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立言也没有往二楼去,就在一楼随便找了一处偏僻些的角落坐下,点了几个小菜,在那里不言不语的打量着酒楼内的一切。
一楼的客人三教九流众多,和王立言以前见过的其他酒楼差不了多少。无论是脚夫苦力,还是进城做小生意的商贩,应有尽有。
唯一有些惹眼的,是在一桌一身劲装的彪形大汉。
这些人有五六人多,个个带着数尺长的条形布囊,放在身侧顺手之处。韩立不用神识扫视,也立刻猜的出,里面都是些刀剑之类的兵刃。看这些人统一的服饰,多半是哪个帮会中人。
不过,这也让王立言大生一丝亲切之感,想起了当日在玲珑苑的种种情形。
神识往这几人身上一转,这些人的淡话声清楚的入耳,果然淡的都是一些帮会的打杀之事。王立言听了一会儿就没有兴趣了,目光一转,打算将注意力移到了其他人身上。
就在这时,从酒楼外面走进来两名年轻儒生。两人一边眉飞色舞的说着话,一边缓步向前。
“听说这一次王侍郎回乡祭祖,不但州令大人会亲自前来拜会,就是范、钱两家也会派人前来。看来王家这一次真要大大操办一回,无法低调了。““可不是!听说为了此次祭祖。王家广发信函,将各地无论远近的分支族人纷纷召回。就是镜州稍有些名气的乡绅,也都纷纷派人前来观礼。我看王家很快就和范、钱两家并列镜州三大世家了。”
“啧啧!据说王家崛起才不过百余年的时间,竟然就有这般声势了。真是不可思议啊!”
“这有什么奇怪的。王家从不知哪一代出了个解元的外戚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后辈子孙连连有人考取了功名,如此一来数代积累下来,有此风光倒也不是奇怪之事。不如,我们到时也去……”
(本章完)
第560章 山岗子()
两名儒生,随意的在王立言附近的一张桌旁坐下。
“王家!”王立言一听此话一怔,急忙想继续听下去。但是那两人却话锋一转,谈论起一些诗经之类的东西来。让王立言大感郁闷。
不过,他心思转了一圈后,忽然起身向那两名儒生走去。
“两位兄台,在下王立言。不知刚才所说的王家,是哪家王家。在下此处前来,也是接信回本家祭祖的。只是在下从小早外地长大,对本家陌生之极,尚不知祭祖所在。请两位兄台指点一儿。”王立言走到儒生面前,含笑的问道。
“原来兄台是王家弟子,我等失敬了。不过本地的王家还能有哪一家,自然是山岗子王家了。”这两名儒生先是一怔,但随后看对方也是儒生打扮,说话斯文之极的模样,丝毫疑心没有的回道。
“山岗子!”这个地方,正是王家当年居住的山边小村。因为整个村子都处于一个五六里大小的山内,才取的这般土里土气的名称。
看来儒生刚才谈论的王家,十有八九和他大有关系了。
“若是山岗子的话,这王家真是小弟的本家。两位能否详细讲下大概情况,小弟从未参加过本家祭祖,可别闹什么笑话来。”王立言脸上神色如常,温和的说道。
“这……,只是说下大概情况,自然没什么关系。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两位儒生互望了一眼,其中一位重新打量下王立言,觉得实在不像歹人,也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多谢两位了!”王立言微笑着再次称谢。
而那位儒生开口说道了:
“兄台若是参加祭祖的话,还是先不要去山岗子的好。因为王家早在数十年前,就将本家迁至了数十里远的王家堡。只有到祭祖那日,才会所有族人回到五里沟旧居的,而王家……”
王立言静静听着儒生的言语,脸上表情没变,但心里翻滚不已。
……两个时辰后,王立言出现在了昔日的青山之上,只是这次并没有落下来,而是静静的望着下面,默默无语。
这还是昔日的小村吗?
黄土小路,矮墙草屋,小孩村人,全都不见。代替这些的,是大院瓦房,卵石小路和一些穿戴整齐的仆人。旧日影子,一丝不在。
看了一会儿,王立言摇了摇头,本想立即离开,但是目光忽然落到了这片宅院最中间处的一间楼阁。
此楼阁算不上如何巨大,但是地除了此楼外,其余的房屋一律平房单层,让其显得格外惹眼。
而阁楼大门紧闭,上面挂着一个漆黑的牌匾,用银粉书写着“王家祠”等几个大字。
王立言面上升起一丝异色,想了想后,身形蓦然不见,下一刻却出现在了阁楼之前。
阁楼前站着几名膀大腰圆的守祠仆从,但是施展了隐形术的王立言自然不可能被他们发现。
只随意扫了他们一眼后,王立言就直接施展遁术,穿门而入。
一进门内,一排排灵位进入眼帘之内,这些足有数百之多的灵位木牌,分列四周的长桌之上,形成一条长长的通道。单稍后些的桌子上却空空如也,似乎是给后来之人备用的。
目光一扫,这些牌位上虽然写着各种各样的王氏名讳,但是对他来说陌生之极。
王立言没有多待,直接上了二楼。
二楼同样也有一些灵位,但明显隆重郑重了许多。不但多了香炉、檀香,还有一口巨大铜鼎摆在正中间,鼎内盛满了香油和一根粗大棉芯,烛火通明着。让人不禁肃然。
对这一切,王立言视若未睹,只是呆呆的望着摆在正中间的几个灵牌,身形一动不动。
“王铸、王铁、王天生、……”
