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护国战争刚刚结束,军事行动事实上已经停止的时候,唐继尧将护国3军扩大为8个军。以“北伐”为名,向四川扩张,企图盘踞云贵,控制四川,问鼎中原。@本章节孤独w@1917年,孙中山为了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的统治,掀起了“护法”运动,在广州成立护法军军政府。这时,滇系唐继尧与桂系6荣廷相呼应,表面上参加护法,暗地里进行扩张,对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不仅不支持,反而明目张胆地拆台和抵制,使孙中山非常失望,被迫辞去军政府大元帅,通电斥责滇、桂系军阀“态度犹属暖昧,似尚置根本大法于不顾”;“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于法律及民意之下。”
此后,唐继尧在云南倒行逆施,称王称霸,对外连年进行战争,不断扩充军队,给云南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对于唐继尧的军阀统治,云南人民十分不满。1917年唐继尧准备出师四川时,云南各界联名上书,反对唐继尧出师。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云南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斗争,也给云南军阀统治以沉重打击。云南学生界喊出了“打倒列强及军阀!”“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口号。
1921年初,入川滇军第一军军长顾品珍不满唐继尧的对外扩张,率滇军返川,进逼昆明,唐继尧被迫流落香港。1922年3月,唐继尧与滇南土匪吴学显等部相勾结,杀害顾品珍,实现“二次回滇”,重掌云南大权。但毕竟时过境迁,威风大逊于当年,因此也主张什么“废督裁兵”、“联省自治”,但同时又继续向四川、贵州扩张,却未能得逞。
1926年下半年,从广州出的北伐军节节胜利,唐继尧惶惶不安,进一步加紧了与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勾结,在云南高唱“反共”、“讨赤”的调子。
1926年11月,**云南地下党组织——**云南特别支部成立。为了配合北伐战争的进行,**云南特别支部组织了以李鑫为的云南政治斗争委员会,专门策划倒唐工作。云南政治斗争委员会的成员几乎全是**云南党内负责各团体、各方面工作的人员,他们推动各社会团体、广大群众结成反军阀斗争的统一战线,并与掌握实权的军人胡若愚、龙云等人加强了联系。1927年1月,云南政治斗争委员会为了动群众,印了唐继尧祸滇十大罪状的材料进行宣传。
云南人民反唐斗争高涨,眼看唐继尧统治即将崩溃,昆明镇守使龙云、蒙自镇守使胡若愚、昭通镇守使张汝骥、大理镇守使李选廷等四镇守使不得不联合起来。要求唐继尧改革政治。他们向唐继尧提出要求,改组省政府,靠拢国民党中央,还政于民等。但唐继尧未曾理会。1927年2月2日是农历新年,部队官兵要求唐继尧清历年所欠军饷。可是唐继尧不仅未能给官兵的欠饷,新年来到也只半个月的伙食费,军中大为不满,互相鼓噪。四镇守使利用风潮,趁机调兵进逼昆明。
2月5日晚、6日晨,四镇守使联名举行“兵谏”,出通电,要求惩办贪污,摒除“小人”。电报要求唐继尧“远亲贤,公开政治,安内睦外,易辙改弦”。事变当日,龙云派兵把守昆明各城门、要地,并逮捕了唐继尧手下的2o多名民愤大的官员。这就是推翻唐继尧统治云南14年之久的“二六”政变。
政变生时,唐继尧企图进行镇压,但内部已经分化。当龙云的野战部队进入昆明近郊安宁,胡若愚的军队到达宜良,张汝骥的军队进到杨林,李选廷的军队到达禄丰时,对昆明的包围即已完成,唐继尧见大势已去,被迫交出政权。
2月22日,四镇守使等在宜良法明寺举行会议,决定采用合议制,组织省务委员会,通过了省务委员会组织大纲,“拥戴”唐继尧为有名无实的省务委员会“总裁”。3月15日,省务委员会在昆明成立,以胡若愚、龙云、张汝骥、李选廷等9人为省务委员会委员,并推胡若愚为省务委员会主席。
唐继尧并不甘心,曾几次企图潜逃或反击,都未能成功,遂一病不起,延到1927年5月23日去世。
黄兴一生有过两次婚姻。19岁那年,经父母说合,与廖淡如(1873—1939)女士结婚。后于辛亥革命前期,与辛亥革命女杰徐宗汉结婚。徐宗汉,本名佩莹,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人,19o7年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19o8年,黄兴回广州开展革命活动,亲自领导了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并受伤,在战斗中被流弹打断了两个指头,徐宗汉亲自为他包扎伤口,并为黄兴改装,掩护他到香港治伤。当医生给黄兴动手术时,黄兴身边无一亲人,徐宗汉就假称是黄兴的夫人,在手术证件上签字。黄兴出院后,二人便正式结为夫妇,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涯。
黄兴有8个子女,廖淡如生有一欧、一中、一寰、振华和德华。徐宗汉生有一美、一球两子。黄兴另外还有一女,名文华。人称黄兴给子女取名颇有“面向世界,振兴中华”的寓意。黄兴大儿子黄一欧,早年曾随父一同从军,参加过武昌起义,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
黄兴的二儿子黄一中,曾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就读,回国后,先后在国民政府外交部、财政部、内政部和中央银行任职。一中先后同罗钦珍、杨英女士结婚,生有三子三女。
黄兴三儿子黄一寰,曾留学日本。当时正值日本侵略中国,一寰强烈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被日本当局逮捕下狱。获释后回国,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后参加远征军,途中双目失明。生有一子一女。
