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驾到-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匠籍里面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叫做轮班匠,由外地调到京师的称“轮班”,籍隶各行省。每三年或一、两年到京师服役三个月,轮班更替,属工部管辖,可免全家其他科差。

    派在本地服役的又有两种:籍隶京师的称“住坐”,每月服役十天,属内府内官监管理,留在本府织造、织染等局服役的称“存留”。

    虽然规定是这样,但是现实却是远不止于此。

    京城本地的匠籍轮班十日基本上不现实了,他们大部分都被官府欺压,甚至被为官府的大人们做私活。在后世加班不给加班费的一大把,何况这个时代。

    这就导致了工匠的逃跑,甚至给大户人家做仆役,也不愿意为匠籍。到了宪宗成化二十一年开始对轮班匠实行输银代役制度。

    世宗嘉靖四十一年,普遍实行“匠班银”制,不会匠户当班。

    这个制度看起来很美好,可是它的作用并不是预想的那个样子,匠班银大部分被揣进了腰包,但是干活还是得干。

    现在朝廷改军制,废除军户,那么匠籍也该解绑了。

    梁梦龙听到朱翊钧要废除匠籍,虽然有些吃惊,但是并不诧异。皇上连军户都要废掉,何况区区匠籍,不过这件事情从哪里入手,这才是梁梦龙考虑的事情。

    反对的想法梁梦龙根本就没有,他不是那样的人。

    梁梦龙虽然是文官,但是久在边镇,加上性格的原因,使得他颇有些雷厉风行的性格。在他看来,皇上要废除匠籍,那就废除。

    只不过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梁梦龙也有自己的担心啊!

    工匠的身份虽然不高,但是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官这么多年,工匠被欺压的事情,梁梦龙见的多了,工匠被挖走的事情,他也见的多了。

    尤其是这些年,各地的富商巨贾,有门路之人,全都朝这些匠人伸了手。

    在梁梦龙看来,这些匠人都是朝廷的宝贝,一旦开放了匠籍,匠人的流失就不可不免。大明承受不起这些匠人的流失,一旦匠人都跑了,活谁干。

    匠人活的这么辛苦,一旦开放了匠籍,即便是没人雇佣,匠人自己都先跑了。

    甚至害怕皇上反悔,说不定跑到什么地方去。到时候朝廷想找都找不回来,这是大明百多年积攒的匠人,在培养可就难了。

    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梁梦龙却思虑了很多。开放匠籍可以,但是绝对不能骤然开放,否则朝廷受不了。

    “陛下想如何做?”梁梦龙看着朱翊钧,开口问道。

    “开放匠籍之事,工部牵扯最深,朕想与爱卿商议一下,先拿一个章程出来,然后在交付内阁议处。”朱翊钧看着梁梦龙:“朕想听听爱卿的意见。”

    工部虽然在六部之中不被重视,但是工部的职责却非常的繁重,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

    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

    与工匠牵扯最深的,那就是工部了。

    梁梦龙也知道这件事情工部躲不过去,既然皇上想知道自己怎么想的,那就索性直说了。沉吟了片刻,梁梦龙开口说道:“臣有些想法,请陛下斧正。”

    “爱卿但讲无妨!”朱翊钧点了点头,做倾听状。

    梁梦龙沉声说道:“臣以为开放匠籍是好事情,工匠受到工官把头的管制盘剥,常以怠工、隐冒、逃亡等手段躲避。”

    “这已经不是小事情了,臣在蓟辽之时,工部送去的火铳,十有三四不合格。”

    “每一次排练,皆有火铳炸膛之事发生,使得士卒不喜火铳,直到万历五年之后才好一些。军中不得不自行以工匠铸造兵器,靡费甚多。”

    “这里面虽然有官员中饱私囊,贪污银两,但是也有工匠不尽心的原因。”

    “是以开放匠籍,以银钱雇佣工匠,是好事情。”梁梦龙先表达了自己对朱翊钧政策的拥护,甚至连原因都说了一遍。

    以此表明自己并不是一味的附和,而是真的觉得皇上的想法很好。

    朱翊钧看着梁梦龙,心中叹了一口气,这些从底层一步一步杀上来的官员,当真是没有一个白给的。比起那些词臣,手腕不知道高多少。

    想想后世也就能理解了,从地方一直杀到中央,何其难。

    即便是上面有人,可是官场这种地方,不是你有人就能行的。不是那块料,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给装口袋里面了。

    到时候别说前程,官职都得丢了,没能力奸臣都干不好。

    比如严嵩之流,在首辅的位置上做了那么久,如果说他只会拍皇上马屁,没什么能力,朱翊钧是不相信的。在比如著名的和宜岛瞳|没才能。

    梁梦龙看似鹰派,可是这心思也当真是细腻。

    这是生怕接下来的话让自己不高兴,在这里做铺垫。

    朱翊钧虽然很想告诉梁梦龙,你但讲无妨,朕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可是朱翊钧也知道,他不能开这个口,只能听着梁梦龙在那里说。

    似乎觉得差不多了,梁梦龙这才开口说道:“臣赞同陛下开匠籍之议。”

    “臣觉得这匠籍应该由军匠先开,一来军匠随军,地位重要,先开军匠匠籍,可以彰显陛下对其重视之心。二来军匠随军,以钱粮雇佣,可以安其心,使其安心随军。”

    虽然梁梦龙说的好听,可是朱翊钧也知道是什么意思。

    军匠随军,他们想跑也跑不了,开了匠籍之后,这些人也是征调随军的,不会一下子就四散,朝廷在许以银钱,以安其心。

    “其三,先开军匠匠籍,可以为其他匠籍工匠做一个表率,使其明白朝廷之意。”

    “陛下圣明烛照,改军制,以募兵代替军户制,臣以为开军匠匠籍,当以军改完成之地为先。”梁梦龙笑着说道:“彼地百姓深知陛下仁心,当踊跃报国,人心可用,可为后来者榜样。”

    在军改完成之地改匠籍,因为在那个地方,朝廷的威信已经树立起来了。

    朝廷说什么,大家都相信,开匠籍之后,工匠也不会第一时间就选择逃跑。在军改之地完成开放匠籍之后,可以给其他的地方作为标杆。

    朱翊钧看着梁梦龙,脸上顿时就露出了笑容,这果然是一个能臣啊!

