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谁主君心-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发现有人在,抬头一看,刚才也许太专注了,居然没察觉到什么时候来了这么一大群人。
  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看来他就是那个下棋的人,青天色的长袍,腰间挂着一块羊脂玉环,身材高瘦,相貌清癯,有些不怒自威,只是脸上小麻子倒是不少,有损于他的形象,堪称麻点版青蛙王子。要不是我小时候看过外公的医书,也不会知道那是出天花留下来的痕迹,毕竟我那个时代天花都已经被消灭了嘛。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人,月白色的长衫,暗红色的背心映衬着白皙的皮肤,英俊完美的容貌,尤其是一双漆黑的眼珠似乎总带着几丝笑意,流盼之间显出雍容的气度,宛如言情小说中英俊多金的小开一般,这才是真正的美男阿,这是我在这个时空里看到过最帅的人。另外一个青年二十七八岁,长得和那位中年人有几分相似,看得出有血缘关系,一张白净的长脸,长而深邃的眼睛里透着几分沉寂,鼻梁笔直高挺,整个人罩在一身淡青色的长衫之下,有些几分飘逸的味道,虽然不及前面那位美男,但自有一股清隽的气息。我不由得多看了他两眼,他也盯着我看,我却不反感他的注视,冲着他微微一笑,他没有笑依旧是淡漠的表情。那个四十多岁左右的男子一副儒生模样,气质和前面三人皆然不同,稳重老沉也有着几分贵气。站在最后面的两个人一个脸上就写着我是保镖,另外一个的脸上则是写着我是奴才。这群人来头就绝对不小,搞不好就是胤祹的那一大堆亲戚中的几个。
  那个儒生见我看着他们发呆,咳嗽了两声,我连忙反应过来:“给各位爷请安!”看来我还是没有养成逢人便请安的习惯。中年男子扬了扬手示意我站起来,开口问道:“你们家主子呢?怎么门口连个看门的都没有啊。”
  “回爷的话,十二阿哥和福晋去集市逛逛,家里素来没什么客人,下人们偷闲躲懒也是有的。”还是不要太嚣张,我还想保住我这条小命呢。这些爷,估计随便一个都能抬手要了我的命,这就是生活在万恶旧社会的悲哀啊。
  那个帅哥开口问道:“你是新来的丫鬟?以前没见过你啊。”为什么每个人都认为是丫鬟,难道我脸上也写着丫鬟两个字不成?
  “不是,是客人。”既然都是胤祹的亲戚想必对如欣家也是有所了解,想起上次法海追问我身世的情景,这亲戚是不能再冒充了,当要是自己承认是丫鬟的话,接下来岂不是要伺候这些爷,我才懒得呢。“哦?”帅哥带着几分惊讶。搬出那套在电视剧里演到烂掉的情节,父母双亡,然后投亲不遇,接下来就是被人收留,唯一不同的就是没给如欣当丫鬟,当了个玩伴。所有听众们听完后,除了那个当头的中年人和那个沉寂的青年人,其他人都是一幅恍然大悟的表情。
  中年人微微一笑:“我看你也不像是个丫鬟,我们来了这么久连口水都没得喝。”我不好意思地一笑:“都光顾着说话了,刚好我在泡茶,不嫌弃的话各位爷就坐下来喝杯茶再走。”我叫来远处一个打扫庭院的小厮,他一溜烟的给端来了好几个凳子。中年人率先坐下了,其他人则是站着。他招呼了一声:“来!大家都坐嘛,我们是来做客的,那么拘礼做甚?”于是除了那个奴才之外,其他人都陆陆续续坐下了。
  清洗茶具,温壶、温杯、烘茶、置茶,冲水、撇去浮沫和用茶汤养壶,接下来在是重新倒入开水,三泡成为一道茶。众人一致看着我悠哉悠哉的动作,终于那个保镖忍不住了:“你这茶泡起来还真是麻烦。”
  我一笑:“所谓功夫茶嘛,不麻烦些能看到功夫?就像爷站桩练功,旁人看着不也觉得麻烦。别急,这就好了。”我把空杯和闻香杯一起放在对面那个中年人的面前,这位一看便是老大,自然先给他。他端起空杯闻了闻,然后又端起闻香杯,看他的手势,是个行家,其他人也学着他的模样照做。我问道:“爷觉得怎样?”
