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坐在皇宫的暖阁之中,想起前年商人被扣的事情,此刻他们都松了口气,有种大仇得报的感觉。
“咱们大梁的商人都营救回来了吗?”武栋道。
“活着的都营救出来了……至少有一半的商人被huā刺子模人杀死了!”huā荣道。
“该死的huā刺子模人!”吴用骂道。
“你们都说说看,今后咱们如何治理huā刺子模?”武栋道。
“我看就如同当年大唐治理西域一样,我们可以在huā刺子模驻扎大军,足以震慑外族,保证huā刺子模的安稳!”huā荣道。
谁知武栋听完之后却摇了摇头,huā荣道:“陛下觉得不妥?”
武栋道:“不妥!当年大唐疆域广大,占有西域,他们在西域驻扎了数十万军队,可是当地的普通百姓仍旧是外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外族人渐渐的都能成为大唐的节度使!到了最后,外族的野心越来越大,安禄山直接叛luàn!等到大唐快要灭亡的时候,他们对于西域再也没有控制的力量,之后不久西域不再属于中原!所以仅靠军队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要往西域移民,同时要把我汉人的文化彻底的传播到西域去!”
武栋说完,众大臣议论了一阵,李纲道:“陛下,若是这样做的话,只怕huā费极大!”
武栋道:“现在国内稳定,我们今后有的是时间金钱去做这样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土真正的巩固,难道不是吗?”
李纲点了点头,但是过了不久又道:“只怕普通百姓未必愿意前往西域。”
武栋道:“我们可以发动青年!当初我们可以发动数十万青年前往草原,建立敢死军!现在我们可以动员青年前往西域,建设西域!看来我们有必要成立西域生产建设兵团了,人数至少要达到百万甚至更多,将来还要不断的填充!对于前往西域之青年,我们要给予鼓励,他们的家中可以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可以享受一些政fu颁发的荣誉……”
众人不断的讨论着,虽然huā刺子模还没有打下来,但是他们已经在思考治理huā刺子模的事情了。
一直到了大同五年的chun天,天寒料峭,梁山的大军仍旧在征战不休!
huā刺子模好歹是中亚第一大国,它所拥有的城池数量极多!这许多的城池,有的已经投降,有的则是在ji烈的反抗!想要彻底政fu它仍旧需要一点时间。
不过huā刺子模成建制的军队已经被基本上消灭一空了!
huā刺子模的二王子一直驻守南方,他并没有北上作战!到了chun天的时间,他竟然带着无数的huā刺子模人朝着南方的印度逃去!
印度古称天竺,在公元前三世纪的时候这里曾经出现统一的孔雀王朝,然而孔雀王朝没有辉煌多长时间,之后天竺又陷入一片分裂之中!一直到现在,整个天竺包括无数的小国无数的城邦,力量十分的弱小!
历史上,大概就是这个时候,伊斯兰化的突厥人大规模入侵印度,占据了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之后他们建立了以突厥人为王族的德里苏丹国!现在,突厥人虽然也南下进入印度,但是他们已经不可能建立起汗国来!一方面,huā刺子模二王子的力量有限,另一方面,梁山也不可能容许南方出现一个新的强国。
到了这个时候,梁山大军终于占据了huā刺子模全境,战争也终于停了下来!他们进攻huā刺子模仅仅huā了一年的时间,比起当年成吉思汗用三年时间征服huā刺子模的时间还要快得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梁山动用的兵力比起当年成吉思汗动用的兵力要多得多!梁山征讨huā刺子模用了60万骑兵,动用了无数的物资,而成吉思汗当年兵力有限,动用的总兵力只有十余万而已!
重生武大郎 正文 第六百二十三章 安南
大同五年的下半年,大梁再无战事。//欢迎来到阅读 //
到了大同六年,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中原已经彻底的稳定下来!中原的土匪被剿灭一空,中原的经济欣欣向荣,甚至已经超过了战前的水平!尤其是农业方面,中原的土地改革极大的焕发了农民的积极xing,现在粮食产量不断的创出新高!加上大梁高效率的赈灾系统,这两年中原已经不再有大面积的饥荒存在了!中原百姓皆知盛世来临,就算是一些传统的儒家学者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百姓的生活远远胜过大宋王朝。
从这一年的chun天开始,梁山的第一第二第六第八,总共四个集团军陆续南下来到了闽粤一带!
大量的军械物资也在源源不断的朝着南方运输而去,夏收之后,数十万民夫也陆续到来。
战争一触即发,许多中原百姓都知道大梁即将对安南开战。
安南本就是中华领土,五代十国的时候这里发生了叛luàn,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了独立的国家!那所谓的“大越国”是公元1010年成立的,距今也不过120年而已!
短短120年根本不足以将中原统治安南的痕迹抹除,他们和中原仍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别的不说,他们的政治制度和中原的政治制度一模一样,他们也是实行的君主制,朝廷也有三省六部!他们的文化和中原的文化也是一模一样,他们的学子学的也是儒学,也要进行科举,靠着科举取士!他们官方的文字也是汉字,他们的上层贵族所说的都是汉语!
另外,这个时代的安南百姓中有许多都是汉人!当年秦始皇一统天下,为了维持安南的统治,他从中原往安南大量移民,这些移民的后裔仍旧生活在安南!后世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现在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后世的史学家曾经研究越南京族的来历,发现越南的京族乃是百越后裔的壮侗语系民族之雒越,加入南岛语系民族之占人南亚语系民族之高棉人以及汉藏语系民族之汉人而重新融合起来的民族!京族的形成要在越南独立数百年之后,现在京族还没有影子呢!
