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席卷晚明-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耐心的解释以及说明。

    从阎应元以及朱由菘自己所了解的知识上来看,这个时候,想要组建什么国外署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情报闭塞。交通不便,这个时候不是后世,一个电报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马匹来传输。

    马匹是这个时候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但是他依旧还是十分的缓慢,就好比如说,如果北京发生了什么事情,就算是自己要知道,那也需要将近四天到五天的时间。

    四天到五天,这还算是相对于较近的地方,如果说是远一点,比如说东北啊西北什么的,那还不得半个月,如果说是建奴骑兵,才发布消息,恐怕人家都已经过了山海关,自己才得到情报。

    暂时想一口建立大的情报署是不现实的了,现在唯一的办法,也只能是先组建一下江淮一带的情报网络。

    现在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就是江淮地区,如果自己身边的都做不好,更不要说建立今后的大型情报网。

    “老阎,我考虑了一下,暂时就让陈诚来组建江淮一带的情报网,你看如何?”仔细推敲过后,朱由菘对面前的阎应元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阎应元是什么人,民族英雄一个,他一下就听出来朱由菘现在的意思,顿时心中明白,朱由菘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最合适的。

    因此,阎应元也点了点头,同意朱由菘的想法。

    既然阎应元也不在反对,朱由菘当即就叫来了陈诚,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陈诚。

    说实话,对于组建情报系统,陈诚似乎并没有什么信心,他从小就是陪同着朱由菘,几乎就没有出过福王府,然而今天朱由菘让他来组建一个情报署,这让陈诚十分的为难。

    他担心把这个事情搞砸了,对不起世子。

    看出这一点,朱由菘立刻就给陈诚打气,谁都有第一次,陈诚本来就聪明狡猾,这些年因为一直跟随自己,所以他的能力并没有发挥,如果发挥出来,那么他将不会差于任何人,当然,这是指情报方面,武力上,他就连一个小兵都不如。

    见到朱由菘打气,本来就打退堂鼓的陈诚咬了咬洁白的牙齿跟朱由菘保证,一定建立一个让朱由菘满意的情报署来。

    陈诚接到了命令,就退了出去组建他的情报网。

    “世子还是要将陈诚看好啊,以防止下一个魏忠贤王振之辈啊。”等到陈诚出去。阎应元给朱由菘提了一个醒。

    对于阎应元的话,朱由菘并不怀疑,任何人,他都有权利欲望,就算是陈诚也不例外,谁也无法知道,陈诚今后是不是会走上歧途,不过,朱由菘相信自己,一定能掌握好陈诚,让他不迷失自己的方向,如果一旦发现,自己绝对不会手软。

    “放心吧,我会的,现在我们军事上面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压力,我看,我们可以讨论一下政务上的改革了?”

    政务改革?这话让阎应元感觉到有些吃惊,他不明白,朱由菘为什么要提到政务改革,难道说,这现在的政务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

    当然有不恰当的地方,就不如百姓见到县官要下跪一样,这一点朱由菘就不满意,有的人,都已经七老八十了,还要给比他小好几十岁的人下跪,这是一个十分丑陋的习惯,必须要改正,另外,一个县的交通、财政、税收,都是县令在管理,这一来,容易让县令抓钱,二来,就容易让县令根本就不能妥善的完成一个事情。

    当然,这个事情在阎应元这里不存在,朱由菘改革并不是针对阎应元,主要是为了今后。

    自己不可能一直就在这个江阴待一辈子,他的目标是三年后,也就是北京城破之后,自己要去南京,当自己的皇帝,当时候自己掌管的地方多了,难免下面有一些人会伸手。

    提出自己的建议,阎应元当即就知道了这里面的意思,他对于朱由菘,现在更加的刮目相看,只不过一个政务上的稍微调整,就将一个县令甚至是今后省的大权就分散开来,这样,就算今后有人图谋不轨,想要起什么大事情,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世子说的很对。那你看我们该如何去进行改革呢?”阎应元想了一下,询问到朱由菘。

    这个问题朱由菘在组建军队的时候就想过,他也早就将需要改的地方书写在了一本册子上面。现在听阎应元发问,当即他就从自己的衣袖中取出文件,递给阎应元。

    阎应元看了一下,顿时感觉到清晰无比,他知道,如果运用这上面的制度去该给,用不了多少的时间,整个江阴县衙就将会出现新的气象。在也不会这么的死气沉沉。

    因此对于朱由菘的建议,阎应元十分赞同,他明白这个是最好的建议。

    (本章完)

第24章 这事就算了() 
朱由菘的这次的改革,不针对民,只是针对官,他的提议是,财政、治安分开,县令指负责治理本县百姓,不在参与这其中的治安巡逻、税务征收等,这些事情,将会另外委派人马来解决。

    “世子真是高见。”阎应元本没有因为自己的权利马山就要被剥夺一部分而感觉到悲哀,相反,他觉得这个办法十分有效,毕竟这个方案一旦实行下去,整个江阴县,在人员衙役情况不增加的情况下,反而能够各司其职的维持一个县的治理。

    听到阎应元的赞同,朱由菘顿时放心下来,他还以阎应元会反对,毕竟这是在夺取人家手中的权利,然而现在看起来,这个担忧是多余的。

    见到阎应元已经同意,朱由菘笑了一下,随后再次说出了更大的一个改革:也就是增加鼓励商业发展,吸引各地商人前来投资,拉动江阴经济发展。促进江阴百姓生活。

    朱由菘心中知道,这个时候,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萌芽,虽然自己暂时还不知道今后自己走什么路,但是,他明白,商业才是能够提升自己财政最大的放置,光靠着农业税收,那就是只能吃饱饭而已。

