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国重器-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爷,大伯,毕业后我到了xc,修建二期天路铁路,在一线亲身体验了一番,对铁路建设,的确有我的一些看法。”秦舒淮不卑不亢道。

    “你去修建天路铁路了?”秦老爷子有些意外。

    毕竟秦舒淮九月份才毕业,天路铁路六月份开工,作为秦家最叛逆的子弟,秦老爷子肯定不会去关注。

    除非他在铁路系统,做出什么重大业绩,因此,秦老爷子不知道秦舒淮去xc修建铁路,也很正常。

    “是的爷爷,刚去一个来月,但在一线建设铁路,感受很强烈。”秦舒淮微微点头道。

    “那你谈谈作为一个一线员工,对铁路建设的看法。”秦老爷子原本黑着的脸,舒展开来。

    秦老爷子很喜欢扎根一线的年轻人,他一直告诫子孙,要亲身体验,扎根一线,没有经历就没有发言权。

    当他听到秦舒淮居然到一线修建铁路时,对秦舒淮的印象,稍微好一些。

    “先不谈高速铁路是采用高速轮轴还是磁悬浮,先说说天路铁路,天路铁路从勘探到设计施工,长达四十年,此前高原冻土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风火山冻土实验基地,至今还在收集季节变化、温度对冻土影响的数据。来到xc这一个月,我对天路铁路的设计图纸,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发现温度对铁路的影响,非常大。”秦舒淮不慌不忙的解说道。

    这些东西,在前世的时候,他都经历过,可谓是手到擒来,对一切都比较了解。

    随后,就温度对铁路影响这个问题,进行了长达三分钟的阐述,他尽量挑重要的讲解,毕竟给他讲解的时间不多。

    “温度对铁路影响,一直很大,但这和采用磁悬浮技术建设高速铁路,有什关系吗?”秦成家质问道。

    “我国地大物博,冬天hn还是夏天的温度,据我了解,磁悬浮技术对温度要求很高,如果要大规模的建设磁悬浮线路,必然会出现从南方到北方的这种情况出现,如此务必会对磁悬浮列车产生影响,除此之外……”

    秦舒淮只是从侧面讲解自己的看法,一些核心内容,他并没有提及。

    如果说的太专业了,让人起疑。

    比如,磁悬浮线路造价昂贵,在后期实验中,普通高铁造价一公里一亿,而磁悬浮线路的造价,至少要三亿,足足是普通高铁的三倍多!

    此外,磁悬浮列车是点对点运输,很难实现变轨,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不能联网,但是高铁要发挥他巨大作用,就是联网,更何况,磁悬浮列车救援也非常困难。

    这样原因,在秦舒淮看来,都不是主因,主要还是看谁最终支持哪项技术,最终,上层还是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高速轮轴技术,用以发展高铁。

    这和敏之长老未能连任,有很大的关系。

    “不错,有自己的想法。”秦老爷子是铁路老人,秦舒淮的话他都能理解,也比较赞同他的话。

    得到老爷子赞扬,秦舒淮心里难免有些激动,在他印象中,老爷子很少夸小辈,甚至连赞同的话也很少说。

    今天居然夸奖秦舒淮的想法,的确难得一见,秦国庆和赵芸听闻,面色红润许多。

    “那你觉得,我国现在建设高速铁路,有没有必要?”老爷子询问道。

    “有必要!”秦舒淮郑重道:“此次十一,我转机到海市,然后坐火车回京城,给我的感觉就是堵、拥挤,列车行驶速度慢。这还是十一黄金周,和春节根本没法比,如果是春节期间,定然更加的拥挤、堵。”

    一直以来,春节回家难,一票难求,成了常态。

    97年第一次火车大提速,将列车行驶速度,最高提升到了140公里每小时。

    如此缓慢的速度,根本无法满足百姓的需求。

    显然,铁道部及相关领导,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98年十月一号,铁道部又对铁路进行了第二次大面积提速,三大主要干线,最高时速达到140公里至160公里,广深摇摆式列车甚至达200公里!

    “不是刚进行完第二次大面积提速吗?”老爷子皱眉。

    对于铁路大提速这种大事,他还是第一时间得知。

    “是的,十一刚提速,可最高行驶速度,也才160公里,依然没法满足百姓需求,因此,在我看来,列车提速势在必得,当然,提速的前提,是要保证列车行驶的安全,那么修建高标准的铁路,就很有必要!”秦舒淮道。

    大厅内,基本上成了秦舒淮表现的地方,老爷子一句话,秦舒淮沉思片刻,便开始说出自己的想法,很多回答都很新颖,这在后世很普通的事情,在九八年,却显得很震惊。

    “舒淮,在xc那边工作可习惯,有回来的想法吗?”最后,老爷子问道。

    听到老爷子关心起秦舒淮来,秦国庆和赵芸顿时感到鼻子发酸,曾几何时,自己的叛逆子弟,也有这种待遇?

    显然,刚才秦舒淮的一番话,让老爷子产生了共鸣!

    秦舒淮情绪有些激动,他压住情绪,认真的回道:“爷爷,我在xc那边工作很好,一线虽然条件差些,但很锻炼人,我想继续在那边改造!”

    “那就好好工作。”秦老爷子点头道。

    随后,众人又聊了一阵,此次家族会议便解散了。

    随后,秦爱国和秦成家来到外门迎接客人。

    因为秦爱国是长子,秦成家是长孙,这种事通常都是他们出面。

    至于秦国庆等人,在屋内招呼客人。

    此次前来贺寿的人员不少,就连现任长老,也对安排子嗣前来贺寿,老爷子亲自接待,和他们交谈表示感谢,显得很是热闹。

    但所有前来贺寿的人,都是和老爷子交谈几句,便匆匆离去,想要留这些大内成员吃饭,是不可能的,哪怕停留的时间长一些,也会让人猜忌。

    秦舒淮这次难得没有瞎跑,陪同父亲秦国庆招待客人,让秦国庆很是满意。

    秦舒淮今天发表长篇大论,还得到了老爷子的肯定,相当罕见,给秦国庆挣足了脸面,他第一次感觉,自己儿子,不是窝囊废!

