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弟兄全都紧张地扬起脑袋,安毅已经站了起来,对若有所思的警卫连连长丁志诚和一旁的顾长风下达命令:
“虎头、老丁,辛苦你们一趟,立刻率领轮休的警卫连三排、四排,潜出到西北方向的张家山、金峰亭一线,严密监视这一区域通往北面的每一个路口,千万不要惊动任何人,现异常回报!”
“是!”
顾长风和丁志诚齐声回答,敬个礼精神抖擞地并肩离开。
安毅没有理会惊愕地蔡忠笏,走到早已站起的夏俭身边,贴着他的耳朵低语几句,夏俭兴奋地点点头快步离去。
杨斌和曲慕辰早已会意
地把桌上的大地图钉在贴着漂亮墙纸地西墙上,冬青再次点亮四盏马灯分别摆放,整个大厅顿时被照得通亮。
安毅拉起沙上的蔡忠笏走到地图旁,指着一条条南北向小路和友军的调动路线,低声说出自己地猜测。
蔡忠笏听完大吃一惊,愣了好久才低声问道:“太意外了!不可思议……小毅,你认为白总指挥真敢冒这个险?”
安毅摇摇头:“小弟现在不敢断言,如果薛长官的一师、谭长官的五师在明天凌晨之前,真的走入西北方向那几条山间小道,就证明小弟的猜测是对的,否则就只能是小弟的一厢情愿。
在你洗澡的时候,我和弟兄们为此进行探讨,我开玩笑说,派出一个营弟兄悄悄从西北方向潜入大山里,顺着这一大片区域内族土著村镇之间地马帮路北行八十公里,悄悄渡过桐庐城西北二十公里的皇普渡,随即折向东北全前进二十一公里,对驻扎在新登镇的浙军统帅孟昭月的前敌指挥部动突然袭击,力争一举擒获驻扎在新登的浙军将帅,桐庐城就会不攻而下了。
不过弟兄们都说驻守在新登的警卫军不下于一个旅,我们的一个营绕个大弯起攻击风险很大,而且上峰不会同意我们这种冒险的战法,想想也是,所以小弟没有继续讨论。”
蔡忠笏重重点头:“我明白了,所以你刚才接到两个师地突然调动,就重新重视起来对吧?依我看,白总指挥的确敢于使出这种大手笔,如果成功的话,两个师回过头截断桐庐城守敌的退路,桐庐城也就不用攻打了,最多只需做些劝降工作即可。
白总指挥真是智慧群啊!想起去年六月的时候,蒋校长慧眼识才,力荐在整个军界默默无闻地白总指挥出任总司令部副总参谋长,代理留守广州大本营的李任潮(李济深)将军行使总参谋长之职,消息传出,我革命军各军将帅无比愕然非议颇多,谁也看不起这个协助李邻、黄季宽将军统一广西响应革命地桂军三十三岁中将参谋长,只有总参谋长李任潮将军、当时的军委委员二军统帅谭延将军这几个元老力排众议鼎力支持,给白总指挥提供了展示才华地机会。
北伐以来,白总指挥以其优异表现慢慢引起部分将领的主意,各大战役地策划基本都是他担负重任的,而且据我所知,这次入浙作战之前,校长之所以两次恳请白总指挥担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就是担心何应钦长官无法驾驭整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局面。
从目前东路军各部的进展来看,证明校长的担心是对的,东路军总指挥何长官指挥的浙东一线,兵力比白总指挥的中路、西路多得多,所遇到的抵抗也轻得多,但是至今他仍落后中西两路至少三天的路程,对比之下高低立判啊!”
