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这种能通到底,探头却下不去的情况,还真没遇到过。
“张工,你看这到底怎么回事?”秦舒淮只好请教张宏。
“应该是声测管不顺直,你通管的时候,到了四十米左右的位置,是不是很难下去,要花费一定的力气。”张宏抬头,随口道。
“是的,刚才还用了不小的力。”工人点头道。
秦舒淮还是不懂,他望向张宏,想听他解释。
“声测管一旦弯折,钢筋因为可以变形,稍微用力,是可以弯曲,沿着弯折的声测管通到底。但是探头是二十来公分的头,这个地方是没法弯折的,遇到声测管弯折的地方,肯定下不去。”张宏解释道。
张宏一解释,秦舒淮微微一想,便明白什么意思了。
显然,这是工人施工过程中,声测管和钢筋没绑好,要么就是下钢筋笼的时候,声测管便是弯的。
“张工,那这个还能检测吗?”秦舒淮道。
“等下再说吧。”张宏道。
没说可以检,有人没说不可以检。
很快,剩余的桩基检测完了,就剩下这颗声测管有问题的桩基了。
张宏没让工人检测那颗桩基,他就坐在那里看检测的数据。
秦舒淮一看,这不太对劲啊,想了想他从基坑内上去了,直接找到徐老板此时,徐老板和徐庆辉正在上面聊天。
“老徐,你这颗桩基张工没让检,你下去和他谈谈,塞一千红包,好了叫我下去检。”秦舒淮道。
对于检测桩基出现问题,通常都是用钱解决,没有其他办法。
如果是一般的扩孔和缩径,需要开挖后查看情况,如果离桩头近,开挖容易,一旦在桩头下面三米以下,开挖起来就麻烦了。
这种情况,通常情况,给检桩的一点好处,这种事便过去了,毕竟扩孔和缩径对桩基的质量没有多大的影响,检测人员完全可以说检测合格,拿点小钱也没什么风险。
遇到声测管堵塞,没法通到底的情况,内部的潜规则是一根声测管多少钱,业内的人都清楚,关键是这颗桩基质量上没什么重大缺陷。
最后那种断桩、夹泥现象,就属于三、四类桩,也叫废桩。
断桩,就是一颗桩基,从中间断了一次甚至多次,不是完整的一颗桩基,对受力有很大影响。
断桩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很可能就是拔导管的时候,拔出了混凝土面,形成断桩,或者一次、二次封底失败,形成断桩。
夹泥指的是桩基混凝土里面,夹杂着泥浆。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把导管的速度太快,尤其是最后一节导管拔出时,当导管拔空后,周围的混凝土,还没来得及填充导管的空隙,泥浆先一步填入,导致的夹泥现象。
还有就是在浇筑过程中,塌孔严重,也可能存在夹泥现象。
对于断桩,即便是第三方检测,也不敢乱来,通常都是要求用冲击钻把既有的桩基钻掉,然后重新浇筑一颗新的桩基,这种办法,浪费的钱,可以干三颗新桩基。
工班为了减少损失,通常会和第三方勾结,花大价钱让第三方检测员,出具合格报告,减少损失,这种情况,在施工中或多或少的存在。
毕竟一颗废桩要出合格报告,被查出之后,不止是饭碗保不住,更可能是牢狱之灾。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第三方检测也不敢拿这笔钱。
一些狠的第三方检测员,毕业三年靠自己买车买房的情况,的确存在。
如今,像声测管弯曲这种事情,不算什么大事,花点小钱便能解决。
但是秦舒淮不想经手钱,这玩意经手后,容易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转交给了第三方检测手里。
为了避嫌,秦舒淮还是直接让施工队老板去谈。
徐老板对这方面的事情显然很懂,已经习以为常了。
他站起身,对秦舒淮道:“秦工你不用管了,我去处理。”
说着,便下基坑里去了,不一会儿,帮忙检桩的工人都上来了,就留了徐老板和张宏在基坑内。
显然,两人在下面谈事情。
“秦工,我那颗桩基怎么办?”看着徐老板下去,徐庆辉问道。
他那边有一颗桩基要下挖三米,可是要花费不少工,这钱搞不好要算到徐庆辉头上,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陪着秦舒淮检桩的原因,目的就是为了检测完,看能不能和张宏沟通沟通,那颗不要下挖,差不多就过去了。
“先等等看,一会老徐那颗桩基搞定了,晚上你请张工吃顿饭,我们和他谈谈,不行的话,你去买两条烟放着,他不去吃饭的话,给他塞两条烟。”秦舒淮轻描淡叙道。
低应变检测不出什么问题,如果确定是断桩的话,张宏就不是让秦舒淮下挖三米了,而是直接不挖,不出报告。
既然不是严重质量问题,沟通一下,还是可以解决的。
这不,十分钟不到,徐老板便面带微笑的上来了。
“搞定了?”秦舒淮问。
“搞定了,下去再检一次,这次我和秦工你去,工人就不要跟着了。”徐老板道。
显然,这也是张宏的要求。
“走吧。”既然解决了,秦舒淮也没有墨迹,直接道。
走下基坑,张宏也是个爽快人,直接对秦舒淮道:“这颗声测管通不到底的就算了,调旁边这颗检吧。”
秦舒淮一听,嘴角便露出了微笑。
张宏的意思很明显,他是想重新检测一下另外一颗桩基,来代替这颗声测管有问题的桩基。
