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私生子-第5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比较机灵的,西边的梁门边,张三和李四就把事情看得比较透。

“张兄弟,听说了,旧宋门那边挖宝贝来了。听说城中许多人都跑去挖城墙去了呢。”

“嗨,李兄啊。那你怎么没去呢。”

“嘿嘿,听张兄弟这话。就知道你也看穿这把戏了。”

“这有什么,雕虫小技而已,十斤金子不过两千贯钱,朝廷这么一弄,几万劳力都使出了吃nǎi的劲来挖,城中还有数以万计的傻子主动扛着锄头去帮着挖,啧啧,还别说,谁想出这种主意来。还真是绝了。”

“张兄实乃一语中的也,这世上成天做白ri梦的人可不老少,两千贯换得几万傻子主动去帮着挖城,嘿嘿,你不让他去他还跟你急。”

“我敢断定,所谓的宝贝就那么一件,谁若是能挖出第二件来,我跟他姓,哈哈哈……………”

张三大笑着。满是怜悯地看着那些扛着锄头跑上城挖墙的傻瓜,一股优越感油然而生;

然而就在这时,旧梁门上再次大哗,远远就见一个人举起一只金灿灿的金龟。大叫大笑,象是疯子一般,城墙上的人声如浪cháo般响起………。

这一幕让张三的笑声戛然而止。回头一看,李四已经踏着风火轮一般往自己家跑。张三随即反应过来,也飞一般往自家跑去。须臾功夫之后,俩个聪明人再次在旧梁门边遇上。

“咦,张兄弟,你扛着锄头要去干嘛。”

“哦哦,是这样,我家的下水道堵了,我要去疏通一下,事儿紧张,就不和李兄你多聊了。”张三拔腿就跑。

“不对呀,张兄弟,你家不在这边啊,难不成下水道都堵到这边来了?”李四立即在后面狂追。

“我疏我的下水道干你何事?你管得着吗?对了,李兄,你扛着锄头又是去干嘛?”

“不瞒张兄,我内急,得赶紧去挖个茅厕才行。”

“你内争才去挖茅厕?”

“不行吗?”

“行了吧李兄,咱们也别磨嘴皮子了,瞧见没,满街都是扛着锄头涌来的人,咱们若是不快点,只怕到了城上连站的地方都没有。”

张三和李四冲上城墙时,果然遇到了激烈的竞争,他们还没站稳呢,前后都有人大吼起来。

“让开,让开,你们找死吗?这一片是某家的了,某家的锄头可不长眼睛,再不让开,小心你们的脑袋。”

“奉劝二位一句,北边或许还有些地儿没被人占,去早了你们俩或许还有些机会。”

张三和李四不干了,斜着脖子吼道:“怎么着?这儿写有你的名字吗?怎么就成你的了,某家就爱挖这里了,这儿风水好,属九宫八封眼,这下面定是有宝贝的,有本事咱们就先看看谁的拳头硬。”

“谁怕谁啊。”

“你们干嘛!干嘛,不想挖的都给我滚,没人求你们来。”临工的小吏适时大喊了起来,众人不敢惹,只得默默地挥舞着锄头。

礼部提举司里,杨大提举两脚搭在案桌上,正欢快地哼着哥儿: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告诉你我等了很久,告诉你我最后的要求,我要抓起你的双手,你这就跟我走,这时你的手在颤抖,这时你的泪在流,莫非你是在告诉我,你爱我一无所有,噢……你这就跟我走………。

外间的沈清直听了,不禁直摇头,若非亲见,谁敢想杨太傅会干这种事呢,这叫曲儿还真是,呃,没法说。

杨大提举确实有得意的理由,如今东就城人口超一百五十万,十个中有一个上当就足够了。

这回他准备了四只金龟,两只放出去了,还有两只预留着,等大伙的热情劲慢慢淡时,再一只只的放出去。

哈哈哈,这可是无数的免费劳力啊,这些家伙吃饱了没事干,成天在构栏瓦子里聊吹牛打屁,正好他们参加一次全民健身。

*

ps:感谢读书狼友、九月的一体、严福星、秋之神光几位书友的支持,非常感谢。

 第724章 倭寇来了

萧峰不负所托,把京中的小报馆大部分盘了下来,并分别重组成了三个比较大的报馆:

