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圆圆!”呵斥了袁书芳一声,袁母走过来抱歉对杨天道:“杨老师,请您别见怪,这丫头没大没小的被我惯坏了。”
杨天笑着摆手,“没事,圆圆很可爱。”
袁书芳偏头撇嘴,可爱?可怜没人爱吗?袁书芳别扭地找杨天的茬,说穿了就是因为杨天让她看呆而恼羞成怒地迁怒了。
杨天微笑,圆圆小丫头对他好像有敌意?
“杨老师,请坐。”请杨天坐下,袁母带着一丝请教意味问道:“杨老师,你在竹园小学教几年级?我想把圆圆也送进学校读书,可是你看现在都开学一周了,我不晓得我还能不能把她送进去,所以我想问问我需要准备些啥。”
杨天诧异看了袁书芳一眼,“大姐,圆圆看样子应该还不到七岁吧?”孩子不满七岁学校是不会收的。
袁母不好意思一笑,“杨老师,以后都是街坊邻居的我也不瞒你,圆圆确实不满七岁,她现在才五岁多点。早点把她送进学校读书是孩子他爸要求的,为了能让她早点进学校读书,我一早就去公社把她的出生年月改了,所以从户口本上看圆圆现在七岁多了,可以进学校了。这孩子聪明,她几个舅舅教过她,都说是块读书的料,之前都在金子山的小学上了几天课,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我不得不带着她住到竹园坝,我不想耽误她,所以想把她送进竹园小学继续读书。杨老师,你看看,我需要办些什么手续,是不是需要给老师、校长送礼……”
“大姐,那些不需要。”杨天打断袁母的话,“你既然把圆圆的出生年月改了那就没什么问题了,可以直接带她去插班。我担心的是五岁多的孩子还不会自我控制,现在我班上的那些孩子都七岁多了,可上课的时候上着上着就哇哇大哭要妈妈……”
这下轮到袁书芳打断杨天的话,只见她一下跳起来,鼓着腮帮子不服气道:“我才不会哭鼻子找妈妈呢!我三岁多就会自己梳头发了,四岁多就开始跟妈妈学做饭,我现在会洗衣、做饭、教妹妹认字……哇!”激动地跳脚的袁书芳被杨天捏住了脸颊,“晃(放)开!”
杨天突如其来的动作把袁母吓了一跳,袁书铃也以为杨天在欺负袁书芳便哭着轻打杨天的手,“哇,不准打姐姐,放开,放开!”
“呃!”惊觉自己做了什么事的杨天一阵尴尬,虽然一看见这小丫头就想捏捏她胖嘟嘟的脸颊,可是再想捏也不能当着人家妈妈的面捏啊,“呵呵,大姐,你这女儿真是太可爱了,所以忍不住想捏捏她。”说着不舍地松开捏着袁书芳脸颊的手,肥嘟嘟的、软软的,手感真是太好了,“大姐,你如果下定决心要送圆圆进学校读书,那我晚上去找校长打声招呼,圆圆明天就直接到我的班上上课。”
“那真是太谢谢杨老师了,圆圆,以后要听杨老师的话啊。杨老师,如果圆圆调皮不听话,你尽管管教她。”袁母瞬间就忘了杨天欺负小孩字的行为。
袁书芳气嘟嘟地揉着泛红的双颊,双眼还不忘狠瞪几眼又恢复气质青年样的杨天,中国这么早就有恋童癖、怪蜀黍了吗?
