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驾到-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柳东升的话,朱翊钧满意的点了点头:“去吧!回去,告诉李昖,朕不会坐视他亡国的。”

    朱翊钧的圣旨很快就传出去了,大明的使臣也跟着柳东升去了义州,调兵的圣旨也快速的离开了沈阳,直奔京城。

    这一次朱翊钧没有在调京城西大营,而是调遣了东大营,预料之外,情理之中。

    唯一不爽的就是辽东将士了,最不爽的就是李成梁,于是李成梁就又跑到宫里面来了。

    朱翊钧看着一脸老脸委屈巴巴模样的李成梁,差点没把嘴里面的茶水笑喷出去。见到李成梁撩起衣服跪在了地上,朱翊钧的表情瞬间就严肃了起来。

    “陛下,臣心中有话,不吐不快!”李成梁跪在地上,面容严肃的说道。

    朱翊钧看着李成梁,点了点头:“讲!”

    “臣虽然以前做了很多的荒唐事,但是自问对大明的忠心日月可鉴,臣不求陛下偏向臣,但是请陛下给臣一个公平的机会。”

    “辽东将士上下十万人,愿意陛下而战,虽死不悔!”

    “如今倭寇来犯,陛下欲出兵朝鲜,辽东上下请战之心浓烈,陛下居然调京营东大营来辽东,臣心里面不服气。”

    “是臣不能打?还是辽东将士不能打?”

    “如果陛下以为臣不能打,请陛下罢免臣,如果陛下以为辽东将士不能打,臣请陛下给辽东将士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辽东将士,如果战败,臣愿意提头来见。”

    看着跪在地上以头杵地的李成梁,朱翊钧叹了一口气,他想到了前世。虽然李成梁做的事情很多不妥的,可是那个时候大明的环境就那样,也怪不得李成梁,无人不贪。

    养寇自重,说起来并没有真凭实据,至于说他没杀了努尔哈赤,那也只是事后诸葛亮,在这个时候是谁知道努尔哈赤会闹腾出那么大的动静。

    李成梁的两个儿子,李如松李如柏,全都为大明战死,李家也算得上壮烈。

    从龙椅上走了下来,来到李成梁的面前,朱翊钧伸手将李成梁搀扶了起来,看着瞪着红红眼睛的李成梁,朱翊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将军忠君爱国,敢打敢战,朕岂会不知道?”

    “爱卿觉得朕看轻了辽东军,朕的确是看轻了辽东军!”没等李成梁反驳,朱翊钧又开口说道:“爱卿可知道这一次倭寇来犯之敌有多少?”

    李成梁一愣,沉声道:“臣不知!”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不知道,朕知道!”朱翊钧笑着说道:“现在已经在朝鲜的大军超过了二十万,在对马岛的对岸,还有十万后备军。”

    “倭寇这一次大军三十万进犯朝鲜,为的是来打大明。”

    “当然了,辽东军能打,爱卿能征善战,朕是知道的,可是朕却不想爱卿去硬拼。朕的军队可都是宝贝,怎么会和倭寇去拼伤亡。”

    “另外一点就是朕不想打退倭寇而已,这一次朕要在朝鲜尽歼来犯的三十万倭寇,至少也要杀掉现在在朝鲜的二十万倭寇。”

    “爱卿可有信心完成?”朱翊钧说完笑着看着李成梁。

    李成梁一愣,心里面真的是吃惊不已,陛下的胃口这么大的吗?

