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私生子-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办法,俺是狼,要吃肉!

梁定新都掩杀到屁股后面了,嵬名山破才如梦初醒,连有效的抵抗都来不及组织大宋私生子。就被杀得溃不成军……

事实上,夏军的战力就算正面对战,也干不过西军,更何况兵力少了一百,又忽遭突袭,这一战,嵬名山破只带着几十名丢盔弃甲的夏军逃出哈德岭,其它的,都成了梁定新嘴里的肉。

***

杨逸离开了阿甘山,那几间茅舍却被苏东坡占了去。按老苏的说法,盐井关系重大,如今草创,若不留个主官坐镇。恐怕要出乱子。

杨逸也没揭破他的小心思,这丫的根本就是留恋山间的那份清雅,闲来溪边垂钓,醉后隔着草舍与民夫对吼,雨湿林花可为诗,山影日斜石上眠。雾散晨曦霞千道,月照山空幽鸟啼……

多美的事啊!杨逸都想!

可惜他必须离开了,横山北面已经杀得如火如荼,每天的战报如雪片飞来,苏东坡可以不理军事,他却不行,从战报上来看。这次五千人马越过横山,杀得那叫一个狠,盐州以南,韦州以东,横山以北这片地儿几乎被刘武他们杀成了白地。

各个将领各有各的特色,刘老虎用蛮,梁定新用火,谢敬亭用毒,老谢这人快五十了,心肠可一点不比别人软,每到一地,杀完了还在水里下毒,党项百姓被屠了一蕞,追来的夏军又被毒死一蕞,老谢祸害的能力那是翻倍的算。

这次突袭,效果跟预期的一样,西夏几乎没有什么防备,杀过去见人就砍便是,刘老虎他们在前面砍得过瘾,杨逸在后面却必须帮着收拾局面,党项人向来睚眦必报,怎么应对夏军随后而来的报复,这将是杨逸接下来脑细胞死亡的最大诱因。

环州西大营里,往日人满为患的大营,此刻空空荡荡,杨逸和军中都虞侯余庆良在大帐里摊着地图,一点一点地计算着,西夏需要多少时间集合军队,最可能走哪条路线,自己的五千人马什么时候能撤回来,撤往哪里,要准备多少军械,军资粮草筹集多少,哪里最适合做为战场,能不能把夏军诱到理想的地点……

杨逸突然觉得,应该物色几个参谋了,他娘的,再这样下去,自己非得未老先衰,英年早逝不可大宋私生子。

“报!知州大人,镇戎军折知军有回信!”

杨逸头也不抬,从传信兵手上接过信筒,打开信纸看完扔给余应良,沉声问道:“定边军呢?赵若铭还没有回信吗?”

“禀知州大人,还没有!”

“时不我待,再派信使,赵若铭这狗娘养的到底怎么回事?来不来你倒是放个屁啊!他娘的,若是敢扯老子后腿,老子非平了他定边军不可。”

事太多,偏偏这要命的时候,定边军知军赵若铭竟然打马虎眼,杨逸岂能不大怒,余庆良和传令兵对望一眼,见过强悍的,没见过这么强悍的,立即明智地决定让自己脑子来一回间歇性遗忘……

“站着干嘛!还不快去!”

传令兵吓得一哆嗦,一溜烟奔出了大营,比兔子跑得还快!

“老余啊!赵若铭未必靠得住,咱们必须做好定边军不来的准备!”

“是,知州大人!”

“传我命令,让种朴他们全军撤回,即日起,环州全境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各堡各寨枕戈待旦,厉兵秣马,所有细作全部出动,全力侦知夏军动静,各处烽火传信地一刻不得离人!”

“是!知州大人!”

 第159章 横山烽烟(三)

第159章横山烽烟(三)

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尹策,怒气冲冲地走进杨逸的签押房,还没看清在坐何人,便大声喝问道:“杨逸,你意欲何为?”