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冷冰冰的写在漆黑的木牌之上,王立言心中一疼,蓦然有一丝喘不过气的沉闷。
俗话说的好,大道无情!但这只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话语罢了。
即使王立言这般已是陆地神仙中的人物,也无法做到断情绝欲,所能做的只是将这份感情尽量的深埋心底而已。
王立言终于动了,缓缓走到中间的灵牌前,又停了下来。面无表情的看着灵位,但一幅幅和这些亲人相处的温馨画面,却在脑海中不断的浮现。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也不知过了多久。
阁门开启的沉重声音,将王立言从往日的思绪中惊醒,但人站在原地,并没有任何举动。
这时楼下传来了脚步声和两名中年男子交谈的话语声。
“李兄,你太性急了。不是说了在祭祖后,将那手札借你一阅的吗,何必如此心急火燎的。”一名男子有些无奈的说道。
“嘿嘿!王贤弟,谁让你最后忽然提到,手札后面记载了家祖自创的一套无名步法。我倒有些奇怪了。既然是李家祖先自创的武学,为何我们李家从来不知道此事,自然想要早一日看到了。不过,好好的手札为何要供奉在这宗祠内,要是被人偷去了岂不糟糕透顶!”另一人不好意思之余,却有点担心的说道。
“咳!一般人谁会跑别人家的祠堂偷东西?再说,我们寒假祠虽然不是龙潭虎穴,但也是日夜有精通武艺的家仆看守,一般人绝对无法靠近的。就是能得手,不怕我们韩家报复追究吗?”首先说话的男子十分自信的说道。
“说的也是!”另一男子赞同道。
“噔噔”的上楼声音,清晰的传来。一名儒生和一名虬须大汉,一前一后的出现在了楼梯口处。
这二人原本含笑说话的模样,但是一眼看见灵牌前、双手倒背王立言时,神情顿时凝固了。
但那名虬须大汉一怔之后,立即上前一步,挡在了中年儒生前面,须发皆张的低吼一声。
“好贼子,竟追杀到这里来了。那就小命留下再说。”一说完这话,大汉两手一握拳,人已跃到了空中,直奔王立言猛然扑来。
人还未到,一股气势惊人的狂风就先压下。
王立言背对着两人,仍一动不动的站着。
(本章完)
第561章 往事()
“砰”的一声闷响,巨拳狠狠击在了王立言背上。
大汉先是一喜,但立刻脸色大变起来。
青光一闪,大汉如同被巨锤重击一般,整个人蓦然倒飞而回。
中年儒生,脸色大变,随即又露出愕然之色。
因为大汉庞大身躯刚射到其面前,身形却骤然一缓,竟轻飘飘的双足落地,一点事都没有的样子。
“李兄,没事吧!有没有受暗伤!”儒生虽然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但经常和李姓大汉接触,倒也知道江湖中人有许多功夫可以伤人于无形的。故而担心的问道。
“没事,我没受伤。对方身手深不可测,但看来不像有恶意的样子。”李姓大汉深吸看一口气,察觉身体毫发无损,不禁惊疑不定的小声说道。
儒生一听此话,心里稍宽,点点头后转脸望向王立言。
“这位壮士,在下万家之主王天啸,不知壮士前来,是否专门等王某的!”儒生平静说道,神色竟丝毫不乱。
“王家之主!”
王立言终于缓缓回过身来。
“啊,你……”
“不可能!”
“哼!阁下是什么意思?”
未等王立言说什么,儒生和大汉一看清王立言的相貌,同时失声起来。但随后儒生想起了什么,面色一下阴沉了下来。
大汉一惊之后,同样恍然的面露不善之色。
“你们认得我?”王立言眉头一皱,问道。目光在这两人身上扫了一下,想从二人身上找到一些熟悉之人的影子。但暗自苦笑后并没有成功。
“阁下明知故问吗?既然照画像,易容成我们王家二叔祖的模样,为何不敢亲口承认。”儒生盯着王立言一字字的说道。
“二叔祖?”王立言闻言,露出了似笑非笑的表情出来。当年他在家中排行第二,这个二叔祖自然是指他了。
只是不明白的是,自从他成年后就一直未和几位亲人面对面的照过面。这些王家后人如何知道他相貌的。
“哦!我什么时候说过是你们四叔祖了。难道我天生如此相貌,不可以?”王立言微然一笑的说道。
“世间容貌相似之人的确众多,但是容貌酷似先祖,又出现在我王家祠堂的,可只有阁下一位了。”儒生脸上怒气迅速下去,冷漠的说道。
“应对不错!不愧为在朝为官之人,王家能今天的兴旺,你们这些后辈的确功不可没!”王立言神色一缓,口中称赞了一句。
“怎么,阁下真打算冒充先祖了。”儒生闻言,目中阴厉之色一闪,又有点动怒的说道。
“冒充,我自己就是,为何要冒充。你们先说说,为何知道我容颜的。记得我自小离家,家人应该不知道我相貌才是。难道是玲珑苑之人给你们绘制的?咦,你姓李。和当年的李云生是什么关系?”王立言目光一转,落在了虬须大汉身上,微眯起了双目。终于觉得对方眉宇间有一丝相熟的模样。
“你……你怎么知道家祖的名讳。原来你们连我们李家之事,都知道的这般清楚。”大汉一怔之后,同样面露惊怒表情。
王立言听了这话,却不置可否的一笑了之。
“阁下既然口口声声,自称先叔祖。肯定也知道我们这位王家叔祖自小离家,后来下落不明。但如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