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驾到-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居正转头看向了朱翊钧,又看了看张鲸,张鲸则是面无表情低眉顺眼的站在朱翊钧的身后,仿佛这一切都和他没什么关系一样。不过张居正对张鲸的看重又提升了一个档次,东厂在张鲸的手里面,似乎不一样了。

    “东厂那一次大规模的抓人,就是为了铲除邵方一伙?”张居正恍然大悟的问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确实如此!”说完之后朱翊钧又说道:“查到这个邵方之后,朕心里面就产生了疑问,邵方因为考成法断了财路来京城。”

    “他利用先生夺情的事情,离间君臣感情,想要先生离开朕的身边,其他人又为了什么呢?”

    “于是朕就让人查了查那些弹劾先生的人,尤其是弹劾先生的学生和同乡。”说道这里,朱翊钧又笑了,只不过那笑容和笑声之中全都是嘲讽的神色。

    张居正心中恍然,怪不得自己的这个皇帝学生这一次把那些人全都下了昭狱,还全都给廷杖死了。

    “有的家里面被清账出田地的,有好友因为考成法罢官的,有亲戚应为考成法罢官的。他们想先生离开朕,想着先生的考成法废掉,想先生的清账田地进行不下去。”

    “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朕这一次算是见识了。先生之策,人人都能看出来对大明的好处,国库有钱了,朕的内库有钱了。”

    “大明的军队能打了,边患不在了,鞑子不敢南顾,这些都是先生的功劳。”

    “这些人呢?不过是触动了他们一点利益,他们做了什么?离间君臣,攻击诽谤先生,满嘴仁义道德,实则无国无君,先生委屈了。”

    张居正听着朱翊钧的话,身子有些颤抖,眼圈有些发红。

    自己的学生背着自己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还有如此长进,张居正突然有一种老怀大慰后继有人的感觉。这些日子委屈,终于在这一刻有人理解了。

    这个理解的人,张居正没想到,但是却是他最希望的那个人。

    “外面流传着先生的一句感慨‘奸臣严嵩尚无学生同乡弹劾于他,我张居正何至于此’,这句话朕听到的时候,心如刀割,但又甚是欣慰。”

    “严嵩于大明何益?巧言媚上,勾结同党,霍乱天下,怎么会有人弹劾他?”

    “他的学生全都得到了他的提拔,全都得到了他的庇护,无论是贪赃枉法还是升官发财,他们的老师严嵩都能护着他们。同乡呢?严嵩对他的同乡又如何?”

    说道这里朱翊钧突然激动了起来,大声的说道:“为同乡升官,为同乡做靠山,横行官场,横征暴敛,从这方面说起来,严嵩真的是一个好老师,同时也造福乡梓了!”

    “先生之功在朕,在大明,在天下黎庶,在千秋史册。些许非议先生无须在意,恩怨尽时方论定,封疆危日见才难,百姓会记住先生,大明会记住先生,天下会记住先生,青史会为先生正名。”

    “有先生,朕幸甚,有先生,大明幸甚,有先生,天下幸甚。”

    说道这里,朱翊钧站起身子,整了整衣冠,对着张居正深深一躬。

    颤抖着张居正猛然扑倒在了地上,肩膀颤抖,以头杵地,抽噎着说道:“臣,臣,臣愿意为陛下,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看着地上恸哭的张居正,朱翊钧伸手将张居正搀扶了起来,开口说道:“他们越不想咱们做的,咱们就一定要做的,君臣同心,其利断金。”

    “朕相信先生,朕信任先生,先生也可以信任朕。”

    “朕愿意看着先生一展心中抱负,愿意看着先生富强大明,朕会在京城等着先生归来。”朱翊钧开口说道:“待先生归来日,便是大展宏图时,朕期待着那一天,朕等着那一天。”

第四十二章 弹劾王崇古() 
在皇帝驾临张家之后,张居正三天后就离京了,浩浩荡荡的队伍再一次震撼了大明的官场。锦衣卫抬匾开道,上面御笔亲题四个大字:以身许国!

    皇帝御赐的车驾更是规模宏大,看得人眼热无比。

    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依旧站在那十二面屏风的前面,见张鲸和徐德走进来,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人走了?”

    “回皇爷,张阁老出京了!”张鲸回答道。

    朱翊钧又看了看徐德,问道:“内厂的人都安排下去了?”

    “是,皇爷,都安排下去了!”徐德也答应了一声,恭敬的道:“队伍里面安排了不少人,沿途也有内厂的人盯着,一路上肯定保护好张阁老的安全。”

    朱翊钧点了点头,摆了摆手,两个人就退了出去。

    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后的柳瑟,朱翊钧笑着说道:“你知道什么字写起来最简单,但是又是最难的?”

    “奴婢不知道。”柳瑟摇了摇头,脸上带着笑容说道。

    “人!”朱翊钧淡淡的说道:“人写起来很简单,一撇一捺,可是人这个字却又难写。因为人是复杂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甚至不同的天气,人都是不同的。”

    柳瑟虽然不知道朱翊钧为什么说这样的话,但是他看得出朱翊钧很苦闷。

    朱翊钧笑了笑,伸手摸了摸柳瑟的头发说道:“朕要大婚了,原本还想给你一个身份,后来想想你太特殊,跟在朕身边这么久了,给你一个身份对你不利。”

    如果自己大婚之后还让柳瑟跟在身边伺候,那柳瑟绝对是后宫里面的靶子了。

    哪怕给柳瑟一个身份,估计也是如此,朱翊钧不想让柳瑟有什么不测。

    “朕到时候会把你派到皇后身边去,你在宫里日久,对宫里面的事情知道很清楚,为人也不错,你去伺候皇后,朕也放心。”朱翊钧笑着对柳瑟说道。

    “等过几年,朕在给你一个身份。”

