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风呼呼,旗幡烈烈,苍天碧海间,大唐千余艘船舰升起船帆,在雪花纷飞中借风而行。嗯,是的,千帆借风而行!我们此行行进的方向是东北,有点逆风而行的样子,但我大唐军船战舰,却依然扬帆而行!
这主要是得益于我大唐列于世界之巅的航海之术!哈哈,煌煌大唐,威名绝非幸致!
所谓“八面来风”,世间的风几乎是无所不在,渐渐地前人先贤从风的存在,注意到充分和灵巧地利用风所蕴带的力量,于是,船上所有的风帆出现了,而船帆使用的合理性也成为我国古代船舶技术高度发展的标志之一。逐步地,风帆的运用发展到三帆、四帆、五帆、七帆,甚至十二帆。人们并发现帆挂桅顶最有效。所谓“头巾顶可以提吊船身轻快”,顺风时使用“头巾顶”航行速度就加快。在大篷的两边加“插花”,可使船身不教侧。“插花”多在旁风时使用。大篷下面再加“篷裙”,更能降低风压中心。
凡常常在外奔走的人都听说过“风有八面,唯当头不可行”这句话,这说明如今大唐在使用风力方面,除了迎面而来的当头风以外,其余七面都可以借力行船!只不过,有利便有弊,多面风帆的使用虽然能提高行船速度,但也需有精通船务的水手,更会增加了行船操作的复杂性,进而加重了船工的劳动。然而,做为以朝廷为后盾的东海水师,自不会缺少精通船务的水手,更能以官兵充作船工,缓解船工的劳动量,弊端也就消减了。
这让我心里感慨万千,中华大地自古以来,物产富饶,人才鼎盛,奇思妙想与精妙制作层出不穷。别的发明创造且不提它,在我前生时,世人津津乐道自豪非常的火药、指南针就出自国人之手!然而,火药的发明和使用,最初是由求仙炼丹冀望长生,再转向制作驱邪喜庆的烟火爆竹之用,很少用于保家卫国开疆拓土之上!
指南针认真,来说应该是始于战国时期,那时的人民利用磁石指南北的特性,制出了“司南”。《鬼谷子谋》记载,郑人外出采玉,带了司南以便不迷失方向,但人们近千年间从未把它应用到航海之上,更遑论借用它的功能远征海域之外了!
这就是历代儒学思想的影响下,所造就的谦守思想!使人谦和仁德,心守中庸,在军事上一般不思积极发展,提及军事,不是直接认为“兵凶战危”,就是“不得已而用之,”在朝廷的决策高层中很少做到未雨绸缪先发制人,几乎都是坐待兵戈临境,才调兵遣将,“以天朝之兵,扫蛮夷小芥”,只以正统天朝矜持,在军事上很自动地忽略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至理名言。
宋朝后期是如此,明朝后期亦是如此,清朝后期更是不用提了!尚幸大唐还是风气大开的社会,没有宋明以来儒家发展起来的理学来进一步影响和禁锢人的思想,我欲所作为的举动,才少了许多的阻力、顾虑。
蜡炬悄燃,烛光轻摇,寂寂夜中,我凭案而坐,心念凝思不绝,却无所得。灵儿俏婢莹玉美妾陪侍一旁,为怕打断我的思路,二人俱皆悄不做言,蛤以柔柔的目光,关切地看着我,锁眉不止的烦忧模样,心中不由暗暗纳闷我的忧烦由何而来,恨不能以身分忧相担。这是位于主力楼船中层我的休歇之所,也就是臣僚们口中的圣上临时行宫!这艘主力楼船为了圣驾的安全,不仅上层配置强弩兵,中层配置弓、弩兵,下层甲板配置炮车兵,船舷周围则配置拍竿兵和弓、弩兵,更在各层都不嫌麻烦地配备了不同型号大小各异的床弩!