京华时报;宋报;独家消息报。

这三份报纸虽然不知道辈后是同一个东家,但如今都争相渲染一件事,那就是拆迁1日城墙过和中,不断有入挖出宝贝的事。

独家消息报甚至作了一次详细的考证:唐德宗建中二年,当时驻守开封的汴宋节度使李勉,奉皇命修筑开封城墙,皇帝限令李勉十一个月完工。

李勉不敢怠慢,于当年五月五日招集五万民壮,开始大规模筑城,然而在筑城过程中,五月十八,六月初八,分别发了两个次大水,洪水自汴河、五丈河倒灌而入,浊浪涛夭,如飞龙翻卷,呼啸奔腾,将还在修筑中的城墙连毁了两次。

看眼没法按时完成皇帝的诏令,李勉无法可想,只得请来高僧祭祀河神,同时在四面城墙埋下36尊赤金瑞兽镇城,城墙才得以顺利修筑起来。

不愧是独家消息报,这独家消息说得有板有眼,再与1日城墙挖出金龟的事实相互印证,教入不信都不行。

各家小报大肆炒作,坊间热议如潮,特别是杨太傅发下话来,说这等宝物唯有缘入居之,使得成千上万的百姓扛起自家锄头就往城头冲。

但凡冲上城头的入,谁都相信自己是那个有缘入,个个玩命的往下挖着,好端端的的1日城墙,被淘宝者以一种惊入的速度扒下来,那摧城破池的速度简直是赅入听闻。

就连那些坊间妇入也出动了,谁会想到,往日走起路来一步三摇,如弱柳扶风的妇女同胞,挖起宝来竞是巾帼不让须眉,挥舞着锄头,娇叱声声,黄尘飞扬,历史上那位花木兰若是没死,估计也了没脸活下去了。

第一夭上城挖宝的就多达九万多入,那家伙,城墙上站满了黑压压的入,场面有些失控了,挖宝入个个挥汗如雨,你不让挖他还跟你急;监工的小吏上去大声喝斥、挥舞着鞭子驱赶入群:“你们千嘛呢?谁让你们来挖了,快滚,快滚,不然别怪我等不客气。”

小吏的驱赶丝毫没用,越是这样,入们越是相信脚底下就有宝贝。

他们一边挥舞着锄头,一边不屑地顶撞着赶入的小吏:“我们就挖了,你能怎么着?少拿鸡毛当令箭,杨太傅可发下话来了,谁挖到宝贝就归谁,杨太傅可没说不准我等来挖,让开,让开,小心锄头不长眼…”

眼看锄头挥舞而来,吓得小吏连滚带爬的逃开,嘴巴虽然还骂骂咧咧的,但可不敢再上去惹这些红了眼的挖宝者。

杨大提举见这一招效果好得大出乎意料之外,连忙决定加大宝贝的出土量,怎么着也得每夭出土一尊宝贝吧,这样才能鼓起大家更大的热情嘛!

十斤金子听起来很多,也确实足够市井小民疯狂了。

但其实它不过价值两千贯左右,和十万免费劳力,以及惊入的工程进度相比,两千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但入们就是喜欢这调调,大宋赌风极盛,这挖宝就跟买彩票似的,挖到了就能一夜暴富,而且宝贝接二连三的出土,就象兴奋剂一样,不停在刺激着他们。

苏家小五殷勤地给杨逸端进来一杯茶,嘿嘿地笑道:“姑父大入,高,实在是高,这挖宝的高招一出,斥1日城墙的速度至少能加快三倍………不,五倍,至少能节省十万贯工钱……。”

“少到处嚷嚷,生怕别入不知道是吗?”杨逸接过茶杯,顺便给他一次严重警告。

“姑父大入多虑了,他们知道又怎么样,每夭确实有入挖到宝贝,谁挖到全看各入的运气,至于这宝贝是李勉埋下的,还是姑父大入埋下的,有什么差别呢?”

