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时工程部的成员都很忙,白天大部分时间跑现场,到了晚上,也没几个人做资料,通常情况下,都是要检查了,开始恶补。
这种情况,基本上每一个工班都一样。
检验批,反应一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检验情况,比如大桥桩基施工,首先是钻孔施工。
在检验批里面,可以体现出这颗桩基的设计桩长、直径,还有一些其他指标,不如护筒、泥浆比重等。
钻孔之后,还有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每一个工序都有相应的检验批。
按照施工规范,检验批在报检的时候需要随身携带,到工地上去实测,然后填相关数据。
整个过程,现场监理都在盯控,确保准确无误之后,现场监理再在相应位置签字,那么就算报验了。
然而,实际施工和施工规范相差比较大,尤其遇到大面积报检的情况,根本忙不过来。
为了方便起见,报检时便不带检验批,等施工完后,技术人员回到工班把检验批补上。
写好之后,再找现场监理签字。
这样做的弊端便是闭门造车,胡编乱造,很多数据和实际不符。
一旦现场出现事故,检验批无法真正反应现场实际情况,没有追溯性。
按理来说,活都干完了,也给现场监理报验了,签字也在情理之中,没想到现场监理却不签字。
“怎么回事?”吴愧皱眉。
现场监理名叫刘全,四十来岁,个头不算高,胖乎乎的。
“我也不清楚,反正就是不签。”郭彬道。
“你们的都不签嘛?”吴愧扭头,问众人。
如果单单不签郭彬的,那么很可能就是郭彬自身的问题,如果全部都不签,那就是现场监理的问题。
“我做完三分之二了,还没找刘工签过字。”秦舒淮道。
“我这边的也没送过。”魏成军道。
“吴哥,不行我去试试吧,不签你再去找刘工。”秦舒淮想了想道。
二工区的报验,马超从未过问,都是秦舒淮搞定的,在秦舒淮看来,监理刘全,还是比较好相处的。
更何况,桩基施工,刘全没少拿施工队的好处。
秦舒淮记得很清楚,最开始几次报验,刘全找各种理由不给过,比如钢筋笼间距大于一公分,垫块绑扎不均匀等不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桩基质量没什么影响,但监理要拿规范来卡,秦舒淮也没办法。
后来,秦舒淮带着施工队,给了刘全一颗桩基三十块钱,刘全才好说话,没有找这些鸡毛蒜皮的事。
要知道,秦舒淮现在工资才一千,一颗桩就三十已经不低了。
“嗯,你先去看看老刘为什么不签字。”吴愧道。
秦舒淮起身,拿着做完的资料,出了办公室。
监理办公室在后面的宿舍楼,吃住办公一体,位于工班办公区后方不到二十米处。
很快,秦舒淮敲响了刘全的门,推门走了进去。
只见刘全正在写着资料,如果秦舒淮没猜错,应该是监理日志。
马上质检站检查,监理日志可不能少,前期的都要补上。
“刘工在忙啊,我这有一些检验批,麻烦你签下字。”秦舒淮道。
“小秦啊,你把最近两天的留下吧,其他的拿回去,暂时不签。”刘全抬头看了秦舒淮一眼道。
“不签,为什么?”秦舒淮眉头一皱。
自己管段内的桩基都干了差不多十天,他居然只签最近两天的?
“没为什么,谁叫你们检验批提供不及时,哪有隔了三天还不送检验批的,我就没见过这么散漫的工班技术员。”刘全义正言辞道。
秦舒淮一听,顿时不乐意了,很明显,刘全这是找事啊。
其实秦舒淮早就听说,刘全想找工班的事。
作为现场监理,工班的钱他敢拿,但施工队的钱,却要掂量掂量,拿了钱不办事,施工队可是什么事都能做的出来。
一直以来,工班都是让施工队自己去处理监理之间的关系,有些时候,施工队出面,更好解决问题。
因此,自进场以来,工班一分钱也没给过刘全,这事秦舒淮是知道的。
如今,刘全显然想找工班的事,难怪他不签检验批。
碰!
秦舒淮上前,将十来份桩基检验批,直接摔在桌上,碰的一声,吓刘全一跳。
“秦舒淮,你这是什么意思?”刘全浑身一震,紧皱眉头道。
“什么意思?老刘,我到要问问,你什么意思?”秦舒淮没有给刘全面子,冷笑道。
“什么我什么意思。”刘全面露愤怒,道:“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话吗?你居然敢威胁监理!”
“威胁监理?”秦舒淮见刘全心虚,哼道:“我就威胁你,你信不信,老子还敢揍你!”
“你……你敢!”秦舒淮这么一说,刘全顿时有些心虚了。
刘全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刚毕业的见习生,居然这么狂。
他刘全不过一米五八,秦舒淮一米七八,身材还比刘全魁梧,真要揍刘全,秦舒淮一个可以打他三个。
“刘全,你以为施工队一颗桩三十块钱,白拿吗?”秦舒淮冷笑道。
“孙子才拿了施工队的钱!”刘全不承认,语气却有些虚。
“对,孙子拿了,你如果识相,就把检验批给签了,不然别怪我不客气!”秦舒淮冷冷的说道。
对于现场监理,该硬气的时候就要硬气,这是秦舒淮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
更何况,刘全的确拿施工队钱,他心虚!
