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一次有这种感觉的时候,那还是张居正死的时候,眺望着明月,朱翊钧舒了一口气,将心里面的多愁善感给扫出去,难道是年纪大了?一个旧时代的落幕,何尝不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是得继续。
万历二十年的冬天是火热的,大明的百姓都在庆祝新年,朝堂上也快速着发生着人事的变化。
戚继光的退下代表着的不光是他一个人,而是一个时代,随着戚继光去了皇家讲武堂,一批老将也都封了爵位,基本上也都处于半退休的状态了。除了极少数擅长谋略的进入了军机处任行走,大部分人都被淘汰掉了。
代替他们崛起的则是从皇家讲武堂毕业的年轻人,他们有朝气,有野心,同时也对火器作战有着更为专业的理解。
这样的新老交替因为给足了好处,也是早有准备,所以显得有些波澜不惊。不过当张维贤进入军机处,成为了军机大臣,还是告诉了所有人,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在所有人都在欢庆的时候,有的人依旧在忙碌,其中就有一个老人。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时珍!
作为大明医学体系的第一人,李时珍的地位真的高到可怕,这是一个连衣服都不用换,穿着带味道的衣服就能进宫面圣的存在。皇家医院门口有塑像的存在,天下大半医者老师的存在,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依旧在忙碌着,在奔波着,在所有人都欢庆的时候。
李时珍今年已经七十四岁了,虽然身体还算是硬朗,可是李时珍还是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
一辈子扑在医术上,到了晚年医术大成,但是也打开了新的方向,李时珍颇有一种天不假年的感觉。
此时的李时珍穿着白大褂,脸上的表情非常的凝重,他开发出了一种药剂。自从上一次通过染料得到了药,李时珍就对染料感兴趣了起来。在新的实验室建造起来之后,李时珍开始投入了对染料的研究之中。
最终还真的让李时珍发现了一些东西。
这是一种通过红色染料搞出来的药剂,这种染料是这两年才流行起来的,它是用来染皮革的。李时珍从里面提炼出了一些东西,居然在抗菌上有着非常强大的效果。自从有了显微镜,李时珍也知道细菌是什么,这两年他已经写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书籍了,有的已经被用作教材了。
在发现了细菌之后,李时珍很快就打开了抗菌的大门,寻找一款有效的抗菌药,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这一次李时珍真的发现了,在外面欢庆的时候,李时珍正在准备进行一场划时代的实验,他要为一个人进行疗伤,一旦成功,李时珍就彻底打开了抗菌药的大门。
第三百四十章 疯狂的实验()
在实验室的床上,一个中年男子正躺在床上,他的手脚都被绑着,整个人异常的虚弱,不时的就会咳嗽一声,甚至还会咳血。无论哪个大夫看过之后,给出的结论都会惊人的一致,那就是准备后事吧!
在这个时代,也就李时珍还敢收容这样的病人,其他人都没戏。
李时珍来到男人的身边,看着躺在床上的男人,微笑着说道:“你很快就会好了,别担心。”
一边说着,李时珍一边拿过了自己准备的药剂,这个男人是肺炎,而且已经病的非常厉害了,基本上可以宣布没办法救了。小心翼翼拿起一根针管,李时珍脸上的表情非常的小心,这根针管可是好东西啊!
玻璃打造的针体,枕头则是用的铜质的针头,当然了,比起后世的针头差远了,这个针头粗多了。
可是即便是如此粗糙的注射器,那也是李时珍特别需要小心的存在,因为这是大明的能工巧匠专为李时珍制作的。
制造这个注射器的时候,那真是的废了好大的力气,制造的过程用一句话就可以形容,那就是一直造!失败了没关系,在来,再失败,还来,反正就是什么时候成功什么时候算,不计成本。
李时珍熟练的将有些发红的药剂给抽出来,然后将那根粗粗的针头对准了男人的屁股。
拿过酒精棉在对方的屁股上擦了擦,李时珍就把自己那粗壮的针头刺进了对方的屁股里面。
随着针头的刺入,男人的身子猛然绷紧,疼的发出了一声痛苦的嚎叫。只不过李时珍的完全没反应,对方的手脚都被绑着,完全没办法挣扎。见对方肌肉紧绷,李时珍还伸手拍了几下对方的屁股,然后缓缓的推动了针头。
等到淡红色的药剂进入对方的身体,李时珍这才松了一口气,拿过一块酒精棉给对方按住。
做完了这一切,李时珍这才松了一口气,剩下的就是观察了。
在李时珍疯狂的实验的时候,大明还有其他人也在实验,要知道这些年大明经济大发展,朝廷也有钱了,地方也有钱了,各种需求层出不穷,使得大明各种发明成倍的增长,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被发明出来了。
只不过这种发明的东西有用的很少,当然了,这些有用之中的东西,具备创新性的也很少。
武备司。
自从参与了无敌大炮计划,徐光启就一扫之前的学者作风,彻底变成了一个科研工作者。此时徐光启身上穿着白大褂,但是上面到处都是黑色的油迹,有的地方也不知道蹭的是什么玩意,看起来非常的脏。
不过在场的众人谁都没关注这一点,他们的注意力全都在面前的东西上。
这是一门炮,你说是炮它的炮口又不粗,也就碗口粗细,但是炮管却很长,足足半人高。铜质的炮管看着更像是一个筒子,地面上放着一个铁板,这个炮就那么放在那里,看起来异常的简陋。
可是在场的人都知道,这门炮是大明现在最尖端的工艺制造的。
在这么炮的旁边放着一个木头箱子,里面放着全新制造的炮弹,与之前的炮弹不同,这是一种椭圆形的炮弹,而后面还有尾翼。五枚炮弹摆在箱子里面,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在场的人都知道,这玩意是多么的宝贝。
为了这几枚炮弹,武备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虽然现在造价昂贵,也不能量产,但是谁都知道这五枚炮弹代表的意义。
事实上如果是后世来的人,看一眼就知道,这玩意不是迫击炮吗?
