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夏-第5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李守信咬的压根“咯咯”作响。  状似癫狂的将那封劝降信撕得粉碎!

鸠山眯缝着眼睛,有些疑惑的说:“这个人出现地非常古怪。  事前没有一点消息,也没有以前的经历可查,但突然间就在热察之间崛起,还拥有那么大地军力,若说没有人支持他,实在是说不通啊!虽然同是打着义勇军的旗号,又绝非冯玉祥的下属。  更与二十九军没有瓜葛,两边都没人知道他的来历,这个人,很可疑!”

李守信仿佛碰到了毕生的冤家对头一般,火冲脑门想都不想的说:“有什么好疑虑的!这个人要我说,不是张学良放在这里地后手,就是包头方面放过来的棋子,总而言之跟我们是死对头没商量!这一遭他是算定了我要从这里过。  打着算盘的要吞了我,哼哼,没那么容易,老子今天非给他来一场狠的不可!”

李守信打定主意不投降,至少不会对姬金源这个没来历没名头的家伙投降!若是其背后的人出来说话,那还有点商量。  现在么,就看谁的牙口够硬啃的动!反正现在大概也跑出他们地炮击范围了,既然冒出头来打阵地战,咱手里也有炮啊!就不信你是铁打的!

他吩咐下去,大撒银钱到处许愿,承诺了一大堆杀出去之后如何如何的高官厚禄,组织起一批悍勇之徒,摆开阵势,准备拥护全军一鼓作气冲开对面的阵地,杀出这个包围圈!

在他的对头方面。  果然就是姬金源带领的察东义勇军主力部队。  这一次为了围歼李守信地汉奸队伍。  他带了足足三个旅的人马,其中就有全部的炮兵团和骑兵团。  在掌握即时情报的情况下,加上有胡老三倒戈部队的伏笔,牢牢掌控着李守信部队的行踪,在这个地方扎下口袋,等着他们往里钻。

从1933年第一次露出狰狞之后,姬金源部一直在缓慢扩展队伍,迅速扩大地盘,先是在多伦站稳了脚跟,其次占据宝昌,两个现成的地方形成犄角,其余兵力分布在阴山、燕山之间各地,并不急于去抢县城,因为那里都是二十九军的地盘,他没必要起那个冲突。

包括冯玉祥在内,都不知道这个姬金源的来历如何,只是从他崛起的时候就拥有那么大地势力,上万人马竟是在察哈尔北部穷山恶水之间活得非常滋润,军火物资什么都不缺,不管日军多少次地围剿攻伐都断不了他们的粮道补给,甚是奇怪。  更为特别地,是他手底下那些军队的素质,绝不像一群刚刚扔下锄头的农民和山里的老百姓,全都训练有素军容整齐,大规模出击还是小部分作战,整齐划一分毫不乱,分明就是一群拥有极高作战素养的优秀士兵!

到了最近,日本人通过多方面搜集到的情报一点点的判断,差不多可以猜到,这支部队跟陈晓奇有脱不开的关系!因为这些士兵身上带着浓重的另类色彩,跟中国军队不大一样,且他们的装备类型和配比方式也大相径庭,仔细对比之下,跟当年碰到的山东军竟然非常契合!除了这些人实在就是西北人东北人确凿无疑外,最起码可以证明,正是陈晓奇在支持这支奇怪的义勇军!

日本人没猜错,姬金源就是从山东那边过来的!不光他,包括他手下的主要骨干和战斗力量都来自于陈晓奇阵营的栽培!在1931年展开东北游击作战计划之后,他这一群拥有丰富山地作战经验的精锐就被选拔出来派到东北三省以及热河等地展开工作,到了1933年,根据上面的指示,热河的多股部队聚集起来组成察东义勇军,投入到冯玉祥的帐下开始抢地盘作战,后来冯玉祥再次下台,他们就留在热察之间打出旗号开始发展,到今天骨干力量一万两千人全都是精兵强将,成为该地区仅次于二十九军的强悍力量,拥有的装备更不用说,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关东军主力!在这之前,他们要扫清这股祸乱察哈尔的伪军,为最后的扩张铺平道路!