  “嗯,香气绝佳,甜润,雅致,沁人心脾。”中年人点点头。我把茶杯一一端放在众人面前,等到中年人闻香观色喝完之后,其他人才开始喝。挨着我坐的那个沉寂的青年人显然不懂持杯的方法,不免被茶水给烫了一下,我亲眼看见他被烫到,可是他脸上似乎没什么表情,眉头都不皱一下,眼神却流露一丝痛苦。干嘛忍着呢,烫便说就是了,我主动接过他手中的杯子,把着他的手放在他耳朵上:“这位爷,捏捏耳朵就不会觉得烫了。”他的眼神中露出一丝惊讶也有谢意。
  中年人似乎没注意到这些,称赞道:“这茶叶虽然不是极为上佳的茶叶,但却把味道泡得十分到家,难得。你们看呢?”儒生说道:“这和我们平常喝的茶倒是不大相同,别有一番风味。”帅哥则是回答道:“香气袭人,味道也重。”保镖的答案更是精彩:“奴才没吃出什么味来,这杯子太小。”众人哈哈一笑,中年人说:“你当这时吃人参果呢!老四,你觉得呢?”原来那个烫到了也不吭声的人在家中行四。他说:“儿子觉得这香气有几分层次,入口虽然浓烈,味道却很醇厚。”
  我已经泡好了第二道,递到那位老四面前时,我特意把手抬高了些,让他看清楚端杯的手势。他学着我的样子,用拇指、食指夹杯,中指托住茶杯。那个帅哥倒是先开口了:“这第二道茶怎么变得这么甜?”中年人笑道:“我头一次喝这功夫茶的时候,也是这么吃了一惊,这铁观音九泡三道先闻香气,在尝味道甘醇,接下来就是看它茶叶会不会变色。”
  “这位爷果然是行家,懂得这闽地的铁观音。”这个时候,功夫茶也只在福建广州流行,哪还会像300年以后那么流行,我继续摆弄这第三道茶。中年人对大家说道:“头次喝铁观音还是在三十多年前,那个时候还是李光地泡给我喝的。”
  李光地?不就是教我功夫茶那位哥们的老乡嘛,和我吹牛的时候他老说自己家乡出多少人才,举的例子就是李光地,还说李光地和他祖上有过什么交往之类的。一个大学士给亲自泡的茶?这人身份显然不寻常,那颐指气使的模样,提起胤祹时的口吻,该不会就是康熙吧?那脸上的麻子,还有一身不凡的气度,都与历史向符合。那这个被茶水烫到不吭声的就是雍正?我该下跪还是继续装聋作哑?考虑到我的膝盖的命运,我决定装成什么都不知道,和康熙雍正两任帝王聊天喝茶,真是太刺激了,有相机没有?没看到企业家特别喜欢摆自己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嘛,要是拍这样一张照片回去,我就发财了。好在我还能保持头脑够清醒,要是一不小心小命就没有了,发财就更指望不上了。
  第三道茶喝完,康熙点头道:“你这泡茶的水平是不错,火候拿捏得极准,就是这茶叶不大好。”当然好茶叶都在你那里,我还是得陪笑脸:“十二爷平时不大喝铁观音,所以也没得好茶叶,还望各位爷海涵。”
  康熙环顾了一下四周:“你这里倒是很不错啊,清静幽雅,又有茶有棋的。” 清静幽雅,要是如欣在这里的话你绝对不会用这样形容了。他又低头看了看棋盘:“你刚才这手应得很好,会下棋?下得怎么样啊?”