黄兴的长女振华,毕业于中西女校,先后两次赴美留学,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积极从事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黄兴次女德华,曾就学于金陵大学。抗战后,肄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嫁给薛君度。薛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政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任斯坦福大学政治系教授。薛君度曾任国内拍的电视连续剧《黄兴》的顾问。
黄兴与徐宗汉的两个儿子一美、一球也各有所成。一美毕业于巴黎大学,先后服务于国民政府外交部和赈济委员会,后与张继之女张瑛成婚。一球先后在德、美研究航空机械,抗战后回国,在民航公司工程部任职。后与程潜之女程博德结婚,生有子女各一。
文华,肄业于上海民生、博文等校,后与黄文山结婚。毕业于北京大学,是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生,先后在中央大学、纽约社会研究学院和中山大学任教。
黄兴的子孙现居全国各地,均有建树,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黄兴大儿子黄一欧:同盟会最年轻会员
黄一欧(1892—1981),著名的民主革命家黄兴先生的大儿子,母亲为黄兴先生的原配夫人廖淡如。别名黄祖光。1892年9月2日出生在长沙。
19o3年,父亲黄兴从日本回国后,执教于家乡长沙明德学堂。那时小一欧便跟随父亲入明德学堂小学部读书。其后父亲在长沙一边教书,一边从事反清活动,并秘密组织华兴会。事情败露后,遭满清政府追捕,逃亡日本。黄一欧自幼随父投身革命。19o5年,13岁的黄一欧亦远涉重洋,东渡扶桑,进入东京弘院读书。在这里读书期间,黄一欧认识了孙中山、章太炎等一批革命人士。19o7年,年仅15岁的黄一欧经孙中山等人的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同盟会最年轻的会员,从此投身到推翻满清**王朝的斗争之中,成为父亲和孙中山等人的得力助手。
从191o年春天开始,黄一欧奉父亲之命,奔走于日本与香港之间,为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做准备。在此期间,黄一欧的主要任务是联系日本朋友宫崎寅藏,秘密从日本购买一批枪支弹药,然后暗中运往香港,不久被留在同盟会设在香港的统筹部工作。
1911年3月,黄一欧以缺额补员考入广州巡警教练所,并利用这一合法身份开始在内地进行反清宣传,同时将从日本购买回的枪支弹药秘密运送到各起义点。在此期间,黄一欧亲自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起义失败后,死里逃生,成为这次起义中少数几个幸存者之一。
从此,黄一欧化名黄祖光,并受同盟会派遣回到广州、长沙继续开展革命活动,与一些革命同仁在长沙成立了“野球会”。该组织以练习棒球为掩护,团结革命志士,再次动起义。事情泄漏后,黄一欧遭通缉,于是再次东渡日本。
1911年,武昌起义前夕,黄一欧再度奉父亲之命回国,组建江浙联军,并担任沪军先锋队副司令,参加过光复上海的战斗。其后为了配合武昌起义军,他率沪军联合浙江、江苏等地方军攻打南京。正当他在前线作战时,接到在汉阳前线督战的父亲黄兴的手书:“努力杀贼,一欧爱儿”的题字,勉励他努力作战。在父亲的鼓励下,他一马当先奋勇杀敌,指挥得当,受到当地军民的一致好评,也深得父亲及孙中山等人的器重。g
a!!
中华民国特别行政区
京兆
满清即划其京都及附近3o余县为一特别行政区,称顺天府。 民国初年仍沿清制,其辖区缩小为宛平县等2o余县。1914年1o月,改称京兆,其行政长官称京兆尹,颁布了《京兆尹官制》,设立京兆尹公署,京兆的地位与省同。
内蒙古区域
民国初年对这三地区的行政区划均较少涉及。1914年6月,北洋政府决定在这里实行都统制,颁布了《都统府官制》,设都统府为各该区最高军政与民政机关。都统由大总统简任,略低于各省长官。各省一般置军政、民政两名长官,而上述三地区只设都统一人,兼管军政民政。1928年9月17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将热河、察哈尔、绥远改为省,同年1o月,察哈尔、绥远两省政府正式成立。12月,成立热河省政府。各设委员5—7人,并暂先设民政、财政2厅,以后在需要时酌设教育、建设2厅及省政府组织法所规定各机构。
川边
为藏族聚居地,清朝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时,才开始建立县治,全区共约3o县。北洋政府期间,其行政机构设置多变,1913年6月设川边经略使,主持行政。其职衔与省之都督同。1914年1月,降为川边镇守使,掌理区内军民二政。1916年1月,经四川巡按使之请,另设川边道尹一职,在镇守使指挥下,负责民政事项。镇守使的职权,准予按照《都统府官制》的规定实行。1925年2月,四川生事变,川边改称西康,镇守使一职被裁撤,改设屯垦使,仍兼管军政民政。1928年9月17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将西康改为省,1934年8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决设立西康建省委员会,该会直隶中央,除筹备建省外,同时执行地方一切政务。1939年1月1日,西康省政府成立。
东省特别区
原为中国与俄国合办的中东铁路的附属区域,以哈尔滨为中心,南至长春,东至绥芬河,西抵满洲里,亦即中东铁路沿线两侧各3o公里的土地。北洋政府划出这一地区为特别区,系出于司法上的考虑,见于192o年11月公布的《东省特别区域法院编制条例》第一条:“东省铁路界内,为诉讼上便利起见,定为东省特别区域。”因之初时仅为一司法区域,还不是行政区域,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