“李守信最好别投降!对于这种吃里爬外的狗东西,留下来都是祸害,最好的办法就是赶尽杀绝,不留后患!没了他这一支重要的傀儡力量,我看小鬼子还怎么策动内蒙自治!”离着战场前沿五公里的地方,姬金源年轻的脸上充满了自信,看着地图上被红圈圈起来的那个狭小范围,打上一个重重的叉号!

回头看着作战参谋,他提起眉毛问道:“炮兵手里还有多少炮弹?才打了两轮,应该还有不少吧?”

那名作战参谋拿过一张图表来,解释道:“报告司令员,咱们炮团这次带了三个基数的炮弹,因为是上头交下来作为实验用的,所以不需要顾惜损耗,现在还有两个基数没有动呢!”

姬金源嘴角闪着一丝阴狠的笑意,嘿嘿冷笑道:“那就好!先打一个基数出去,把他那点破炮兵都清理干净了,剩下的,全朝着他的阵地里面儿砸!我没工夫跟他蘑菇!”

参谋的嘴巴不由的一抽抽,大声答应一声,抓起电话把命令发布下去,没过多久,沉寂下去的大炮重新轰鸣起来,李守信期望中的“够不着自己”的炮兵,再一次发挥他们战争之神的发言权,死亡的烟火,又一次笼罩在伪军头上。

 第七二章 舰队成军 备战

第七二章 舰队成军 备战

数日之后,李守信部伪军被姬金源义勇军全面覆灭,六千余人无人逃脱,全部被重炮强军歼灭在“狼窝沟”,这样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天下大惊!

就在二十九军撤出察东的时候,凡是知情者无不扼腕叹息,人人都以为这又是一次百死莫赎的大败仗,又是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者的一次无耻的妥协,代价是察东百万人民的幸福安危,和国家尊严的被肆意践踏!

谁能想到,就在这万马齐喑的时候,居然有那么一支名不见经传的义勇军会奋勇出击,不但狠狠的打急了侵略者和反叛者的嚣张气焰,更直接的收复了二十九军刚刚丢掉的察东六县国土,将中国人的气质牢牢扎在这一片地方,对来势汹汹咄咄逼人的日本侵略者,做出最强有力的回击!这样响亮如雷的声音,谁能够不正眼相看?!

特别是在小道消息称,在被歼灭敌军中另有五百便装关东军精锐,也被一举轰杀,国人对此更是津津乐道!现如今不管你是用何种办法,只要能把日本鬼子干下去的就是好汉,敢杀日本兵的就是牛人,全天下的老百姓把你当英雄敬着。//

姬金源这一下技惊四座!他把全部的炮兵拖出来,用包头兵工厂新出的一系列全钢弹壳炮弹做了一次畅快淋漓的地毯式大轰炸,数十门大炮打出来的弹壳堆成小山,足可让一般军队打一场战役的炮弹数量。  他们一天一夜就折腾完了,这种败家地打法恐怕也只有陈大老板才支撑的起,他们用汉奸叛徒和侵略者的血肉验证了新武器的性能,顺带的为自己博取到半世辛苦也不见得能够得到的赞誉!

姬金源火了!他从当初在察东游击作战,到后来冯玉祥帐下率先收复多伦,再到今天竖起大旗,重塑抗日义勇军的尊严和荣耀。  与东北地杨靖宇、马占山、赵尚志等人遥相呼应,在嚣张跋扈的日本鬼子面前堂堂正正地将中国人的浩然正气吞吐出来。  这是何等的威风!

就在他光明正大的占领察东六县,将日本人的如意算盘彻底打破,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把从热河丰宁方向渗透过来的敌伪军势力彻底打回去之后,这种名声第一次达到顶峰!

京津地带,无数士绅学子热心市民纷纷赶到察东张北,为进占这里地义勇军慰问犒赏,不吝赞叹。  对于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与日寇奋战的决心和意志报以无限的赞美!