026 。。。
袁书芳可以继续上学,袁书铃白日里被房主王爷爷夫妻俩带着出去玩,晚上则有袁书芳照顾着,两个孩子的学习、生活都不用担心了,袁母留给袁书芳一些钱后就放心地直接去乡下收购五倍子了。
上了几天学,袁书芳彻底了解她那个语文老师杨天就是一个从头到尾的恋童癖,不光是她,学前班里稍微长的可爱点的孩子都会被他以宠爱之名捏脸颊,惹得班上的一帮小鬼头喜欢他喜欢得不得了,简直到了惟命是从的地步。
当然,袁书芳也得承认这个披着十八九岁青年皮其实已经二十三岁的杨天教孩子很有一套,长得好,性格好,普通话说得好,上课会讲好听的故事,下课会带着全班同学做游戏……总之,学前班里一群懵懂无知的小鬼头都被他收服了,竹园小学三个学前班,只有杨天带的这个班不会每天有家长带着抹泪、流鼻涕的小孩往返学校好几次——孩子上课上到一半跑回家找妈妈,然后被妈妈揍一顿后又送回学校。
袁书芳每天都认真地听课,下午放学后就把每天学到的知识统统交给袁书铃。小学的课程太简单,可是她没有想过要在这个时候跳级,因为竹园这个地方太小了,稍微一点小事都会被人们纷纷扬扬传好几天直到被另一件有趣的事代替,她可不想当猴子被别人围观。再有,不说一般人不知道学生可以跳级,就是老师也希望学生脚踏实地地学习,跳级有点太惹眼了。
袁书芳每天都致力于当一个有点聪明但绝对普通的七岁小孩: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上课认真听课少有开小差的时候;放学回家后做做饭、洗洗衣服;平时教妹妹读读书、认认字;每天黄昏的时候拉着妹妹在学校操场玩玩游戏、跑跑步……这些在袁书芳看来很平常的行为却让房东夫妻俩无数次在暗地里赞叹“这闺女真是懂事啊!”同时也让杨天对袁书芳好奇起来,然后,他就嫉妒起袁父、袁母有袁书芳这么个聪明伶俐的女儿。
别人都把袁书芳当作七岁的孩子,杨天可是知道袁书芳的真实年龄,五岁多点的孩子啊,待人做事怎么比成人还要稳重呢?班里的小孩子上课时会睁着亮晶晶的双眼好奇地看着老师,而袁书芳的眼里是沉静;别的小孩子会因为点小矛盾打架、哭闹,袁书芳从来都是大姐姐一般照顾着那些比她大的孩子;小朋友们会因为偷懒翘掉值日不打扫教室,袁书芳会默默一个人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小朋友们交上的作业本子上面满是油印子,作业也写的乱七八糟,袁书芳的作业本整洁如新,字迹也是工工整整;别的小朋友们玩耍时从来都不会记得自己的弟弟妹妹,而袁书芳每节下课都会跑回家陪妹妹。袁书铃的吃穿住行都是袁书芳安排的,杨天有时候有种错觉袁书芳是在把袁书铃当女儿养……从袁母口里得知袁书芳一家的境况,杨天对袁书芳起了怜惜、爱才之心,时不时就去逗弄一下老成的袁书芳,以望她能多感受一下童年的乐趣。
这一日是袁书芳母女三个搬到竹园坝的的第十二天。十二天里,袁母回来过一次,杨天蹭袁书芳做的饭菜十二次,袁书芳被杨天激怒十二次。
袁书芳正在厨房里一边炒菜,一边教袁书铃背简单的英语单词,杨天又带着满脸的笑来蹭饭了。
“啊,好香,今天炒的是回锅肉啊。”杨天一走进厨房就闻到了回锅肉的香味,“回来的真是时候啊,要不然就尝不到圆圆的手艺了。”
这个蹭饭的又来了!袁书芳狠狠一锅铲把回锅肉收盘,瞪了一眼笑得皮皮的杨天,“你时间掐的真准。”所以说这家伙是怪蜀黍嘛,每次都只会用那副皮笑肉不笑的笑骗得老师、邻居都称赞他文质彬彬是个有责任心的好老师,其实真实的他分明是个无赖,一个喜欢惹小孩变脸,喜欢抢小孩东西吃的无赖。妈妈在家的时候从不见他来蹭饭,妈妈一离开,他顿顿来蹭饭,不但从她筷子上抢菜,还不会看脸色地让袁书芳给他做他指明的菜,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可恶的老师啊?