  “还算不错吧,应该很强。”话刚出口我就后悔了,谦虚!人一定要谦虚,尤其是在康熙和雍正面前。康熙扬眉道:“哦?那我可见识见识。老四阿,你先跟她下一盘,试试这小姑娘的水准。”四阿哥胤禛回答道:“是!”说完便开始收拾棋盘。天!今天太刺激了,刺激得有些过火了,居然要和雍正下围棋。神阿,救救我吧!
  我起身托辞道:“小女子不敢。” 康熙却是兴致勃勃:“小姑娘尽管下,你要是赢了有赏。”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我怎么推也推不掉了。只好老老实实坐下来,和未来的雍正皇帝下棋。猜子之后,我执白先行。落下座子之后,我沉思着怎样布局比较好?通过和胤祹下棋,我渐渐熟悉了这座子棋,座子棋的计活子以棋的死活为目的下棋,与现代围棋争地为目的虽有不同,因而下法上也有偏差,但整体来说棋路技法还是没有多大差别的。也不知道雍正皇帝的棋艺如何,可不能把他杀得太惨。我迟疑了一会,还是选择比较稳妥的下法吧,于是我选择中国流开局,显然这个后世常见的布局方法在这个年代并无人下过,所有人都露出一些惊讶之色。
  这位雍正皇帝的棋艺还算不错,棋力比起十二阿哥胤祹来说要稍微高一些。他的布局倒是很稳健,没什么大错但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棋到中盘,他的棋路变得有些急进,我也不敢把他杀得太惨,始终和他保持着三目左右的差距。他眼见差距不大,心境可能平和下来了,越下越好,几个精彩的劫杀加劫活让我损失惨重。我开始后悔最初放水了,只是打起精神,全力以赴。他的收官下得很精彩,计算很准确,几乎没有出任何错误。终局数子,我也只赢了一子,若是算上贴子的话,我其实是输了。
  康熙眼见我赢了胤禛,很是惊讶:“怪不得最近十二阿哥的棋下得越来越好,原来府里藏着一位女国手。”谦虚,再谦虚,我忙站起来:“不敢当,赢了这位爷只是碰巧。爷若不是在中盘进攻稍微着急了些,怕是赢了这局棋。” 胤禛若有所思地看着棋局,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似地抬头看了我一眼。
  “我们两个来一盘。”康熙饶有兴趣地坐了下来,难道还要和康熙下?我很好奇康熙的围棋水平究竟怎样,和他下一盘试试看吧。康熙没有和我猜子,直接拿起了白棋。胤禛清了清嗓子,我朝他那里一望,他暗自向我摆摆手示意,可能是要我让康熙吧,让就让吧,我这颗脑袋还挺可爱的,我很满意的。
  如果要赢他,我又不敢,胤禛也示意了我,如果故意放水太严重,恐怕这位皇帝会察觉,到时候脑袋照样不保。起了《棋魂》里面的一个片断,男主角为了锻炼棋力,故意和对手下成和棋。这个倒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果下成和棋的话,既不得罪他也不输给他。但要有意下成和棋,这就绝非易事,需要双方的实力悬殊。我无法知晓康熙的棋力,加上我执黑后行,本身就背负着贴子的差距,所以手法不能过于保守,对角星布局积极主动,占地速度快,于是我应以对角星。 
  很快我就稳据角落,抢占中腹,我要在中盘之前把这差距拉平。康熙下棋是少有的谨慎,每一步都极为缜密,从不犯错误的角度上来说,他可以和我的老师媲美。但显然他面对我的强攻没有采取更积极的态势,只是稳稳地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和胤禛的棋路有着天壤之别,胤禛的攻击态势很积极,该冲就冲该断就断,而康熙则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我略微数了数地,我从来没有试过有意成和棋的下法,每走一步棋我就数一次地,等到双方的地数差不多了,我又要开始辛苦地保持现状,还要顾虑块数还子的计算。我是头一次这样下棋,这样的下法虽然锻炼人,却着实累人。
  康熙的中盘下得也是平平,收官之后,数子后白棋182子,黑棋179子,我块数较多,扣去3个还子,终于下成了和棋。我还是很满意的,第一次下和棋就能成功,不过只能说明康熙的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