萧忆抬起头来,看到进来的是一个六十岁上下的瘦小老头,胡子稀疏,两颊深陷,眉毛很长,已伸到眼角之下,身上穿着三品官服,双目正怒火中烧,身后还跟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

“敢问来者可是尹经略使?”萧忆虽然没见过尹策,但从官服及年龄相貌上,不难猜到来者的身份,他连忙起身作揖。

“你是何人?杨逸呢?”尹策不答反问,怒火显然未消。

“在下乃杨知州僚属萧忆,杨知州正在城中军营……”

“赶紧让他回衙见本官!”尹策毫不客气地打断了萧忆,一甩大袖,在知州平日办公的位子上落坐。

“不必了!”杨逸沉着脸走进门口,回头扫一眼,身后各个门窗中探出来的脑袋纷纷缩了回去,“下官见过尹经略使!”

杨逸对尹策的到来不觉奇怪,但尹策身边的年轻人却让他微怔了一下,尹焞!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见到正主到来,尹策一拍案桌喝道:“杨逸,你未经本官同意,擅自挑起边衅,如此妄为,眼里还有我这个经略使吗?”

“擅自?尹经略此言下官不敢苟同,浅攻筑垒,步步蚕食,本是朝廷在绍圣元年就定下的对夏战略,下官不过是照此施行而已,何来擅自之说?”尹策作为环庆路经略安抚使,不但驳回他的筑城安民建议,在这骨节眼上还来找茬,杨逸也没什么好脸色。

“你还敢说不是擅自?本官是环庆路经略安抚使,一路之军事本应由本官总领,你擅自出兵,庆州竟不得所知,若是夏军大举反攻,庆州毫无准备,岂不被你累死?”

杨逸真是怒了,他曾多次致函尹策,要求集环庆一路之力,于归德川和白马川前沿筑堡砦,扼守夏军入侵要道,尹策次次否决,屡屡驳斥;

你不让守,还不让攻?岂有此理。

“尹经略,你大概忘了一件事,陕西四路本是抗击西夏的前沿,夏军年年来袭,而照尹经略这么说,庆州平时竟毫无防御准备,下官倒想问问尹经略,您平时都干嘛去了?难道都等屎落裤裆了才去挖糞坑吗?”

“你……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尹策气得满脸涨红,一口气喘不过来,差点晕了过去。

旁边的尹焞赶紧上前,帮他拍背顺气儿,好不容易让尹策平息一些,尹焞转头对杨逸说道:“杨大人,此时各地春耕尚未结束,环州此时挑起宋夏大战,一但夏军大举反攻,则环庆一路春耕受阻,误了农时,百姓一年便没了收成,此举实为不智。”

杨逸心里正火呢,听了尹焞这话,浓眉一挑斥道:“你是以什么身份和本官说话,本官与尹经略讨论军务,有你插嘴的份吗?”

“杨逸,你休得猖狂,本官问你,若是环庆一路误了农时,你担待得起这个责任吗?”

“本官既然敢做,就敢当!只要本官一天还是环州知州,环州就不会放松对西夏的攻掠,尹经略放心,只要环州还有一兵一卒,本官绝不让夏军越过环州,到庆州叨扰尹经略的安闲就是!”

“好好好!杨逸,你等着!”尹策怒极,撂下这句狠话便拂袖而去。

萧忆一直没出声,里心却暗暗一叹:毕竟还是太年轻啊!

等尹策远去,他让小吏去端茶水,结果端来茶水的却是清娘,清娘也不说话,放下茶水后,只是默默地看着杨逸。

不知为什么,看到小姑娘的明亮的眼神,杨逸感觉心中压着的那座冰山开始消融了,慢慢化着一江融融的春水。

萧忆敏锐地观察到了杨逸的变化,趁机劝道:“其实大人不该如此顶撞尹经略使的,即便他一再拨回大人的请函,但这本该是大人意料之中的事,如今尹经略使的担心也有一定的道理,而且就算尹经略再不是,大人如此顶撞,今后他必定处处作梗,这对大人极为不利。属下也不怕直说,其实就大人目前面临的危局,不管是用骗还是用拐,弄虚作假也好,无中生有也好,理应努力将环庆路所有的资源集到自己手上,为己所用。小不忍则乱大谋,大人,欲成大事者……”