    “奴婢谢皇上!”柳瑟连忙躬身谢恩,脸上依旧带着淡笑,表情上没有丝毫的变化。

    别人不知道朱翊钧却知道,自己的皇后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想到这件事情朱翊钧就是一阵头大。自己不是萝莉控,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没法下手了。

    如果自己这个时代的人也就罢了,可是后世是个人都知道,对这么小的萝莉下手,对身体的伤害是不可避免的。历史上自己的这位皇后屡次流产,一生无子。

    朱翊钧不用想都知道这和房事太早有关系,要知道这个时代可没有避孕的手段。

    十三岁的小姑娘,正是人格和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就算是这个时代的人在早熟,她也不可能有成人的心智。其他人朱翊钧可能不在乎,但是皇后不行啊!

    把柳瑟派到皇后的身边,也是为了皇后好,有柳瑟在她的身边,也能帮着她。

    张居正走了之后,朝廷最大的事情就是朱翊钧的大婚了,宫里面的两位太后对这件事情异常的关心,朝廷上下也都在为这件事情忙碌了。

    朱翊钧则是想着见一见俞大猷,有可能的话找一个机会去勇士营和四卫营看看。

    毕竟俞大猷去了四卫营和勇士营也有一段时间了,朱翊钧也想看看成果,要知道除了四卫营和勇士营,大明还有三大营,那个才是朱翊钧关注的重点。

    这一天早上,朱翊钧起了一个大早去上早朝,张居正离开之后的第一个早朝,朱翊钧是一定要上的。在柳瑟的伺候下收拾完了,朱翊钧就去上早朝了。

    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早朝,朱翊钧还准备早朝之后去见俞大猷的,没想到上朝就出事情了。

    在张鲸“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的喊声落地之后,御使彭倡就站了出来,大声的说道:“臣彭倡有本奏,臣弹劾兵部尚书王崇古,贿赂买官,私通鞑靼,松弛边防便利敌人,实乃罪大恶极。”

    听了彭倡的话,朱翊钧就是一愣,这话是怎么说起的?

    转头看向王崇古,可以说王崇古是张居正改革的有力支持者,张居正夺情事件里面也上书赞成夺情,只不过没那么显眼罢了,怎么这就被弹劾了?

    彭倡接下来就开始历数王崇古的罪责了,从他行贿谋求升迁开始。虽然没说王崇古给谁行贿,可是傻子都听得出来,目标直指张居正。

    朱翊钧坐在龙椅上静静的听着,这是弹劾王崇古,目标却是张居正,或者说是在试探自己。

    虽然张居正走之前自己隆重的送别了张居正,可是还是有人不死心。

    “鞑靼狼子野心,实乃不可信之辈,王大人总督山西陕西之时,与对鞑靼十分优渥,且鞑靼向西劫掠,王大人准许鞑靼向西扩大地盘,壮大实力。”

    “臣听闻鞑靼部有一女酋名为三娘子,生的异常貌美,与王大人私交甚好。”

    “臣弹劾王大人贿赂买官,私通鞑靼,请皇上下旨论罪。”

    朱翊钧看了一眼彭倡,这算不算是给自己的一个下马威?不过他还是转头看了一眼王崇古,见老头气得够呛,脸色涨得通红,怒视着彭倡。

    在彭倡之后,又有几个人站了出来,清一色都是在弹劾王崇古。

    朱翊钧叹了一口气,还真是一箭好几雕啊!

    试探自己对张居正的态度,趁着张居正不在试图扳倒王崇古,同时也给自己这个小皇帝一个下马威。人家说的是正事,自己总不能拉过来打廷杖吧!

    “这件事情诸位爱卿可以写一个详细的奏折递上来,王爱卿也写一个自辩的折子吧!”

    散朝之后,朱翊钧一边往回走,脸上一边露出了一抹苦笑,还真是迫不及待啊!攻击王崇古,事实上就是在攻击大明现行的一项政策,就是:封贡!

    俺答封贡,说白了就是在边境设市贸易,当时朝廷有一部分官僚反对和俺答设市贸易,说这是媾和示弱。

    对王崇古这个政策大力支持的就是张居正,由于张居正的大力支持,协同筹划,使王崇古在边塞得以顺利执行睦邻政策,在大同、宣府附近设市贸易。

    当时规定每年限期一月,蒙族人可以用金银、牛马、皮毛和汉族人民交换绸缎、布匹、铁锅、铁釜等物品。

    现在这些人目标直指王崇古,同时还弹劾他对鞑靼的作为,目标很简单,直指的就是这条政策。朱翊钧眼睛一咪,他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张思维。

    朱翊钧以前看到过一个说法,晋党始于张思维。

    事实上在万历这一代,大明的朋党正式开始形成,从齐浙楚党到东林党,基本上都是在万历这一代形成的。激烈的党争,也是在这个时代出现的。

    从根本上来讲,齐浙楚党和东林党是没区别的,维护的都是大地主和大士绅的利益。

    只不过他们的利益是不统一的,从下面的利益竞争开始,他们的利益就不可能统一。朝堂上,他们争夺话语权,想要为自己获取更多的利益。

    张思维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张思维的张家是晋商,是晋党的代表人物。

    在张居正死后,张四维对张居正大肆抨击,同时开始清算张居正,废除新法,这就说明张四维也是反对新法改革的。虽然在这个时候他在内阁不说话,但是那也只是摄于张居正的权势罢了。

    事实上各个地方的士绅地主,基本上全都反对张居正的改革,毕竟拿出隐匿的土地,被考成法罢官,对他们一点好处都没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