姬金源也第一次打开门户亮出招牌,任凭记者曝光自己的身份和察东义勇军的实力,让这一片土地的老百姓对他们产生信心,产生依赖,他们这是光明正大的摆明车马要以这里为根基,彻底将抗日大业进行到底!

这股子新风是不消说的,肯定又给国人地心里添了一把柴。  但是在其他势力心中,则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首当其冲的是宋哲元。  此时他已经成功掌控了河北京津和察哈尔的大局,终于趁着各方面力量空缺的机会迅速膨胀起来,将这块华北重地当成了自己的霸业根基。  不过,要在这里立足,毫无疑问的要面对日本人地咄咄逼人兵锋,日本人吞并京津华北的野心昭然若揭。  他在这里立足,必定要搞好这方面的平衡。

在拒绝老蒋调兵消耗他的实力之后,宋哲元也有些忌惮的没有去把前锋拱到沧州一代的山东陈晓奇推回去,此时不易撕破脸皮。  而对步步紧逼的日本人,他思虑再三,开始虚与委蛇黏黏呼呼起来,既不说痛快的合作,也不谈势不两立,如同阎锡山一般开始在各方势力中间左右逢源大跳和平舞,再也不似他长城抗战之时的热血刚烈。

人就是这样。  一旦毕生的野望达成之后。  真正地性格不免要暴露出来。  宋哲元骨子里还是有强烈地军阀情节,这辈子没能遂愿。  今朝终于崭露头角,过把瘾再死的热烈情绪占了上风,对付日本人上头就没那么干脆决绝。

这一次,姬金源带领义勇军立起杆子来,取代日本人和二十九军成了察东地话事人,他才恍然大悟,为何当初孟庆后对他提到的那个条件,便是他们撤走之后,察东之事不必再管了,却原来是伏笔在这里!那么想也知道,姬金源肯定是陈晓奇那边的人!

这才合理!他前前后后的做了那么多手脚,花了那么多钱,买的恐怕就是这么一个时机,造就这么一个自己不得不回避的局面。  姬金源用五年时间从名不见经传到掌握察东地区,发展不算迅速,但是扎实谨慎,让人一点毛病都抓不到,反而借着冯玉祥的手先给自己正了名挂了号,然后再精心计算着察东势力真空的时候,一举上位,为此不惜给冯玉祥和他宋某人送钱给支持,为的就是这一天!这帮人的算计和耐心,为免太可怕了些!

展开地图,宋哲元可以轻易的看出来,在西北地区,从甘肃、宁夏、陕西中南部三个地方组成一个西北核心,然后与包头察东联缀成一片,通过铁路公路组成一道在中国北方蒙古高原下的几千里屏障,前锋直接顶在热河日军占领区和京津要地,力压杨虎城、阎锡山和他宋哲元三部的力量,随时可以把手插进华北地段来!再加上他从山东北上西出的锋锐,以及已经亮出来的仅次于日本的强大海军力量,已经形成了对京津地区乃至东北地区的三面包夹!若非慑于日本国力军力的强大不能轻举妄动,他想要收拾自己,易如反掌!

“真他娘的好算计啊!这位山东小老乡不声不响的千里布局,多年隐忍不发。  却在这片他人不屑一顾地偏远之地构建出这样一个大局势来,整个华北当真无人抗手!老子折腾半辈子都不及他数年筹措,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了!”宋哲元不由的喟然长叹,发现自己可能真的是老了,跟不上形式赶不上变化,同时觉得自己的格局气量也未免太小了些,远不如陈晓奇这种不动声色掌控一切的布局高手。

宋哲元看的一点都没错。  陈晓奇的布局地确是欺骗性很强,以至于连老蒋和日本人乃至苏俄都摸不清他的方向到底在哪里。  当南洋兰芳共和国那一招大棋尘埃落定之后。  英国人就彻底把陈晓奇放在了远东局势地棋盘之上,作为重要棋子着手调处,而其他人起初并不理解他为什么弃河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