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玩人生-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交警同志,刚才那女的在这边停车怎么没开罚单呢?”宋慎急道。
“那是女的,念在初犯的份上,当然要手下留情。”
“我也是初犯呀!”宋慎嘴上回着,心里却是通亮,这美女果然是吃香,走到哪都是有优势,见到交警都能免罚单。
宋慎找到罗媛停车的地方,也停好了车子,罗媛靠在车门上,打着粉红的遮阳伞,看着宋慎走出车门,笑道:“怎么?被罚了?”
“没,那交警拦着我,管我要你的联系方式呢!”宋慎无所谓地回答道。
“你给了?”
“那是当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交警同志在这样的大热天,依然坚守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这样的大无畏的牺牲小我的精神,那就值得鼓励!所以,我义无反顾地把你的联系方式送了出去。”
“你真是活该找不到女朋友!”罗媛有些气急败坏地跺脚道。
“喏,找不找得到关你什么事?”宋慎看着罗媛生气,脚下踩着的黑色高跟鞋不停地跺着,过膝的花色裙随着风飞舞,嫩白纤细的小腿不停地动着,浑不似她往日安稳的性子。
宋慎转头去了旁边古玩店里,一家家的逛了起来。
逛古玩店铺和买衣服也差不多,都是要经过精挑细选,还要细细鉴定,而古玩店里的规矩又是不同,好的古玩,店里多是不会摆出来的,那些事留给平日里的熟客的,宋慎自己开店,自然也是知道这样的道理,所以每看完店铺里的东西,就会朝着老板要他收藏的东西。
不是熟客,老板一般也不想多拿,一般也就一两件,两三件拿出来,多了就再也不肯了,他们也怕露财,生怕因此招惹了强人来盗。宋慎知道这些道理,遇到不中意的也不去强求老板多拿什么。
罗媛对于古玩陌生的紧,不过她一路上多看少说,遇到不懂的还要请教宋慎,倒也因此了解了不少的知识。
宋慎有时候就会打趣她,“你们银行难道还要投资这些吗?”
“怎么?难道我乐意多学一点不行吗?”罗媛仰着头,眼睛微闭着,说这话时,脸上满是傲气,顿时就噎住了宋慎。
宋慎从来都是知道鉴定古玩中鉴定字画最难,这不仅是因为我国古代名书画家多若繁星,他们的作品在他们青、中、晚时期各有不同,而且历代临摹名家字画甚多,作伪者不少,鱼龙混杂难于分辨;还有不少后落款,假题、跋、序之作,令人眼花缭乱,就是有鉴别字画基本功,也是一眼分辨不清。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宋慎把他大部分的经历花在了瓷器上,对于字画研究较少,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平时逛古玩店品评字画,尽管有时候说不出所以然来,但是好歹也是有异能的人,真伪一眼就辨得出来。
当然,有时候也会出现特殊情况。古玩字画讲究名人字画,而名人往往又是从无名到有名,由知名度不高到知名度甚高的过程。这样的奋斗过程是漫长的,以张大千为例,国画大师张大千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名气,那时候古玩店里会帮着寄卖张大千字画,同时也会有出售一些张大千的临摹之作,张大千临摹石涛山水卷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以这种状况而言,画作不是石涛本人的,但是张大千又是名声不小的,这临摹技艺就是一般人看不出来的,那临摹的画又是算作谁的呢?
宋慎每次想到这样的问题就感到头疼,画家临摹算不得故意抄袭,这就像是刚开始写文章要模仿着写一样,有些名家临摹之后并不署名,可是近来不少的画家开始署名,写上前人的名字,这样就又造成了字画市场的混乱。
藏书斋这样的名字算是在古玩店里很普通的了,宋慎听着名字就能判断出这样店里主营书画。
进了门内,里面竟是闷热的,连空调都没舍得开,宋慎这样想着这家店主人的吝啬行为。
大厅正中摆放的是一张大书桌,有两人正盯着桌上的东西争论着,连宋慎两人进到店里都没有注意到,宋慎没有去打扰对方,只是循着书架,看着里面摆放的古书、字画。

第219章 百骏

藏书斋并不大,书籍字画摆放的却是整洁,整间店面看起来倒不像是在做生意,而是像谁家的书房一般,可能说是工作室更贴切一些。
宋慎仔细查探,发现店面里摆放的很多字画都是近现代作品,有许多是现代青年画家所作,宋慎并未听闻的画家,看着价格也不高,他就明白过来,这是一种投资。如果看好了某位青年画家,趁着他还未出名,购买他的几幅作品收藏等待升值。这也是目前市场上许多业内人士的通常做法,不过,对于宋慎来讲,却是没有这么多精力去研究的。
他对于书画研究不多,目前层次还较低,尚不足以看出潜力这种虚无一些的东西,古代出名的画家或是近现代大师的画作对于他来讲,可能更为合适一些。
当然,这里也不是没有老作品,宋慎就见到许多山水画年代不远,大概也就是清代中末期的画家所画作品,这一类作品价格不高,但是胜在民间存世数量大,还是具有一定升值空间的。
罗媛看到宋慎专注于书画,也是惊奇地看了他一眼,见到宋慎面目严肃,眼睛炯炯有神,便是大概知道他这是看下去了,心里想着宋慎水准如何,罗媛又是很快放下好奇,专心看起画作来。
罗媛并不像宋慎那般,见到画作总是要瞧个究竟,分析画作流派,追根溯源研究画风来源,甚至是画作所用技巧,勾勒之间的涂抹晕染都要看个究竟。她不是专业人士,看画也只是看整体效果,浓淡的水墨之间,黑山白云之上,瀑布翠柳丛中,蓑衣戴笠的老者,撑篙飘摇在湖泊之上的青年,躲在绿松之后穿着红衣的女子都能引发她的无限遐想。
罗媛并不在意是不是看出画面之上是不是有瑕,也不在意画作的价钱,更不用理会画作的所作时间,单单只是看着眼前山水之间雄浑之美,看一看画家倾注于画作之中的那些细末感情,她就已经知足了。
宋慎也没有想到身边女子的想法,他只是回头看着身边女子穿着蕾丝花边的雪白色纱裙,轻俏的面容浑不似平日的瓜熟蒂落的成熟之美,反倒是多了几分清秀俏丽,屋子里闷热的天气并没有扰乱女子的姿容,面颊上微微沁出的香汗使得女子多了几分仙落红尘之感。
厅堂正中的两位并没有因为宋慎两人的到来而有丝毫分心,放大镜、手套一应俱全,宋慎甚至看到两人趴在桌面上盯着桌上画作的时候,时不时的抬起头来,用毛巾擦一擦脸上的汗,然后又投入了其中,并没有因为屋内的闷热而厌倦。
不多时,宋慎便基本上看完了书架上的书籍,以及墙壁上挂着的字画,这些字画并不能使得宋慎满意。他轻步走向大厅中间,想要去查探那两位到底看得是什么作品,转身刚走了两步,就听到身后传来铿锵的脚步声,宋慎回头看到罗媛脚上黑色的露趾凉鞋,高高的尖底,踏在地上就是“咚咚”作响,宋慎一皱眉想要提醒罗媛。
罗媛却是毫不在意,看着粉红脚趾露出的凉鞋,双手一伸,用口型道:“你背我?”