    中午,在院子里摆了三桌,都是秦家子嗣,这在大内,已经算难得的热闹了。

    饭后,秦舒淮亲自找到父亲秦国庆,道:“爸,我有事向你汇报!”

第四章 防范于未然() 
汇报一词,通常出现在下级对上级之间,但在老秦家,晚辈向长辈说重要事情,也常用汇报一词。

    秦舒淮如此正经的和自己说话,秦国庆还是第一次看见,看在秦舒淮上午在老爷子面前表现不错的份上,秦国庆准备给他一个汇报的机会,他到要看看,秦舒淮到底有什么重要事情,向自己汇报。

    两人进入书房,秦舒淮给秦国庆倒了一杯开水,在对面坐了下来。

    “说吧,要谈什么事!”秦国庆面不改色道。

    “爸,我想和你谈谈高速轮轴和磁悬浮的事情!”楚江河认真道。

    可以这样说,老秦家的没落,和这件事有直接关系,与其说和这件事关系很大,还不如说政治博弈,老秦家站错了队。

    六月,敏之长老的确给研究院和工程院出了这道难题,但敏之长老的想法,还是偏向磁悬浮技术,这一点,秦舒淮在后期回家,从父亲秦国庆和大伯的谈话中,有所了解。

    那个时候,老秦家已经淡出了铁路系统的核心,直接被边缘化,甚至连秦舒淮这个未成依靠秦家发展的人,都受到影响。

    一直以来,老秦家和敏之长老的关系都很好,在后期两种技术争论最激烈的时刻,为了让敏之长老占据上风,秦爱国才代表秦家站出来表态,支持磁悬浮技术!

    毕竟秦家在铁路上的影响力非常大。

    大伯秦爱国站出来表态时,秦国庆并没有反对,反而支持,如果当时秦国庆极力反对,结果也许会大不同。

    而秦爱国之所以站出来,还考虑到换届等问题,原本以为敏之长老会继续担任长老一职,结果却让秦家大失所望,敏之长老退休,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新上台的长老,考虑到成本和安全等因素,最终采用高速轮轴技术,应用到高速铁路当中。

    这对在敏之长老时期,为磁悬浮技术唱高调的秦家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打击。

    加上秦老爷子去世,秦家上下,因为此次站队,直接被边缘化,受到排挤。

    最终,秦家成了这场争论的政治牺牲品!

    如今,秦舒淮重生,肯定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那么,提前给秦国庆打预防针,很有必要!

    秦舒淮现在还无法左右大伯的想法,甚至连大哥秦成家的想法,都没法左右,秦成家甚至对自己上午在老爷子面前说的话,还有意见,只是碍于老爷子在场,没和自己说。

    既然无法左右大伯等人的想法,秦舒淮便希望通过和父亲秦国庆的交谈,左右父亲的想法,一旦父亲的想法有转变,定然会影响大伯的想法。

    毕竟一个家族发声,内部要先统一思想,不然怎么算代表一个家族的声音?

    意见一旦统一,再由家族代表发声,才算代表这个家族的声音。

    “高速轮轴和磁悬浮?你刚才不是讲解了?你偏向采用高速轮轴技术。”秦国庆道。

    其实刚才在大厅时,楚江河的讲解,就是偏向高速轮轴这套方案,遭到秦成家的反对。

    但自始至终,老爷子没有赞同任何一种技术方案,也没有发表意见。

    “是的,我的确看好高速轮轴技术,因为我对磁悬浮技术,在大学的时候,有过研究。”秦舒淮道。

    “哦?”秦国庆露出一丝异色,不太相信道:“你也有研究?”

    “嗯,我在大学期间,读了不少外国关于磁悬浮技术的书籍,如果真要应用到我国铁路上,有很多弊端,刚才在大厅的时候,我没敢说。”秦舒淮认真道。

    为了给秦国庆打预防针,秦舒淮也豁出去了,只要胡编瞎造。

    九八年,国内对磁悬浮技术的研究性报告和文章极少,大部分都是国外的材料。

    “你说说看。”秦国庆正色道。

    常年在铁道部工作的秦国庆,对于近期敏之长老提出的疑问,高速铁路到底使用高速轮轴还是磁悬浮技术,也相当关注。

    因为缺少对这方面的了解,秦国庆只能从别人口中,大体的了解这两种技术。

    磁悬浮技术给人一种高大上感觉,毕竟现有的铁路,就是轮轴技术,反而对磁悬浮技术,更加懵懂。

    “首先,建设铁路,要考虑预算问题,经过我的研究和各种资料发现,同距离的铁路,才有磁悬浮技术建设,至少是高速轮轴的三倍!”

    磁悬浮列车,昂贵的价格,让人却步,海市的磁悬浮列车,要不是有敏之长老撑腰,未必能建成。

    也正是敏之长老的撑腰,才有了这条磁悬浮列车。

    共和国地大物博,铁路运输占据九成,尤其是旅客长距离的运输,需要建设无数的线路。

    如此昂贵的磁悬浮列车,缺少推广的价值。

    “造价这么高?”秦国庆皱眉。

    秦国庆虽然在铁道部某司,但磁悬浮列车的可行性研究还没出来,预算也没出来,这些东西他并不知道。

    现在国家每年拨付给铁道部修建铁路的钱,铁道部在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