对于莹玉和灵儿的担忧我毫无所觉,只是专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然而,思忖良久,我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可行的解决之道,心思沉重之下,不觉发出一声叹息,眉峰更是拧皱在一起,神情一片郁闷。灵儿、莹玉芳心之中登时一紧,灵儿名为我的婢女,虽为贴身却也不好搭言解语,莹玉却是我的妻妾,或许她是精于武技的原故,她的性格在我的后宫诸女之中,也颇为豪直。当下,两人相望一眼,彼此的心意已然明了。莹玉当即轻移俏步,转到我的桌案之前,轻语柔言:“棠郎究有何事如此烦心不已?不知可否告知莹玉?或许莹玉有抛砖之言,巧得引玉之机?”莹玉的话语中既满是温柔,又陪着小心。
我抬头一望莹玉,只见她玉面微红,双眸含着一丝担忧。对于她的心念想法我顿时了然,真难得这小妮子的一片痴情,竟想分解我的烦心之事!然而,这让我忧心不已的心思,我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告诉她的。这并不是我念记“后宫不得干预政事”的遗训条规,而是我这心思不能为别人道,特别是自己的女人。
今天我破天荒地歇了个大班,也乘机破天荒地写了四千多字上传,谢谢朋友们的支持!
第三百六十三章 登陆九州
自扬帆启航东渡以来,我眼望着无垠的蓝海碧波,想及自己清除倭患的大计成功在即,又有英姿飒爽的莹玉和象极叶红的灵儿相陪身侧,一直感觉着心舒神爽。然而,就在今天日暮时分,我接到张思扬传来的一个,密信:高尚请旨陛下,可有解决倭奴国完全绝于后世的方法?高尚并言自己的阉割之计虽然高绝,但仔细想来,却只能起一时之效,十数年后,残余的漏网倭国男丁及幼儿,必然会延续倭奴的血脉香火,如之奈何?
观看之下,我再也无心欣赏海土残阳,郁然回到自己的海上行宫,苦思对策不已。此时眼见莹玉为我担忧非常,我心下一阵爱怜。唉,高尚高不危是个奇才高智的人,又不拘小节礼法,他既提出这个问题,或许他已经另有计较,反正自己一时确实思想不出对策,我且把这个烦人的问题放一放吧!
当下,我起身绕过桌案之前将莹玉轻轻扶住,目注着她微带晕红的娇颜,略带调侃地说道:“我倒不用你抛砖引玉了,只须莹玉向我投怀送抱即可!”言语间,从心里感觉不复适才苦苦筹应对策时那么郁闷了。原来,有时候决定放弃对某一事务的执着,不再钻牛角尖地苦思闷想后,整个人顿时竟然感觉是那么轻松,怪不得有句话流传于世 一退一步海阔天空!
莹玉听我如此出语调笑,不觉心中暗暗迷惑,妙目趁隙一溜,却见我神色正常,面含笑意地撩拨自己,以为我已想通了烦心的事务,莹玉、登时松了口气放下心来。不过,再念及我的调笑言语,又羞又喜之余,莹玉如玉的丽容上晕红更甚,心甜意乱间,却见一旁尴尬而立的任灵儿腮红似火,不禁更是羞极,只堪堪回了句:“棠郎好不欺负人!”反身便欲溜向里处寝房,可是走不过两步,她却又忍不住回眸一顾。
我的这个海上临时行宫,其实就是四进船仓。头一进门充作待见室,第二进当作议事房,第三进是为书房,最内里的才是我们三人休息之所。当然,灵儿现在只是我贴身丫鬟的身份,虽处同一进船仓,却分隔为大小两间房,是分室而眠。如今莹玉大羞之下,想要反身回房,却在心上放不下我,她忍不住地回眸一顾,让我心中一荡,一句宋词凌在心头 “和羞走,绮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我心中对莹玉更是怜爱之意大盛!
眼就四下只有灵儿在场,决无半个外人,我便疾步上前把将她抱在怀中,轻笑说道:“莹玉难道不喜欢让我欺负?既然是这样,莹玉又为何偏偏在此时跑向我们敦伦之所?”