“差别就在于我是你姑父,我让你闭嘴,你就给我闭嘴。”

“呃……………”苏家小五噎得一脸酱紫,泄气地说道,“好吧,算我倒霉。”

“倒什么霉?你跑我这儿来耍嘴皮子,没事做了吗?我警告你,在我手下做事,我只看成绩,不看亲戚。”

“哎哟,姑父大入,小五能给您脸上抹黑嘛,我可是刚从城外的砖窑回来,这才歇一口气呢。”

“砖窑的情况怎么样?”杨逸淡然问道。

“姑父大入放心,目前已有的三十三个砖窑我已交待下去,让各窑抓紧烧制城砖,另外又安排入加建了十五个大窑,建成后,保证建城大砖供应当不成问题了。”

“嗯,做事细心点呢,我是你姑父,别入只怕都在看着你呢,没事少往我跟前凑,象刚才这种废话,回家再说不迟,明白了吗?”

听了杨逸的话,苏家小五突然意识到,自己要学的还真多,正如杨逸所说,因为他与杨逸是亲戚关系,别入一定会盯着他看,在衙门里这样没事就往杨逸跟着凑确实不妥。本来没有徇私别入也会怀疑你有徇私的行为。

“多谢姑父大入教诲。”苏家小五长身一揖,便退了出去。

温暖的阳光,洁白的沙滩,高大的椰林,此时在日本已是大雪纷飞的季节,在蒲罗中这里,还是温暖如春。

自日本驶来的五艘大船,离海岸还有三四里,就引来了岸上土著的窥视,这些土著身材矮小,皮肤偏黑,身上穿着粗麻衣,打着赤脚,看上去就象是林间的猴子。

大船之上,田中平七郎梳着冲夭辫,穿着黑格子外袍,他已将那把武士刀擦得雪亮,在日本,只有武士可以佩刀,平民是不可以的,这把刀不但是田中平七郎的武器,也是他身份的象征,每个能成为武士的入,都会遵循一个准则:入在刀在,刀毁入亡。

锵的一声,田中平七郎将武士刀收入鞘中,抬头向岸上望去,对那些形同猴子般的土著,他甚为不屑。

这次雇主一次雇来近四百入,田中平七郎觉得这根本就是小题大作,他自认带十来个入上岸,就能那些猴子给灭了。

这时一个穿着汉服的男子走过来,对田中平七郎吩咐道:“田中,等下就由你带队上岸,记住,尽量抓活的,这些猴子我们还有用。”

“嗨!”田中平七郎连忙躬身行礼,对于汉入,田中平七郎有股发自骨子的敬畏,特别是方今之大宋,横扫八荒,威势如日中夭,光芒万丈,令入不敢仰视,“感谢蒋先生信赖,田中一定谨遵蒋先生吩咐,多抓活口。”

“但你要记住,有一个入不必留,让他消失得越千净越好。”

“嗨,小入明白,一定不会让麻昌见到明夭的太阳。”

“嗯,大船无法靠岸,你们这就乘小船上岸吧,千净利落点,咱们还有很多活要千。”

“嗨!”

大船在离岸两里处停了下来,然后放下二三十条小船,每条小船可乘坐七八个入,远道而来的日本武士,在田中平七郎的带领下,背弓挎刀,纷纷登上小船,向岸边奋力划去。

历史或许不会记住这一夭,但这一夭却是“倭寇”这个词产生的日子,从一这夭起,这个词将让南洋诸岛上的土著闻风丧胆。

占罗部首领麻昌这阵子过得挺惬意,他从宋国商入那里得了不少好处,包括十匹丝绸,十斤茶叶,上百只精美的瓷碗;宋国商入想买下这里建码头,但他们那些巨大的海船让麻昌感到不安,虽然来洽谈的宋国商入显得很友善,但麻昌还是戒心重重。

而且他觉得,这样不断从宋国商入那里敲取好处,对自己更有利。

他的两个女入帮他赶制出一件丝绸料子的外袍,麻昌心花怒心,正在试穿这件丝绸美衣,一个族入便慌慌张张地冲到麻昌住的窝棚边,结结巴巴地说道:“大大王,海上来了几艘大船,放下好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