“啊,怪蜀黍,你又来抢我和姐姐的饭了。”受袁书芳的影响,袁书铃一直叫杨天“怪蜀黍”。
杨天的笑容僵了一下,“小铃铃,你叫我叔叔就可以了,别加那个怪字好不好?”被叫叔叔已经很可悲了,而“叔叔”前面还加了怪字感觉就更可悲了,还有每次被袁书铃这么叫时他都能看到袁书芳眼里的笑意,总感觉这“怪叔叔”还有另外一层他不知道的意思。
饭菜摆好后,杨天自动坐到餐桌边,“啊,好丰盛,煎蛋汤、回锅肉、炒黄瓜,”看着袁书芳、袁书铃手里都捧着一碗饭,而他面前却连一双筷子都没有,杨天的脸瞬时变成苦瓜脸,“圆圆,铃铃,为什么没有我的饭?”
袁书芳夹了一些肉、蛋放到袁书铃碗里后才好整以暇道:“你又不是我家的谁,为什么要准备你的饭?”她现在已经能完全无视杨天任何的可怜表情了,想当初第一次见到他的哀怨眼神时,她惊得失手打碎了一只碗。
“我是你的恩师啊。”杨天理直气壮道。
“恩师?”袁书芳差点被饭呛着,恩在哪里啊?她天天出力做饭,他天天闲闲来蹭饭,她才是施恩的那一方吧?
“姐姐,莫理怪叔叔,我们快点吃,全部吃完他就吃不成了。”
袁书铃的话一落,袁书芳和杨天同时被呛着,小丫头这话完全是在落井下石啊。
袁书芳对袁书铃竖起了大拇指,“不愧是我妹妹,干得好。”杨天一脸哀怨,“圆圆,铃铃……”
袁书芳无视,继续吃饭。哼哼,装吧,再装下去这三道他昨天指明要吃的菜真会被她和铃铃吃完。
“唉,天底下怎么会有我这么可怜的老师?弟子不尊重不说,还舍不得施舍一点饭菜给饿得头昏眼花的老师吃,唉,我好可怜哦。”杨天只差拿条手帕来增加悲怜气氛了。
袁书芳端着碗的手不停颤抖,怎么会有这么个顽童般的老师?平时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私底下装傻、装可怜什么都会,还喜欢每次把她气到说不出话或是亲自向他服软他才会罢休,有这样子的恩师,她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眼角余光撇了撇又鼓起腮帮子翻白眼的袁书芳,杨天在心里大笑。天资聪颖好是好,但小孩子就该有小孩子的鲜活嘛,天天淡着张脸似把一切繁华都看透的沉静眼神叫什么回事?杨天更加卖力地表演了起来,“我昨天才讲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意思,我最看重的弟子却转眼就忘了。唉,算了,算了,我回去批改作业了,弟子不孝,老师却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
“够了!”袁书芳咬牙,再让他说下去她就成天下最不孝的弟子了,“你是大老爷啊,不会自己动手拿碗筷吗?”她败了,她没有他那么厚脸皮,没有他那么会装。
杨天拿着碗筷神清气爽地坐回了饭桌,夹了一块回锅肉放进嘴里一脸满足——从圆圆小丫头那里抢来的饭菜吃起来就是香。“圆圆,我明天要吃土豆烧排骨、鱼香茄子、豆腐汤。”杨天又开始点第二天的菜了。
袁书芳的脸色顿时一阵青青白白,她好想骂人啊。。。。。。袁书芳把回锅肉当成杨天狠狠咬了一口,“杨老师,我不是你的厨子,要吃自己动手。”
杨天微微一笑,每次都会这么拒绝,可是第二天的饭桌上绝对会出现他点的菜,而且第一次一起吃饭时发现他的口味较淡,后来做出的所有菜都倾清淡,真是个有趣的、口不对心的别扭小孩。“就这么决定了啊,明天一早我就去市场买菜。”杨天笑眯眯做了最后决定。
呜呜……袁书芳在心里宽海带泪,她一定要快点长大然后一脚踩扁他!
027 。。。
第二日是星期天,袁书芳放纵自己和妹妹睡了一个懒觉,一觉睡醒太阳已升到老高。打算去厨房熬点粥喝,却在看到厨房餐桌上新鲜的菜肉时傻了眼,一大颗冬瓜,一大袋土豆,半颗南瓜,一篮子菠菜,一块半肥半瘦的猪肉,最最显眼的是一大块血丝未尽的排骨——初初估计少说也有五六斤,一周之类都不需要去买菜了。
袁书芳头痛地看着桌上的菜、肉,那个笨蛋老