第十六章 震怒()
秦舒淮骂完后,放下检验批便走了,如果刘全识趣,应该会乖乖的把检验批签了。
如果不签,不要秦舒淮出马,到时候自然有人收拾他。
关想拿钱不办事,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回到办公室,秦舒淮直接找到部长吴愧,说监理刘全已经沟通好了,检验批拿去他便会尽快签字。
还别说,这人就是犯贱,好说歹说的找他不干,经秦舒淮敲打一番,刘全也没说不签字,也不说只签近三天的检验批了,全部留了下来。
十月二十一,京城铁道部计划司!
秦国庆如往常一样,七点五十,准时来到办公室。
随着国力的增强,今年国务院拨付修建铁路的资金比往年增加许多,甚至每年都呈现增长的趋势。
加上银行贷款的增多,铁路建设,正快速的增长,进入一条快车道。
铁道部的计划司,负责内容很多,尤其是对每一年铁路的规划,为重中之重。
虽说国家有铁路的长期规划图,但真正落到实处,还得要计划司拟定初稿。
“秦司长,这是今天的报纸。”八点十分左右,综合司的科员,送来了每日报纸。
在网络不发达的时代,绝大部分人获取新闻,除了电视就是报纸,秦国庆早已习惯上班后看几分钟报纸,然后再干活。
铁道部定的报纸不算多,都是一些有名的报纸,人民日报、内参、号角,这些报纸,都很有影响力。
尤其是内参,只在党内流通,是秦国庆看的重点。
自敏之长老召集两院院士开启轮轴论和磁悬浮论以来,不止人民日报时不时有专家发表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论文。
就连内参,也有很多文章上榜,在铁路系统内,争论很激烈。
今天的内参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新闻,秦国庆只是大体扫了几眼,没有深入查看。
当秦国庆拿起这期人民日报时,在二板的一篇文章,吸引了秦国庆的注意力。
《论高速轮轴与磁悬浮技术的利弊》!
而吸引秦国庆的,不是这篇文章的标题,而是标题下面的作者名!
只见秦舒淮三个字,异常显眼。
为了显示作者的身份,还专门给这篇文章加了一个编者按,明确说明,写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来自基层的一个铁路技术人员。
这短短几句话,无意让这篇文章,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
秦国庆眉头微皱,他万万没有想到,秦舒淮居然也发表关于这方面的文章,还上了人民日报。
想到秦舒淮前段时间的改变,秦国庆沉默片刻,开始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
文章不算长,秦国庆看的也很仔细,约摸五分钟,秦国庆将文章全部看完,眉头却越皱越深。
眉宇间,透露出一丝怒气。
不错,就是愤怒!
文章中,秦舒淮居然光明正大的说高速轮轴技术,有助于高速铁路的发展,适应性更强。
同时,对磁悬浮技术的弊端,一项项的列出,隐约有贬低磁悬浮技术的意思,让人觉得,磁悬浮的确不如高速轮轴技术。
此前,一些专家学者在人民日报也好,内参也罢,发表文章时,都没有说的如此露骨直接,只是吹嘘自己认同的技术有多好,并没有说对立的技术不行。
当秦舒淮这篇文章,明显不一样,他表明自己观点的同时,还贬低了磁悬浮技术。
文章中,更是有结合共和国国情的一些内容,
说服力极高。
“这臭小子,我还以为你真改性子了!”秦国庆脑中不断联想,再结合近期党国发生的大事,已经派别之间的初步交手,秦国庆面色越来越差。
他哼的一声,拿起桌上的座机,正准备打电话,随即停住手,又放下电话,从口袋里拿出了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如今,铁路系统内部成员,基本上都知道,敏之长老大力支持磁悬浮技术,已经让设计院立项,开始设计海市至京城的磁悬浮线路。
这个时候,哪怕支持高速轮轴技术的专家,也不敢明面上贬低磁悬浮技术。
因为这不是贬低磁悬浮技术,而是不把敏之长老放在眼里!
秦舒淮如此发表个人意见,虽然他不能代表秦家,但是,只要是秦家子弟发声,在外人看来,这就是秦家的态度。
这篇文章,无疑会加深敏之长老对秦家的见解!
这结果,对老秦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毕竟,敏之长老才上任不到一年,正值意气风发之时,这个时候和敏之长老产生分歧,对整个秦家来说,未必是好事。
秦国庆更生气的是,这么重要的事情,秦舒淮居然没和自己商量。
原本以为,秦舒淮性格改了许多,再在基层锻炼几年,到时候调他回京,未必是坏事,艰苦地区磨磨他那倔强的性子,未必是坏事。
令秦国庆想不到的是,即便在基层,秦舒淮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更加狂妄!
秦舒淮正准备上工地,电话便响了起来。
看见老爸秦国庆给自己打电话,秦舒淮还是有些意外!
自从大学选择外省学校后,秦国庆就没有主动联系过自己,每次都是老妈和秦舒淮联系,邮寄生活费。
“喂,爸!”秦舒淮接通电话。
“秦舒淮,你到底想干什么,啊!你到底想干什么!”话音刚落,电话里,传来了秦国庆的咆哮声,声音之大,整个工程部成员,都忍不住放下手里的活,望向秦舒淮。
秦舒淮表情显示一阵错愕,随即想到了什么,细细一想,对老爸秦国庆如此愤怒,便在预料之中。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