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为官的可行性报告-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庆元见是公主,心下稍安,可也不敢放松警惕,谁知道这些天家儿女每个都安的什么心肠呢?于是她先拜了拜,才落座,也不喝茶,只沉默的盯着公主的裙角。

“余状元想是怪我这样将你绑来了。你莫担心,我本无恶意,只是想找你谈谈,可并没有旁的得见外臣的机会,就只得如此了。”

余庆元细想也对,连皇帝办活动公主都要女扮男装,不办活动的话,静乐确实没什么机会见到外人。只是她这手段也太惊人了,难道以前她想见江锦衡也这样绑人?

“微臣岂敢怪罪公主。”她不能说真心话,就在嘴上客套。

公主从鼻子里嗤笑了一声:“从前我见锦衡不需费这许多力气的,他总和太子哥哥在一处,我去东宫瞧我嫂嫂便好。如今谁与谁都远了,我要与人说话竟也要用绑了。你莫怕,我不是绑你来做驸马的,只问两句话。”

余庆元这几日都阴阴沉沉,听公主这番话,倒被逗乐了,转念一想,要问的必与江锦衡有关,又高兴不起来,只答道:“殿下只管问,微臣能说的,定不相瞒。”

“锦衡家里的事,你想必听说了。”静乐公主见她脸色,就猜出她已知自己要问什么。

余庆元点点头:“锦衡同我讲过。”

“他可还安好?”静乐公主攥紧一双粉拳,不错眼的看着余庆元的脸。

“心中悲愤。”余庆元黯然道。

“我竟帮不上他分毫,只会为他凭添烦恼。”静乐公主嘴角挂着自嘲,眼中落下泪来。

“殿下此话也不对。”余庆元还是为自己倒了杯茶。“此时怕是世上无人助得了他分毫,正如本无人能助你我,各人的境遇里总有些是自己的功课,早晚要自己做的。”

静乐沉默了片刻,才又开口:“难怪三哥哥和锦衡他们一个两个都同你要好,你确实是个会说话的。”

“微臣不怕得罪人而已。”她说的是实话。

“那你呢?你为别人开解,谁为你开解?”静乐望着她的眼神分外明朗锐利。

“这里半个良师,那里半个益友罢了。”余庆元感激静乐的问题,从穿越开始,她不记得有人这样关心过她。

“你可曾想过有一天自己不再是一个人又会如何?”静乐心有所感,继续问道。

“那怕是就不敢随意得罪人了吧?”余庆元苦笑道。

静乐公主也笑了:“我爱听你说话,以后还找你说话如何?”

余庆元也觉得和静乐公主说话很好,只是她“找”人的方式实在吃不消,就显得面有难色。

静乐公主红了脸,小声说:“往后必不再绑你了,等下送你出去,你必认得此处,我差人送信请你,你见‘明涴’之名便知是我了。”

余庆元点头应了她,就要告辞,静乐想了想,又将她叫住:“你不嫌我不懂事,就把那为难的事情也和我说罢,我不懂开解人,只听着也是好的。还有若是有我能帮上忙的,定当也帮的。”

余庆元感激的一揖到底:“微臣谢过殿下。”她站直之后想想又说:“殿下的心意微臣领受了,然而只愿今后不得碰见非要殿下帮忙不可的事才好。”

静乐掩口一笑,对她颔首告辞,余庆元也就走了出去。先前那个侍卫果然没有再绑她,只带她出了大门,余庆元再四下一看,先前的马车果然没走太远,她此时身在西城报国寺附近,刚才的所在,从外面看来只是座寻常闲置的宅院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软妹快到怪阿姨碗里来!
另外被锦薇发现身份是借了个犯罪剧的梗,说的是女性对迎面而来的威胁都是下意识先护胸,我体会了一下,好像还真是。更极端的例子就是男足和女足任意球人墙间的区别了。