这一年的秋天,40万大军ting近安南境内!安南乃是小国,整个国家的人口只有二百多万,国家的正规军也只有十余万而已!中秋的时候,海军第二军也南下参与战争之中,突然包围安南都城,海军陆战队五万人攻入都城之中,活捉所谓的“大越国”国王!
冬天的时候,战争已经基本结束!到了大同七年的chun天,那些在山林中的反抗势力也被清剿大半,此刻安南终于再次回归中国!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汉人的领土,治理这里比起治理huā刺子模都要容易得多!明朝的时候,朱棣征服安南,只是当时安南分裂已久,加上朱棣迁都北京,国家的防御中心放在了北方,安南于是很快又陷入hunluàn!这一次大梁吸取教训,自然不可能让安南再次分裂。
******
安南被收服,中原的百姓自然无比的喜悦,不过他们却没有大梁征服huā刺子模时那样的兴奋!因为安南本就是中国的领土,现在不过是收复以前的领土罢了!而征服huā刺子模却是开辟新的疆土!
大同七年的秋天已经来临,当秋风吹起的时候,武栋李师师等人乘船前往天津而去。
自从征服燕云之后,梁山就开始建设天津,距今已有十年的时间了!这十年的时间里,天津城发展的异常迅速,虽然天津城的城池还不是很大,但是这里已经是北方数一数二的商业城市了!
它之所以发展迅速,和它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它位于燕京的周围,燕京乃是都城所在,天下的货物都往燕京运送,而高丽东瀛江南南洋等许多地方的货物都是通过海运先运送到天津,然后再运往燕京城!正是占据了这样的地理优势,它才迅速发展起来!现在这里的经济已经隐隐有超过登州港的趋势,假以时日,这里赶上高丽仁川港也不在话下。
“夫君,我们不进天津城吗?”一行人骑马而来,李师师则是坐在马车之中,此刻李师师有些惊讶的道。
“不进天津城了!我们去造船厂!”武栋笑道。
“造船厂?我们去那里做什么?”李师师道。
“我们去看一件稀罕的东西!”武栋大笑道。
他们一行人朝着天津造船厂而去!这天津造船厂乃是梁山新建的国营造船厂,厂区的规模极大!这座造船厂主要是服务军方制造军舰!离得老远,武栋李师师等人已经听到了里面叮叮当当的声音,看来里面的工人正在劳作。
现在梁山正在大规模制造宝船,用以全面替代以前的战舰!至于以前的战舰现在已经开始向普通的商人出售!那些战舰虽然有的用了多年,但是战舰的质量远远超过普通的民船,因此在民间那些战舰很是受到欢迎。
当他们来到造船厂mén口的时候,科学院的院长凌振竟然在这里迎接。
“凌振见过陛下,见过娘娘!”凌振弯腰行礼。
“快快起来吧!那艘船怎么样了?下水了吗?”武栋笑道。
“尚未下水,其实就等陛下您来了!”凌振道。
“走!我们进去看看!”武栋道。
“夫君,到底是什么东西?”李师师好奇道。
“等到了你就知道了!”武栋大笑。
造船厂十分的巨大,他们进入其中之后,径直朝着最里边而去!
越往里走,里面的守卫越是森严,渐渐的这里竟然出现了军人!李师师暗暗惊诧,她却不知道这里乃是造船厂的研发中心所在,所有的新式战船都是在这里研发出来的!另外,造船厂最优秀的工匠也在这里,所以这里容不得丝毫的差错。
“陛下,就在前方了!”凌振指着前方道。
武栋点了点头,他大步往前,很快前方出现了无数的工人,在那里还有一艘新船。
》vid/《
重生武大郎 正文 第六百二十四章 蒸汽机船
这艘船的体积很小,远远比不上他们之前见到的大船!而且这艘船异常的简陋,和那些富丽堂皇的宝船有天壤之别。**不过此刻这里却是围了许多人,除了工人之外,还有许多人竟然是科学院的工匠,领头的竟然是金湖。
金湖和那些工匠们在不断的讨论jiāo流着,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兴奋的表情。
“这艘船和其余的船只似乎有所不同?”李师师的眼中lu出了惊讶的表情来。
这艘船的上边放置着一个巨大的锅炉,上面不断有沸腾的水汽冒出来。
她却不知道这艘船里面的构造和其余的船只更加的不同!上面的蒸汽不过是因为密封技术不合格而溢出来的,更多的蒸汽则是经过管道集流之后冲向了后边小磨盘形状轮子的叶片,轮子转动,旋转的轮轴通过链条带动浆轮,使得船只可以前行!
没有错,这就是科学院与造船厂合作刚刚研制出来的蒸汽机船!
这些年来,科学院的金湖一群人一直在研究蒸汽机,大梁也对这个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前两年,蒸汽机项目才有了长足的进展,基本成熟!之后他们和造船厂合作,将蒸汽机运用到船只上,这才有了第一艘蒸汽机船。
武栋今日来到天津,正是为了见识这艘蒸汽机船!
“陛下,这船看起来还有些简陋。”凌振道。
“没事,慢慢的会好起来的,这蒸汽机技术刚刚运用在船上,只要能够运行就算是不错的了!现在下水试试吧!”武栋笑道。
一直到了这个时候,金湖等人才发现武栋的到来,这些人急忙弯腰行礼。
此时已经到了黄昏时刻,造船厂就在海边,在众多工人的帮助下,蒸汽机船终于下水。
所有人脸上都带着憧憬的表情,武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