    吃惊之后,李成梁就是激动了,二十万大军,四十两一个人头,那得是多少钱?李成梁觉得自己和部下都要发财了。

    要知道部下斩首多了,自己也是有奖励的。

    “臣不能!”李成梁连忙躬身道,虽然李成梁自负,也对自己的麾下有信心,可是全歼这么多人,他是没信心的。

第三百八十一章 仗有你打的() 
虽然没和倭寇打过仗,但是李成梁也听说过,当年来犯大明东南的倭寇之中,那可是有不少真倭的。那些真倭可是真的能打,而且是悍不畏死。

    那还是在倭国战败的真倭,现在这些可是打胜的真倭。

    这些真倭该多能打,他们该多悍不畏死,打胜有信心,全歼没信心。

    朱翊钧见李成梁情绪缓和了下来,朱翊钧笑着说道:“所以朕才掉了京营的人来,京营的人马加上辽东军,朕这一次出兵二十万,一战定朝鲜。”

    “大军分三路进入朝鲜作战,朕答应爱卿,三路大军之中,必有一路主帅为爱卿,必有一路为辽东军,到时候爱卿可别让朕失望。”

    李成梁连忙跪倒在地上,大声的说道:“陛下放心,如果臣打不好这一仗,臣提头来见!”

    再一次伸手将李成梁搀扶了起来,朱翊钧笑着说道:“别动不动就提头来见,朕要你的脑袋做什么,做夜壶朕都嫌大。”

    “好好打,这一战关乎大明的军威,关乎朕的声望。”

    “朕可是把为朝鲜报仇的话都说出去了,要是打不赢,朕的脸也没处放。”

    主辱臣死,这一点是这个时代的道德标准,李成梁听到朱翊钧这么说,面容严肃的说道:“陛下放心,臣和辽东将士必然不会让陛下失望!”

    朱翊钧点了点头:“爱卿回去准备吧!”

    “是,陛下!”李成梁躬身之后,转身向着外面走了出去。

    义州,是朝鲜平安北道的行政中心,后世更有名的是新义州,新义州只是位于平安北道的小村子。

    抗日战争时期,入侵朝鲜的日本军队,为了便利以铁路掠夺中国东北部的资源,把平安北道的行政中心由义州搬迁至此村,并改名为新义州。

    新义州和丹东仅仅隔了一条鸭绿江,但是现在的义州距离鸭绿江也没多远。

    大明的使者从沈阳出发,快马赶奔鸭绿江边,这里早就有船在等候了。到了鸭绿江,使者就上了船,然后渡过鸭绿江进入了朝鲜。

    义州城中,李昖这两天可以说是食不甘味,寝不安眠。

    自从倭寇入侵以来,李昖就没睡好过,也没吃好过,先是从汉城狂奔到平壤,然后又从平壤狂奔到开城,又从开城到狂奔到义州。

    一路狂奔,一路逃,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是逃无可逃,避无可避了。

    在往后撤,那就是大明的领土了,虽然自己是朝鲜国王,可是也不能轻易的进入大明啊!使臣派出去了一波一波,可是却什么消息都没传回来。

    “殿下,殿下,使臣回来了!”领议政柳成龙从外面快步的走了进来,见到李昖之后,脸上全都是喜色:“殿下,使臣回来了!”

    李昖一下子就从王座上站了起来,激动的说道:“使臣回来了?”

    “是,殿下,回来了!”柳成龙连忙说道:“不但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大明的使臣,大明的皇帝陛下就在辽东,就在沈阳。”

    “本王整理一下,马上出去迎接上使!”李昖这个时候是什么都顾不得了,恨不得马上见到大明的使者。

    柳成龙却连忙拦住了李昖:“殿下,殿下,您是君,大明使臣是臣,殿下怎么可以出迎?右议政已经带着人去迎接了。”

    听了柳成龙的话,李昖一摆手:“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计较这些!”

    换了衣服,李昖很快就来到了外面,此时大明的使臣已经从外面进来了。来的两个人,一个一身太监服色,很年轻。

    另外一个则是一身绯红色的官袍,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大明礼部尚书沈鲤见过殿下!”中年男子站在最前面,对着李昖躬身行礼道。

    李昖连忙道:“免礼,免礼!”说完没等沈鲤在开口,李昖已经迫不及待的问道:“陛下可派兵来了?”