“先生不必说了,我知道错了!这几天不知道为什么,火气特别大!今后我一定会注意。”

萧忆见杨逸诚心认错,从善如流,心里很欣慰,便和声安慰道:“大人这几天百事缠身,心里急躁些也是人之常情。”

跟随杨逸这么久,对杨逸的性格他非常了解,杨逸向来是抓大放小,琐碎之事他很少去费那个心机,现在种朴一干将领大都率军在外,杨逸只能事无巨细一手抓,这有违他原来养成的习惯,因而整个人变得烦躁起来。

“要不,大人让梅参军他们分担一些……”

“不行!”杨逸不等萧忆说完,立即否决道,“军政一定要分开,梅正清等人是纯粹的文官,让他们来插手军事,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易生掣肘,我正打算从军中选拔一些人才,作参谋军事之用,此策若成,今后就不用事无巨细都亲历亲为了。”

其实在大宋的军事构架中,枢密院就相当于后世的总参谋部,这种构架后世已证明是最理想的;但具体到各军,大宋却缺少这样的参谋职能,带兵的将领大多也有自己的幕僚作为参谋,但他们并非正式的军官,这些幕僚权力小了,起不到参谋应有的作用,权力大人,整支军队又容易成为主将的私人武装。

杨逸正打算把自己的思路整理出来,上报朝廷,建议在环州作一个试点,在环州正式建立一套参谋体系。

这事跟萧忆一说,萧忆觉得可以一试,商议完这些事,杨逸才发现清娘还趴在桌边,一双水润的眸子扑闪扑闪地看着他。

“呃,清娘,你怎么到二堂来了?”

“我听说杨大哥你大发雷霆,便跑过来看看呀,人家还见过杨大哥你生气的样子呢!”

“没吓着你吧?”

“嘻嘻,那倒没有,杨大哥快喝茶,晴儿姊姊说了,这茶里她放了茯苓、人参、冬虫夏草、枸杞……”清娘一边说着,一边举起明玉般的手指,一个指头一个指头地数着药名,模样充满了少女的娇憨,“杨大哥,这茶最是去火滋补,你快喝呀!”

去火?人参、枸杞之类的不让人火光四射就好了,还去火?

杨逸愕然,望着那杯“百草茶”不敢下口,清娘不理,干脆捧起杯子喂他,萧忆在一边看了暗暗偷笑。

“咦?清娘,你晴儿姊姊不是到新开的盐井去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还不是听说杨大哥你这几天太忙太累,晴儿姊姊不放心,就赶紧回来了。”

“是你打的小报告吧?”

“嘻嘻……”

天都山。

远远望处,主峰苍翠如黛,主峰之下却是相对低矮的土山,林木如涛,草色碧绿,这里是西夏最要的牧区之一,冬暖夏凉,地势易守难攻,从李元昊统治时期起,西夏便开始在天都山建造行宫,入侵大宋的军队也大多在此集结,是西夏的军事重地。

神宗五路伐夏时,李宪率领熙河军曾一度攻下过天都山,尽焚山上行宫及军械粮草。现在天都山又重新建起了一些宫殿和军寨。

天都山的锡斡井军寨里,都统军妹勒和手下将领野利杰哥、阿骨录、嵬名山存等人聚在一起商谈军务,西夏在流血,韦州以东,盐州以南,几乎被宋军杀成了白地,这回宋之狠,比他们夏军有过之无不及,所过之处鸡犬不留,甚至许多党项人的头颅被砍下,筑成一个个京观。

九年来松懈的防御让西夏付出了血的代价,短短几天时间,西夏军民被屠杀超过三万人,梁太后暴怒如雷,下令边境加强防守的同时,让妹勒立即出兵报复,十倍的加以报复。

目前妹勒聚集了静塞军司、西寿保泰军司、天都行营等兵马,共计五万精兵,对外号称十万,陈兵天都山上,梁太后的命令虽然是让妹勒立即出兵报复,但妹勒作为西夏为数不多的善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