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越战的血-第7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陈队长等人也这么试过,调了几只警犬上来在设卡时让其搜寻,但战果寥寥,除非是那种警惕性实在太差的毒贩,他们甚至手上沾染着毒品粉末都没有清洗,于是就让警犬给逮个正着。
  还别说,这种毒贩还真有。主要是因为这时的毒贩不只是团伙作案,零星贩毒的毒贩也不少,这些毒贩有相当一部份甚至都没有多少贩毒、运毒的经验,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也就不足为奇了。
  于是,缉毒犬就需要警犬训练基地专门培养。
  这培养过程也是相当复杂,同时也需要时间,比如狗嵬刚出生的时候,就要挑选那些对毒品特别敏感的进行针对性训练,而且这针对性训练还要将针对鸦片和海洛英的警犬分开……鸦片与海洛英的气味不一样,对鸦片敏感的警犬不一定能发现海洛英。
  这样下来,一头合格的缉毒犬就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训练。
  时间虽然是长了点,但这也是一个从有到无的突破,而且可以预见的,缉毒犬也会在未来的缉毒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十一章 黑鹰直升机

  原本我还以为自己可以在前线清闲一段时间……
  其实这种清闲对于我们来说其实还是一种罪,原因是一线所有的战士都忙里忙外的与越鬼子打得不亦乐乎,尤其是侦察大队这段时间最为活跃,就我们合成营挂着个训练侦察大队的名头无所事事。
  这要是在后方基地里清闲也好,眼不见心不烦,没有看见其它战士在跟越鬼子拼命也就无所谓,可是现在一对比,这心里就不是滋味了。
  不过这样清闲的时间并不久,在我从瑞丽回来后没几天张司令就一个电报过来把我们召了回去。
  这下却让我犯难了。
  电报里召回去的只有我们合成营,却没有侦察大队。这也就是说……直接指挥和训练侦察大队的陈依依和陈巧巧就必须留在前线。
  对此我还专门发了一封电报向张司令确认侦察大队去留的问题,得到的答复是:“侦察大队的表现很好,继续留在前线,其它军区侦察大队的训练就由他们负责。”
  于是没办法了,我只得把陈家姐妹召到办公室。
  “看来你们得在前线多呆一段时间了!”我随手就把电报递给了她们:“这是上级的命令,合成营回京另有任务!”
  “坚持服从命令!”陈依依和陈巧巧一个挺身。
  事实上,我相信这还正合她们之意,因为她们一心想着报仇……
  “陈依依同志,陈巧巧同志!”想到这里我就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们要明白一点,咱们是支革命的队伍。咱们在前线打仗为的是祖国和人民。所以应该把心态放宽一些。不要私人恩怨带到部队里来,否则很有可能会影响你们的判断,这是要犯错误的,明白吗?”
  我这番话差点让陈家姐妹笑了出来,但她们看着板着脸的我最终还是强忍着笑应了声:“是”。
  我之所以要这么做、这么说,为的就是要传递给她们一个信息:在这方面我是公事公办,并不会因为我跟她们的感情而有所偏颇。
  但实际上,我相信以陈依依和陈巧巧两人的个性。只怕很难用命令或是军法约束住她们,所以我临走之前还交待了许良斌一声:万一陈家姐妹要是下了明显不妥当的命令,拖延时间并向我报告。
  之后我才带着合成营飞回北京的基地。
  一开始我还不知道张司令为什么会这么急着召我们回来,但是在吉普车上看到空中“突突”地飞翔着的黑鹰直升机的时候就明白了……原来是美国佬支援我们的黑鹰直升机到了。
  果然,我一走进司令部张司令就呵呵笑道:“你也许已经看到了吧,美国佬一口气卖给了我们二十四架黑鹰直升机,而且还是改进版的,加大了发动机的推力,射击窗及机枪座等都做了优化设计,性能甚至比美国佬用的黑鹰还要好!”
  “嗯!”我点了点头。
  对此我其实并不意外。这并不是说美国佬对我们有多么多么好,这一方面是因为武器装备这东西大多都有后发优势。也就是武器用着用着,在实战中就会发现一些缺点,所以越是后来装备的东西往往就越先进。另一方面,美国之所以会不遗余力的这样支持我们,完全是为了让我们充当钳制苏联的急先锋……这不是国家之间的利益交换而已。
  “这种直升机可以说是我军目前最先进的直升机了!”张司令随手将一叠资料递到我面前,说道:“这是黑鹰直升机的资料,你拿去仔细研究研究,尽快熟悉对这种直升机的使用!”
  “司令!”闻言我不由皱了皱眉头:“我们是不是有什么要用到黑鹰的地方?”
  张司令会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并不奇怪,毕竟我们合成营现在是唯一一支拥有自己的直升机中队并且进行过直升机训练且参加过实战的部队。
  但是,要我们尽快熟悉对黑鹰的使用,这就有点奇怪了。
  张司令点了点头,脸色沉重的说道:“中印边境上出现了点问题,据报告,印度一个情报机构派遣了一支小部队偷越麦克马洪线搜集情报,而且有长时间驻扎的迹像,他们总是夏季进入冬季撤出,连续两年都是如此,而且印度还持续在边境一带增兵,到现在已经有两个师的兵力了。”
  “唔!”闻言我不由皱了皱眉头。
  这事在现代时我也是听说过的,许多人只知道中印在六十年代有过两次军事冲突,其中62年的中印之战更是脍灸人口,但八十年代的中印冲突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其主要原因,就是八十年代的这次冲突仅仅只是冲突而已,其最终并没有暴发大规模的战争。
  这一点其实是很容易理解,一方面是印度这个国家上到总理下到百姓都患有严重的自大症,是个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国家,手里有点武器装备就以为自己拽得不得了,完全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当初62年时就是这样……要知道当时的中国可是刚刚打完抗美援朝不久(抗美援朝1953年结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中国基本是以一国之力单挑以美国为首的十几个国家的联合**,而且还是在武器装备差距相当大的情况下取得了胜利。
  这场仗打完之后,全世界都对中**人的战斗力刮目相看,就连美军也感叹:要是谁还敢与中国陆军为敌,那就是个傻子。
  而且中**队自56起还开始换装56半和56冲,到62年时一线部队已经大量装备(一线部队68年换装完毕,二线部队70年开始换装)。
  如果印度人够聪明的话,只要综合这些情况一分析,就知道那时的中**队是一支又有作战经验又有先进的单兵武器的部队(当时56半和56冲属于较先进的单兵武器),面对这样一支部队是绝不可以轻易言战的。
  反之,印度军队的状况却是让人不敢恭维……英军指挥官的撤出使得印度高种姓军人在没有军功的情况下就升为指挥官,军队内部各种姓也是矛盾重重,印军使用的步枪也是英军二战时使用的恩菲尔德拉栓式步枪,火力跟中**队的56半和56冲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然而就是在这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孰强孰劣的情况下,印度人还是自大的以为自己是除了美、苏之外的世界第三,还是以亚州老大自居,于是不顾中国方面屡次提出的和平建议公然发起武装挑畔……印度人还以为我国提出和平建议是怕了他们呢。
  结果就不用说了,几个师的印军让一、两个团的中**队给追着打,被俘虏的印度军人和装备不计其数。
  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印度才把这段历史当作一个耻辱记在心里,并且还患有间歇性发作的朗久综合症,时不时就想给中国来这么一下一雪前耻。于是中印边境会不安宁也就是常理中的事了。
  另一方面,我想印度这时只怕也是看准了我国这时正值内忧外患百废待兴的时候,于是就想混水摸鱼乘机占点便宜……这点其实很正常,国与国之前讲的就是利益,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在国际上拳头才是硬道理。
  “据我们的分析……”张司令接着说:“这与印军新装备了苏联的米26,所以才蠢蠢欲动了。”
  “哦!”闻言我就有些明白了。
  做为一个伪军迷,米26我还是略有所知的。
  事实上它并不是像米24那样的武装直升机,而是一款重型运输直升机。
  但别以为运输直升机就没有武装直升机重要,事实上在某些特定的战场上运输直升机要比武装直升机重要得多。
  中印边境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中印边境地处海拔四、五千米的青藏高原,这一带运输极其困难,汽车运输就不用说了,那公路又长又险,比起阿富汗的山路来也是有过之无不及。直升机方面,我国目前的直升机还没有一款能够在海拔三千米以上使用的。
  当然,现在是有了,那就是黑鹰直升机。
  很明显的,在这种地形上作战后勤补给就是最重要的……没有子弹和粮食,有再多的军队也是扯谈。
  这个问题原本对中印双方都是一个难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方面才一直注重往青藏高原开辟公路,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边境的安全问题,在现代还开辟了一条长度将近两千公里的青藏铁路。
  有句歌词是这样的唱的“坐上了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
  可想而之,如果铁路都通了,那战略物资就可以又快又多的运往前线了。
  但那也是几十年后的事,现在我们还是面临这样的一个问题:印度在拥有米26重型直升机后,其在边境上的运输能力就明显优于我军。
  于是我就知道我国为什么要急着引进黑鹰并让我们熟悉使用了。