徐光启舒了一口气,这东西可是花了他大心血的,一旦成功了,那就代表着质的飞跃。虽然它的造价高,虽然它的问题还很多,但是它代表的意义却是划时代的,现在拿来试一下,如果成了,那就代表着这个方向是对的。
“来,试炮!”徐光启看着面前的炮,开口说道,表情也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试炮,尤其是实验这种新炮,危险性是非常高的,如果打不出去原地爆炸,那可是非常危险的,开炮的人甚至都来不及跑,直接就会被炸死在新炮的旁边。没人敢在这个时候不小心,徐光启也一样。
新炮被摆放在一个坑里面,周围用装着沙子的袋子围着,试炮之后,实验员就会翻到装沙子的袋子的另外一侧。
那里也挖了一个坑,到时候试炮员就会趴在里面,尽量的避免损伤。
随着徐光启的话,一个身上穿着轻甲的试炮员就来到了新炮的旁边,手中拿着一枚新式的炮弹。舒了一口气,他将炮弹对准了新炮的炮管。在场的人全都屏气凝神的看着这一幕,没人说话,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
试炮员手一松,炮弹就落到了炮管之中,试炮员连忙一个侧翻翻向沙袋的另一侧。
只不过他刚做出这个反应,他的身后就响起了一个声音“吨”,然后那枚炮弹就从新炮之中打了出去,直接飞向了不远处的试验场。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声剧烈的爆炸,烟尘四起,土石飞溅。
“成功了,成功了!”
现场顿时响起了欢呼声,即便是平日里稳重的徐光启,此时也兴奋的跳了起来,无数人大声的尖叫,无数的人泪流满面。这是一千多个日夜的努力,这是无数人辛勤付出的结果,真的成功了!
这么炮的成功代表的不光是炮的成功,更多的则是炮弹的成功。
金属定装炮弹的成功,对于武备司的来说,他们太知道这意味什么了。
“今天晚上,酒肉不忌,我们不醉不归!”徐光启大笑着喊了一声,随后就是更多人兴奋的喊声。
紫禁城,文华殿。
年底了,朝廷的事情非常多,这些天朱翊钧也非常忙碌了,当然了,这也和一件事情被翻出来有关系,这件事情就是朱翊钧祭祖的事情。上一次大臣们的上书就被朱翊钧以草原未竟给挡回去了,这一次大臣们再一次旧事从提。
皇上您如此英明神武,乃千古一帝,当上告于天,下告于祖。
第三百四十一章 新人换旧人()
这件事情朱翊钧是想做的,因为朱翊钧想要下江南,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是不行的,祭拜太祖皇帝就是最好的说辞了,只不过在这之前,朱翊钧需要将大明历代的皇帝都祭拜一遍,顺便把上天也祭拜一遍。
当然了,这件事情不能操之过急,怎么也要放到明年去,年前只是让他们争一下。
对于这些奏折,朱翊钧也就是看一看,也不发表态度,直接选择了留中,算是没有态度。只不过有时候,没有态度已经是一种态度了,大臣们依旧在上书,在上几轮,朱翊钧就可以做做姿态,表表态谦虚一下,表示自己功德浅薄。
然后大臣们继续请奏,自己推辞几次,然后在勉为其难的接受。
整个过程看起来像是玩笑一样,但是却必须做的一丝不苟,朱翊钧也不例外。
“皇爷,东厂有人送来了密报,是关于武备司的。”张鲸见到朱翊钧批完了奏折,来到朱翊钧的身边,恭敬的说道。
朱翊钧先是一愣,随后面无表情的说道:“武备司发生了什么事情?”
“回皇爷,武备司进行了一次新炮实验,正是皇爷说的那种迫击炮,炮弹上带尾翼的那种,据说实验成功了。”张鲸连忙说道:“东厂的人来奏报的就是这件事情。”
朱翊钧看了一眼张鲸,笑着说道:“那徐光启在做什么?”
“回皇爷,在与武备司的人欢庆,今天晚上武备司酒肉不忌。”张鲸再一次回答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站起身子从龙书案上走了下来,活动了一下自己的身体,朱翊钧溜达着向大殿的门口走去,走了几步,朱翊钧突然来了一句:“你和徐光启有仇?还是看徐光启不顺眼?还是他得罪你了?”
张鲸的这一波操作,说白了就是进谗言,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却是要命的。
有句话叫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进谗言也是一门长久的学问,时间短了肯定是不行的。
比如张鲸今天的话,就是徐光启实验成功了新炮,与武备司上下一起庆祝,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潜台词却没有那么简单。张鲸的潜台词其实就是这么重要的事情,徐光启没有第一时间来宫里面汇报。
那是为什么呢?不是有私心就是对皇上不尊重,无论是哪种情况,朱翊钧的心里面就会不舒服。
一旦这种不舒服埋下来,那就会直接影响朱翊钧对徐光启的态度,这就是进谗言的一种方式,潜移默化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