一旁的杨斌上前半步,对师兄蔡忠笏低声笑道:
“要是白长官这次出其不意起大规模长途奔袭,小弟估计杭州城就会接着被白长官拿下,你们看……新登至杭州五十余公里的路程,新登距杭州南面重镇富阳仅为二十九公里,敌军定不会想到我军进展这么快,而且从新登至杭州至富阳地势平缓,水6均可轻松抵达,只需趁敌指挥中枢混乱,再接再厉一个猛冲,敌军就只能抛弃无险可守的杭州仓惶北逃。
届时,只需派出一个师南下封锁必经之路窄溪镇,桐庐城周围四万守军就会被我军南北夹击,死死封锁在十五公里长的狭窄区域之内插翅难飞,白长官与何长官之间的距离,也就不是三天路程这么短了。”
蔡忠笏和安毅相视一笑,听到周边弟兄们的议论随即将目光转到地图上。
就在这时,驻守在仙姑庙和南隘口要道的三营长陈志标再次派人前来禀报:严重和陈诚长官的二十一师已经到达南隘口,奉命开往北面的杨春桥镇驻扎。
詹焕琪将消息通报完毕,大厅里立刻安静下来,白崇禧将军无声无息之间突然调集三个师的兵力,进驻小小的杨春桥镇,其最终目的由此渐露端倪,进一步证实了安毅的设想和猜测。但是设想是设想,真的敢于下此决心并雷厉风行地实施,这份人的胆识和恢宏气度,令所有人钦佩之余肃然起敬!
蔡忠笏赞许地望着神色复杂的安毅:“要是你不说,我真的看不出其中玄机,哪怕敌军已经知道我军的大规模调动,也只会认为是倾尽全力攻击桐庐,而不会想到后面的跨越式大规模迂回突击,肯定会把重兵布置于桐庐一线拼死抵御,这正好再次中了白总指挥调虎离山暗度陈仓之计。
小毅,不需要太过惊讶和羡慕,你已经非常优秀了,远远出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等浙江这一仗打完,我敢肯定你将从此踏入我革命军将军的行列,成为令人瞩目的名将。
这不是安慰你或者吹捧你,而是你的功绩早已经出了大部分将军,包括我在内,想想那些从国外留学回来没几天胡子都没长齐、在北伐中寸功未立的人都成了少将中将,我就为北伐以来浴血奋战的同仁们深感不平。
别人不说只说你,你的经历不但我清楚,北伐军各军都很清楚也很为你惋惜,第四军、八军、七军的将帅还拿你来做反面教材,告诉他们的麾下黄埔一系压制人才,让他们的麾下不要被蒋总司令的军队诱惑,这些情况总司令部众将包括校长本人都很清楚,之所以到现在仍没让你晋升,完全是我军论资排辈的恶习和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怪,我相信校长和总司令部对你已经有了中肯的评定,否则也不会派出党报记者和编辑为你宣传造势了,论军功比贡献,你早该获得晋升了!
听我的没错,该出风头就要出风头,不混上个将军很多人不拿你当回事,只要你当上将军,谁见了你都得忌惮三分,明白大哥的意思吗?”
安毅感激地握住蔡忠笏的手:“大哥……这些话回头咱们再说吧,现在情况不同了,变化很大,小弟得提前做好系列预案才行。你帮小弟看看,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一仗该怎么打才合适?”