 第十二章 黑鹰直升机(二)

  从张司令那出来之后,我就在第一时间找到了郑良强。
  相比起坐在办公室里看那些枯燥的数据和资料来,我更喜欢先听听飞行员们怎么评价,毕竟我对直升机之类的是外行,而郑良强这些飞行员不仅是内行还使用了黑鹰一段时间,我相信之前使用直五现在转为使用黑鹰的他们更有发言权。
  “现在可以说是鸟枪换炮了!”郑良强朝身边的一架黑鹰扬了扬头,叹了一口气说道:“美国佬的东西就是不一样,这黑鹰比我们的直五还要轻三百多公斤,但载重量却比直五高得多,这一来一去,相差就不可以道理计了。”
  详细的数据是,直五的最大挂载重量是1200公斤,而黑鹰的挂载重量却可以达到4080公斤。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带更多的弹药和人员。”郑良强解释道:“以往我们因为直五载重量的限制,不得不在搭载人数与弹药之间进行权衡,现在基本可以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了,搭载十一名全副武装的战斗人员之后还能带满直升机用的弹药,再挂上一个吉普车也绰绰有余。紧急情况下甚至可以搭载20名全副武装的步兵。”
  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简单的说就是一架黑鹰所能携带的人员和装备甚至超过两架直五。
  “这还只是其中一项而已。”郑良强接着说道:“其航程和速度都差不多是直五的两倍,最大航程是1200公里,速度可达357公里每小时。”
  这就不用郑良强解释了。对于一个在天上飞的东西来说。我知道这航程和速度的意义。就像在马岛战争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