“母亲后来告诉我,当时她已怀起我,身体不好,还抱着姐姐,悄悄去公路看父亲。”公路两边站满了送行的人,妻送夫,父送子,兄送弟,场面壮观,还有送水果、送熟鸡蛋的,一群缝纫工人抬了几笼热包子,热情得给义勇队分送,还说:“你们先走一步,我们随后就来!”
抗战时,流传最广的三字经是:
人之初,性忠坚,爱国家,出自然。国不保,家不安,卫祖国,务当先。昔岳母,训武穆,背刺字,精忠谱。岳家军,奋威武,打金兵,复故土。唐张巡,守睢阳,奋战死,称忠良。文天祥,骂元兵,伸正气,留英名。郑成功,守台湾,抗清兵,美名传。刘永福,黑旗军,打法兵,英名存。七月七,芦沟桥,日本鬼,开了炮。佟麟阁,赵登禹,两将军,把兵举,守南苑,攻丰台,身虽死,有荣哀。姚子青,守宝山,一营兵,只余三。段云青,一等兵,身体健,国术精。遇敌舟,跃身上,一挡三,是猛将,左一拳,右扫腿,两倭寇,齐落水,余一寇,逃船尾,刺刀下,立见鬼。阎海文,是空军,打敌机,八架焚。掷炸弹,炸敌轮,轰一声,三舰沉。身受伤,落敌方,从容中,举手枪,先杀敌,后自戕,不屈辱,真叫棒。此数将,军人魂,青史上,美名存。
第二百五十章壮丁(1)()
这856人西充壮丁,除了其中一人因身体原因被退回,855人则全部补充到川军43军26师,编成了野战补充营开赴江西训练。在那里他们苦练杀敌本领,射击不合格或者刺杀输了一枪的,半夜都会起来练。最终,这批西充人的技术均达到了优秀等级,分编到一线连队。
800多西充人好说他们当地的土话“锤子”二字,开始有人觉得他们真是“扯得很”。还说壮丁就是那么回事!
但是,在和日本鬼子的战斗过程中,他们性格火爆、敢打恶仗,冲锋总是在最前面。他们很快赢得了上司青睐与战友们的钦佩。尤其是二十六师师长王克浚,对西充士兵喜欢得不得了。凡是遇到攻坚战,久战不决的时候,总会发出指令:“喂!你那里还有多少‘锤子’,赶快放来组成敢死队,给老子顶起!”
西充“800壮士”一战成名的第一仗,就是在武汉会战中的湖口保卫战。据李汝江根据父亲的回忆介绍:“当天他们和鬼子交火多次,各有死伤,但我军两侧高地上的轻重机枪以交叉火力构筑起密集弹网,日本鬼子虽然多次突击,但都失败告终”,这场战役,西充“800壮士”中既有被子弹穿膛而过奇迹生还的傅继尧、也有带领20多个弟兄活捉四个鬼子的李利民等英雄。
1938年在江西、湖口等江防阵地,原来的壮丁之一——李宏毅即升班长,第二年升为排长,进攻南昌,“800壮士”伤亡了100多个。活下来的大部分陆续升任连、排长。
李宏毅在抗战期间考入黄埔军校三分校军官班八期,也成为了蒋委员长的门生,他专攻美军战术,1940年毕业后返回部队,不久就升任为营长。
成为了合格战士的壮丁们常说,父亲们常要求我们,川军中的西充“800壮士”个个都是冲锋在前、奋不顾身的好士兵,战斗中他们舍身炸敌人的碉堡、炸坦克、咬着鬼子耳朵肉搏,例子数不胜数。
但勇气代替不了战场的残酷,在“龙衢战役”后,川军二十六师打得只剩几个人,西充“800壮士”为国捐躯,只有李宏毅一人奇迹生还。原来,1945年8月9日,部队进攻浙江分水县城,李宏毅率一个加强营从敌后插入分水县城与敌巷战,身负重伤居然还没死去。
早在1943年,“西充县抗敌救援会”就在肃王庙立了一个木质纪念牌,表达家乡父老对“800壮士”的怀念。据介绍,这个纪念牌毁于上个世纪60年代文革期间。
抗战的胜利,并未让李宏毅就此回归平凡生活。而是再一次面对人生转变。经过集训后,他回国民党军队“潜伏”,有了新的秘密称谓:“中共地下党员”。
第二百五十一章壮丁(2)()
如果说西充的壮丁是有抗战意志,自己走上抗战前线的话,其余大多数壮丁是被抓上前线的,而后在火线上觉悟,成为为国家和民族勇于牺牲的战士的。
那天长工谢壮丁正在山上砍柴,突然来了几个保安兵,不由分说就将他带到了益阳桃花曹家。曹家当时是保安团的团长,被保安团抓来的人,都关在这里,房子很高,没有窗户,每天由人定时送两餐饭进来。在这里关了一个月后,他们就听说了七十军来接兵,没有抓到壮丁,就准备把他们带到前线去当兵。
也不知坐了多久的火车,他们来到了江西高安中国军队的一个驻地,他被编入七十军预备第九师三营九连九班,成为一名士兵。
也就是从这一天起,原来中国乡村的长工谢壮丁的一生与中国近代史中十分重要的一段联系到了一起,并成为人们了解那段独特历史的一个观照窗口。壮丁有蔑视的口气,以下我们称谢壮丁为谢壮。
经过简单的军训后,谢壮和与他同时被调往江西的湖南同乡一起开始参加战备与战斗。
因为白天日本鬼子的飞机总是来轰炸阵地,他们所有的战壕都只能在晚上挖。当正式与日军发生正面战斗时,谢壮已成为了一名机枪手。他使用的是捷克式机枪,前有两条分开了腿的那种。
那个时候,鬼子的枪很厉害,一开枪,便是‘吐吐吐吐’一次几十颗子弹飞过来,而我们这边都用的是那种老式步枪——汉阳棒棒,扳机很难扳动,而且只能一次上一颗子弹,在战斗中非常被动。谢壮亲眼看到很多战友就是在上子弹的时候,被鬼子的连发子弹击中而牺牲的。
在挖壕沟的时候,谢壮还要参与站岗放哨。一个晚上要换四次哨,每次两个人两个小时。修筑了战壕以后,面对日军的进击,谢壮所在的部队有了机动灵活性,日本鬼子从哪个方向来,他们就从哪里还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