    这才多长的时间,不但想到了开匠籍的好处和坏处,甚至连怎么改,从何处改都想好了。这也坚定了朱翊钧大用梁梦龙的想法,人才难得!

    “爱卿之言,甚和朕心,好,很好!”朱翊钧笑着点头。

    “多谢陛下夸奖!”梁梦龙倒也没表现的多喜悦,一副宠辱不惊的坦然模样。

    “朕也有一个想法!”朱翊钧笑着说道:“朕想给工匠划分一个类别和等级,比如铁匠木匠,这是类别,至于等级,则是按照收益好坏来划分。”

    “按照不同的等级,给予不同的俸禄。”

    “朝廷雇佣的工匠,采取绩效制度,绩效制度想必爱卿不陌生吧?”

    梁梦龙当然不陌生,现在工部下属的武备司采用的就是绩效制度。干的越多,干的越好,拿的钱也就越多,对梁梦龙触动非常大。

    梁梦龙记得非常清楚,在武备司里面,有一个叫做曹老鳖的匠人,他的枪管做得又快又好,曾经创下了武备司最高薪俸,一个月七十六两白银。

    “回陛下,臣不陌生。”梁梦龙连忙说道。

    “那爱卿觉得朕的想法如何?”朱翊钧看着梁梦龙,笑着说道。

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儒学() 
    作为一个文官,在官场上混的开的先决条件就是听话听音。做小官的时候,要会听上司的言外之意,做到了天子近臣,那就要会听皇上的言外之意。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这个官也没法当,早就被拿下了。

    梁梦龙自然听出了皇上的意思,这不是在商量,而是在让自己去执行。这个倒是没什么,做臣子的,干的不就是这个活。

    可是梁梦龙从朱翊钧的话里面听到了另外一层意思,一层让梁梦龙不敢深想的意思。

    皇上这是要提拔工匠的地位,一旦工匠完成了分级,那么除了俸禄不同,必然也会有不同的待遇,一旦有了特权,那么地位自然就有了区分。

    梁梦龙只是想到了这个,没有想得更深,但是即便如此,也让梁梦龙有些迟疑了。

    开放匠籍,这一点梁梦龙是赞成的,可是提拔工匠的地位,有这个必要吗?作为儒家子弟,作为读书人,踩着其他行当的人上位,这已经是习惯的事情了。

    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门就打压各个学派,诸子百家现在都看不到了。

    等到摆平诸子百家,儒门就开始打压其他的行当,士农工商,使劲的把士人给捧上去。尤其是到了大宋,那句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彻底奠定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当今皇上抬举军方和勋贵,这一点梁梦龙是看得出来的。

    梁梦龙也认为这样做无可厚非,富国强兵,可是抬举匠人,是不是就有些过了?有些东西是需要维系的,一旦打破了,那么很多东西就不在了。

    事实上梁梦龙没有想错,只不过他想的浅,朱翊钧就是要打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论调,就是要打掉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的论调。

    朱翊钧很清楚这个论调带给这个国家的是什么。

    大家一窝蜂的去考科举,然后一窝蜂的去当官,然后一窝蜂的做官商,如果不打掉这个论点,不打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想法,改什么都改不了本质。

    官本位没法改,无论是这个国家,还是其他的国家,有权的人说话声音都大。

    但是官本位是基于官,做大明的官,你才可以被羡慕,才可以被人尊敬,而不是因为你是狭义的读书人,这是两个概念。

    以公务员制度做基础,以提高匠人为墙壁,以拔高军人地位为柱子,打造大明新的价值观。

    朱翊钧下一步就是打掉东华门外唱名,彻底把科举给打掉,想当官,可以,去考公务员,从基层给我一点点的干起来。

    大明不需要闭门读死书的官,不需要五谷不分的官,不需要上任带着好几个师爷的官。

    很多大臣,考上进士之时已经四十多岁了,以大明这个时代的寿命,他们能干几年?能干什么?考个秀才就行了,然后考公务员当官才是正经。

    工匠考级完成之后,朱翊钧会给在朝廷任职的工匠公务员的身份。

    时机成熟,把文武官员的散阶进行挂钩,可以进行军转干,也可以进行干转军。彻底打掉文官的骄傲,虽然不能喊出人人平等,但是喊出官官平等还是可以的。

    汉朝的军功爵制度是怎么玩蛋的,还不是汉家的天子使劲的封爵位。

    天子家里面有喜事,犒赏,加封,天子高兴,犒赏,加封,原本很稀罕的爵位,直接被完成了残渣,到了后来,直接以钱财买爵位。

    一大堆有钱人开始拿钱买爵位,然后爵位就彻底泛滥了。

    军功爵彻底崩坏掉了,皇上把军方将领的任命彻底握在了手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