、地动

六月里的一天,钦天监里的那台地动仪突然有动静了,朝西南的那只蟾蜍嘴里的珠子掉了下来,监正大人不敢怠慢,马上朝上面递了折子。翰林院也得了消息,文人中颇有些看不起这种机械奇巧的倾向,就有人不屑一顾。余庆元心里也对古人在这方面的科技水平没底,但又想横竖这地动仪是遥感地震而不是预测地震的,准不准总会有结果的。

又等了半月,一匹快马从宣武门进了京城,带来了理县大地震的消息。

随后各种新闻就多了起来,翰林院里每天都议论纷纷,余庆元这次心安理得的加入了打探和讨论的行列,只是那些说法越听越令人担忧不已。

同僚中有位官阶较高的储学士,因平日就负责天文地质一类的学问典籍,所以是地震消息的集散地,有一日,徐景见大家都无心当差,只一个劲的打听,干脆将大家集了起来,让储学士给大家做舆情通报。

储学士面色青白,五缕美髯,文人风骨,是个典型的翰林学士,他对来听讲的同僚点头示意,捻了捻胡须,清了清嗓子道:“理县地动,百姓涂炭,山河变色,此间伤亡,尚未有确数,估量应在五万左右。”

余庆元被这个数字震惊了,身边的同僚也是议论纷纷。理县这样的偏远地区,统共才有三十万人口,五万足以让整个地区一蹶不振了。

储学士也面色凝重,叹了口气:“理县原有条河叫浑水河,水色青黄,其中甚多泥沙。传闻在地动时,河水澄清,井水沸溢。地动伴有飓风,令日月无光,鸟兽齐鸣,房屋倾颓。又有火起数处,地裂丈余,许多人口头畜,侥幸躲过垣压,却丧身火海,或落入深渊了。”

储学士这番描述绘声绘色,虽然这种地狱末世般的图景并未亲眼见到过,他的话还是令在座的人都纷纷冷气倒抽,心中惶惶。

“逝者如此,生者更受磨难惊溃。且不说那些营救不及,与断壁之下耗竭丧身之人,那些保得一时周全的民众,如今也恐难躲过大灾后尸毒瘟疫。更不要说那些鸡鸣狗盗、流民作乱、趁火打劫之类的可鄙之事了!”储学士说到此处,捶胸叹气,伤痛之情溢于言表,满室也尽是唏嘘之声。

吕修撰战战兢兢的问道:“理县闭塞,消息流转不利,下官听说这第一时间赶去救援的,居然是棺材铺的老板,不知此事可当真?”

储学士板了脸:“市井传言,不足为信,只是地方救援不周、力所不至之处,想必也是有的。此次地动,不管是民房还是官府,都难逃灾祸。地方官吏,虽已尽力将消息向上禀报,但银钱物资短缺所致的失措,确非一人一府之责。”

这时徐景在一边插言道:“吕修撰问到救援之事,其心可嘉,这也正是老夫要与诸位商议的。内阁正组织拟定救灾章程,在老夫的折子乘给圣上之前,必定要听听诸位意见的。”

虽是纸上谈兵,但诸翰林闻此提议,无不跃跃欲试。有爱讲“仁”的,就提出要官府事必躬亲安抚民心,祭天占卜之类必不可少。有爱讲“法”的,指出务必要军队入驻,稳定局势。有务实讲“财政”的,帮着想从哪儿折腾出救灾的款项来。大家讲,徐景就在一边点头记录。余庆元仔细听着,也不说话,只在心里盘算。这年月到理县就是正常走也要一月有余,实在是天高皇帝远,要是人事上不利,且不说第一时间的救援已经晚得不能再晚,怕是今后几年间,理县的百姓还有得受难。

大家各抒己见,转眼就到了下朝的时间。徐景教人都散了,诸位翰林还是面色凝重,三三两两的议论着。余庆元又听了一会儿,才离开鸿胪寺,心情也十分沉重。理县还未从前两年的大旱中恢复元气,如今又遭此重创,加之如今国库不甚充裕,朝堂动荡,理县的前景实在不容乐观。