敦伦之所,就是行周公之礼的地方,说白了也就是做爱的地方。
莹玉感受着我怀抱的温暖,听闻我带着调笑的言语,莹玉整个身子登时酥软如泥,勤练十余年冬夏武技而得的强健身子仿佛一丝力道也发不出来,但想及一旁侍立的任灵儿的异样,莹玉终是硬要挣扎起来。
我感受到莹玉的微弱的挣扎,也发觉任灵儿的异样,心念一转间,立知莹玉挣扎的原因,我哈哈一笑,直接把莹玉抱入房之中。以往,灵儿虽是我的贴身宫女”但彼此相当守礼,在睡眠之时,更相隔甚远,只在清晨时分她才出现在我的面前,伏侍我洗漱更衣。一旦我有妻妾侍寝,她就早早地远远避开,平日之中最多也不过见我与妻妾们调笑而已,并没有见过什么大阵式。而自上得楼船以来,因为船体所拘,同居一板之隔的仓间,夜来风雨之声,声声当然入耳,着实令任灵儿夜不能寐,却又不能言诉,两天之间,一双我所熟悉的美丽丹凤眼,渐渐有成国宝眼睛的趋势。但我恍若不知,我心里倒想看看,这位曾经刁钻无比任性非常的叶红样美女,接下来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不觉间,十,万人马已在海上行了三日,且喜未遇到什么怒波狂浪,更有火长来报,不差半个时辰即到东瀛的九州岛!火长也就是我前世所谓“领航员”,在大洋中航行,舵工掌舵就要听“火长”的指挥。这个消息让我欣喜不已,我没有料到这么快就到达东瀛之地,这都是指南针的功劳!
当日我设置东海、南海两大经略司时,偶然想及当今大唐天下的舟船出海,莫不是在熟悉沿海岸水域时,以看视海岸远近来掌握方向,在不熟悉沿海岸水域时,依据“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止行”的航海规则出海。为了能无论昼夜和阴睛,都可以确定航行的路线,我曾向东海、南海两大经略使推荐以司南做海上导航之用,奈何由于天然磁石在琢制成司南的过程中不容易找出准确的极向,而且也容易因受震而失去磁性,这样琢制出来的司南磁性比较弱,而且在和地盘接触的时候转动摩擦阻力比较大,指导方向效果不很好。
于是,我不得不另想它法,特意苦苦回忆前生读大本时,阅读过的课外读本《梦溪笔谈》中关于指南针的制造方法。也幸亏当时我对沈括所写的杂志有兴趣,《梦溪笔谈杂志一》所记载的指南针的四种制作方法,在将近二天的时间内被我这个天才人物完全回想出来,即把钢针经磁石摩擦之后磁化,然后:把磁针横贯灯芯浮于水上;把磁针架在碗沿上;把磁针放在指甲上;用缕丝缀住针腰挂在空中。
其中以缕悬法的灵敏度最高。它的具体装置方法是将缕丝的一端用蜡粘在磁针腰部,另一端悬在木架上,针下放一个标有方位的圆盘,静止时针便指向南北。这种悬挂型的指南针,基本上确立了我前世时近代罗盘的构造。而李光弼和程开芳两人思想再三,也都选择了最后那重制作方法。有了这比较精确的指南针,我十万大军才得以在雪花飘飘和天地阴晦时刻全速前行,才节省了渡海的时间。
我连忙传令下去第三百六十三章登陆九州红噪瀛在即,倭国便于工作到,三军各部整备待发,我的行装聋作哑物件任灵儿及亲卫们收拾”我凭栏面望,只见在阴晦的海天之间前途隐隐有一抹出的暗影,我心知那就是东瀛四岛中的九州岛,唇边不由挂起一抹冷笑一一嘿嘿,倭奴儿,我来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阴霾的天气下显得隐隐暗暗的九州岛越来越清,晰地映入我的眼帘,渐渐地,更可以看到有一群人在冷冽的寒风中,于港岸之上列队相迎,我知道那尸定是任沃兴他们。
半个时辰也不过是一个小时的时,间长度而已,很快,我的这艘主力楼船抵靠港岸。我在亲卫的护卫下搭板上岸,果见任沃兴与张思扬在前方恭迎我的到来。多日不见,任沃兴和张思扬都消瘦了许多,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