蔡忠笏叹了口气,只能摇摇头跟随安毅回到地图前。,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二一五章 轻松的原地进攻
是一个不眠之夜,随着情报的不断反馈,安毅和弟终于获得了证实:谭道源将军的第五师经过七个小时的休息,在凌晨四点悄然开进杨春桥镇西北的两条小路随即加向北,全师官兵没有携带任何的重武器,就连重机枪也留在杨春桥镇的临时驻地。
凌晨六点,薛岳将军的第一师冒着小雪开往镇北方向,前行三点五公里突然转入西北方向。凌晨六点五十分,严重将军的二十一师沿着第五师的足迹悄然前进,在晨曦到来的前一刻全体隐入苍茫的荒野。至此,白崇禧将军指挥的三个师两万二千余主力,全都消失在西北方向的崇山峻岭之中。
安毅的团部白云亭距离前线八点三公里,他与蔡忠笏一样只休息了两个小时就起床,整装完毕胡乱喝下一碗肉粥,分别向各自麾下校尉下达一系列命令,之后并肩策马赶赴前线。
前线没有密集的枪炮声,两天来,提前占据有利阵地的敌军居高临下对革命军进行俯射和炮击,将革命军从初次起的进攻阵地上逼退一百余米,经过第一天近三个小时的交战之后,双方再也没有一次像样的交火和冲锋,敌军满足于现状,革命军眼巴巴望着敌人也无可奈何,只有双方派出的小股勇士不时前出打冷枪,打完就跑赚点小便宜也够乐上半天。
蔡忠笏和安毅在各自贴身侍卫的掩护下,悄悄爬上距离敌军突前阵地只有四百余米的山岗,五个人身上裹着白色床单,一点点挪出一百二十米高处的山腰东侧,伏在嶙峋巨石根部的积雪上,小心翼翼地举起望远镜,详细观察敌人整条阵地的构建和火力布置,用炭笔在携带的小地图上一一标注,并确定目标序号测定其大致坐标。
两人返回杨春桥镇的二师师部时已是中午,四十八门火炮已经集中完毕,近千名炮兵弟兄完成了火炮的擦拭保养工作,冰冷的炮口被一个个帆布袋包裹起来,一匹匹吐出白雾地强壮驮马均已饱食,不少训练有素的马儿预感到即将开始的出征,不停地用宽大的蹄子刨地,整个镇子到处充斥着马粪地味道。
短暂的作战会议结束,刘峙与二十二师师长陈继承、独立团参谋杨斌率先赶赴前线,开始进行战前的动员和准备,安毅独立团的三营穿过镇子毫不停留,继续向北面的乾潭镇前进。紧接着跟进地是叶成的二营和蔡忠笏临时编成的两个炮团,四十八门火炮在二营弟兄的掩护下徐徐跟进。
驻守北隘口的模范营在刚刚归队的尹继南率领下开进白云亭团部,与团部直属各连、夏俭的一营、顾长风的四营组成全师的总预备队,等候命令随时增援北面十公里的前线。
傍晚六点,位于乾潭镇南龙门顶下地四十八门火炮在毫无征兆之下齐声怒吼,向西北六公里的岩下、高坪一线敌军左翼阵地连续展开二十分钟炮火覆盖,两千余枚炮弹将敌军阵地炸得浓烟滚滚,遮天蔽日,陈继承的六十五团和二师六团的九千余名将士齐声呐喊,奋不顾身冲向敌人阵地,五团和四团同时向中路和敌军右翼阵地展开猛烈射击,为担任主攻任务的右路九千余名官兵牵制敌人。
战事果然与安毅预料的一样,几天来一直没现革命军配置火炮的守军在猛烈的炮击下死伤惨重,几乎来不及组织抵抗和增援,就被英勇的革命军将士撕破了防线。
蔡忠笏一击得手立刻调转炮口。将最后一千炮弹全部倾泄到中路地三个敌军高地。五团和四团地一万一千官兵在刘峙地亲自督战下齐声呐喊。冒着敌人地弹雨起集团冲锋。很快冲上敌人阵地展开惊心动魄地肉搏战。唯有敌人地右翼没有受到多大攻击。右翼地敌军指挥官刚要出驰援中路地命令。就看到率先撕破敌军左翼江畔防线地革命军成群结队出硝烟。迅穿插向中路守敌身后。
敌军指挥官见势不妙。立即命令全线撤退。很快溃败下来地部队便龟缩到桐庐城外一公里地最后一道环形防线。桐庐城南五公里地金山高地和富春江西岸地俞赵村一线就此落入革命军手中。
欣喜若狂地刘峙立刻打电话向建德城中地白崇禧将军。白崇禧大为赞扬。连声鼓励。最后告诉刘峙两个好消息:李明扬地第五师已经顺利攻占潘岭。正乘胜追击直逼桐庐城东面地肖岭一线;从兰溪兵站紧急调拨地八千炮弹正在送往你部。望固守阵地。天明之后再次向守敌阵地起猛烈攻击。力争摧毁敌军外围阵地。与第五师顺利会师。形成夹击之势。
刘峙虽然对明日地进攻心存担忧。但看到麾下三个团出人意外地良好表现也欣喜不已。当即把各团主官召至迁移到羊毛坞村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