又过了两日,余庆元休沐,见夏日天气甚佳,就穿了身最朴素不过的便服出门闲逛散心。行到北海,心里爱那蓝天红墙,绿树成荫,便在近前一家茶楼坐下。一壶茶,几碟点心,她心中十分受用。回首近来心境,只记得心焦流泪,她纵使再善于苦中作乐,也总有力竭之感。难得有这样全然留给自己的放松时刻,比终日无所事事的感觉,却要妙得多了。于是她想那“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诗果然写的最是贴切不过,没有忙乱对比,怎知宁静的好处。

一壶茶下肚,她正想走去湖边逛逛,身边的桌子却来了几个人,看样子有的是读过点书的秀才,有的是有些薄产的生意人,谈吐虽不风雅,也不粗鄙,口中聊的正是那理县地震之事。余庆元好奇,就喊伙计添了热水,坐着继续听下去。

她只听其中一个貌似最德高望重的中年人道:“理县这次灾,来得可蹊跷,先旱后震,怕不是什么好兆头。”

书生模样的人附和道:“兄台所言甚是,在下对此事倒也听到过些传闻的。”

领头的中年人忙问:“你们读书人,自然有些官府内道来的消息,快说与愚兄听听!”周围众人也连连催促。

书生得意的清了清嗓子,用那戏剧性强但音量并不小的调调说道:“都说是这理县大灾必然是苍天迁怒了,一说是之前太傅治旱引水,动了龙脉。二呢……”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等吊足了周围人的胃口,才继续讲道:“二来就是那皇帝家相残的内斗,触怒了老天。现在有一个说法,正是‘祸起西南’了。”

众人听了这样奇情的演绎,纷纷乍舌,只求着那书生多说一些,书生只摇头喝茶,摆手不再多讲,只摆出了怕祸从口出,再不吐露半分的姿态。

余庆元在一边听得满心冷笑,又浑身冷汗。跟蔺程有关的那个说法,指名道姓。而晋地又正在西南,第二个说法正是直指晋王。这样的流言,必是别有用心之人拿天灾做筏子,将时事加以利用,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这样的人,除了太子,实在想不到第二个。她心想晋王对这位太子的评价还算客气,只道是他并无励精图治、强国富民的雄心,只走那传统笼络人心、巩固君权的路线。如今在余庆元看来,此人的手段竟全是不入流的,只是在这种见不得人的争斗中,怕正是这样不入流的杀伤手段才最有效。

作者有话要说:真正的历史上,明朝的自然灾害确实多,也有两次有名的地震,每次其中的故事和引发的后果都很耐人寻味。这里化用了一点史实资料,眼尖的想必能猜出来点儿之后走向。




、贬官

不光是徐景,凡是内阁成员和在参政时能说得上话的当朝大员,都为理县一事上了折子,从传闻中看,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观点,也多少夹带了些自己的私货。这一批折子皇帝还没来得及批复,以江阁老为首的一群太子派的朝臣就紧接着参了蔺程一本。虽然详情也不得而知,但大意就是指责蔺程之前对旱灾的治理“逆天而为”,且消耗甚多,搞得整个西南省如今都没有余粮余力赈灾。

这一本参得不合情理之处太多,翰林院里议论纷纷。余庆元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这些话之后还是气得险些将后槽牙咬碎。“逆天”一说她自然觉得是无稽之谈,而西南省财政困难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且不说如果没有蔺程可能连现在都不如,光是一个人去赈了趟灾就能把一个省搞得半死不活,这种事更是闻所未闻。余庆元本以为就算皇帝会被这种言论蛊惑,朝堂上也会有一番争辩的,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蔺程贬官的圣旨就下了。

圣旨言简意赅,所有人在半天内都知道了其中内容:太傅蔺程赈理县旱灾不利,后患未绝,又添新祸。革其正一品太傅职,封二品西南布政使,赐钦差头衔,上任西南省,主理理县救灾重建。

余庆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