其实在检桩的过程中,这种办法相当常见,一颗桩基一旦出现问题,沟通后,都是采用没有问题的桩基检测两遍,来代替另外那颗有问题的桩基。
“好的。”秦舒淮点头道。
随后,秦舒淮拉绳,徐老板加水,很快便检测完了,整个墩的桩基,都没有问题。
“张工,你看天气也不早了,晚上一起吃个饭吧。”收拾完仪器后,秦舒淮道。
“不了,我还得回去处理数据,你先送我回公司。”张宏拒绝道。
第五十一章 质量监督局()
下车时,张宏还是收了徐庆辉为他准备的两条烟,用黑色袋子套着,一起给他留下来了。
烟收了,这颗下挖的桩基,应该就可以不用下挖,没什么问题了。
果然,第二天,张宏便给秦舒淮打来电话,说这三个墩可以施工了,经他连夜分析数据,发现那颗桩基没有问题。
秦舒淮清楚,这不是桩基没有一点问题,是服务到位了而已。
秦舒淮心里也很清楚,往后自己负责检桩,这种事情会发生很多。
随着工期的加紧,工班又从外面找来几个技术人员,秦舒淮的工作,反而变的轻松,基本上就是桩基检测工作,和张宏也越发的熟悉了。
对于马家河连续梁,桩基即将完成,随后便是墩台身施工。
然而,墩台身的施工队伍已经有了,只是连续梁的施工队伍,依然没有确定。
不过听黄可臣的意思,连续梁墩台身要和连续梁一道承包出去,不分开来招标。
对于这座大跨度的连续梁,黄可臣没法定劳务队伍,公司早已有人盯上了这块大蛋糕。
甚至连指挥部的副指挥长,都活活预试,想着把这个活接下来。
顿时,各方在不断的博弈找关系,准备由施工指挥部组织的招投标,确定施工队伍。
秦舒淮初步估算,这座连续梁施工完后,利润至少在三百万上下,这三百万利润,在九九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秦舒淮需要打好基础,这个活肯定不能放过。
如何插手这件事,找到一个切入点,显得非常重要,秦舒淮总不能让家族出面,帮自己要工程,更何况李逸风这家公司,自己也没挂名。
让李逸风出面也不太好,毕竟他认识的只是建设指挥部的李长乐,李长乐介绍一个施工队进工班,问题不大,但要独吞这么一个大活,还得问问汉武铁路局内部的大佬同意不同意。
因此,李长乐即便出面,也未必能拿下,因为这关系到汉武铁路局内部关系,天路铁路的建设指挥部副指挥,也不能一锤定音。
李海峰等人,也不可能因为李长乐或是赵宏的一句话,得罪汉武铁路局内部的领导。
毕竟天路铁路,是几年的工期,干完后便要离开,他们在汉武铁路局工作,却是终生的事情。
孰轻孰重,李海峰等人,心中有数。
家族关系不好用,建设指挥部的关系用不上,秦舒淮不由得眉头微皱,一时间找不到突破口。
五月三号,赵宏一早便来到办公室,他习惯性的看看报纸。
因为不是周一,不用开周例会,早晨显得清闲一些。
作为建设指挥部指挥长,一周七天,他有四天半在开会,有些时候,上级来视察工地,赵宏也没得休息,需要陪同。
毕竟是国家性重点工程,各方领导都很重视,在天路铁路开幕典礼上,敏之长老曾亲临开幕式现场,发表讲话。
一阵敲门声响起,直接综合部小李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进来。
“赵指挥,铁道部质量监督局发来了一个传真。”小李将传真递给赵宏。
赵宏微微点头,接了过来,赵宏眉头不由得一皱。
本周五,铁道部质量监督局邱主任,要来检查工地。
今天周二,还有三天时间!
赵宏之所以皱眉,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这个通知太过突然了。
像铁道部各司局领导下来视察工作,通常都会提前十天甚至半个月发传真,让下面的施工单位和业主,做好视察准备工作。
在此期间,业主可以选择几个认为比较好的工地,让铁道部相关领导视察工作。
相互之间,都的会先做沟通,像这次如此急切,赵宏还是第一次遇见。
毕竟他也是从铁道部空降下来的,对系统内部的一些事情,还是比较清楚。
如果提前十天半月通知,视察现场时,依然发现了安全质量问题,铁道部领导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不然的话,他给你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干嘛?难不成是干等着,当然是给下面干活的,提供整改的时间,像这种突击检查,相当的少。
“本周五?”赵宏嘀咕道。
“是的,赵指挥,传真指出,这次只看看前四个标段,后期有时间再看其他标段。”小李道。
“我知道了。”赵宏想了想,道:“你给一标到四标的施工指挥部发消息下去,让他们每个施工指挥部,上报两个到三个可以迎检的工地,需要标准化施工较好的。”
“好的。”小李应了一声,随后道:“赵指挥,传真还说,把近期报给第三方检测的桩基资料,也给铁道部质量监督局发一份。”
小李刚说完,赵宏正好看到那里,有些意外道:“发这个干嘛,他们不会的想视察桩基施工吧?”
“很有可能。”小李道。
“你下去安排吧。”赵宏摆摆手道,随后小李离开了办公室。
赵宏总感觉这次视察,有些不一样,除了这么急切外,还选择周五视察,的确很罕见。
通常领导视察工作,都会选择周一周二,这样连续工作日多,可以多看几个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