    沈鲤顿时一脸的尴尬,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太监王安,开口说道:“殿下,这位是司礼监太监王安王公公,这一次他带来了陛下的圣旨。”

    听到这话,李昖也不敢怠慢,连忙说道:“准备接旨!”

    朝鲜的文武大臣全都跪了下来,而李昖则是在前面躬身行礼,这也是李昖的特权了。王安走到前面,展开圣旨,清了清嗓子。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倭寇进犯朝鲜,战事日紧,倭寇残暴,朝鲜上下深受其害。大明朝鲜父子之国,朕自然不会坐视朝鲜遭受倭寇荼毒。”

    “朕已经调遣人马,大军不日即赴朝鲜,清缴倭寇,朝鲜上下安心等待即可,钦赐!”

    圣旨宣读完,李昖连忙双手接过圣旨,恭敬的道:“臣接旨!”

    等到李昖站起身子,王安笑着说道:“殿下,皇爷还有几句话要奴婢和殿下说!”

    李昖连忙道:“公公请讲!”

    “皇爷说朝鲜乃大明藩属国,对大明尊敬有加,大明绝不会坐视倭寇霍乱朝鲜。不过使臣言以朝鲜内附大明换取大明出兵,这话是对大明对皇爷的大不敬。”

    “今后如果再有敢言以内附换取大明出兵者,斩!”

    听到这话,李昖心里面很感动,但是却很尴尬。因为内附这话是他说的,朝鲜的臣子也没胆子说这话,李松现在是吓的够呛。

    大明要是不出兵,朝鲜肯定挡不住倭寇,那样一来朝鲜就亡国了。

    亡国之君是什么?内附大明,自己至少能捞一个王爷当当,那能一样吗?这笔账李昖算的很清楚,他又不傻。现在听到王安的话,李昖眼圈发红的道:“陛下之恩,小王感激涕零。”

    王安笑着说道:“感激的话,殿下可以去向皇爷说,皇爷现在就在沈阳行宫。皇爷说了,邀请殿下前往沈阳行宫。”

    说道这里,王安转过头,看向了下面的朝鲜臣子,大声的说道:“皇爷说了,要让殿下和朝鲜的臣子看着,看着大明是怎么为朝鲜报仇雪恨的。”

    李昖顿时大喜,连忙说道:“陛下邀我去沈阳?”

    不由得李昖不高兴,在义州城内,李昖一样没安全感,谁知道倭寇什么时候打过来。去沈阳就不一样,那里可是安全的很啊!

第三百八十二章 党争() 
李昖根本就没考虑其他的,去沈阳好啊!

    至于大明会不会对朝鲜不利,会不会对自己这个朝鲜王不利,李昖根本就没考虑过。送走了大明的使臣,李昖立刻就让人收拾东西准备去沈阳。

    对于朝鲜的君臣来说,这事干的太熟练了,一点难度都没有。

    内廷之中,李昖将跟随自己的臣子全都叫到了身边,然后把见到了朱翊钧的使臣柳东升给找来了,详细的询问了他到大明的经历。

    在得知朱翊钧已经开始调遣人马之后,李昖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殿下,此事怕是有不妥啊!”正说的高兴,下面就有人开口了,正是左议政尹斗寿,他的表情非常的严肃,整个人都透着一股担心。

    尹斗寿,朝鲜西人党大佬,与现在的领议政柳成龙非常的不对付。

    柳成龙乃是尹斗寿的头号政敌,这一次柳成龙任领议政,儿子刘东升出使大明,立下了大功,西人党的尹斗寿顿时就感觉到了危机。

    不管如何,这个时候得开口说点什么,得做点什么。

    朝鲜君臣的目光全都看向了左议政尹斗寿,想看这位左议政说些什么。事实上尹斗寿一开口,领议政柳成龙的脸色就变得很不好看。

    “殿下,虽然倭寇来势汹汹,可是大明也不用如此积极吧?”

    “大明在辽东就有十万精兵,现在又调遣京营十万大军,又调遣水师,这么多的人马,大明怕是不光想救朝鲜吧?”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