    明朝虽然已经十分开放,但是对于商业这一块并不怎么看重,这就让太多的商人受到打压,想要发展却不得不顾忌朝廷的体制。

    但是朱由菘,想要彻底打断商人的顾忌,只要你能够来江阴,江阴一切都为你开放。不打压你,反而还会支持你,当然了,今后赚钱了,那税收方面,可不是一一个县的农业能够相提并论的。

    “世子,商人重利,我们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啊?”阎应元对于县衙的改革并没有什么意见,但是对于这个支持商人到来上来,就产生了疑惑。

    看来阎应元这种人,也是在这个方面有些欠缺啊,算了,自己还是耐心的好好给他解释吧。听到阎应元不理解。朱由菘只能走到房间里面扯出一一条凳子坐在阎应元面前开始自己的开导。

    “江阴县一年农业随手是多少。

    “两万三千担,折算白银五千三百两。”

    “商业税收多少?”

    “目前一万五千三百两。”

    “如果我们吸引外地商人前来投资,那么我们会增加多少?”

    “这个?”

    阎应元闭上了嘴巴,他一下就从朱由菘简单的问话中知道了其中的诀窍。

    如果商业上能够在增加,那么粮食税收就连人家的零头都比不上。

    你总算明白了,见到阎应元点了点头,朱由菘松懈了一口气,他还以为自己还要张开嘴巴继续跟阎应元解释,但是现在看起来,已经没有任何必要了。

    “记住了,我们不要做传统的酒楼啊、土地啊,可以整点旅游啊。船运啊、我们可以将我们江阴县的特产远销嘛。”

    不懂,对于这些,阎应元表示不懂、

    算了,我还是列个表出来吧。跟他说话太累,见到阎应元眼睛瞪的如同牛一样,朱由菘就知道他没有明白。

    让阎应元先下去处理县衙的问题后,朱由菘就开始回到自己的房间,铺开纸张,将后世的一些东西都开始思考。

    经过将近两个时辰的思考后,朱由菘结合了江阴的情况,先整出来了一个超市。以及船运公司。

    江阴是一个贸易县,每天来到这里的船只不少,他们需要船只输送,而自己也可以提他们进行运输,当然,这个钱财是必然不可少的。

    江阴开始发生变化,在朱由菘将自己的想法册子交给阎应元后,阎应元当天下午就贴出告示,鼓励经商,也鼓励其他地方的商人来江阴投资。

    消息开始往周围几个县城传播,本来就在周围县城得不到发展的各地商人一听这个消息,就如同苍蝇闻到臭肉一样,开始拖儿带女的来到江阴,并且开始建立自己的商业。

    一天比一天变化大,曾经只不过是上百户人家的黄田,开始出现房屋。曾经荒野的郊外,开始出现大量工作人员。

    情况一边大好。

    当当当。。。。。。县衙,朱由菘敲打了一下大厅中摆放了两箱子银子,这两箱子银子,都是江阴执行了一个月来获得的收入。

    两万三千多两白银,这可是曾经半年的税收,然而今天,只不过是一个月而已。

    而且,根据情况,各地还有更多的商人前来,这些消息,都让朱由菘十分兴奋。

    他明白,江阴县,将会用不了多久的时间,就会成为最富裕的县城。

    最高兴的不是朱由菘,应该是阎应元,阎应元没有想到刘俊居然这么有经商头脑,这才没有多久的时间,整个江阴县城就发生变化。

    他曾经在这个月的时间出去转动过,百姓的生活,比以前要好,以前,一个普通的家庭,想要吃点肉那都困难,但是现在,虽然说不上天天吃,但是五天吃一次都是可以的,这都归功各地商人来这里建设,需要大量工人,而本地百姓,在做农活的空闲时间,再一次的开始获得了新的经济来源。

    对于商业发展的事情,这个并不能够引起南京的注意。

    现在的大明朝,不管你经济方面的发展,他们就注意一个事情,那就是你有没有造反的嫌疑,只要你不去私自的发展军事力量,那么一切都好说。

    原本上,如果一个地方的经济得到发展,那么各部门的官员就要开始伸手,不过这一次,因为朱由菘在,还没有谁敢过来伸手。

    朱由菘是什么人,那是福王儿子,谁眼睛瞎了才敢过来跟朱由菘要钱,这不是跟他朱家过不去找死是什么因此,虽然南京明明知道江阴现在油水很足,但是却没有任何人敢过来要贿赂,毕竟朱由菘虽然现在是一个逃亡的世子,但是他真要跟你闹,估计你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正是因为这样,江阴县,开始在朱由菘以及南京地区的纵容下,使劲的发展。

    (本章完)

第25章 钱就这点() 
县衙,阎应元这两天心情不太好,虽然江阴县的税收收入在一次次的增长,可是阎应元心中的却出现了担忧。

    江阴县现在的经济能力已经不是前段时间能够相提并论,他太了解南京方面,一旦哪里有了油水,太多的人员就会前来趁火打劫。

    “你好像在担心什么?”一个声音响起,阎应元看了一下,进来的人是朱由菘。

    朱由菘刚从军营回来,因为现在有了充足的资金,朱由菘就让人去购买了一百多的马匹,成立了骑兵一个连队。

    这个连队,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