宋慎眉头皱着,没有理会她,转身走了。
罗媛刚才不过是随意挑衅罢了,若是宋慎真是要背她,她肯定也是有理由拒绝的,见到宋慎没有理会,罗媛琼鼻一皱,恶狠狠地瞪着宋慎的后背,不过走起路来却是轻了不少。
宋慎隔着三四步就停了下来,没有走进,但就是这三四步的距离,宋慎也是看得出来,桌面上是一幅画,纵长约一米左右,由于画作太长的缘故,桌面上只是展现了一部分,剩下的都是以卷起来放着的。
哪怕就只是这一瞥,宋慎也能看出来画面上画的是马,画面上展现的是河畔上几株树木,野草并不丰茂,远处黄山绿草稀少,河畔牧马人坐在马背上眺望着远方,河畔一匹匹马匹在饮水、休憩,各种马千姿百态,草地上的马匹各自在觅食、躺卧、翻滚。
宋慎是看过一些画马的作品的,就是徐悲鸿所作的马,宋慎也是有所接触的,但是他极少见到一幅画卷描绘这么多的马匹,而又是每一匹形态各异、各具特色的。
那两人还不在意宋慎就在一旁,依旧讨论着,两人都是年纪不小的,一位白发苍苍,头发丰茂,身着鱼白色宽松唐装。另一位却是恰恰相反,头发染得乌黑,稀疏的黑发挡不住顶上的那一大抹光亮,蜷曲的头发朝着一边侧梳过去,试图盖住尴尬。
身着唐装之人率先开口道:“老熊,我们也别争论了,既然都知道了那幅画就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我们的争论还有什么意义?难道说,美国大都市的那幅画是假的?”
“那也说不定,美国人哪里懂得中国的画作?老李,你想一想,我们要是证明这幅画是真迹,那可就真是一件大功德呀?”另一位回道。
老李嘿嘿一笑,“没想到老熊也会做白日梦了?心里都已经确定了,难道还想去存着那丝的侥幸心理?你看,人家年轻人都不同意你的意见,在笑话你呢?”老李指了指身旁,把战火引走了。
老熊抚了抚额头,把头发朝着一侧微微动了动,试图遮掩住尴尬,看到身侧不知什么时候走过来的年轻人正在收敛住笑容,道:“哦?年轻人也应该是此中行家吧,你难道看出点什么来了?”
宋慎面上尴尬,摆手就要推辞,罗媛站在身侧却是没有给他机会,脆生生地笑道:“宋慎可是大行家,他和你们还是同行呢!”
穿着唐装的老李呵呵笑着,好似并不在意道:“原来还是在刺探军情呀!”
老熊却是不肯轻易放了宋慎,面上含怒道:“既然是刺探军情,那就更要不得了,你刚才笑话了我,可是要拿出真本事来的,让我也来称一称你的斤两!”
宋慎无奈苦笑,这时候不好再退缩了,只得上前仔细打量起那桌上的画作来。
宋慎算不得字画的行家,刚才在看画作的时候,他还是在尽量分清画作的流派,并以此作为判断依据。仅就眼前画作来讲,掐头去尾,首尾都被卷了起来,看不到落款,这便给宋慎的鉴定带来了不少的难度。不过,宋慎还是能够从一些蛛丝马迹看出一些真相来。
首先,这画作和传统的中国国画有着明显的区别,更接近于油画的特点,而且线画法表现的更加明显,这样的画技在中国画家中并不多见,宋慎还是可以从中国历代画家找到线索的。
而且结合刚才两人的对话来看,这定然是一位不错的画家,能够被纽约大都市博物馆收藏的画作一定是达到一定的水准的。接着,宋慎偷偷用手遮住眼睛揉搓额头的工夫用了异能,他发现,这幅画距今不到百年,结合来看,这是一幅赝品,而真品在纽约,又是结合了西洋画法的,而且早于民国时期,这就可以基本上确定作者了。
郎世宁!
郎世宁是意大利人,生于米兰,清代康熙帝五十四年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
郎世宁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郎世宁还将欧洲的绘画技法传授给中国的宫廷画家,使得清代的宫廷绘画带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呈现出不同于历代宫廷绘画的新颖画貌和独特风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